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84章 下套
造幣廠一隅,議事廳內,宇文溫正在給三個兒子上課,傳授奸商秘訣....經濟學知識,因為事關重大,所以在場隻有他父子四人,其余人等一律回避。

  宇文溫在開講前,先讓兒子們算幾個數。

  漢時傳下來的重量換算制度,一斤等於十六兩,一兩等於二十四銖,所以一斤等於三百八十四銖,這是重量單位斤、兩、鑄的換算。

  然後是物價。

  一斤銅,如今在市面上的售價大概是八十到一百文之間波動,取中間值,即每斤銅售價九十文。

  同樣,一斤(三百八十四銖)銅用來鑄造五銖錢,考慮折損(即火耗,以九折計),大概能鑄造六十九枚五銖錢。

  同等重量的一斤銅,作為銅料拿來出售,能賣九十文,做成銅錢後,面值六十九文,如此明顯的價格差,有多少銅錢都不夠用,因為會有不法之徒把錢熔了當做銅料出售,借以牟利。

  若這五銖錢裡銅的重量隻有四銖(含銅量百分之八十),考慮折損能鑄造八十六枚五銖錢,好像不虧,但這樣的五銖錢,會被百姓認為是劣錢。

  用這種劣錢買銅,原本售價九十文一斤的銅(以好錢計),商販至少要收一百一十文以上(以劣錢計)。

  八十六文對一百一十文,照樣虧。

  天下各地對銅的需求量一直都很旺盛,而歷代朝廷為了鑄幣,不得不實行力度不一的銅禁,如此一來,愈發導致銅的短缺,造成銅價上漲。

  而成色好的銅錢,就成了民間最直接、易得的銅來源,大量好錢被人熔了做成銅器。

  一邊是朝廷竭盡全力鑄錢,一邊是民間竭盡全力熔錢,此消彼長之下,朝廷發行多少銅錢都不夠用,而且發行得越多,虧得越多。

  這是個死循環,千年無解,但宇文溫現在要說的不是這個問題,隻是讓兒子們記住這個幾個數字。

  接下來,他依舊說物價,這回說的是銀價。

  通常認為銀價大概是一兩白銀一千文,即一兩白銀兌換一千文(一貫)銅錢,但實際上因為白銀比銅的產量更少,銀價一千文是有價無市。

  各地銀價多有不同,總的來說,市面上的銀價(成交價)至少得是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文左右,為了方便計算,還是按照一兩白銀一千文(一貫)計。

  宇文溫再讓兒子記住這數字,然後開始點出“關鍵”。

  現在,明德通寶錢一比一兌換五銖錢,也就是二銖四絲錢一比一兌換五銖錢,朝廷無形中佔了個便宜。

  然後,一枚“金銀陌”兌換一百枚明德通寶,無形中又佔了個便宜。

  但佔便宜的前提是“金銀陌”能流通起來,人們願意用“金銀陌”,然而對於尋常百姓來說,他們日常生活裡不太需要面值一百文的大錢。

  即便涉及到價格上貫的買賣,百姓必然傾向於用“傳統”的一貫錢,而不是“十陌錢”。

  百姓用不上也不會有太多意願用“金銀陌”,所以得想辦法讓有錢人用“金銀陌”錢,朝廷才能真的佔到便宜。

  說得好聽是想辦法,說得難聽點就是下套,讓有錢人中“圈套”,被朝廷佔便宜。

  下套得有誘餌,宇文溫準備的誘餌就是白銀,圈套,名為“白銀交易所”。

  白銀交易所,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買賣白銀的交易場所,在白銀交易所裡,人們可以用且隻能用錢幣購買白銀。

  這樣的場所目前暫設一處,設在揚州廣陵。

  為什麽要設在揚州廣陵?

  因為廣陵下一歐就是長江入海口,海運、水運便利,從倭國返航的大海船,可以很方面的將大量倭國白銀運抵廣陵。

  沒錯,廣陵白銀交易所裡賣的白銀來自倭國,而銀價是每斤十陌(金銀陌),必須用金銀陌付帳。

  白銀對人的刺激,比銅要厲害多了,有了一個可以直接購買白銀的場所,可想而知這裡的白銀不愁賣。

  如此一來,就人為的製造出了對“金銀陌”的強烈需求。

  那麽“金銀陌”從哪裡來?

