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水行周》第101章 躁動
?

 三台河北岸,一群髡人正在揮動鋤頭、鏟子,又有許多髡人挑著籮筐走到他們身邊,待得籮筐被土裝滿後挑起,滿頭大汗的走上正在修築的河堤上。R網

 髡,剃也,從古自今被髡的隻有兩種人,其一是受刑之人,其二是佛教入中原後的僧人,而正在河邊忙碌著的便是第一種人。

 他們都是從今年四月起6續被俘的陳軍士兵,來到北岸就被剃掉頭變成光頭,周軍如此做為的就是突顯他們的‘與眾不同’,就是為了防止逃跑。

 孝經有雲:身體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是出家,否則如果有得選,沒人會願意自己的頭被剃光,但是戰敗做了俘虜,那就由不得自己了。

 到上月被俘的士兵,所有陳軍俘虜都被剃了光頭,當然月份較早的已經長出茬,長度根據月份遠近長短有別,遠遠看去就像是一群剛還俗的和尚。

 又有一些充當監工的吏員零星散落在他們之間,每個吏員身後都跟著一小隊士兵,他們身穿鎧甲手按佩刀,眼睛不時巡視著勞動著的俘虜們。

 離岸五十余步扎有營寨,裡面駐扎著不少士兵,望樓上的弓箭手不時的查看著河邊動靜,而河對岸大堤上,還有巡邏隊不時的走動著,他們有的背著弓箭,有的手持長矛,眼睛也是時不時看向北岸正在勞動著的俘虜。

 不容得周軍不防范,這些正在忙著修河堤的俘虜不是老百姓,許多人都見過血殺過人,一旦暴動起來那可不得了,而最開始都是從小規模衝突開始。

 假裝幾個人鬥毆,等得監工過來便忽然暴起,幾個早已串聯好的同伴一起難,搶奪監工以及士兵的武器,號召其他人一起反抗,為的就是要衝到江邊逃回南岸的陳國。

 然後他們無一例外的被彈壓,僥幸沒死的掛起來風乾示眾,折騰了幾次之後陳軍俘虜死了上百人,連帶著監工的周兵也有傷亡。

 也有處心積慮要逃跑的,俘虜們主要是在修三台河河堤,他們在岸上跑不遠所以一頭扎進三台河,不過逃不了多遠要麽被射殺,要麽被下遊蹲守的水軍候個正著。

 暴動、逃跑不斷生,於是警戒的兵力開始增強,殘酷的連坐也開始實行。

 俘虜們按十人一什編組,從十個人裡面選出什長,要是有人鬧事由什長擺平,不服管的由監工拖去抽上五十鞭,如果有一人逃跑,全什連坐。

 打了一棒子,還得給個甜棗,有表現好的俘虜可以得到獎賞,當日晚飯可以添飯,若是一個什表現好晚飯可以加肉片,一硬一軟之下俘虜們開始老實。

 然後陳軍俘虜中有人瘋狂的報復,尤其那些賣力督促做工的什長,還有那些為了添飯賣力表現的積極人物,要麽是一夜過後莫名暴斃,要麽是被各種‘意外’害了性命。

 而周軍的報復更加殘酷,如果過夜時一人遇害,全什其他人不問緣由,連同嫌疑人一律處斬,如果是在工地上‘意外’身亡,全什其他人同樣不問緣由,連同嫌疑人一律處斬。

 殺了一百多人後,看著那觸目驚心的人頭,俘虜沒再敢反抗,每個什的人們都是防賊般的防著別的什,加上吃飯、休息都是嚴格按什分開,曾經藏在心裡的各種想法也漸漸消散。

 陳軍士兵們當然想家,但有時候反倒覺得在這裡也不錯,因為至少牢飯還算是人吃的東西,比在軍中吃的沙拌飯好多了,甚至時不時會有片肉。

 穿的也算不錯,至少布料不會那麽容易撕裂,比起官軍的那種質量低劣的戎服,如今穿在身上的素色囚服才稱得上是衣服。

 住的地方當然不比家裡,但也比想想中的好許多,牢房裡至少能保證乾淨,也不許隨意便溺,出恭的木桶每日清洗,味道雖然有但好歹不像豬圈。

 每日準時被叫起來,居然還有一碗粥做早餐,雖然稠不到哪裡但已經讓許多人詫異了,不過想想周軍要自己做苦力,好歹讓人吃飽飯才能乾活不是,這可比在軍中強上許多。

 在軍中一日兩餐,運氣差的話搞不好吃的還是沙拌飯,對比兩邊的待遇,有的人甚至產生了一種奇怪的錯覺:他們如今才是在當兵。之前不過是做將軍們的奴仆罷了。

 他們許多人都是被征召的百姓,家中一貧如洗,亦或是累世的軍戶,不打仗時就給大戶當佃農,打仗了就給將領們當兵奴。

 如今在這周國做苦力,雖然是苦了些但竟然吃得不比軍中差,最關鍵是隻要聽話就不會挨鞭子,每日裡累得倒頭就睡,可肚子也能填飽,甚至時不時還能吃到鹹粥,許多人開始覺得還不如就在這裡不回去了。

 當然也僅限於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的單身漢,大家上有老或者下有小,運氣好的甚至還有婆娘,隨著年底漸漸接近,思鄉之情愈深重。

