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255章 時事
純文字㈢㈢小說網ωωω.ЗЗχм文字更新速度最i

 午後,安陸,許府,形銷骨立的許紹正在用餐,他不緊不慢的咀嚼食物,一名仆人在旁邊念報紙,念的是頭條新聞:官軍攻克遼東城。

 這個消息,許紹已經在邸報上看到了,所以報紙上的新聞,對於他來說並不“新”。

 但再次聽到這個消息,他還是放下筷子,看著窗外院子裡的景色入神。

 天子有耐心,十年磨一劍,待得寶劍出鞘,就是一擊致命,遼東城下,意味著遼東局勢塵埃落定,接下來就看朝廷是要留高句麗一口氣,還是“除惡務盡”。

 無論這場戰爭最後以何種方式結束,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朝廷必然調集人力物力,大規模開發遼東,正如南中那樣。

 許紹想了一會,將思緒收回,繼續用餐,仆人見狀接著念報紙。

 這份報紙刊發自黃州,其上所刊載的內容除了時事之外,還有許多民生新聞、商情和“廣告”,如今在安陸城內已是尋常之物。

 許多人靠著報紙來了解時局,如今的許紹就是其一。

 三年前,他的父親許法光病逝,許紹隨後丁憂,將父親安葬在安陸家鄉,並於墳旁結廬而居,守了三年孝。

 這三年間,許紹不碰葷腥,在草廬裡忍受著三伏酷暑、三九嚴寒,不問世事,家中一切事務,都由夫人打理,可以說是隱居了三年,熬得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直到前不久喪期結束,他才回到府邸,開始恢復正常飲食、調理身體,與此同時,通過看報紙和邸報來了解當前時事。

 這三年間,發生了很多事情,最引人關注的一件事,就是火輪船的實用化,隨著輪船招商總局的成立,火輪船航運快速發展,極大改變了運輸現狀,讓大家的生活改變了許多。

 許紹回到安陸城,這幾日不時再城裡散步,就發現了火輪船帶來的巨大變化。

 安陸城外的樗閃朔泵Φ暮降潰奐諑臚繁呱系幕鷳執⒕藪蟮惱羝鷸鞀⒍鴉縞降幕蹺錚閃稅猜礁鄣娜粘G榫啊

 來自海外的奇珍異寶,以及各地的特產,在安陸城內邸店都有出售,三年前還算是昂貴食材的昆布海帶,時不時會缺貨,如今在安陸城裡已是尋常可見的海產,售價低了許多。

 很多小食肆裡,都有昆布相關菜色,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已入冬,安陸城裡冒煙的煙囪多了許多,“暖氣”在安陸城裡的安裝量大增,終日升騰的滾滾濃煙,使得天上飄落的雪花都沾上不少煙灰。

 許紹在城中隻是隨便轉了轉,就發現這三年時間,安陸城變了許多,變得更熱鬧了。

 他依稀記得,從自己小時候剛上蒙學時,直到自己出仕,將近十年時間,安陸城都沒有什麽變化,但現在,不過三年時間,安陸城的變化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許紹結束用餐,接過仆人準備好的舊報紙,從三年前起,一份份慢慢的翻看。

 他結束守孝回到府裡沒幾日,就有天子派來的使者登門,為他帶來了天子的詔令。

 天子給他三個月的時間休息,待到來年春天,就要趕赴長安聽候任用。

 作為天子潛邸元從,許紹有如此待遇,倒也在情理之中,他打算在這三個月時間裡,讓自己的狀態恢復如初,所以在調理身體的同時,多了解一下這三年來發生的事情,以免自己“落伍”。

 看報紙,就是了解時事最好的辦法之一,這三年來,黃州出版的每一期報紙,府裡都留了一份,按照日期存放,所以許紹現在借此可以“回顧”三年來發生的重大事件,還有方方面面的消息。

 不知不覺中,一個多小時過去,許紹發現一件事,恰好打理茶葉買賣的掌櫃在府裡,他便讓對方過來。

 見著人,許紹也不廢話,開門見山:“如今茶葉的行情如何了?”

 “回東主,如今這茶葉的行情,可是一言難盡...”掌櫃先開了個頭,然後仔細向東主說起當前茶葉的行情。

 飲茶之風,自古以來只在南方盛行,而北人稱之為“水厄”,黃河以北地區,基本上民間沒有什麽飲茶的習慣,所以茶葉在北方的銷路一直不怎麽樣。

 但現在不同了,且不說別處,僅僅是相州鄴城,每年對茶葉的需求都是爆發式增長,按照商會的粗略統計,去年輸入鄴城的茶葉不分產地,已經不下八百萬斤。

 這是個巨大的數字,但並不是說八百萬斤茶葉,都在鄴城裡消耗了。

 實際上,鄴城作為河北名城,是商賈雲集之地,來自天南地北的物產在此集散,進入鄴城的茶葉,大部分都被商賈分銷別處。

 那麽,這些茶葉之後銷往何處?

