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88章 頭痛
寒風凜冽,雪花飄舞,入冬後的長安下了第一場雪,外命婦劉彩雲冒雪入宮,和貴妃楊麗華商量一些事情。

   因為開著“暖氣”,暖閣裡溫暖如春,兩人手中拿著許多畫著圖案的紙張,就其上精美的圖案不停討論著。

   這些圖案有的是複雜、漂亮的花紋,有的是衣物樣式,其中包括衣、裙、貼身衣褲。

   楊麗華和劉彩雲討論的是毛織品相關事宜,要想盡一切辦法促進毛紡品的銷售,增加利潤。

   毛紡品古來有之,毛毯、毛氈就是最常見的毛紡品,然而這樣的毛紡品在中原比比皆是,若想要在此現狀之下大做文章、賺更多的錢,就得“推陳出新”。

   這事情本來和劉彩雲沒關系,夫君張定發在外地做刺史,身為郡公夫人的劉彩雲帶著兒女在長安“留守”,忙著操持家務,還要管著府裡產業,忙得很。

   她本不想往肩上加擔子,但宮裡的妃嬪們需要幫手,劉彩雲就不好袖手旁觀了。

   天子要促進毛紡織業的發展,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連貴妃也有了分工,負責出謀劃策,盡可能為毛紡品想出一些新花樣,以此打開銷路。

   劉彩雲成了楊麗華的“參謀”,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為貴妃出主意。

   說白了就是如何把東西多賣一些、賣貴些,針對毛紡品的特性,劉彩雲給出的建議是選擇地毯作為“突破口”。

   如今在長安、洛陽、晉陽、鄴城等大都市裡最好賣的毛織品是來自西域的地毯,確切來說以波斯地毯較為有名,波斯的地毯做工精美,有錢人不吝於花錢購置。

   然而波斯遠在萬裡之外,若從胡商手中購買波斯地毯,價格太高不說,數量又不多,而且地毯的圖案、花紋充滿異域風情,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異域風情。

   不喜歡又如何,沒得選,波斯地毯這種“高檔貨”可不是隨時都能買到的,有現貨就不錯了,誰還有心思挑挑揀揀。

   既然現狀如此,劉彩雲針對性提出建議:新興的毛紡織業,一定要推出“中原化”的精美地毯,要做到以不到波斯地毯一半的售價,達到波斯地毯八成的品質水準。

   這種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中原的羊毛比不上波斯羊毛那麽纖細、柔軟,所以織出來的地毯質量比不上波斯地毯。

   其次就是編制地毯的工藝不行,對毛紡品的染色工藝掌握得不是很好,想要編制出具備複雜且漂亮花紋、圖案的地毯,成本很高。

   問題擺在面前,得一項項解決,羊毛的問題,因為已經引入了波斯、拂的細毛羊,漸漸不再會是“攔路虎”。

   而地毯的編織工藝、染色工藝,還需要不斷摸索,這不是劉彩雲關心的主要問題,她希望解決的問題,是圖案的“構思”。

   一張純色地毯賣不出太高的價錢,同樣用料做出的地毯,多了漂亮的花紋後,售價可以翻上幾倍,而如何構思複雜、漂亮的花紋,又要讓紡織工能夠將其實現,這是一個讓人頭痛的事情。

   劉彩雲此次入宮,帶來了許多資料,一張張白紙上繪製著各種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都是她花費不少心血所得,凝聚了許多地毯編織工的經驗和心得的。

   最關鍵的一點,她準備的這些圖案,都能借助毛織機“織”出來,而不是完全靠人工編織。

   想要降低地毯的成本,就得降低“人工”,因為一個熟練地毯編織工的工錢不低,但效率不高,再熟練的編織工也隻有兩雙手,每天能編制的地毯是有限度的。

   但引入織機後就不一樣了,一個編織工的“生產效率”能明顯提高,工錢卻不會因此提高太多。

   純手工編織地毯,確實能讓地毯有許多精美、複雜、漂亮的圖案,但這樣花費的時間太長,成本高。

   劉彩雲希望靠著“薄利多銷”(相對波斯地毯),以較低的價格,過得去的質量及品質,讓半手工、半機制的新式中原地毯迅速打開銷路。

   但銷路打開之後要如何鞏固呢?

