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53章 故人(續)
邾國公府,演出正在進行,從鄴城而來的胡女就著伴奏,表演著北地流行的柘枝舞,當然因為在場觀看的多為女眷,所以眉目傳情什麽的就免了。

邾國公夫人尉遲氏,側室楊氏、蕭氏,帶著一眾兒女們看表演,在場的還有宇文溫的“堂侄”宇文理,蕭氏的弟弟蕭r,連帶著一眾後院侍女、管事,還有在場的護衛也得以大飽眼福。

尉遲熾繁和楊麗華從小在長安長大,深目高鼻的胡人見的多了,柘枝舞在長安很流行,沒見過也聽過,所以見著面前的表演沒什麽驚訝之舉。

更多的是淡淡的哀傷,回憶起在長安的歲月,小女郎宇文娥英想起了往事,緊緊握著柳葉的手。

當然除了這幾位,其她/他人可真是第一次見到胡女的舞蹈,宇文理和蕭r這兩個接近成年的未成年人,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胡女的打扮有些火辣,想看,又不能表現得太直接。

按說“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同食”,不過此次難得有胡女到府表演西域風情,宇文溫決定“眾樂樂”,讓大家一起觀賞。

鵲哥、棘郎和浣奴在座,其他弟弟妹妹因為年紀還小就沒出來,他們看著面前那轉得如同風車般的“奇怪”女子,激動得手舞足蹈。

兩側的侍女們看得目不轉睛,一如蕭氏般,出身荊襄之地的侍女們,何曾見過深目高鼻的胡女來,更別說這的舞蹈了。

頭戴胡帽足穿錦靴,帽上有金鈴,腰系飾銀腰帶,隨著鼓點聲起舞,舞姿變化豐富,既剛健明快,又婀娜俏麗。

如同花叢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如同鳥雀穿梭於樹林之間,和荊襄之地截然不同的舞蹈風格,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呐,我沒騙你們吧,柘枝舞就是這麽精彩。”

外圍,護衛頭領符有才,低聲的向手下炫耀著,雖然當年他在長安是個窮小子,但好歹見過胡人,也有幸圍觀過柘枝舞。

“我跟你們講,這也是因為在場的都是主母和女眷,若都是大男人,嘿嘿。”

“如...如何?”一眾外圍鎮場的護衛低聲問道。

“那胡女的眼睛能攝魂,能看得你口乾舌躁流鼻血!”

賈牛在一邊扇陰風點鬼火,他和吳明以及部分同伴“出差”在長安待過一陣子,那眼界可不是其他府裡同伴能比的。

“你們是知道的,阿明有女人緣,那長安酒肆沽酒的胡女,成日裡不要酒錢要倒貼,也就虧得司馬娘子壓得住,要不阿明...哎喲!”

他話還沒說完就低呼一聲,耳朵被吳明給扯了,“我說方才為何連打噴嚏,原來是你小子在作祟!”

動靜有些大,符有才趕緊製止眾人的竊竊私語,今日郎主讓那位安掌櫃帶來的胡女表演拓枝舞,卻臨時有事去見客,護衛們有幸沾沾光,可不能壞了規矩。

基於規定,入府的外人得提防,雖然是歌舞伎和伴奏者,但也得檢查,不過那身材的歌舞伎就是健婦負責,輪不到他們這些護衛了。

“大家別光看歌舞,眼睛睜大點,免得有意外!”

。。。。。。

西陽城外使邸,宇文溫正在會見客人,客人有些特別,是不遠萬裡來到黃州西陽城。

將近三年前,宇文溫浮海南下,繞行長江口回山南,結果被一陣吹到東海倭國,一番歷險後終於安全返回,為了“報恩”,組織船隻運送佛經佛像前往倭國。

沉了不知道多少船,終於有船隊突破風浪抵達倭國博多港,倭王有感宇文溫的心意,派人前往中原周國,當面致謝宇文溫。

歷經風浪,倭國來人平安登陸抵達鄴城,

得大周朝廷允許,又得數名官員陪同,這幾名倭人前往山南黃州,與邾國公宇文溫會面。如今在座的倭國來人,當先一位為大荒麻呂,三年前作為倭國國使出使周國;在其下的,是鞍部多須奈,當然這是倭名,漢名司馬奈,為鞍部村主司馬達等之子。

