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水行周》第74章 收獲
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巴河城外,一片金黃的稻田裡熱鬧非凡,收割水稻的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其中一些人是虎林軍將士,如今正忙著收獲一年辛勞所得。

 巴河城原是魯氏地盤,作為根深蒂固的豪強歷年都不上繳租調,自從年初參與叛亂被刺史宇文溫連根拔起後,魯氏一族的田地被分給虎林軍的有功將士。

 虎林軍平日裡操練強度很大又要參加作戰,平日裡巴河城外的農田都是由別人打點,那些人有的是原先魯氏一族的仆人,有的則是將士們的親友。

 宇文溫拿下巴河城後將其變成自己的地盤,除了虎林軍將士的親眷安家落戶外,也讓重建的巴州水軍以此作為定居之地,如今正是秋收的關鍵時刻,所有能組織起來的人手都到田裡收割水稻。

 現在天氣不錯正是“搶晴”的好時機,收割的稻谷正好可以晾曬利於貯藏,所以人們爭取在這段時間完成收割、打谷、晾曬等等農活。

 李石磨如今正戴著草帽拿著鐮刀在田裡忙活,他自幼家貧沒有自己的田地,父母靠給大戶種田養蠶為生,因為胃口大飯量多家裡養不起的緣故,李石磨隻能到礦裡做苦力。

 在礦山做工又辛苦吃得也差,李石磨熬了幾年實在熬不下去時轉機來了,安陸城的西陽郡公宇文溫招兵,待遇優厚管飽,李石磨就奔著‘管飽’這個兩個字投了軍。

 在軍中磨練了一年,雖然操練起來十分辛苦但確實管飽,吃得還不錯不是那種攙著沙子的糙米,關鍵是有鹽有肉,雖然量不多但已經是聞所未聞了,原本力氣就大的李石磨越來越壯。

 憑著浴血奮戰立下的功勞,他在巴河城外分得了六十畝水田、二十畝桑田,這還是已經耕種多年的熟田,鄉下的父母得知這一情況高興得幾夜都睡不著覺,當即帶著他弟弟李鐵錘搬來巴河城定居。

 李石磨和李鐵錘兩兄弟飯量都大,靠著家中那點家底哪裡吃得飽,虧得李石磨投了軍負擔減輕,如今又分得田地自然讓家裡人激動萬分。

 六十畝水田、二十畝桑田,按照‘一家百畝’來說過日子緊了些,不過李石磨在軍營包吃包住,州衙又免了巴河城今年的租調,這樣下來就寬松了許多。

 “兄長,那個什麽風車當真能舂米?”李鐵錘問道,巴河城外那座形狀奇怪的高塔據說是風車,下面的工坊裡有不用人力的木槌能舂米。

 “有風就行,晝夜風不斷就能一直舂。”李石磨點點頭,那座風車他和同袍都去看過,確實是有風就動而且舂起米來速度不慢。

 “那萬一沒風呢?”李鐵錘又問道,李石磨一咧嘴說那就他倆一起舂米,李鐵錘聞言哦了一聲又彎腰繼續割水稻,他們的父母就在身邊也是拿著鐮刀收莊稼。

 舂米就是把稻谷的殼去掉,完全是個力氣活,雖然他兄弟倆力氣大但要是舂米也有得累,如今有了風車那就能省下很多力氣,宇文使君已經說了今年用風車舂米不收錢,所以大家都開始排隊領號用風車舂米。

 風車的缺點就是要靠風所以沒風就動不了,風車隻有一座而排隊的人很多,李石磨已經想好了要是等得太久,他和弟弟就親自上陣。

 白花花的米裝到米缸裡心才定,家裡有了存糧那一家人就著落了,李石磨一年前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今天。

 虎林軍待遇好賞罰分明,加上西陽城外又有大片荒地即將開墾,弟弟原本也想著投軍立功爭取分田地,不過李石磨決定這個責任還是自己扛。

 當兵打仗一不留神就會死,他死了也就罷了但是老李家可不能斷香火,所以李石磨決定讓弟弟留在巴河城務農,好好的守著父母過日子。

 不讓弟弟投軍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虎林軍上下如今個個都是等著立功分田,他如今已是隊正領著五十人作戰,當了頭就不能光顧著自己廝殺,所以要和同袍競爭都有些吃力,立大功可越來越難。

 大家每日都是一起苦練本事,李石磨的力氣大可同袍們的力氣也練上來了,遇見軟趴趴的陳國魚腩征召兵,不要說他們這些老兵,就是新兵或者州兵都嗷嗷叫著撲上去。

 再等到三台河北岸河堤修好,能夠開墾的荒地又要翻番,宇文使君說了立軍功的優先授地,一想到這些大家都是摩拳擦掌。

 虎林軍在巴河城分得田地的人不算多,但是秋收過後即將開墾的荒地即將劃片,今年在對陳作戰中立功的將士已經排隊‘搖號’,大家都召集親朋好友過來等著去開荒。

 “我也要努力!”李石磨給自己鼓勁,不光為了父母,還為了弟弟能娶上媳婦他都要玩命。

 。。。。。。

 五艘大船在江面上依次揚帆前行,船身吃水頗深似乎裝載著沉甸甸的貨物,他們溯江而上即將抵達五洲水域,駐防五洲的周國水軍反應很快,數艘快船從水軍營寨裡衝了過來。

 “諸位,一會按著規矩來,不要亂講話,不要東張西望。”吳忻看著面前眾人說道,他們幾個正站在甲板上,看著迎面衝來的周軍戰船。

 “吳掌櫃放心,大家又不是第一來了。”有人笑道,其余幾人也是點點頭,他們作為陳國人來到這兩軍對峙的最前線,絲毫沒有懼怕之意。

 周軍戰船逼近,只見吳忻這艘船上豎起一張畫有圖形的白幡,戰船隨即放緩了速度慢慢靠了上來,有領隊模樣的跳上甲板問帶頭的是誰,吳忻踏前一步行禮說道:“在下便是。”

 他說完後便將一張寫有字的紙交了上去,對方接過後從隨從那裡也拿過張紙對照,看了片刻將其交還吳忻:“原來是吳掌櫃,規矩都知道了吧?”

