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48章 有仇報仇(續)
仇恨的種子,自從山寨被毀那一刻起就埋在田謙誠心中,然後漸漸發芽,山寨燃起的衝天大火,回蕩在空中的慘叫聲,讓他時不時從噩夢中醒來。

 和其他部落一樣,田謙誠的部落祖祖輩輩在大山中生活,雖然不待見山外的官府,但沒去招惹對方,山裡的生活當然比不上山外,但祖祖輩輩都這麽過來了,所以大家也就習慣了。

 山外的世界太危險、太複雜,山裡的生活相對簡單些,就這樣過一輩子也不錯,田謙誠一直是這麽想,結果某天起,山裡的平靜被打破,一切都變樣了。

 據說大別山南麓的某個寨主,襲擊了山外官府的林場或者是采石場,結果引來一群惡虎,更要命的是這些惡虎還有幫凶,那就是山中的某些敗類。

 大別山脈綿延上千裡,其間居住著無數部落,大小山頭裡分布著大小山寨,山寨之間相互爭鬥很尋常,但這都可以視為自家兄弟窩裡鬥,可若是有人勾結外面的官府來禍害自己人,那就不一樣了。

 臨近的山寨之間,祖上不知道多少輩以前是一個碗裡吃飯的兄弟,自家兄弟爭家產,勝利者好歹能把祖宗的香火延續下去,若把外人引進來,那外人可是會讓你斷子絕孫。

 這道理誰都懂,但實際做起來就不一樣了,有的山寨寨主得了些蠅頭小利,就幫著山外的官府來打自己人,更過分的是把事情做絕。

 攻破山寨,把人全都抓走,把能搬的東西搬走,然後一把火燒了山寨,除了廢墟什麽都沒留下。

 那些敗類還結成團夥,以各種莫名其妙的借口攻打別的山寨,其實就是以掠奪生口為目的,女的扛回寨子去生娃,男丁一部分留下做奴隸,大部分押到山外出售。

 捕奴的行為一開始還不明顯,可逐年漸漸增多,參與組織捕奴隊的寨子越來越多,捕奴隊手裡的武器越來越精良,甚至人人都有鎧甲,如此一來,其他寨子就倒霉了。

 每當一個寨子被攻破,就意味著這個寨子從此消失,原址如果地勢好或者有礦產、土地肥沃,就有捕奴隊重新立寨擴張地盤。

 捕奴隊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廣,田謙誠的寨子位於大別山北麓山區,是由數個臨近的小寨聚集而成,戶數逾千,從來是隻有他們欺負人,沒人敢欺負他們。

 所以一開始田謙誠不覺得捕奴隊敢招惹他,結果那晚被人圍攻的時候發覺形勢不對,卻已經晚了。

 對方使出各種手段,很快就攻破了寨子,田謙誠還沒來得及收拾細軟就狼狽出逃,好不容易逃到平高投奔遠房親戚,陸陸續續又碰到幾個同病相憐的寨主。

 捕奴隊的氣焰十分囂張,禍害了大別山南麓的寨子不說,還把手伸到了北麓,他們想請官府主持公道,但官府對這種事避之不及,因為山裡的事,他們懶得管。

 地方官滿腦子想的是勸課農桑,哪裡會理田謙誠這些連官話都不會說的‘刁民’,所以田謙誠等人隻能自己想辦法。

 他們想過聚集一些山寨的力量,抱團取暖和捕奴隊們抗衡,但對方有靠山,手中武器、鎧甲精良,打起仗來田謙誠這邊根本就不是對手。

 接連幾次敗仗之後,又有幾個寨子被摧毀,田謙誠等人的難兄難弟又多了幾個,大家隻能躲到山外,等著哪天老天開眼,讓獨腳銅人遭報應。

 捕奴隊們的後台,就是黃州西陽城的獨腳銅人,據說此人從離開娘胎時起就從沒做過好事,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惡人,奈何地位高,加上佔著山南黃州做地盤,不是田謙誠這類人能動得了的。

 原以為報仇無望,沒想到獨腳銅人的現世報很快就來了,大隊官軍直接過來,說要攻打獨腳銅人。

 領兵的將軍,是和大家淵源頗深的田興壽,其父田龍琰,當年的名氣大家都知道,所以有這麽一位自己人來做主,田謙誠等幾個苦主隻覺激動莫名。

 官軍不清楚地形地勢,不知道山中小道,不知道山中哪裡有清潔的水源,他們全都知道,所以隻要能幫忙,田謙誠等人就絕不含糊,為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報仇。

 獨腳銅人,那是朝廷要抓的大惡人,所以輪不到田謙誠去報仇,但他們的仇人可不少,首先就是田六虎這敗類,還有與其蛇鼠一窩的寨主們。

 大將軍田興壽已經答應了,待得官軍平定黃州,那些幫著獨腳銅人作惡的黨羽一個不留,至於田六虎等組織捕奴隊的寨主及其山寨,官軍必定會清剿。

 屆時,田六虎等人靠著捕奴賺來的產業,連同山寨的人和財物,都用來補償田謙誠這些苦主們,如果能活捉田六虎等人,那就交由苦主們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當然,田謙誠等人必須先為官軍效力,才有資格報仇,而官軍需要他們做的最重要事情就是帶路。

 翻越大別山的山路崎嶇,大隊人馬行軍時排成長長一串,這樣一來很容易中伏,所以熟悉地形的田謙誠有了用武之地。

 “大將軍,此處山澗名為殺虎澗,夏秋時節,一場急雨很容易爆發山洪,所以扎營地一定要在高處,不能低於那塊石頭。”

 順著田謙誠所指方向,田興壽望向面前山坡上的一塊巨石,那石頭距離山谷小河的高度不低,所以他有些疑惑的問道:“水位暴漲的話,果真有那麽誇張麽?”

 “有的,山裡下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殺虎澗上遊還有許多山澗,一場山洪說來就來,來勢凶猛,水位瞬間就漲起來。”

 田興壽點點頭,讓部將開始布置扎營事宜,昨日他們攻破陰山關,隻是派出精兵追趕潰敗的黃州軍,到這裡後便停了下來臨時樹立木柵,以為烽燧。

 而他帶著主力於今日抵達此處,休息一晚,明日繼續趕路。

 此處得名殺虎澗,大概是因為有人於此殺過猛虎而得名,然而這地名在大山裡並不罕見,田興壽不想糾結這個殺虎澗是不是真的有猛虎被殺,而是關注己方會不會被人水攻。

 此處地形適合大軍扎營,也方便取水,唯一的問題是一旦上遊有人築壩攔水來個水攻,或者忽然下大雨導致山洪暴發,那可就不妙了。

 本來田興壽已經選定在山澗兩側地勢較高之處扎營,並下令扎營時將營地外一百五十步的樹木全都砍光,但按照田謙誠的建議,他選定的宿營地還不夠高,所以得重新來過。

 田興壽在新扎營地轉了一圈,確定沒發現別的隱患才放下心,陰山關一破,他雖然心急卻不敢掉以輕心,要步步為營逼近蒙籠城。

 為了避免遇伏全軍覆沒,田興壽寧願放棄攻拔蒙籠城的頭功,眼見著報仇在即,他要確保自己能平安翻過大別山,進入黃州地界。

 想到這裡,田興壽拍了拍田謙誠的肩膀:“多虧有你們引路,不然這一路走走停停,也不知何時才能抵達蒙籠,你們表現出色,朝廷日後定有嘉獎。”

 “大將軍,我們隻想報仇!”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