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206章 喜訊?(續)
亳州,州治小黃,州署議事廳內,西陽王宇文溫正在品酒,這酒是秘法釀製,風味和亳州地區常見酒略有不同,一口下肚,讓宇文溫想起了熟悉而又陌生的一種酒。

 那酒的名字叫做啤酒。

 有一首五言詩名為《喜》,內容為“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宇文溫經歷了洞房花燭夜,不可能經歷金榜題名時,如今“他鄉遇故知”,自然要慶賀一番,來個“久旱逢甘雨”。

 啤酒,一般指的是以發芽谷物(谷芽稱為蘖)釀製的酒,“現代”意義的啤酒,定義是以麥芽為主要原料,加酒花,經酵母發酵釀製而成、起泡的低酒精度酒。

 在生產力爆發的“現代”,啤酒是很常見的酒精飲料,一般認為是“近代”從國外傳入中國,但實際上,在古代的中國,已經有類似的酒,名為“醴”。

 大約在漢之後,醴被酒曲釀造的黃酒所淘汰,再加上這個時代的釀酒技術比不上“現代”,所以宇文溫喝了許多酒,都沒有找到啤酒的感覺。

 他不是“酒鬼”並不酗酒,所以其實無所謂“故知”,不過在亳州小黃城裡,他在一個沽酒的老翁那裡嘗到了似曾相識的酒味,於是毫不猶豫將酒、酒曲、釀酒手藝都買了下來。

 粟六十斛,對於宇文溫來說九牛一毛,偶然遇到的民間釀酒人,給他帶來的驚喜,用六十斛去買很劃得來。

 宇文溫不通釀酒技術,大概知道中原自古喜歡用酒曲釀酒,這玩意他覺得大概類似於發酵物的“催化劑”,釀酒時得先靠酒曲引起發酵,所以酒曲及其運用往往成為釀酒成敗的關鍵。

 而如何製作高效釀酒的“神曲”,就是釀酒人的秘方,這一般是祖傳的手藝,不輕易讓外人知曉。

 宇文溫為了賺錢養兵,想過很多賺錢的花招,其中就包括喜聞樂見的套路――賣高度酒,奈何他不是釀酒高手,純粹的高濃度酒精可以靠多重蒸餾蒸出來,但拿去兌酒後口感很差,這種所謂“高度酒”基本賣不動。

 失敗的探索,讓宇文溫對這個時代的酒以及釀酒工藝有了一些研究,他大概知道如今流行的製曲(造曲)方法是浸曲法,但效果因人而異。

 浸曲法大約是從蘖(谷芽)浸泡糖化發酵改變而來的,據說造曲和時節、時辰、用水有很緊密的關系,還得燒香拜佛,祈求五方五土之神賜予神曲。

 按照這個時代的著作《齊民要術》所說,世間(中原)常見八種小麥曲,分為神曲p白醪曲p笨曲三類。

 三類曲的釀酒效率不相同,效率最高的是神曲,最低的是笨曲,白醪曲則介於二者之間。“神曲”之名可能是由於其釀酒效率高而得,也可能是在造曲時須求助五方五土之神保佑而得名。

 那位沽酒的老翁,用的就是“神曲”。

 製曲的大概流程,就是某時節的某吉日、吉時,讓身著青衣的童男拿著容器,面向某個方向,在某處水源取水若乾次,中途一滴水也不能灑出來。

 然後釀酒人開始各種神秘無比的流程,最後得五方五土之神恩賜,獲神曲若乾。

 這種“封建迷信”宇文溫是不信的,他琢磨製曲的關鍵應該就是曲種(菌種)、溫度(水溫、氣溫)、濕度、發酵時間以及水質,所以若想優化釀酒技術,就得引入科學。

 有溫度計、濕度計、顯微鏡的幫助,還有改進的多重蒸餾工藝,釀酒技術大發展是遲早的事。

 具體怎麽優化,不關宇文溫的事,反正他派人專門去和那老翁學釀酒手藝,購買一部分“神曲”,日後慢慢琢磨即可。

 中原的傳統農作物是粟、麥,在長江流域才流行種植稻米,用米釀的酒可以稱為“米酒”,而用麥釀的酒可稱為“麥酒”,若是能有物美價廉的麥酒出現,薄利多銷之下,市場前景還是蠻不錯的。