  用“明德通寶”兌換得來。

  廣陵白銀交易所的銀價,是建立在“明德通寶”幣製基礎上的“每斤白銀一千文”,每年的白銀供應額為一百萬兩以上,全都是靠北洋貿易公司從倭國做買賣所得。

  倭國在北洋貿易公司的幫助下,極大改進了挖礦及冶煉技術,所以銀產量大增,北洋貿易公司每年都從倭國賺回大量白銀。

  上繳國庫的白銀,平均每年在一百三十萬兩左右,這些白銀極大緩解了財政收支緊張的局面。

  現在若實行白銀交易所制度,意味著朝廷下了血本,將好不容易賺回來的白銀,留下小部分存在國庫,把剩下的白銀都放在廣陵白銀貿易所出售。

  一百萬兩白銀,聽上去好像很多,然而民間對於白銀的需求是沒有上限的,每年向民間“投放”一百萬兩白銀,說多不多。

  所以宇文仨兄弟根本就不明白這算什麽“下套”。

  兒子聽不懂,宇文溫不急,開始耐心剖析他的“圈套”是如何運作的:

  第一步,商賈要用成色十足的五銖錢(好錢)兌換“明德通寶”,這個步驟,在全國各地都能進行。

  第二步,用“明德通寶”兌換“金銀陌”,這個步驟,只在全國少數幾個大都市及商業都市才能進行,其中包括廣陵。

  走完這兩個步驟,朝廷實際上佔了“一兌三”的便宜,即用一份銅,兌換民間人士(商賈)手中的三份銅。

  第三,民間人士在廣陵用“金銀陌”買白銀。

  一枚金銀陌的重量和“明德通寶”相近,含銅不超過二銖,十枚“金銀陌”,含銅不超過二十銖。

  十枚“金銀陌”面值一千文,能買一兩白銀。

  這白銀若是以五銖錢(好錢)來買,也是一千文,其中至少含銅四千五百銖。

  換而言之,借助新幣製和白銀交易所,朝廷用二十份銅,兌換民間人士手中的四千五百份銅,是一比二百二十五的兌換比例。

  換成幣製,那就是發行了“一當二百二”的大錢。

  直接發行“一當二百二”的大錢,宇文溫會被天下百姓咒罵不得好死,而這樣的大錢壽命勢必會很短,活不過幾年。

  但換個形式弄出來,宇文溫不但不會被人咒罵不得好死,“金銀陌”還會供不應求,因為白銀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強了。

  宇文溫向兒子透露過朝廷要靠“金銀陌”來盈利,現在他介紹的就是如何下套,套有錢人。

  聽到這裡,宇文仨兄弟好像聽懂了,又好像聽不懂,

  聽得懂的部分,是朝廷(父親)用白銀交易做誘餌,下明套,讓有錢人為了買白銀,想辦法兌換“明德通寶”,再用“明德通寶”兌換“金銀陌”,心甘情願被朝廷(父親)佔便宜。

  這就是陽謀,堂堂正正的下套,等著“獵物”心甘情願往裡鑽。

  聽不懂的部分有很多,最大的疑問就是:每年一百萬兩白銀,無非是引誘商賈兌換面值一百萬貫的‘金銀陌’,這也沒多少呀?

  每年一百余萬兩白銀放在國庫裡,總比拿去賣好吧?

  朝廷每年都有一百余萬兩白銀入帳,大家對朝廷的信心都會強不少。

  信心可是千金難買,朝廷手裡有大量白銀就能讓大家對朝廷有信心,結果有人卻要把這白銀拿去賣錢,是不是腦子有...呃....

  兒子不可以說父親的不是,仨兄弟對於父親以白銀為誘餌下套的做法感到難以理解,卻不可能說出來,隻能腹誹。

  宇文溫能猜出來兒子想什麽,然而他構思中的奧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

  看著兒子們,宇文溫微微一笑:“你們呐,還是圖樣...太年輕了,今日到此為止,其中奧妙,日後慢慢琢磨吧!”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