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258章 定調
純文字㈢㈢小說網ωωω.ЗЗχ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行宮,宇文溫正與鴻臚寺典客令鄭元q交談,新羅和百濟的使者即將抵達長安,各自帶來的美人,宇文溫是不打算收的,所以讓鄭元q想辦法“退貨”。

 這種事,當然不需要宇文溫來費神,而鴻臚寺典客署負責接待外賓,由典客令鄭元q來解決這個問題,倒也合適。

 具體該怎麽做,鄭元q自己看著辦,他知道自己若是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那會顯得很無能。

 但行事之前,還得請示,請天子定調,不然萬一出了差池,譬如壞了皇后名聲,他知道自己怕是要倒霉。

 “皇后賢惠,朕不想聽到外面有什麽皇后善妒的流言。”宇文溫隻說了一句,鄭元q點頭稱是:“是,微臣明白了。”

 “還有,適當提醒一下他們,別老想著送女人,有那功夫搜羅美女,還不如多進貢些海產、人參!”

 “是,微臣明白。”鄭元q說完,試探的問:“陛下,萬一...萬一兩國使者私下裡行賄....”

 “收,不收白不收,你辛辛苦苦招待他們,收些好處又怎的?再說了,你不收,他們還不安心。”宇文溫想了想,補充:“不過得先登記,首尾乾淨點,免得授人以柄,事後被禦史彈劾....”

 “還有,適當分潤,不要獨佔好處,否則是非多。”

 宇文溫作為天子,居然和臣下談論起“潛規則”,說實話有些不像話,他也就是看在鄭譯的份上,照顧照顧鄭元q。

 鄭元q之父鄭譯已去世多年,生前是個爭議很大的人物,不過鄭譯當年和尚在潛邸時的宇文溫結了善緣,如今澤被後代,鄭元q及幾個弟弟,仕途倒也順暢。

 順暢到做典客令?

 若以仕途而言,鴻臚寺本身就不是什麽好去處,典客令這種官也沒什麽前途,不過鄭元q不這麽想。

 當今天子有雄圖偉略,正值壯年,開疆辟土必成事實,所以需要舌辯之士遊走諸國,合縱連橫,刺探國情。

 所以鄭元q覺得這是個機會,他作為典客令,經常和番邦使者打交道,不敢說刺探出什麽重要消息,和對方學番語總是可以的。

 那麽將來,天子要選使臣,他就是不錯的人選,為天子的雄心壯志披荊斬棘,自然就有機會升官。

 出使外國很辛苦,不僅旅途勞累,還容易水土不服以致客死他鄉,但富貴險中求,鄭元q覺得自己沒本事上陣打仗立軍功,好歹靠著三寸不爛也能得天子任用。

 前幾年,他隨使團去了一趟南海諸國,履歷有了,回來很快就升官了。

 現在任典客令,接待小國使者倒是其次,接下來要接待入朝覲見的突厥啟民可汗,那可是不錯的機會。

 通曉突厥事務的長孫晟,如今身體不是很好,再無法為天子到草原合縱連橫,而朝中能頂替長孫晟的人不能說沒有,但不多,所以鄭元q認為這就是自己的機會。

 皇朝已經收復遼東,經營十余年,再收拾高句麗後,就能集中全力解決草原的問題,雖然東突厥的啟民可汗十分恭順,但保不齊日久生變,所以,皇朝對突厥軟硬兼施,是可以預見的。

 鄭元q覺得日後若能起到長孫晟的作用,哪怕隻是一部分也好,想來天子的任用會隻多不少,所以現在做個典客令,實際上正好打基礎。

 宇文溫今日召鄭元q入宮,不止交代“退貨”一事,再過不久,突厥的啟民可汗就要南下,到長安朝見他,接待一事必須安排妥當,所以宇文溫得提醒一下鄭元q。

 就接待要做到何種程度,給鄭元q定個調。

 既不能怠慢了啟民可汗,讓對方心存芥蒂,以至邊疆重燃戰火,又不能卑躬屈膝,讓對方看低了周國。

 既然是定調,宇文溫不需要說得太複雜,就說了兩點:第一,按王爵待遇招待,衣食住行都要一流水準。

 第二,要彰顯大周國力,但不準搞什麽絲綢、蜀錦當廢紙用這種鋪張浪費,即便要炫耀,也得選對方式,譬如用火輪船炫耀,浪費些煤無所謂、

 要讓啟民可汗及隨行突厥貴族見識一下,火輪船黃河航運的恐怖運輸能力,讓對方明白,周國隨時都有能力在陰山山脈南麓河套地區投入重兵,掃蕩草原。

 周國現在正消化南中,即將消化遼東,近期不打算對草原用兵,所以要維持與東突厥的和平,然而一味求和只會被對方蹬鼻子上臉,所以必須展示力量,讓對方收起不該有的心思。

 力量的展示,不是拿絲綢、蜀錦當柴燒以顯示自己多富有,這會被人當做肥胖的豬,而是要展示人員、物資的低成本投放能力,讓人知道自己是強壯的虎豹。

 另外,為了迎接貴賓到訪,還得有禮炮迎接,等啟民可汗一行人入長安時,得鳴放禮炮一百單八響,以示敬重。

 順便讓對方知道,周國的火炮之多,可以拿來當樂器用。

 但一定要注意,必須及時向客人們解釋,說放禮炮是禮節,不是什麽武力恐嚇。

 對於這個交代,鄭元q聽了之後默默點頭,他不至於蠢到以為放禮炮就真純粹是禮節,所以大概能想象到啟民可汗一行聽到一百單八響禮炮後,會有怎樣的微妙表情。

 數年時間,突厥國內局勢大變,當年狼狽投入周國羽翼下的啟民可汗,回國後很快就凝聚人心,收攏大量部眾,死灰複燃。

 而西突厥的達頭可汗,在東突厥啟民可汗和周國的聯手進攻下,主力傷亡殆盡,其人也下落不明,西突厥亂成一團,大小可汗們忙著爭位,無暇東股。

 自那以後到現在,差不多過了三年,啟民可汗終於穩住了東突厥國內局勢,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可汗。

 羽翼漸豐。

 沒有了共同的敵人,周國和東突厥的關系變得微妙起來,周國親手扶持起來的啟民可汗,已經有了決裂的本錢。

 對此,宇文溫絲毫不擔心,因為隨著黃河火輪船航運的順利開展,中原朝廷,第一次有了低成本向草原投放兵力的能力。

 這種能力,直接讓陰山山脈成為周軍出擊草原的前沿陣地,而不是千瘡百孔的邊防線。

 啟民可汗這幾年順風順水,也許心態會有些膨脹,不過當對方在河套地區乘坐火輪船,沿著黃河南下後,一定會被這龐然大物的能力所震撼。

 當年在晉陽城外汾水邊,宇文溫就向啟民可汗展示過火輪船試驗品,現在,他已經將可能變成了現實。

 隻要啟民可汗不是瘋子,就該知道保持兩國和平對於東突厥而言有多重要。

值得咽詹氐 м.③③χs.có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