   有時候,有錢人買東西隻選貴的不選對的,為的就是講排場、炫富、鬥富,如果新式地毯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很容易讓人留下“便宜貨”的印象。

   這種印象一旦形成,中原地毯無形中就低了波斯地毯一頭。

   以後有錢人炫富,還是首選波斯地毯。

   這就是“品牌”的“定位”問題,劉彩雲頭痛了許久,想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雙管齊下”。

   地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半手工、半機制地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靠價格取勝;另一種就是純手工的“定製”地毯,不講價錢,隻講“獨一無二”,專門迎合有錢人鋪張浪費、但求“唯一”的心理。

   所謂“定製”,就是根據客人的要求編織出具有獨特花紋、圖案的地毯,工藝好壞與否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讓客人能夠擁有一張獨一無二的地毯。

   江南地區多雨水,梅雨季節地上濕漉漉的,所以地毯在江南的銷路可能不會很好,但在河南、河北、河東、關中、隴右等地,對精美地毯的需求一直都不小。

   除了地毯,毛紡品又有新品,那就是毛衣、毛褲、手套、圍巾等等,劉彩雲為了找到可以實現盈利的毛織品,確實下了一番功夫做準備。

   楊麗華聽劉彩雲說了許久,看著手中的資料,隻覺得頭有些痛,她本來就有很多事情要操心,結果宇文溫還給她加擔子,不得消停。

   看著一張張精美的圖案,她揉了揉太陽穴,問道:“你說的羊毛圍巾...比之眼下常見的帔帛如何?”

   。。。。。。

   宇文溫看看殿外飄落的雪花,又看看眼前的奏章,揉了揉太陽穴,隻覺得有些頭痛。

   這奏章來自遼西,即將卸任的營州總管向他稟報了一件事:有一些粟末部落南下,接近營州地區,請求內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是因為這些粟末部落不堪忍受高句麗的壓榨,決定投奔周國,和高句麗一刀兩斷。

   因為此時是冬天,天寒地凍,按營州總管所述,南下的各部糧草不濟,男女老少帶著家畜在野地裡扎營,凍得瑟瑟發抖,希望周國能夠盡早接納他們。

   寒冬已至,這些不速之客請求內附,讓宇文溫覺得有些棘手:按說應該答應,以作千金買馬骨,但...

   對方也有可能是高句麗的細作,此次南下是“詐降”。

   不過考慮到這些部落拖家帶口,詐降的可能性不大。

   宇文溫覺得頭痛的原因,是要不要來個“城傍”,讓這些粟末部落靠著營州州治柳城定居下來。

   如今的遼東為高句麗佔據,高句麗又借助各部的力量,對遼西虎視眈眈,而周國想要收復遼東,離間高句麗和各部關系是很重要的策略。

   此次這些部落南下內附,其他部落必然等著看結果,如果周國熱情接納這些部落,那麽其他部落也會心動。

   若這些南下的部落被周國當賊一樣防著, 其他部落就會斷了內附的念想。

   楊濟正在前往營州柳城的路上,所以宇文溫沒辦法“甩鍋”,他必須盡快作出決定,讓現任營州總管知道該怎麽做。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讓這些部族到柳城邊定居,然後當地官府“送溫暖”,讓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過一個好年,消息傳出去之後,其他那些觀望的部落對周國的“好感度”應該會明顯增加。

   如此一來,也許會有更多的部落南下,投入周國懷抱,進而導致遼東局勢出現明顯變化。

   然而宇文溫還沒做好向遼西大規模移民的準備,若現在讓大量部落定居遼西地區...

   這是粟末的遼西,還是中原的遼西?Ps:書友們,我是米糕羊,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支持小說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dazhuzaiyuedu(長按三秒複製)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