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216章 兵法有雲
夜色中,敵騎三百出頭,己方騎兵差一人到百,一比三的劣勢,正常來說,不該上去攔截,因為兵法有雲“窮寇勿追”,在沒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強行攔截只會讓己方傷亡慘重。

 這是李靖的判斷,他奉舅舅韓擒虎之令,帶著不到百騎攔截潰兵,特地從北面繞過左城,攔截潰逃的敵兵,來個摟草打兔子,結果卻撞見數百騎兵北逃。

 自己帶的騎兵不多,直接攔肯定是攔不住了,搞不好還會全軍覆沒,可看樣子,這夥騎兵之中怕不是有大人物。

 想到這裡,李靖的心跳猛然加速,他跟著舅舅出征,可不是單純為了見識何為打仗,若是有機會立功,他可不會猶豫不決。

 奈何,奈何幾次有機會他都抓不住,前不久的寧平故城之戰,敵軍主帥、奸相尉遲浠畝櫻罹父判殖だ钜┩醪唄磣坊鰨眉複偽平苑劍淳褪親凡簧稀

 李靖血氣方剛,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渴望建功立業,如今見著有可能是幾個大人物從面前開溜,那裡會甘心。

 但不代表他會冒冒失失衝上去,李靖開始琢磨該如何以最小的損失,把這股逃命的騎兵吃掉。

 兵法有雲: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兵法又雲:圍三闕一;

 兵法再雲: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兵法還雲: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兵法什麽都說了,所以現在該如何破敵?

 熟讀兵法的李靖,之前沒有任何帶兵打仗的經驗,所以即便和舅舅韓擒虎談論兵法能夠說得頭頭是道,但他可不敢沾沾自喜。

 戰國時,趙國的趙括紙上談兵能說得其父趙奢無話可說,但這又如何?

 後漢末年,天下三分,蜀漢將領馬謖於街亭遭遇曹魏名將張A,別出心裁山上立寨,結果如何?

 李靖覺得若要成為名將,紙上談兵只會害人害己,隻有親自帶兵打仗並不斷積累經驗,才是正道,而現在,他就面臨著經驗不足的問題。

 要把兵書上的知識轉化為切合實際並行之有效的戰術,就得靠經驗,李靖經驗尚淺,但他不甘心就這麽坐視一群大人物從面前溜走。

 思索片刻,他很快有了主意,示意部曲督近前。

 部曲督,是部曲中的將領,跟隨李靖打草摟兔子的部曲,當然是行軍總管韓擒虎的部曲,此次奉命出擊是協助郎主外甥立軍功.

 而聽得李靖的策略,那部曲督驚得目瞪口呆:

 “三郎君,這..這樣也行?”

 “行,肯定行!”

 “可是..可是敵眾我寡...”

 “無妨,定然能夠破敵!”

 。。。。。。

 向北疾馳的騎兵隊伍,有六十五騎離隊,拐向右側(東面),去攔截試圖騷擾己方的敵騎,雖然敵軍兵力明顯處於劣勢,卻不依不饒分兵衝過來攔截。

 若己方所有人都與之糾纏,會導致速度下降,橫生枝節。

 對方的意圖,就如幾匹狼對付大群綿羊那樣,不斷在外圍襲擾,迫使羊群移動減慢,以便為更多的狼趕來圍攻羊群爭取時間。

 這樣的戰術沒問題,問題在於搞錯了目標:己方可不是什麽虛弱不堪的綿羊。

 如果是硬對硬,北上的隊伍根本就不怕這些兵力明顯處於劣勢的攔截者,但現在情況不同,身後呼喊聲連天,喧囂塵上,大營內曼延的火光之中黑影重重,也不知是否有追兵發現他們的蹤跡而策馬追來。

 在這裡和對方糾纏很不明智,對於護送主帥和幾名將領北逃的騎兵來說,為大隊人馬爭取時間逃跑是首要之務,故而分一支小隊去攔截對方。

 己方六十五騎,對方看上去大概有三十余騎,己方人數明顯佔優,不會被對方“吃掉”,這六十五騎隻要趕走追兵,調頭繼續北上即可。

 離隊驅趕攔截者的騎兵很快便落在後面,大隊伍繼續向前衝,雖然黑夜裡在黑乎乎的野地裡疾馳很危險,隨時有可能會摔得人仰馬翻,但逃命要緊管不了那麽多。

 不一會,東面又有敵騎追來,看樣子也是有三十余騎。

 很快,另一支六十余騎的小隊離開、轉向,去驅趕這些煩人的追兵。

 大隊伍前進,然而追兵依舊緊追不舍,在東面數十步外並排向北前進,距離漸漸接近,沒一會對方又分出三十余騎試圖靠近、襲擾。

 第三支小隊同樣是六十余騎,離隊去驅趕攔截者。

 對方兵力不過百來騎,所以侯莫陳瓊覺得這三輪驅趕下來,足以讓追兵死心,未曾料剛過一會,東面如影隨形的追兵中,僅剩的騎兵靠了過來。

 黑夜裡看不清具體人數,看上去大概還是有三十余騎。

 侯莫陳瓊對於追兵這種不死心的韌勁倒是有些佩服,再分兵六十余騎去驅趕追兵,二比一的兵力優勢,絕對能趕走對方。

 果不其然,那六十余騎攔住追兵前進的方向,一同消失在夜幕之中,最後那三十余追兵終於被趕跑,侯莫陳瓊覺得終於清靜了,一門心思向北趕路。

 看看天色,估算一下時間,他覺得以目前趕路的速度,大概中午前就能趕到離狐,而屆時己方大軍還能有多少人能逃出來,不得而知。

 沒有馬,靠兩條腿跑是跑不遠的,若能逃過最初的追殺,那些潰兵隻能躲在野外某處,看看能否躲過搜查,而能夠逃出來的騎兵,又有多少會抵達離狐還是個問題。

 若沒有備馬,靠著一匹馬不停的跑,即便跑到地方馬也不行了。

 侯莫陳瓊一行有備馬,所以這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他逃到離狐城後,能守多久是個問題,官軍慘敗的消息必然很快擴散出去,屆時人心惶惶之下,保不齊有人會起別的心思。

 兵敗如山倒,說的不光是戰場上,慘敗影響的不光是將士的士氣,還會影響人心,一旦眾叛親離,萬事皆休。

 侯莫陳瓊正思索間,有馬蹄聲接近,他第一反應是離隊驅趕追兵的那些騎兵歸隊,然而旁邊部曲的驚呼讓他為之一愣:“追兵!追兵又靠過來了!”

 循聲望去,侯莫陳瓊發現東面曠野裡又有數十騎向己方靠過來,看樣子就是剛才一直緊追不舍的追兵。

 這就有些奇怪了,因為侯莫陳瓊明明記得對方一開始兵力最多百騎,後來依次分了四撥妄圖攔截自己,對方每撥人馬都是三十余騎,剛好就那麽多,怎麽現在還有數十騎?

 他每次分派出去驅趕對方的那些騎兵,數量佔絕對優勢,不可能讓對方還有機會再追上來。

 侯莫陳瓊剛要下令分兵去驅趕新一撥追兵,卻驚覺自己身邊不過五十余騎。

 敵我雙方剛遭遇時,他一行人共計三百出頭,對方最多勉強百騎,結果不知不覺中,己方就剩下五十余騎,轉頭看看幾乎和己方齊頭並進的追兵,也有差不多六十騎的數量。

 對此,侯莫陳瓊不由得錯愕:本來三比一的兵力優勢,怎麽變成一比一了?

 這是怎麽回事?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