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84章 選擇
建康,靈曜寺,寺外大街上停滿馬車,今日大陳天子率領文武百官至此,聽智禪師講《仁王般若經》,所以寺內外到處都是禁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天子與百官在寺內,所以為了以策萬全,禁軍的部署密度高很正常,但為表示對佛門淨地的敬意,尋常香客依然能夠入寺燒香拜佛。

   隻要沒有多余的動作讓人誤會別有意圖,那麽從虎視眈眈的禁軍士兵面前走過,絲毫不會引起對方的注意,有膽大的人入寺燒香,而更多的人則是遠遠看著,猶豫要不要進去。

   楊廣也在猶豫,他在人群之中,看著前方靈曜寺大門,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那日,他喝了宇文溫命人送來的毒酒,隨即毒發倒地身亡,原以為就此輪回,未曾料竟然來到了佛祖入滅的娑羅雙樹雙樹園。

   佛祖派來的接引僧人,要引他入西方極樂淨土,而之所以有如此緣分,是因為父母願永入阿鼻地獄,為兒子們換來這樣的機會。

   楊廣哪裡願意,哭喊著乞求佛祖讓他代替父母受苦,佛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他做出選擇:是自己入西方極樂淨土,還是代替父母,不是入阿鼻地獄而是留在人世普度眾生。

   如何普度眾生?其一,行帝王事,勵精圖治,讓百姓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其二,出家為僧,弘揚佛法,讓百姓修得來世。

   楊廣不知如何選擇,佛祖施展無上法力,點開他的慧眼,讓他看到了不同選擇後的未來。

   他,逃到陳國,寓居江南,以隋國皇子的身份受封隋國公,卻被猜忌不得重用,其間陳國苦苦維持長江防線,擊退北朝周國的數次大舉進犯。

   數年後,周國發生變故,權臣尉遲杓粕焙ψ謔抑е酵跤釵牧粒仁固熳嶼貌⒓次懷頻郟酵跏雷佑釵拿鼇⑽餮敉跤釵奈縷鴇純梗芄⒛諑搖

   陳軍北伐,意圖收復河南州郡,卻陷入多方混戰舉步維艱,他孤身一人逃過江,招募流民編練軍隊四處征戰,多次身陷絕境卻屢屢逢凶化吉。

   征戰十余年,終於親手結束亂世,自西晉永嘉之亂以來,大江南北再度歸為一體,中原無缺。

   隋朝再立,百廢待興,他勵精圖治,平定叛亂收攏百姓,歷經十年終於天下大治,為避免首鼠兩端的關隴門閥把持朝政,下令營建東都,遷都洛陽。

   有感於察舉製弊病多多,他繼承父親遺志,開創科舉制度,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方法為國選士,讓寒門子弟有入仕的途徑,仕途不再為世家子弟壟斷。

   他又下令開鑿運河溝通南北水系,這條運河以都城洛陽為中心,分為三大段,南抵江南三吳,北達涿郡,全長將近六千余裡。

   集結大量人力物力,於數年內修完運河,至此,三吳錢糧可經運河直抵北地涿郡,沿途州郡可受益千年。

   他又下令討伐草原突厥,西征吐谷渾,連年用兵之下將對方打得節節敗退,再不敢覬覦中原。

   又有遼東高句麗,竊據漢四郡並妄圖侵佔遼西之地,他點起全國兵馬興師問罪,接連討伐三次,眼見著即將成功之際,變故驟起。

   世家大族,不滿科舉制度,不滿他加強皇權,四處掀起叛亂;百姓因為修築大運河、征遼東傷亡慘重,民變四起;邊將中野心勃勃之輩勾結突厥,引狼入室,中原大地重陷戰亂之中。

   他重用、提拔、信任的人,紛紛反叛自立,他希望造福的百姓,都唾罵他是昏君。

   心灰意冷之際,他好容易振作精神,帶領禁軍去往江北廣陵,意圖背靠江南三吳之地,靜觀時局等待東山再起,未曾料連最信任的禁軍也爆發兵變,叛軍衝入宮中將他亂刀砍死。

   錦繡江山毀於一旦,新的王朝隨後崛起,在他苦心經營多年的基礎上,重新開創又一盛世。

   “楊廣,你願意選擇這條路麽?”

