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163章 雨夜入懸瓠
  夜雨下個不停,城頭巡夜的士兵都紛紛跑下城牆,到城門洞裡避雨,城樓裡雖然有位置,但不是他們這些大頭兵能進去的,所以隻能如此行事。
  懸瓠城是豫州州治,這幾年歷經戰火襲擾,城牆、城樓壞了又修,修了又壞,因為攻防戰時配重投石機的頻繁使用,城牆上的城樓已變得十分稀疏。
  數月前的一個夜晚,在城頭巡夜的士兵於一處城樓裡生火烤東西吃,不慎走水差點釀成大禍,所以後來就禁止巡夜士兵入城樓。
  若是平日倒沒什麽,今夜下雨,巡夜的士兵隻有少數幾個能躲在城樓屋簷下,其他人隻能另外想辦法,反正如今平安無事,所以便躲到門洞打個盹。
  軍紀歸軍紀,這種鬼天氣沒有哪個上官會來巡視,而此時巡夜的多為羸兵,一旦淋雨淋出病來,又沒錢治病,很容易就一命嗚呼。
  十幾個士兵在門洞裡擠著,說著一些漫無邊際的話題,點起一堆火,烘烤著被雨水打濕的戎服,光著膀子雖然有些涼,但再不舒服也好過在城頭淋雨。
  “莫要摳腳了,那股味真是熏得慌。”
  “腳丫子癢啊,摳摳才舒服。”
  “就你腳癢!兄弟幾個都擠著,熏得要吐了!”
  嬉笑怒罵間,士兵們打發著時間,他們是被篩選過剩下來的羸弱之兵,不用隨軍出征,卻要做一些雜役,而其中就包括在城頭巡夜。
  發現外邊有什麽不對勁,就趕緊敲鑼打鼓示警,提防敵軍偷城,懸瓠是豫州州治,也是豫州總管府衙所在地,自然是要嚴加提防。
  不過對於如今的懸瓠來說,周邊並無敵軍存在,所以城防有些松懈,畢竟如今豫州地界很太平,正在倒霉的是山南荊襄一帶。
  一名年過四旬的老兵歎道:“唉,這十幾年來,隔三差五就要打仗,也不知何時才能消停。”
  “這次打完之後應該消停了吧,陳國好像都要完了,等關中、山南打完仗,天下就太平了。”
  老兵無奈的笑了笑:“當年齊國完蛋時,大家都是這麽想的,結果呢?”
  “當年齊國完了,大家都以為陳國也快完蛋,結果才過了兩三年又開始打仗,一打就是七八年,好不容易消停,眼見著陳國又要完了,結果現在又打起來了,你們說晦氣不晦氣?”
  “這次不一樣吧,朝廷手上有那麽多兵馬,還會拿不下山南麽?”
  “嗨,拿不拿得下,隻要我們不倒霉就行了,想那麽多作甚?碗裡又不會多一塊肉。”
  士兵們議論紛紛,最後還是繞回柴米油鹽,他們身份卑微,大字不識幾個,沒有那麽多想法,就想和家人平平安安過一輩子。
  當年豫州還是齊國治下,後來周軍攻破鄴城,豫州齊軍投降,讓大家躲過了一場大劫,原以為就此太平,結果往後十余年戰事不斷。
  周國分裂,打來打去好歹消停了,大家原以為可以過上太平日子,結果消停了一年又打起來。
  什麽“逆賊”、“弑君”、“人人得而誅之”,普通百姓和士兵搞不清楚,反正上官讓做什麽就做什麽,最重要是保住自己的項上人頭。
  此次臨近秋收,豫州總管府的官軍忽然調動起來,要攻入荊州討伐逆賊,僥幸留在懸瓠的老弱病殘們,雖然沒了立功的指望,卻不用上戰場,只需要在城裡消磨時間即可。
  豫州總管府北面是黃河,東面是亳州總管府,東南面是揚州總管府,南面、西南面是桐柏山-大別山,西面是桐柏山余脈,懸瓠十分安穩。
  而豫州總管府西側經過方城隘口可進入山南荊州地界,如今官軍主力圍了方城,分兵擋住桐柏山的義陽三關,根本就沒有敵人能夠威脅懸瓠。
  而又有官軍從光州向南進軍,分五路攻打大別山上的五個關隘,大別山南麓的黃州軍如今眼見著要完,無法威脅光州州治光城,更無法威脅懸瓠。
  即便有少數敵軍走小路繞過官軍翻越大別山,想拿下光城都不容易,更別說一路北上還得經過息州,息州駐軍絕不會讓這些人得逞。
  那麽懸瓠守軍憑什麽晚上不躲雨,在城頭苦熬著?
