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251章 唯快不破
純文字㈢㈢小說網ωωω.ЗЗχ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午後,自東向西流淌的小遼水畔,北岸曠野裡旌旗招展,回師遼東城的高句麗大軍在此扎營,將小遼水北岸自新城之間的曠野擠得滿滿當當。

 新城位於遼東城北(北偏東)二百余裡處,為高句麗國境的西北門戶,其西面數百裡外,就是自北向南流淌的大遼水(遼水)。

 遼水即為遼東、遼西的分界線。

 從遼東城出發,前往遼北的高句麗大軍,北上途中必然經過新城,當後方傳來周軍入寇、渡過遼水進逼遼東城的消息時,剛離開新城沒幾日的軍隊,立刻掉頭南下。

 大軍主帥於新德,此時身處城外軍營中軍帳,看著剛收到的戰報,有些錯愕――位於新城和遼東城之間的蓋城,昨日淪陷了。

 周軍隻用了一日時間,就攻破了堅固的蓋城,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於新德在率軍北上時就知道,周軍是佯攻遼北,以此迫使他們分兵,然後等北上的軍隊渡過小遼水之後,很可能要來個“腰斬”。

 周軍可能渡過遼水東進,將他的隊伍和遼東城隔開。

 隻是沒想到的是,對方選擇的突入點是蓋城,而已經做好防禦的蓋城居然連兩天都沒撐過去。

 頭一天,周軍兵臨蓋城下,次日破城,今天是第三天,於新德的大軍,才剛掉頭回到新城。

 蓋城的位置,正好位於遼東城至新城道路中段,也就是說蓋城距離南面的遼東城、東北面的新城,都是百裡左右。

 周軍如此瘋狂行事,莫非是有備而來?

 想到這裡,於新德有些不安,此次他奉主帥、北部耨薩高建武之命揮師北上,本就是將計就計,誘敵軍來攻。

 他們已經策劃好了,周軍要麽在遼水上遊地區半路設伏,要麽截斷北上大軍的歸路,無論是那種選擇,都應該等他這隻軍隊遠離遼東城才動手。

 結果居然選在大軍距離遼東城還沒到三百裡時就動手,如此用兵,是不是欺人太甚了?

 於新德對此覺得很意外,周軍居然敢選擇蓋城作為突破點,試圖截斷北上大軍的歸路,如此一來,必然面臨南北兩軍的夾擊,正常情況下誰會這麽做?

 敵軍主帥敢做這種選擇,要麽是狂妄自大,要麽就是...

 有恃無恐。

 於新德覺得,對方能夠一日攻破蓋城,應該是使用了傳聞中那種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蓋城守軍明明已經特地加強了防禦,卻依舊守不住。

 而這種武器若用在戰場上,恐怕威力也不小。

 所以,對方應該是有了依仗,故而有恃無恐,那麽他回師南下時,一定要小心。

 於新德知道自己肩負重任,所以不容有失,方才收到急報之後,立刻下令派出騎兵南下,接近蓋城哨探敵情,與此同時,將小遼水下遊(西面)地區查個清清楚楚,看看有沒有敵軍騎兵迂回。

 若以單純的步騎對戰,他可不怕周軍,因為麾下兵馬騎兵眾多,又有H各部騎兵隨行,隻要謹慎些,不敢說必勝,卻也不會敗。

 但問題是這些H人之中,有沒有人私下和周軍勾結、為其做內應就很難說了。

 想到這裡,於新德沉吟起來,按照約定,一旦敵軍斷他後路,遼東城的軍隊,會很快北上,而他則要南下,依托沿途城池,將來犯之敵合圍。

 蓋城,倒是個不錯的地方,大隊兵馬行軍不過兩、三日路程,所以,他隻要小心些,步步為營,數日後,就能和北上的軍隊會師。

 屆時,若周軍堅守蓋城,在南北夾擊之下未必能撐多久,所以,對方很可能會選擇逐個擊破,趕在己方兩軍會師前,先乾掉其中一部。

 對方能做到這一點麽?

 於新德覺得不太可能,除非對方有內應,能夠來個裡應外合。

 而他這裡,有周軍內應的可能性很大。

 正思考間,於新德聽得外面傳來喧嘩聲,正要讓親隨出帳看看是怎麽回事,卻有將領急匆匆入帳:“是敵軍!敵軍來了!!”

 於新德聞言一愣,隨後脫口而出:“什麽?這麽快?”

 。。。。。。

 小遼水南岸曠野裡,大量騎兵呼嘯前進,黑旗黑甲,宛若一股黑色的浪潮向著前方湧去,一處丘陵上,行軍總管楊濟策馬而立,用千裡鏡看著前方遠處的新城。

 看著城外的高句麗軍營。

 天子曾經對他說過,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打仗也是這道理。

 一支以騎兵為主的軍隊,每日的進攻半徑是一百裡,而步兵為主的軍隊,每日的進攻半徑是三十到四十裡,誰快誰慢,毋庸置疑。

 既然現在手上有充足的騎兵,又有可以隨著騎兵快速行軍的輕炮,楊濟覺得自己沒道理磨磨蹭蹭浪費時間。

 現在,看著獵物被套住,他當然很高興。

 新城是高句麗的一座山城,位於小遼水北岸,城池規模不小,為高句麗的一處要地,這幾年來官軍出擊遼東,數次兵臨新城城外,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將其攻克。

 新城扼守著小遼水航道,而沿著小遼水往上遊走,有漢時便存在的古道,沿著古道往東北方向而去,最後可以抵達扶余王城故地,這和沿著遼水(大遼水)北上是殊途同歸。

 若在半路上折向東南,會經過漢時玄菟郡的高句麗縣故址,翻越群山,可以抵達高句麗的故都國內城,也就是漢時玄菟郡的西蓋馬縣故地。

 這條路,是從遼東東進翻越群山抵達鴨綠水畔的一條重要通道,漢時起就存在了,現在,周軍必須將其拿下,以便東、西兩軍會師。

 新城首當其衝。

 當年那個弱小的高句麗國, 最初就是以高句麗縣得國名,然後慢慢壯大起來,迫使前漢時設立的玄菟郡不斷西遷,由鴨綠水畔撤到遼東。

 所以,歷史上有三個玄菟郡,而最後一個玄菟郡(第三玄菟),郡治玄菟故址就在眼前的小遼水邊上,周軍騎兵行軍路線旁那一片荒蕪廢墟。

 高句麗佔據玄菟之地後,為了防禦強敵,於小遼水北岸山丘上築山城,以這座易守難攻的山城為玄菟故地的統治核心。

 為與舊城區分,故稱“新城”。

 現在,楊濟看著眼前玄菟故址,又看看遠處新城外的高句麗軍營地,想著玄菟郡不斷西遷的舊事,隻覺鬥志昂揚。

 數百年來,中原紛亂,前漢時設在邊疆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就像四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在周邊番族的不斷侵襲下苦苦掙扎,最後一個個淪陷。

 現在,你們侵吞的中原故土,全都要吐出來!

值得咽詹氐 м.③③χs.có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