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182章 角力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周軍在征隋行軍元帥尉遲柿煜鹿ト牒傭贗局菘ね綞擔噅攏芫俳舫竅攏亟畔壯牽騫贗躚羈∷ァ?

八月,關中歉收,幸虧周國事先遷移關中百姓至別處就食,未爆大規模饑荒,月末,隴右州郡歸降,自此,隋國國土僅剩蜀地。

九月,周天子率文武百官於鄴城南下,過黃河抵達洛陽,十月底動身前往關中,十一月初抵達關中華州,數日後抵達長安。

楊堅篡位後,大周天子次返回故都長安,率文武百官拜祭先帝陵墓,又於故皇宮內舉行大朝會,慶祝收復故土。

周國收復故土,有賴文臣武將齊心協力,如今大局已定,自然要嘉獎一眾功臣,封爵、封賞為應有之意,而最讓人關注的,是以下幾位的封賞:

丞相、蜀國公尉遲迥,匡扶社稷、力挽狂瀾,勞苦功高、國之柱石,進位蜀王,立王氏為蜀王妃,其子尉遲褳跏雷印

山南道大行台尚書令、杞國公宇文亮,克複關中、收復長安,國之棟梁,進位杞王,其子宇文明為杞王世子。

黃州總管、邾國公宇文溫,北擊隋國衛王楊爽、南救江陵,西援上洛,燒廣通倉解長安之圍,戰功卓越,進位西陽王。

立尉遲氏為西陽王妃,其子宇文維城為西陽王世子。

封王,一封就是三位,兩位國王爵,一位郡王爵,既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蜀國公尉遲迥進位蜀王,這基本上沒人有疑問,稱得上名至實歸,如果沒有尉遲迥起兵反楊,又一力撐起朝廷,哪裡會有周國的今日?

杞國公宇文亮,宗室領袖,據守山南,破武關收復長安,擊殺隋帝楊堅,如果沒有他,周國怕是還得和隋國對峙下去,收復故土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封王也是理所當然。

雖然大周開國以來,非直系皇族封王者隻有宗室宇文護一人,而時值國家危急存亡之秋,尉遲迥和宇文亮這兩位的功勞已足以封王。

所以這是情理之中,不過還有一位,那就是意料之外。

進位西陽王的宇文溫,雖然戰功卓越是不假,但先前許多人都認為他的爵位已經到頭,隻能是蔭庇自己的兒子受封。

一如當年,大將軍尉遲迥平蜀,受封蜀國公,第三子尉遲順得其軍功蔭庇,受封安固郡公。

如今的宇文溫亦是大將軍,但並沒有開疆拓土,所以即便功勞也不小,大家都認為朝廷會以封其子為郡公作為獎賞。

這位除了嫡長子,還有兩個兒子,足夠分功勞了,未曾料竟然是做阿耶的直接進位郡王爵。

消息靈通人士道出其溫封郡王,一來是其身為宗室並且功勞不小,二來是其‘伯父’宇文亮從中斡旋,最後是皇帝堅持如此,而丞相也深表同意。

昔年,天子車駕為隋軍襲擊,是宇文溫臨危不亂組織斷後,讓天子轉危為安。

雖然當時宇文溫已因功受封邾國公,但功高莫過於救主,如今功勞最大的尉遲丞相已經是國王爵,那麽皇帝要封救命恩人宇文溫郡王爵,從道理上也勉強說得過去。

作為碩果僅存的宗室,又有收復故土的大功,朝廷自然要大加封賞宇文亮父子及其‘侄’宇文溫,以示尉遲丞相的公正無私。

杞王宇文亮,拜大塚宰,領雍州牧;杞王世子宇文明,拜山南道大行台尚書令,進位上柱國;西陽王宇文溫,進位柱國。

大塚宰為天官之,亦為京官,而雍州牧為關中地區要職,這代表著宗室重回朝廷中樞,山南道大行台沒有廢除,代表著尉遲丞相對宇文宗室的善意。

加上宇文溫受封西陽王,許多人所擔心周國出現宇文氏和尉遲氏的衝突,看起來並沒有生。

。。。。。。

黃州西陽城,西陽王府,正門前,宇文十五正指揮著人換牌匾,“邾國公府”牌匾已經取下,新製“西陽王府”牌匾被人小心翼翼裝上去。

郎主封王,府裡上下歡欣鼓舞,正所謂水漲船高,別的不說,他們走在外面說自己是“王府的”比說自己是“公府的”要威風許多。

王爵和公爵的秩品都是正九命,但是這年頭各種“公”可比“王”要多,周國如今就三個“王”,雖然郎主是郡王,但也壓過了一堆“公”。

而且和公爵不同的是,王府可是有正經編制的,還有俸祿,這也是由官府負責承擔。

王府可以有衛隊,全身披掛手持強弩走在大街上都不怕人非議,因為這是朝廷給的編制,不能算居心不軌;王府有屬官,雖然秩品不算高,但也是有品的。

甚至連養馬的都是個屬吏了!

“我說馬五,你當了牧圉吏,該請大家喝酒了!”

馬五摸著頭嘿嘿傻笑,見著符有才從旁邊一閃而過,他高聲喊著:“符頭領如今當了典衛,該他請客!”