 一處工地上,一名俘虜挑著空籮筐停下,另一名俘虜用鏟子向那兩個籮筐裡鏟土。

 “那邊說好了,你這邊如何?”挑籮筐的俘虜低聲說道,他留著個絡腮胡,而身邊正在往他籮筐裡鏟土的壯漢沒有吱聲。

 絡腮胡沒再說話,因為周軍隻髡不剃胡須,他才留得下這一臉絡腮胡,見著對方不答話他也不急,因為監工看管甚嚴,不許隨意交頭接耳。

 籮筐很快裝滿,就在絡腮胡用扁擔挑起籮筐之際,那壯漢低聲說了句“我知道了”,絡腮胡輕輕點頭不動聲色的挑著籮筐離去。

 整個過程無人干擾,在他身邊一同鏟土的幾名同伴都裝作沒看見,壯漢偷偷瞥了一眼左右,確定沒被監工盯著,不動聲色的繼續鏟土,小土堆漸成規模,又有人挑著籮筐過來裝土。

 “定下了,就按上次說的時間。”壯漢低聲說道,那人默不作聲也沒看向他,雙方仿佛路人一般,待得籮筐裝滿土,他低聲說了句“知道了”便挑著土離去。

 又忙碌了半個時辰,太陽西沉,營寨裡響起急促的鑼聲,監工們聞聲高聲大喊著“收工”,俘虜們按各自什排好隊,有序的向著營寨走去,半途有周軍設卡,他們將手中工具一一交還。

 。。。。。。

 晚飯時間,俘虜們在營寨裡捧著飯站在空地上吃著,即便是吃飯他們也是按什排成隊,什和什之間前後左後均是距離五步。

 周軍如此規定為的就是防止俘虜之間串聯,什和什之間除了什長不許相互說話,空地上誰有小動作一目了然,吃完了飯就各自回牢裡休息,第二日早上繼續乾活。

 為了方便修築河堤特地在北岸搭起營寨,一來是讓充當勞力的俘虜們就近休息,二來也是讓看守他們的士兵有個據點,若是每日從西陽城裡過來,光是路上消耗的時間就不少。

 “老劉,決定了麽。”那壯漢低聲問道,他的什長就站在左邊,而右邊一溜過去的同伴均是埋頭吃飯,似乎沒人聽見他說話。

 “那廝可靠麽?不會是周軍的耳目吧?張順你怎麽看?”什長問道,壯漢輕聲說應該不會,他名叫張順,認得那絡腮胡,其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想回家是肯定的。

 “我再想想。”什長說完便繼續吃飯,張順聞言也沒什麽表情,同樣是吃著飯。

 他是陳軍的一名大頭兵,原本已經升任隊正,可是惡了上官又給打回原形,後來五月時隨軍西進,結果武昌第二次被周軍攻破,他僥幸沒死便被捉到江北來做苦力。

 有不甘心的同袍組織了幾次暴動,本著小心駛得萬年船的念頭,張順沒敢參與,所以沒有被掛起來風乾,也沒有丟掉性命。

 周軍的看守十分嚴密,但是陳軍士兵的歸家之心也不遑多讓,雖然因為各種原因被殺了數百人,但還是有膽大的私下串聯,而他們什就是其中之一。

 一個什十個人,都是軍中就已經認得的同袍,大家都有家有室,所以都想著逃回去和家人團圓,周軍以為用連坐法就能逼迫俘虜們就范,也許別人會屈服,但這對於他們什沒有用。

 但是周軍在俘虜中收買沒良心的做其耳目,許多次串聯之所以被對方察覺,就是因為這些耳目通風報信而走漏消息,所以他們什長謹慎也是很有道理的。

 張順認得那個絡腮胡,是一個將領的部曲,武昌城破之日那將領被俘,和其他將領一般被單獨關押,他們這些普通士兵自然是當苦力,而絡腮胡的表現並無異常之處。

 不搶風頭,也不閑言碎語,躲過了周軍幾次殺雞駭猴之後,絡腮胡找到了張順的什長,說是在策劃逃跑,觀察了他們許久確定有心,所以想邀他們入夥一起逃。

 但怎麽逃就有講究,從這裡到江邊要經過西陽城,若是跳入三台河往下遊走,到了巴口還是逃不過巴州水軍的搜捕,唯一可能的辦法就是渾水摸魚。

 集結志同道合的同伴,直接於營寨難,他們私下已經準備好一些簡陋武器,先襲擊守軍爭取打開營門,然後號召其他人一起逃跑。

 打破營寨,立刻往西北面山裡跑,讓其他亂跑逃命的人吸引周軍追殺,他們在山裡躲過幾日後向西走,到江邊從那裡再遊過南岸。

 周軍要防逃人,南面的江邊是重中之中,然後三台河下遊入巴水處連帶巴口都有兵守著,三台河西面據說是什麽本地大戶田氏在守著,唯獨往西北方向山裡跑成功的希望大些。

 所以問題來了,要想突然難襲擊守軍去開營門,那麽參與的人不能太少,可是人多嘴雜萬一走漏消息就會完蛋,所以張順知道自己什長在糾結。

 “你的看法呢?”什長忽然問道,他和什裡其他人都無法取舍,唯獨這位向來有見解,所以大家都想聽聽他的意見。

 “在這裡做苦力遲早活活累死,要麽拚一下,也許會死,但拚對了還能回家!”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