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逆水行周》第12章 前景
  房內,宇文溫靠著憑幾坐等酒勁消退,和瀧州俚僚領的見面會已經結束,但他依舊有些打飄,方才不知深淺喝多了當地自釀酒導致上頭。
  這種酒剛入口不覺得如何,可後勁很強,宇文溫一上來就連喝了許多杯“區區低度酒”,結果後勁一上來差點就頂不住,也虧他酒量不錯,所以神志還算清醒,順便玩起了半真半假的酒瘋。
  “大王,會談記錄已經整理完畢,請過目。”
  接過王遞來的會談記錄,宇文溫邊看邊有些歉意的說道:“方才寡人喝酒上頭,往你身上招呼了幾拳,真是過意不去。”
  宇文溫的地位尊貴,王被對方招呼了幾下又能說什麽?反正也沒傷到哪裡,就是一笑而過了。
  “大王酒後率性而言,在下卻不得不用筆記下,他日朝廷官員若是翻閱,看了總是不好,在下鬥膽,還請大王日後莫要如此...”
  “無妨,不就是說寡人放蕩不羈,在嶺南酋帥面前有辱朝廷威嚴嘛!”宇文溫大大咧咧的說著,“你到人家地頭,有酒不喝有飯不吃,還說什麽誠意?”
  “不敢開懷暢飲,是不是嫌酒不乾淨?不敢大口吃菜大口吃飯,是不是怕飯菜裡下了毒?本來就生分,還擺臭架子,人家愈敷衍你了。”
  西陽王府記室兼行軍元帥記室劉文靜,被宇文溫“過度”使用,如今留在番禹處理諸多事務,故而以平民身份隨軍的王成了臨時記室。
  換句話說他成了宇文溫的臨時秘書,還是光乾活卻沒工資領的那種。
  記室要負責書記文檄,其中一項職責就是記錄府主在正式場合的言行,包括對會談進行記錄,這也是史料裡人物對話的出處及來源。
  當然,出現在史書上的人物對話,很多已經過史官潤色,而今日宇文溫說的那些“生意經”,作為第一記錄人的王不可能一字不漏的記下,而極有可能是簡單的幾句話:
  西陽王於瀧州召見南蠻諸酋,酒後失言,舉止輕佻。
  敢用如此直白文字記錄府主言行的記室不是沒有,但大多數人都會寫得婉轉些,免得激怒府主害自己倒霉,然而王寫的還真就是以上內容。
  宇文溫看了一遍記錄,完全沒有生氣的意思,將其交回王並問道:“寡人的言行很輕佻麽?”
  “是的,恐怕朝廷諸公得知之後會多有微詞。”王說到這裡,再次勸起來:“大王的言行舉止,代表著朝廷威嚴,還請大王慎重些。”
  “朝廷威嚴?朝廷的威嚴一靠官軍二靠...嗨,寡人自有分寸。”
  王覺得心好累,剛才他一開始真的以為宇文溫是酒瘋,結果折騰了一會,現這位根本就沒醉到神志不清的地步,仔細一琢磨覺得宇文溫又在演戲故意誤導外人。
  整日裡裝,你都覺得不累啊!
  雖然王心中有了判斷,但該裝傻還是得裝傻,他可不會傻兮兮的說破以免適得其反,所以直接用“酒後失言,舉止輕佻”來做總結,遂了宇文溫的心願。
  日後朝廷看了記錄,恐怕某些人就如西陽王所願,真的認為他難成大器。
  “言歸正傳,嶺南尤其交廣地區,距離中原實在太遠了,氣候又炎熱潮濕,歷代朝廷即便將其納入管轄,但實際上有些力不從心。”
  宇文溫的酒勁總算散去,不過話還是很多。
  “最多能有效控制東、西衡州還有廣州,其他各州郡,多是委任當地酋帥、洞主為地方官,也就是名義上要這些人順從,實際上州郡事務還是當地領說了算”
  “所以,這些領其實對哪個朝廷來管他們都沒什麽意見,最在意的,是新朝廷會不會損壞他們的利益。”
  “你在條陳裡也說了,嶺南俚僚酋帥、洞主,世代各據其地,其實並無統一領,高涼馮冼氏、瀧州陳氏還有安州寧氏,這三大豪族不過是以累世聲望脫穎而出,充其量是領頭人,各地領依舊自行其是。”
  “這三家,若有人要割據嶺表稱王,其他領會順從,若朝廷派兵來平叛,其他領不會頑抗,反正就是隨波逐流。”
  “所以朝廷要防的,不過是高涼馮冼氏、瀧州陳氏還有安州寧氏這三家,防止他們聯合起來挑頭起兵割據,那該怎麽防?光靠駐軍是沒用的。”
  “兵派多了,負擔重,甚至時間一長朝廷會懷疑領兵將領割據;兵派少了,震懾不住這三家。”
  “要麽就收買,每年花錢、給好處收買這三家中的兩家,免得對方聯合起來架空官府,但如此做法,你也說了是抱薪滅火,只會讓對方的胃口越來越大,越來越有恃無恐。”
  “所以我們真正要收買的,是各地領,隻要他們能從和官府的和合作中獲得好處,就不會真心跟著那三家造反,亦或是提高那三家收買嶺南人心的代價。”
  “石蜜的利潤驚人,各地領們能靠著石蜜貿易換來許多日用必需品,馮冼氏、陳氏還有寧氏要割據嶺南自立,必須先考慮如何彌補大家的損失,才能放心的起兵造反。”
  “不然平叛官軍一到,有的是人想為官軍帶路,滅了他們取而代之,想來三家的族長、家主會想通其中關鍵,心思還未付諸行動,就知難而退了。”
  宇文溫描述了一個美妙的前景,這也是他之前和王閑聊時提起過的內容,但王還是決定潑冷水:“大王,此事須得堅持實行數年以上方能見成效, 隻怕遠水解不了近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再說冼夫人也是真心實意要和朝廷合作,有她鎮著,加上駐扎廣州的官軍不要犯大錯,宵小就不敢亂來。”
  王不太清楚宇文溫為何對冼夫人如此有信心,他因為是剛投到宇文溫幕府,還是個臨時記室,所以不方便問太多,況且他即便問,對方也未必會說。
  不過他看得出來宇文溫很有信心,尤其是向各地願意合作的領提供鐵製工具,這確實是有些風險,不過隻要能確保對方隻用來開荒種田、種甘蔗,也確實一項好舉措。
  改善民生,靠著種田、種甘蔗就能過上好日子,那誰閑得沒事乾造反?
  “大王,在下想請教,石蜜在長安真能買上十五貫一斤?”
  聽得王這麽問,宇文溫有些驚訝:“你沒買過麽?”
  “啊,在下慚愧,因為囊中羞澀,確實沒買過。”
  “十五貫一斤的石蜜,是有些貴,不是隨便一種石蜜都能賣出這個價的,不過呢,黃州的商賈卻能夠做到。”宇文溫說到這裡,露出迷之微笑。
  “白如霜的白砂糖,還有如同冰塊般的冰糖,其甜味會讓長安、洛陽、鄴城、晉陽的大戶們為之癡迷,漸漸也會讓中原的有錢人習以為常。”
  “待得大家都離不開嶺南出產的石蜜、白砂糖、冰糖,離不開這些無處不在的甜味劑,越來越多的人從石蜜貿易中獲益,誰敢在嶺南造反,誰就要倒大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