典衛即侍衛長,不限一人,符有才便是其一,見著一群人圍上來要他請客,隻能是不住告饒:“寬限幾日,待得薪時再說...”

一群人在正門外嬉笑,李三九在府裡笑著搖搖頭,領著跟班轉入後院,主母尉遲熾繁正在試袍服,那是按著王妃的規製縫紉的。

受封王妃,雖然品級不變,但比諸公夫人略勝一籌,尉遲熾繁如今心情不錯,卻不是因為另一個原因:娘家和夫家如今看起來和睦共處,這對於她來說就是最大的喜訊。

見著李三九在門外等候,她轉身問道:“國公...大王呢?”

“回王妃,大王在試衣袍呢。”

聽濤院內,宇文溫看著面前的新製衣袍呆,這是按照郡王規製縫紉的,以後就是他的常用服色了。

受封郡王,此事父親預先和他溝通過,結果竟然成了,這可不是宇文溫起初預想的那樣,他還以為自己國公爵位到頭,多出來的軍功能蔭庇自己的兒子們。

西陽郡王,源自於他最初的封爵“西陽郡公”,雖然秩品相同都是正九命,但王爵和公爵的差別可就大了,其中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自稱得變。

稱孤道寡,宇文溫從此之後的自稱,就是“孤”或“寡人”,周國有地位的宗室或者藩王,自稱一般是“寡人”,當然用“孤”或“本王”也可以。

七年時光,憑著功勞封王,宇文溫的人生似乎上了一個高峰,可是身為局內人,他知道自己面前的路更加坎坷了。

杞王宇文亮,拜大塚宰,領雍州牧,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那是高升,僅次於丞相尉遲迥了,可實際上呢?不過是驢糞蛋子表面光罷了。

周國實行六官製,天、地、春、夏、秋、冬,天官府大塚宰位列六官之,按照往日的情況來看,幾乎和丞相沒什麽區別,可是大塚宰之職的權柄如今卻大打折扣。

先前,權傾朝野的晉王宇文護,以大塚宰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總於天官”,大塚宰成為百官之長,權傾朝野。

如今的宇文亮亦是大塚宰,但少了其前輟關鍵的兩段話“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總於天官”。

“都督中外諸軍事”,這個權力如今屬於丞相尉遲迥,而“令五府總於天官”中的“令”,得皇帝下詔,大塚宰才有資格統領五府官員。

皇帝願意下這個詔令麽?當然願意,但不可能,因為由不得他。

沒了這兩個前輟,大塚宰一職不過是位高卻無實權的尊位,這是當年宇文邕除掉宇文護之後,對大塚宰一職的限制,當年他也是這麽架空齊王宇文憲的。

當然這種安排是基於皇帝的本能,宇文邕對弟弟宇文憲是即防又用,而如今,明擺著蜀王尉遲迥是讓杞王宇文亮有尊位無實權,防而未必用。

接下來是第二個官職:雍州牧。雖然有實權,但掣肘也不小。

如今的雍州,囊括了關中的長安及近畿地區,雍州牧一職為九命,是實權要職,看上去宇文亮能控制關中和京城,可實際上完全不是這麽回事。

因為周國如今的國都不會遷回長安了。

當然此事還沒公布,而且明面上的說法是“暫時不遷”,因為關中歷經戰亂又差點爆大饑荒,而長安城破敗狹小,水汙染嚴重,皇宮因為年代久遠經常鬧鬼, 所以暫時不考慮還都長安。

沒有了都城,雍州牧宇文亮或許可以全心全意經營關中?

想都不要想,都城“暫時”不會遷回長安,但畢竟關中是周國的家之地,關隴權貴的老巢,而且許多將士的家鄉就在這裡,所以朝廷不能忘了關中父老鄉親。

循舊例,設同州司會,管理關中錢糧賦稅。

說白了,就是分雍州牧的財政大權,這種掣肘的力度可不同州地界的蒲津可不歸雍州牧管,一旦有事,河東如潮的騎兵可以走蒲津河橋直撲長安。

暗流湧動,角力已經開始,局勢可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麽平靜,宇文氏兩人封王,看上去風光無比,可得到的面子,哪裡有尉遲氏得到的裡子強?

皇帝,依舊在鄴城,宇文氏實控的地盤,除了山南就隻有關中的雍州牧管轄范圍,河南、河北、河東全是尉遲氏的地盤,而討伐盤踞蜀地的隋國,其主帥也將由尉遲丞相來決定。

所以往後尉遲氏控制的地盤裡還得加上蜀地,雙方實力對比,已經比之前還要懸殊了。

那麽即便我得封郡王,又能解決什麽問題?

想到這裡,看著面前的袍服,宇文溫隻覺得肩上的負擔又重了幾分,這個時代的王爵,服色並沒有“蟒紋”,所謂的蟒衣、蟒袍,就無從談起。

蟒袍,其上蟒紋與天子龍袍的龍紋相近,但少一爪,即所謂相傳的“五爪為龍,四爪為蟒”。

“還隻是一條蟒啊。”宇文溫看向窗外,喃喃自語,“何日化作入雲之龍?”8

百度求小說網有求必應!逆水行周最新章節,歡迎收藏!求小說網,有求必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