 宇文溫在走訪亳州民情時,發現飲酒之風在這一帶頗為盛行,雖然平民連飯都未必吃得飽,但那些大戶、豪強們,對於酒的需求量不低。

 這些人吃慣了粟、麥,喝的也是粟麥釀出來的酒,好像不太接受米酒的風味,所以要想釀酒出售借以獲利,就得在麥酒上做文章。

 但更關鍵的是公共衛生問題,在這個醫療技術水平低下的時代,想要解決公共衛生問題很難,但對於宇文溫來說,再難也得想辦法用現有技術去解決,而提供廉價、大量的清潔水,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辦法。

 常言道“病從口入”,若能保證清潔的飲用水,就能降低人們患病的幾率,那麽本來在宋時才開始大量出現的熟水鋪(開水鋪),是很好的選擇。

 西陽城裡有熟水鋪,為城中百姓提供低廉的清潔熟水(開水),避免百姓飲用生水導致患病。

 這是一項雙贏的便民舉措,經過官府大力宣傳,西陽百姓開始樂於飲用熟水,以降低生病的幾率,但依舊有人不樂意,對方覺得即便熟水鋪售水的價格再便宜,也絕不會花“冤枉錢”。

 這些人,多是身強力壯的年輕男子,要麽囊中羞澀想省錢,要麽認為燒水喝或者去熟水鋪買水喝是怕死的表現,就喜歡逞英雄,偏偏要喝生水。

 喝什麽水,是個人的自由,官府管不過來,但事關公共衛生,又都是些壯勞動力,官府總不能袖手旁觀,除了加強宣傳,宇文溫覺得有一個辦法或許能解決或者緩解。

 那就是借助低度酒精飲料,葡萄酒價格不低,如果有“啤酒”(麥酒),那就不一樣。

 “啤酒”可以當水喝,因為酒裡含有酒精,再加上“啤酒花”一類的添加物質,有一定殺菌、防腐作用,相對一般的熟水來說不容易腐敗,可以作為較為衛生的大眾飲用水來源。

 古代歐洲城市出現的啤酒館,可以看做平民百姓較為可靠的清潔飲用水來源,宇文溫正是想到這點,才打起了麥酒的主意。

 如果能廉價、大批量釀製類似於啤酒的麥酒,些許酒精味會引得那些“雄性激素過剩”的男人來喝,隻要價格不比熟水高太多,就能確保酒肆深受男子漢們的歡迎。

 無論是“酒壯英雄膽”還是“酒壯慫人膽”的說法,都說明酒自古就是襯托英雄氣概的必備品,對於普通人來說,那些爭強好勝的男子,要想在同伴面前或者某些場景下顯示自己“給力”,鬥酒量可比鬥水量有逼格。

 或者約上三五好友,在酒肆對坐,喝著啤酒,就著幾碟小菜,相互間聊天、劃拳猜碼,也是很好的消遣,隻要價格便宜即可。

 宇文溫覺得那個時代既然有“喝啤酒擼串”的平民消遣,這個時代也應該能有。

 所以,廉價出售熟水的熟水鋪,還有廉價出售“啤酒”(麥酒)的酒肆,就是城市居民可靠的飲用水來源,因為有利可圖,必然能維持下去。

 至於由此引發的酗酒鬥毆、將軍肚等問題, 比起公共衛生問題來說都不算什麽。

 賣廉價啤酒的酒肆能不能出現,就看能不能高效、大批量、低成本釀造啤酒,宇文溫從偶遇的賣酒翁那裡買神曲、釀酒工藝,隻是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的一個小小插曲。

 這幾年,他派人到處尋訪、求購釀酒工藝,陸陸續續有了收獲,黃州西陽的釀酒人一直都在嘗試新的釀酒工藝,不斷有好消息傳來,但要化為真正的“喜訊”,不知還要過多久。

 兩杯酒下肚,宇文溫結束感慨,命人將酒壇封好、搬走,他身為全軍主帥,絕不能飲酒誤事,熟悉的味道,品嘗一二即可。

 鼓聲響起,一刻之後,諸將依次入內,口中有些許酒氣的宇文溫,怕大家誤會,提前聲明:“寡人方才試酒,要為壯士們踐行,故而說話有些酒氣,不礙事。”

 話音剛落,他接著說道:“奸相已死!曹州之敵群狼無首,人心惶惶,如今正是破敵良機,諸位可隨寡人一道,一戰破之!掃平黃河以南!”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