   面對佛祖的問題,楊廣啞然,這條路,已經把他能想到的施政方針都想到了,可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他還能說什麽呢?

   父親生前想削弱世家門閥、鞏固皇權,確實有策劃過推行新的選材制度,他覺得所謂‘科舉’就很合適,可這會觸動世家門閥的利益,招致對方的強烈反彈。

   修築運河勾連天下各大水系,討伐突厥、吐谷渾還有高句麗,這也是有為帝王應該做的事情,可為何做了以後,還會眾叛親離?

   辛辛苦苦數十年,到頭來卻是為他人做嫁衣,楊廣有些接受不了,可這是佛祖展現的未來,他不能不信。

   而第二個選擇,就是出家為僧,不畏千辛萬苦四處奔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數十年後開宗立派。

   最後如老子西出函谷關化胡一般,隻身前往異域弘揚佛法,從此音訊全無,他的事跡卻流傳千古,為後人津津樂道。

   這兩個選擇,楊廣不知道該選哪一個,佛祖念在他一片孝心,故而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哈哈大笑數聲後,楊廣失去了知覺。

   再次醒來,他發現自己躺在棺材裡,棺材外傳來填土聲,奮力掙扎、呼喊之後,棺材被人打開,他死而複生。

   鐵青著臉的西陽王宇文溫,原本要再灌他一杯毒酒,不過楊廣身上隨後出現的異象,讓其不得不改變想法,用一艘船將他送到建康,去找陳國皇帝要榮華富貴。

   榮華富貴?那又有何用呢?過眼雲煙罷了,楊家的榮華富貴,不比做陳國皇帝的食客好得多?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楊廣已經歷過了悲歡離合,若在陳國做食客,他日周軍攻破建康,不一樣又得來一次繁華夢碎?

   “哎哎哎,你是來上香的,還是來看熱鬧的?”

   一名禁軍士兵的喝問,將楊廣從思緒中扯出來,他沒有開口,而是雙手合十行了一禮。

   “要燒香就快些進去,不要在此擋路!”

   楊廣點點頭,大步向前走去,他剛抵達建康,就聽說天子率領百官到靈曜寺聽禪師講經,所以如今近在咫尺的靈曜寺,同時存在著他的兩個選擇。

   以隋國落難皇子的身份,求見陳國皇帝陳叔寶尋求庇護,雖然他孤身一人,身上也沒有任何憑證,但隋國故臣有不少逃到建康,他們應該記得自己。

   還有那些曾經出使長安的陳國大臣,也該見過自己。

   有這些人作證,他可以成為陳叔寶的座上賓,雖然不會得重用,但必然得賜一官半職,田產、宅院和仆人肯定也會有,足夠他做一個富家翁。

   而另一個選擇,是拜見靈曜寺的主持方丈智禪師,這位禪師修習佛法數十年造詣甚深,據說二十多年前便來到建康弘傳佛法,深受南朝天子敬重,曾受天子邀請於太極殿內為文武百官講經。

   他可以在靈曜寺出家為僧,在智禪師門下修習佛法,待得融會貫通之後,開宗立派普度眾生,冥冥之中,這就是另一個選擇。

   踏進寺門,鍾聲響起,如黃鍾大呂在耳邊轟鳴,父母兄弟姐妹的音容笑貌在眼前一一浮現,隨即消散開來,楊廣又想起了自己去過的那座娑羅雙樹園。

   對塵世的眷戀一閃而過,再沒有猶豫,走到一名正在灑掃的沙彌面前行禮。

   “小師父,不知主持方丈在否?”

   “施主,方丈正在大殿為天子講經,不知施主有何要事欲見方丈?”

   “小師父,我要出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