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08章 谷賤傷農
桑林,一場盛大的采桑禮正在進行,隨皇帝巡遊漢沔的皇后尉遲熾繁,率領內外命婦,在此桑林采桑,以此勸勉民女采桑養蠶,豐衣足食。

  男耕女織,是中原自古以來的生活傳統,時值春季,到漢沔地區巡視的皇帝宇文溫,親自馭牛扶犁耕田勸農,皇后尉遲熾繁便采桑親蠶勸織。

  采桑禮,每年她都要參加,所以對於全套流程駕輕就熟,采桑養蠶,需要的桑葉很多,但皇后的采桑禮也就采摘幾張桑葉,意思意思即可。

  但即便隻是“意思意思”,意思也得到位,皇后和幾位嬪妃化身采桑女,在桑林間忙碌,旁邊圍著一圈侍衛、宮女及外命婦,遠遠看去一片花團錦簇

  外圍,參與采桑禮的官員們百無聊賴,有人東張西望,有人竊竊私語,人群一角,禮部郎中宇文化及獨自站著,定定看著前方花團錦簇,看著其中一個身影。

  那人是尉遲後的妹妹、天子嬪妃,即尉遲妃,與其姊一樣,擁有傾國傾城的容貌。

  宇文化及盯著尉遲妃的背影,倒不是有什麽齷齪念頭,也不敢有齷齪念頭,隻是一見著這位,就想起了死去多年的弟弟宇文智及。

  那是二十年前的舊事,宇文智及因為這個女人,和其姊夫產生了衝突,最後因此一命嗚呼。

  宇文化及一直想著為弟弟報仇,但當那個人成了天子,宇文化及心中的仇恨蕩然無存,隻有風聲鶴唳的驚恐。

  天子要弄死他,就和弄死一隻螞蟻那樣輕松,所幸天子為了樹立明君的風范,對他來了個“不計前嫌”。

  這幾年來,宇文化及好好的當官,而那位“上師”給的神藥一直未斷,故而他一直安然無恙。

  “上師”給的神藥,其藥效實在是美妙無比,給宇文化及帶來的愉悅,比房中事強多了,所以宇文化及這幾年雖然有納妾,但對於女色已經不是很迷戀。

  然而今天他遠遠見到了尉遲妃,先是為其樣貌所震撼,隨後想起了弟弟。

  報仇已經不可能,況且他已經盡力了,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所以宇文化及此時也就隻是感慨一下。

  然而宇文化及就是恨“小尉遲”得寵,這個先帝的廢後,本該在冷宮或者廟裡了卻殘生,居然靠著給姊夫做妾,又過上了好日子,這讓宇文化及十分不爽。

  所以,報仇是不可能了,但詛咒還是可以的。

  宇文化及在心中暗暗詛咒,詛咒尉遲姊妹遲早失寵,待到那時,這兩個尉遲家的余孽,及其所生子女,一定沒有好下場。

  這麽一想,宇文化及念頭通達許多。

  他仿佛已經看到尉遲姊妹被打入冷宮、太子被廢的淒慘情景,而天子立新歡為皇后,新後不斷派人折磨尉遲姊妹,最後這兩個女人在一個寒冷的夜裡凍死。

  想著想著,宇文化及忽然想起自己不久前收到的一個命令,那個命令是“上師”下達的,讓他暗中收集、整理漢沔地區的農業情況,整理完畢後“匯報”。

  “上師”想做什麽,宇文化及當然不得而知,不過他倒是能猜出個大概。

  漢沔地區大開發,無數荒地變良田,這和地上憑空冒出黃金沒區別,所以滿朝文武開始各顯神通,試圖在這一席盛宴上分一杯羹。

  天子之前三令五申,強調官員不得侵佔民田,但沒有把話說死、把事做絕,和政事堂諸公商議之後,立了規矩,讓百官有機會通過正當渠道分一杯羹,在漢沔地區擁有田產。

  奈何僧多粥少,況且沒人嫌地多,於是許多人變著法子搞“迂回”,要在漢沔地區“分”得更多的土地。

  即便這些土地在一定期限後都要交稅,大家都不顧一切去爭,宇文化及自家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覺得“上師”一定是對土地起了心思,想暗中操作一番,置下大大的家業。

  “上師”所想,正是宇文化及所想,他此次來漢沔,就是想順便現場考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辦法,或者找到合適的“合夥人”,一起發財。

  想著想著,什麽“二郎死得好慘”、“尉遲姊妹不得好死”,不知不覺就被他拋諸腦後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宇文化及來到漢沔,是親眼看見阡陌連天,看著大片大片曾經的荒地,變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農田,如此“刺激”的場景,讓他和許多同僚們眼都變綠了。

  宛若饑腸轆轆的餓狼,看到一大群肥羊那樣蠢蠢欲動,但是這群肥羊有羊圈圈著,還有猛虎守著,不能隨便動。

  想吃羊,可以,“排隊搖號”,但宇文化及和其他人一直在找羊圈的破綻,以便時不時鑽進去拖幾隻肥羊出來。

  他成日裡琢磨破綻,卻發現一個問題:糧價連年下跌,如今已跌到一個讓人覺得驚悚的價位。

  每石/斛粗米(沒去殼的米),在漢沔地區的批發價是五十文。

  而在七八年前,這樣的米,在漢沔地區,售價是每石二百文左右。

  當然,那時還在打仗,年景一般,每石粗米二百文的價格很正常,而這數十年間,荊襄地區(包括漢沔地區)也有過豐年時米價跌過百文的情況。

  考慮到漢沔地區的農田越來越多,而一年兩熟的交州稻其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所以當地糧食產量逐年遞增,稻米價格大幅下降倒也是必然。

  隻是沒人想到年景尋常的這兩年,在漢沔地區,米價能低到如此地步。

  宇文化及仔細研究手下收集上來的許多信息之後,隱約覺得似乎有人在刻意壓米價。

  那麽這個人是誰?

  是天子麽?

  宇文化及不太確定, 因為谷貴傷民,谷賤傷農,糧價下來了,對於尋常百姓是好消息,但對於農戶來說是噩耗,情況嚴重的話,會導致大量農民破產,名下土地被兼並。

  兼並土地的當然是世家門閥、強宗著姓,這些大戶兼並土地後必然隱瞞真實田畝數,因此導致朝廷的稅收大量損失。

  這種情況,不該是天子想看到的。

  宇文化及知道,如今正是皇朝對外用兵的關鍵時期,有西北的突厥要解決,這要調動大量軍隊出擊,他父親宇文述如今就作為行軍總管,在草原上征戰。

  又有東面的高句麗要解決,皇朝遲早也要對遼東大規模用兵,這都需要大量糧食,而一旦國內出現谷賤傷農、大量農戶破產的情況,對於糧食產量是很嚴重的影響。

  宇文化及覺得自己能看出的問題,天子沒道理看不出來,所以天子不太可能是糧價長期走低的主謀。

  但若是有人敢蓄意造成“谷賤傷農”的局面,這局面還是在至關重要的漢沔地區出現,天子按說不該坐視不管。

  然而現在就是糧價低得令人發指,天子實地考察了,知道了,卻沒有絲毫要解決問題的意向。

  想著想著,宇文化及疑惑起來,他覺得那位“上師”,一定也想搞清楚其中的門門道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