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85章 豈曰無鹽
有詩雲: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WW?W?・KANSHU・COM說的是揚州十分富庶,而揚州為何會如此富庶呢?水陸之便是其一,但最重要的是鹽業。

  揚州繁華以鹽盛,明清之際的徽商,其“真身”就是鹽商,許多人不理解為何鹽會有如此暴利,其實很簡單,利潤和總量。

  一般而言,鹽的零售價不算高,但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資,所以需求量極大,即便利潤再低,薄利多銷一樣能賺大錢。

  那麽鹽從產地到各地店鋪銷售,成本價和銷售價的差別有多大呢?

  以這個時代而言,淮南鹽城出產的鹽,鹽商從灶戶手上收購時價格大概是二十文左右一鬥,這樣的鹽如果沒有摻雜石沙泥土,在西陽的售價不低於三百文一鬥。

  斛(石)米鬥鹽,一鬥鹽的價格抵得上一斛米的價錢,至於利潤,即便按二十文一鬥的進貨價,三百文一鬥的售價,販鹽到西陽出售,扣去成本至少有七倍的利潤。

  七倍利潤的買賣,任誰都要瘋狂,如此利潤,做海貿也能輕易達到,可是海貿的風險極高,若是從番禹出發去極西的波斯國走一趟,即便往來平安,都要花上大半年甚至一年時間。

  而做食鹽買賣,雖然也要提防剪徑強人,但不會沒有航海那麽危險,商隊販鹽走的是陸地或者水道,遇見暴風雨可以躲避,實在不行還可以就地拋售食鹽回本。

  更關鍵的是,販賣食鹽走一趟所需時間較短,一年可以跑上幾趟,這是相對於海貿的優勢,即便平均下來販鹽的利潤不過翻上幾倍,但勝在量大且時間間隔短,綜合起來,販鹽的利潤可不比做海貿低。???WW?W?・KANSHU・COM

  如此暴利的買賣,不是誰都有機會做,首先得能到產鹽地進鹽,而沿海的鹽場,不是隨便哪一個人都可以去進貨,即便偷偷摸摸進了貨,隊伍沒走出多遠也會人間蒸發。

  所以對於黃州的商賈來說,販鹽是無法染指的行業,而且因為位於長江中遊,兩端都有鹽產地,所以黃州不過是鹽商的傾銷地。

  東面沿海地區的海鹽要運到黃州,因為是走陸路所以運費居高不下,而上遊蜀地的井鹽,裝船後入長江順流而下到西陽很方便,售價比海鹽低但也低不到哪裡。

  黃州是這樣,江州也是這樣,不過這一局面現在終於結束了,因為黃州商賈可以到嶺表廣州進鹽,販回黃州甚至山南銷售。

  關鍵是沒人和他們競爭,也沒人敢讓他們人間蒸發。

  嶺表一直是南朝地盤,直到嶺南道行軍盡收全境,周國的管轄范圍擴展到五嶺以南,清除了原有的官商脈絡,才讓黃州商賈們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元魏時,河北滄州沿海的鹽場,歲出海鹽大概二十萬斛左右,那麽廣州的鹽場,去歲出產海鹽是多少呢?寡人手上的數字,是歲出四萬斛左右。”

  “當然,這是因為原來的官營鹽場經營不力,官吏內外勾結做黑帳,又盤剝灶戶,弄得人人如同叫花子一般,大家想想看,這樣的鹽場,能出多少鹽?”

  “可能有人大概知道海鹽是怎麽來的,但也有人可能不知道,其實道理很簡單,海水大家都嘗過,鹹味很重,所以把海水煮乾就能得到海鹽,自古以來俱是如此。”

  鹽場,一群人在烈日下暴曬,聽著西陽王宇文溫說明鹽場情況,雖然日頭很毒,但沒人敢打傘遮陰,因為西陽王也是如此。

  宇文溫貴為郡王,高高在上,要弄死在場的商賈和捏死一隻螞蟻般簡單,甚至不用動手,說句話就行了,所以這位不打傘遮陰,其他人也不敢遮陰。

  許多人汗流浹背,掏出手絹擦著汗,熊吉便是其中一人,不過他雖然滿頭大汗,但卻興奮異常,因為今日能夠站在這裡,可不是誰都有資格的。

  去年年底,周軍南攻江州,很快便席卷全境,隨後又對不識相的各地豪強大開殺戒,許多家族被南昌城外的人頭陣嚇得夜不能寐,紛紛遣子入質,隨軍南下進攻嶺表。

  熊吉便是諸多質子軍之中一員,帶著部曲隨周軍翻越大庾嶺,一路打到廣州番禹。

  原以為會被周軍派到陣前消耗,結果熊吉等人負責的不過是營地警戒或者出來當斥候,沒有想象的那麽倒霉,隻要用心,立了功一樣有獎賞。

  進了番禹城,熊吉大開眼界,不光見識了傳說中海貿興盛的番禹城,還見識了周軍主帥、西陽王宇文溫一擲千金的豪爽。

  居然花錢請大家和胡姬“詳談”,這種好處真是聞所未聞,更誇張的是這位指揮打仗厲害做買賣更厲害,隨軍而來的商賈,在番禹城裡做買賣做得風生水起。

  各種賺錢的花樣就不說了,西陽王在嶺表走了一圈安撫各地,又把那什麽林邑國國都屠了,帶回金銀財寶無數,連帶著馮冼氏、寧氏、陳氏都發了財。

  如今的嶺表酋帥、洞主們,說到西陽王都是頻頻點頭,大家都知道跟著西陽王就有發財的機會,而熊吉這些江州各地家族的質子們,也深有同感。

  周軍在番禹搞“代售”,熊吉等人上了“賊船”就下不來了,嶺表煙瘴之地氣候炎熱是不假, 但是賺來的錢財也不假,跟著宇文溫來嶺表的質子們,都為自己的家族賺回不少的財貨。

  而表現最出色的熊吉,還有機會站在這裡,為自己的家族爭取到一個從來不敢想的買賣:販鹽。

  熊吉聽父親說過販鹽暴利,但江州不是產鹽地,各地豪強大族根本就沒機會販鹽,江州南境邊緣是大庾嶺,翻越大庾嶺後便是嶺表,嶺表沿海地區產鹽,但那不是他們這些江州人能夠接觸的。

  無鹽,就沒辦法販鹽,但現在不同了!

  嶺南道行軍以黃州軍為主,西陽王照應自己人,不過也照應願意合作之人,所以熊吉等隨軍作戰的質子,用戰場上的表現為自己家族爭得了西陽王面前的一席之地。

  光這樣還不夠,家族也得給力,協助官軍從豫章運糧翻越大庾嶺,誰出力多,誰的收益就越大,西陽王就越照應,而熊家,今日就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鹽場采用了新的製鹽工藝,大家方才已經看過了,日後,官府會不斷擴大出鹽量,讓大家能夠敞開了進鹽!”

  “廣州鹽場,今年的產量將會達到十萬斛以上,明年達到二十萬斛,後年爭取達到五十萬斛!”

  “官府定的鹽價,出鹽場時十文一鬥,稅當然還要另外收,至於諸位拿到鹽之後,能賣出什麽價格,那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