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逆水行周》第10章 團夥
宇文溫所問,章華自然有答案,最直接的答案就是成本,求學社和西陽城其他書肆一樣,有足夠廉價的紙張,光是這一項就比其他地方強。【無彈窗小說網】

 陳國京師建康,普通白紙一百張大約是八十文錢,這還是商鋪繁多相互競價的京城,別處隻有更貴,而在西陽,質量相比還要好些的紙,一百張的價格是六十文。

 這還是平均價格,章華知道宇文溫也有造紙作坊,最低價格是一百張紙五十三文,這還是最普通的紙。

 西陽城那麽多書肆,每日出版的書籍不計其數,累積下來的價格優勢很明顯,建康的書商來到西陽進貨再回去販賣,其售價比當地雕版印刷的同種書籍還要便宜。

 更別說黃州書肆的書都是“線裝本”,比之前的一卷卷書要好存放,一本書裡紙張雙面都印有內容,同樣內容的黃州書所需紙張將近少了一半。

 價格明顯便宜些,紙張質量又不差,用線裝訂的書也比較牢靠,還有封皮防止磨損,簡而言之就是很實惠。

 書又分簡裝本,精裝本,家境窘迫的人可以買簡裝本,家境富裕的可以買精裝本,無論哪種都很好賣,別的書肆不說,章華知道求學社的書剛做好一批就被一掃而空。

 紙價便宜,是因為造紙的成本低,黃州造紙作坊用的原料是竹,做出來的紙叫做竹紙,章華對竹紙不陌生,陳國江州一帶就有竹紙作坊。

 但成本不算低,砍下來的竹子要在水中泡上過百日是為“殺青”,殺青完畢之後才開始下一步處理,而黃州造紙作坊的工藝卻很節約時間:用藥物處理竹子,不需要泡那麽久。

 用水力驅動的木槌打爛竹料,晝夜不停運轉故而能省去許多人力,加上其他工藝的改良,用更低的成本造出質量更好的紙來。

 “紙是其一,還有其他因素,例如這雕版所用木板,就很有講究。”

 宇文溫補充著,章華只知道紙價,而作為“幕後大東家”,他可是知道全部的內幕,比如這木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木材有講究,既要方便雕刻又要保證硬度,不能太容易損壞,木板的表面要平滑,當然若是數量少倒沒關系,可關鍵是如何保證批量生產時的質量。

 宇文溫的作坊製作木板,動用了水力驅動的木工車床,雖然和後世的同類相比十分簡陋,但在這個時代就是利器:省時省力保證質量。

 大別山就在黃州總管府地界,所以不缺木材,而水力木工車床則不停地製作價廉物美的木板,供西陽城裡各書肆使用,這也是成本之一。

 還有裝訂書籍的線,這東西看起來不值錢,可些許價格差一旦量大起來同樣是成本,而水力驅動的紡線機制作的線,那真是價格便宜量又足,質量也不差,價格比同類手工紡出的線便宜四成。

 機械動力對人力,這就是優勢。

 不光如此,還有集體優勢,黃州的“出版業”是宇文溫一手推動的,各家書肆分工協作,各自都有主打書籍,然後互通有無低價供應,這樣進一步降低了成本。

 雕版印刷術,宇文溫拿出來和其他幾個東家共享,形成價格同盟,本著薄利多銷的宗旨搶佔市場,即便是別處有了雕版印刷,書籍的價格沒有競爭力。

 用到處都是的竹子來造紙,日益興旺的“出版業”帶動了造紙業的興旺,各家造紙作坊很快收回成本,也同樣采用薄利多銷的策略,同樣降低了出版書籍的成本。

 “這不是一家書肆能夠做到的,建康雖然書肆眾多但群龍無,沒人有這種魄力和能力,組織大家降低成本和黃州的書肆競爭。”

 “成本放在哪裡,與其辛辛苦苦花錢製版印書還賣不動,不如到黃州來進貨回建康賣,即便是過了幾手才拿到書,拿去賣都比自己印還便宜,你說還有哪個傻瓜會做?”

 “這就是國公所說規模效應”

 章華能理解宇文溫所說,他做過事務官知道許多民間事情,這種薄利多銷的策略確實讓別處的書商很頭痛,難怪宇文溫不對雕版印刷術保密,而其他書肆也不遮遮掩掩。

 你們知道了又如何?這就是陽謀!

 求學社的事務很多,章華很快告退忙碌起其他事情來,宇文溫看著工匠們印刷,隻覺得印的都是一張張鈔票,當然這個時代是沒有鈔票的。

 紙,其價格在這個時代還不是很親民,所以要財就能從中找到巨大的商機,連帶著出版書籍,如今已成為宇文溫的又一財源。

 在路邊攤買了幾個炊餅,用一張紙包好回家吃吧你!竟然用比炊餅還貴的紙包東西,這不是糟蹋錢麽!

 不要說有沒有牛皮紙這種紙,這年頭即便是上廁所都沒有衛生紙用,因為紙不便宜經不起折騰,當然富貴人家用是用的起,絕大多數人可不會如此奢侈,大家用的是廁籌。

 廁籌又稱廁簡和攪屎棍,簡單的說,就是大便後用來拭穢的木條或竹條。這種廁籌二十世紀還在許多農村使用著,更別說六世紀了。

 他剛來到這個時代時極度不適應,每次用那玩意時總覺得菊花一緊,就怕一不小心能唱菊花殘,所以用紙包食物可想而知是如何的敗家。

 由此可見紙不便宜,所以要降低書籍的成本,就得改良造紙術,長江兩岸竹子多得是,而竹林的生長度又很快,所以宇文溫選擇點亮“竹紙”這條科技樹。

 結果點了幾年才點亮,秘訣就是如何將竹料快殺青,既節約時間又能很好的處理竹料,這藥劑隻有宇文溫的作坊弄出來,然後敞開供應。

 配方自然是不能公開的,但要買也很便宜,所以造紙作坊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紙多了需要消耗,消耗的秘訣就是雕版印刷,歷史上的雕版印刷就是在隋唐時期出現的,這個時候大約各地已經有了雛形,所以宇文溫不打算保密。

 快培育起一批書肆,連帶著造紙作坊,大家一起抱團賺錢,用低價搶佔市場,把有可能采用雕版印刷的各地書商掐死。

 迅賺錢回籠成本,接下來就是純賺,然後繼續壓價,讓別處的書商們覺得“造不如買”,宇文溫的構想就是如此,而實際情況至少現在就是如此。

 同樣質量的書,黃州出版的書價格明顯便宜同樣的價格,黃州出版的書質量更好宇文溫這幾年四處收集書,所以書的種類相對齊全。

 這就是黃州書肆的本錢,所以各家書肆賺得盆滿缽滿。

 伐木製作木板、伐竹造紙、紡線、製墨、製版、印刷、裝訂書籍,一條龍產業鏈黃州都有了,雇傭了大批從業人員,規模化的效應就是成本大幅度降低,別處書肆有這種本事?

 單槍匹馬的某地小書肆,要是打價格戰絕對不行,比不上以求學社為的犯罪團夥的書肆團夥!!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