宇文溫這邊在座的,有朝廷的陪同官員,還有黃州長史郝吳伯,此次會面亦公亦私算是半官方,所以沒有那麽多拘束。

將近三年前,在鄴城逗留的西陽郡公宇文溫,陪著皇帝賜宴倭國和突厥使節,當時大荒麻呂作為倭國使節在座,所以和宇文溫算是有“交情”。

觥籌交錯間,宇文溫和故人說起往事來,雙方講起這幾年的情況。

“國公返回中原不久,蘇我大臣繼續推行佛法,司馬村主之女司馬島出家為尼,是為善信尼,蘇我大臣又讓善信尼為師,度了蘇我氏兩名女子為尼,是為禪藏尼、慧善尼。”

“去年初,國內大疫,物部大連上奏說此為信奉蕃神觸怒國神所致,大王下詔廢止佛法,物部大連率人搗毀佛寺,將佛像扔入大海。”

“又威逼蘇我大臣交出善信、禪藏、慧善三尼,他們...”大荒麻呂說到這裡聽了一下,緩和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他們剝下三尼的法衣,讓其不著片縷又當眾鞭打,蘇我大臣哭泣不止。”

聽到這裡,在座的周國官員頗為詫異,他們不懂倭國事務,不過這位大荒麻呂說的是半生半熟的漢語,大概聽得出是倭國出現“滅佛”了。

十余年前,大周天子宇文邕也下令滅佛,但沒有下作到剝光尼姑衣物,當眾鞭撻羞辱的地步,倭國那個叫做物部的“大連”,所作所為當真是令人發指。

“然則瘟疫並未消散,大王和物部大連卻相繼病倒了。”司馬奈補充道,語氣有些幸災樂禍。

善信尼司馬島是他的妹妹,妹妹雖然出家,但血緣關系斷不了,被人如此當眾羞辱,做兄長的司馬奈和父親司馬達等一樣悲痛欲絕。

“瘟疫不止,百姓紛紛說這是燒毀佛像的罪過,後來蘇我大臣上奏請求祭祀佛法,大王準許,與此同時,國公派來的船隊抵達博多,佛經佛像送至京城蘇我大臣私宅,而就是這個時候...”

說到這裡,大荒麻呂有些激動:“佛經佛像入京,瘟疫便消退了!”

宇文溫聞言不由得摸摸自己下巴,那裡已經長出些許胡須,他覺得這純屬巧合:佛經佛像驅散瘟疫什麽的, 太玄學了吧!

周國在座官員聞言看向宇文溫,尤其郝吳伯,覺得這事情真是匪夷所思:佛祖保佑倭國百姓免遭生靈塗炭,佛法無邊可以理解,不過佛經佛像卻是不信佛的邾國公送過去的,這是不是有點...

浮海南下,被風吹去倭國還能全須全尾的回來,又送去佛經佛像,如今倭人不遠萬裡找來,這奇遇也是沒誰了。

“國公,我國朝廷如今允許蘇我大臣推行佛法,如今正是需要佛經、佛像的時候,若是有中原僧人願意前往我國弘法,那真是求之不得。”

“此是自然,所以本公上奏朝廷,準備支持貴國禮佛的心願,如今已備下許多佛經和一尊佛像,貴使此次回去便可帶上了。”

“當然,若有什麽需要幫助的,本公盡力為之,朝廷已經明確表示,貴國崇佛之心可嘉,可派人到中原寺廟學習佛法。”

大荒麻呂和司馬奈聞言大喜過望,他們此次冒險浮海西渡,就是奉了大臣蘇我馬子的意思,要和周國的宗室、邾國公宇文溫接上頭。

先前倭國使者出使中原各國,歷盡千辛萬苦到達京師卻不受重視,遞交國書後在使邸坐等消息,無所事事浪費光陰,各國朝廷都是禮節性的接待他們而已。

熬夠時間,拿了賞賜和中原皇帝給倭王的封號回國,除了帶回中原的風土人情和一些特產,什麽重要的東西都沒有。

北朝如此,南朝也是如此,如今好容易能有個中原大國的權貴看重他們,自然是要努力爭取一把。

“國公,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