  士兵們擠在門洞裡躲雨,哼哼唧唧聊了不知道多久,漸漸倦意上湧,有人甚至打起鼾來,不過畢竟害怕動靜太大招來上官巡視,所以那人很快便被弄醒。
  “睡就睡,打鼾作甚!一會被人撞見,嫌鞭子挨得不夠多是吧!”
  “哎哎我就睡一會...”
  嘟嘟囔囔中,士兵們昏昏欲睡,而城頭上早已沒了人影,少數幾個躲在城樓屋簷下躲雨的士兵,也靠著牆壁打起盹來,他們白日被上官當奴仆使喚去做雜役,累了一天晚上還得巡夜,精神早就不濟了。
  滿天烏雲,四處一片漆黑,濕漉漉的地面,隻有雨水落在地面發出的“沙沙”聲,忽然一聲輕微的悶響傳來,那是一個鐵爪卡在城頭女牆縫隙時發出的聲音。
  鐵爪的三個鐵鉤包著布,為的是盡量減輕碰撞時發出的聲音,這聲音是如此微弱,以至於被雨水落地的聲音所掩蓋,片刻之後,一個黑影出現在女牆之外。
  那是一個身著戎服的男子,口銜尖刀,未穿鎧甲,他攀著女牆向左右看了看,確定無人之後熟練的翻過女牆,貓著腰蹲在城頭。
  又有一人爬了上來,兩人小心翼翼的取下隨身攜帶的弓箭,背靠背分別看著左右。
  不一會,相繼有十余個鐵鉤勾住女牆,無數黑影順著鐵鉤綁著的繩索攀上牆頭,他們分成三股,一股留守原地,兩外兩股分別向城頭左右摸去。
  安州軍精銳,本該前往荊州,隨大軍浴血奮戰,解除方城之圍,未曾料大別山五關來犯之敵全軍覆沒,他們便奉命從大別山出擊,奇襲豫州州治懸瓠。
  懸瓠距離大別山北麓光州州治光城不到三百裡,而敵軍絕對想不到五路大軍慘敗之際,宇文氏的軍隊居然緊接著來襲襲。
  扮作揚州軍的安州軍精銳騎兵,走木陵關道進入光州地界,化作幾股分頭行軍,在息州白苟驛附近集結,隨後直撲八十裡外的懸瓠城,正好在夜間抵達城郊。
  突襲懸瓠,是宇文氏的強力反擊,承載著逆轉局勢的希望,但他們並不確定懸瓠城的駐軍情況,如果朝廷又有兵馬在懸瓠集結,那麽他們此舉就如同飛蛾撲火。
  勝負不明的豪賭,所有人都做好了陣亡的準備,出發前每人家中均獲田地,陣亡之後還有雙倍撫恤,而西陽王宇文溫親自領兵奇襲,讓將士的士氣高漲到了頂點。
  攀上城頭的先登,很快就解決了城樓旁的守軍,隨即摸下城牆,將躲在門洞裡避雨的士兵殺死,這一切只在很短的時間內便完成。
  先登們抬走屍體,奮力打開城門,早已準備就緒的騎兵魚貫而入,全身披掛的西陽王宇文溫,抹了一把被雨水浸濕的面龐,拔出佩刀,向著漆黑的大街深處一指:
  “入城,攪個天翻地覆!”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