 河北各地,還有太行山以西的河東地區。

 經過將近二十年的持續努力,喝茶能解油膩這一說法,逐漸為慣吃肉食的北人所接受,而邊市的活躍,使得邊疆番族也開始接受喝茶解膩這種說法,對於茶葉的需求與日俱增。

 隨著永濟渠、通濟渠的通航,使得商路貫穿南北,又有火輪船航運,所以產自南方的茶葉,能夠以更低的運輸成本,源源不斷輸入北方。

 永濟渠沿岸州郡、要津如雨後春筍出現的茶肆,提供大量廉價的茶飲料,南來北往的客商,紛紛以喝茶為解渴、提神第一選擇,由此帶動當地百姓紛紛喝茶,讓茶葉走入尋常百姓家。

 雖然運河沿岸也有大量酒肆,提供便宜的麥酒俗稱“亳州馬尿”,但茶水更便宜,所以,越來越多的百姓以茶作為飲料。

 這種喝茶的習慣一旦形成,北方各地對於茶葉的需求量暴漲,而兩洋貿易公司的海外茶葉買賣,同樣越做越大,南方各產茶區,每年出產的茶葉都不愁賣。

 官府樂見茶葉暢銷,卻不加稅,加上火輪船的出現,使得長途運輸茶葉的成本不高,所以這些年來,普通茶葉的售價一直緩慢走低。

 但那些好茶葉的價格,卻一直在攀升,某些特別名貴的茶葉,可以說是有價無市。

 平民百姓喝茶解渴、提神,所以用一般的茶葉泡茶即可,但富貴人家的講究很多,隻有那些名茶才能滿足需求。

 無論是沏茶自己喝,還是沏茶招待客人,富貴之家對於茶葉的品質,甚至泡茶的水質、茶具的成色,都有很高的要求。

 正是如此,茶葉的價格根據品質不同,有不同的漲跌,但總體而言,天下各地對於茶葉的需求,是逐年快速增長的。

 巨大的需求,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南方各地,每年都有無數荒山、荒地被開墾成茶園,安州地區也不例外。

 安陸城外的茶園,可以說是連接成片,每到出茶的集結,大量茶商雲集安陸,大量收購不同檔次的茶葉,樗系幕醮孜蠶嗔嘌郵铩

 因為茶樹的栽培需要時間,所以許多新開墾的茶園,還得等上數年才能大量產出茶葉,而許府名下茶園,因為這二十年來的不斷擴張,產量一直穩步上漲。

 所以這三年來,許府的茶葉買賣收益,連年遞增,今年的利潤,初步估計會是三年前的一倍有余。

 也就是說,茶葉的利潤,按照每年三成的幅度在上漲,而這樣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若乾年。

 聽到這裡,許紹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南人飲茶、北人飲酪槳的習慣,二十多年前還是“常識”,而這二十年將,那一位竟然真的把飲茶的風尚在北方造起來了。

 許紹還清楚記得,二十多年前,尚在潛邸的天子,就鼓動他和郝吳伯擴張茶園,移栽優良茶種, 為將來發大財做準備。

 當時,許紹覺得這屬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長遠之計,得到孫輩才能實現,未曾料二十年時間,茶葉買賣的“北方市場”,還真就做起來了。

 這二十年間,傳統的製茶工藝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煮煎茶改良為泡茶,茶葉的預製變成了“炒”,使得茶葉的風味有了進一步的變化。

 持續多年的推廣,使得北地飲茶之風依然形成,那麽當茶葉需求量暴漲時,別家還在開荒種茶樹,他家早已準備就緒的茶園,直接就獲利了。

 三年前,許紹在相州刺史任上丁憂,河北的飲茶風俗似乎剛現雛形,而三年後,飲茶之風竟然真的刮起來了。

 於是,茶葉的行情一路看漲,許紹從報紙上看出了這一點,而茶葉隻是這二十年變化中的一個縮影。

 他在想,用二十年來推廣茶葉、用十年磨一劍、用七年修大運河的天子,接下來,又要造出何等樣的“勢”呢?

值得咽詹氐 м.③③χs.có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