 “知道,還請將軍帶路。”吳忻說完,見著對方點頭便轉身領著眾人走入船艙,艙門關上而窗戶也放下窗簾。

 周軍戰船左右護著這五艘船繼續前進,他們通過五洲右汊長江水道逆流而上,五洲上的駐軍以及水軍營寨裡的戰船再未有動作。

 吳忻和其余幾人坐在船艙裡一動不動,沒人去掀起窗簾看看外邊的情景,他們即將經過五洲而待會還要經過燕磯,這兩個地方都灑滿了陳軍將士的鮮血。

 然而他們對陳、周兩國的戰事不感興趣,也不想感興趣,神通廣大的東家們要的是做生意,所以他們一路從建康出發溯江而上,沒有受到任何阻撓。

 即便是方才那重兵雲集的西塞山,巡江的官軍戰船也沒為難他們,對過了憑證後照樣是放行,而如今這官軍死活拿不下來的五洲戍,他們也一樣通行無阻。

 前提是守規矩,巴州的那一位最看重的就是守規矩,面對那位一發飆就可以有生意都可以不做的主,掌櫃們是小心翼翼。

 今年年初除夕之夜,始興王陳叔陵帶兵襲擊江北周國的巴州,要到西陽城找毀了他容貌的刺史宇文溫報仇,結果‘決戰西陽之巔’兵敗身亡倒也罷了,還激怒了那個‘獨腳銅人’。

 宇文溫何許人也?周國山南道行台宇文亮的次子,有名的‘宇文惡狼’,在梁國國都江陵城拔刀亂砍弄得血流成河,這般狠角色也去惹,也隻有同樣是惡人的陳叔陵敢做了。

 陳叔陵捅了馬蜂窩害得江南豪商們被蟄得滿頭包,差點被滅滿門的宇文溫隨即發飆,他攛掇父親發兵南下攻打江南的陳國郢州。

 陳、周兩國撕破臉對砍,戰事如何就不說了說多都是淚,關鍵是那個一轉手利潤就能翻番的琉璃鏡斷貨了。

 不光如此,官軍那幫窩囊廢不知怎麽回事一敗塗地,鸚鵡洲水戰慘敗結果好端端一個夏口城被圍,沒幾日就被周軍攻破,在夏口張羅各家生意的掌櫃們倒了大霉。

 長江從西到東數千裡長,雖然一路上隋、周、梁、陳各國都在爭鬥,但是沿途官員和將領沒有誰會和錢過不去,天南地北的豪商都在大江上奔波,四處倒騰貨物做買賣養家糊口。

 陳國的郢州州治夏口就是一處重要的中轉站,各路神仙在夏口都有自己的店鋪,派出得力的掌櫃守在城裡打點買賣,結果夏口陷落所有人都被一網打盡。

 也虧得買賣人、巴州刺史宇文溫講道義,把各家掌櫃又全須全尾的撈了出來,大家有驚無險的回到江南,不過在夏口損失的那些貨物就免談了,各自的東家雖然肉痛也沒辦法,誰叫官軍理虧在前吃敗仗在後。

 戰火一起就停不下來,那位巴州的宇文使君似乎是受了什麽刺激,沒消停多久又率兵南下,這一折騰就是數月,不光把對岸武昌折騰得雞飛狗跳,還連帶著把官軍弄得灰頭土臉。

 建康城裡的官家已經很煩了,所以各路東家要想辦法讓官家開心,好東西當然到處都有,但是巴州出產的好東西是別處沒有的。

 琉璃鏡,琉璃首飾,還有已經提前預告的‘神秘寶貝’著實是讓人坐立不安,眼見著秋天已到,宇文溫的怒氣似乎也消得差不多了,這買賣可就要趕緊開始了。

 當然,吳忻等人作為陳國人也是心系朝廷,吃了敗仗被擄到江北的官軍將領不知凡幾, 有家人想念的千方百計托人去贖,能和宇文行台說得上話的要價太高,但是能和小宇文使君說上話的他們就仗義得多。

 一來二往的也陸陸續續贖了不少人回來,吳忻等隻是做中間人沒收什麽好處費,往返奔波了數次後結下了不少善緣,往來大江南北也方便了許多。

 做買賣講的就是人脈,搭上了巴州的宇文使君那財路就源源不斷了,雖然其手下王掌櫃和那死掉的始興王陳叔陵有過節,但是王掌櫃原本也是他們的老熟人,這買賣做起來也順暢許多。

 不知過了多久船只靠岸,吳忻一行人下了船發現已到了巴口邊,碼頭上數人早已恭候多時,當先兩人見著他們便滿面春風的走了上來行禮:“各位掌櫃,王某/李某恭候多時了。”

 “王掌櫃,李掌櫃。”吳忻等人也是行禮問候,寒暄片刻後他們派手下清點船上貨物,自己坐上備好的馬車向著西面的西陽城前進。

 沿途經過一大片稻田,舉目望去到處都是一片金黃,秋風起,又到了收獲的季節。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