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就起了風,帶著汴河裡的水汽,迎面吹在臉上,一下就把昏漲的腦子吹得清醒過來。徐昌猛地搖了頭,讓自己回到現實中來。
今天見孫望樓就像做了一場大夢一般,活了三十多年,吃的喝的聽的玩的,都是徐昌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來之前,讓徐昌想破腦袋去想象,也絕想不到開封城裡還有這麽一群人,有如此驚人的能量,不是官人,勝似官人。
新年元旦,開封城裡熱鬧非凡,汴河邊的大道上擠滿了人,賣吃食和小孩玩物的小販在人群中穿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新年是讓人開心的日子。
徐昌特意找小販買了些零食和帶給孩子的泥老虎之類的玩物,把這些東西拿在手裡面,徐昌依然覺得高一腳淺一腳,好似踩在雲堆裡面,渾不似在人間。
就這樣一步一步挨到萬勝門外的家裡,徐昌隻覺得筋疲力盡,身上竟然出了一層細汗,也不知是走路累的,還是嚇出來的冷汗。
劉小乙正在門口牽馬,準備回汴河那邊的徐家酒樓去。
見徐昌走到門口,一屁股坐在門前的下馬石上,臉色蒼白,急忙過來問道:“主管怎麽回事?是哪裡不舒服嗎?稍坐一坐,我去喚郎中來。”
“不用,我沒事!只是路上走得急了些。”徐昌一把拉住轉身的劉小乙,“你與官人一起出去的,你回來了,官人回來沒有?”
劉小乙回過身子來道:“回來了,剛回來沒多久。我跟著官人一起回來,正準備回酒樓裡看著呢,今天客人多。主管真的沒事?看你臉色有些不對。”
“沒事,我坐著歇歇就好。”徐昌放開劉小乙,坐在石頭上低頭想著什麽。
劉小乙見徐昌也不像生病的樣子,又掛念著酒樓裡的事,便道:“既然主管沒事,那我便先去了。如果覺得哪裡不舒服,記得去看郎中。”
徐昌點點頭,揮揮手,讓劉小乙去了。
見劉小乙走得遠了,徐昌深吸幾口氣,調勻了氣息,進了大門,直去找徐平。
林素娘帶著盼盼和張三娘等幾個婦人去街上看熱鬧了,徐平一個人窩在書房裡,準備節後要上的奏章。這是皇上親口吩咐的,不能馬虎。
這奏章的內容倒還在其次,徐平心裡早已考慮得成熟,關鍵是要找個合適的名目。皇上趙禎再三吩咐要用實封,連他都知道這內容的敏感,徐平不得不小心。
這個年代的奏章分實封和通封,實封就是密奏,奏狀是封起來的,用什麽格式,甚至奏狀怎麽折,都有固定的標準。通封就是普通奏狀,通進司會檢查格式和文字,奏狀的內容也不保密,只要有心,誰的奏狀裡面說了什麽都可以打聽得到。
什麽內容的奏狀要用實封,什麽內容的用通封,是有具體規定的,不是上奏狀的人想怎麽封就怎麽封。應該用實封而用了通封的,杖二十,不該用實封而用實封的,一樣杖二十。雖然到了這個官位,板子不會真打到身上,但總是仕途上的汙點,會記錄在自己告身裡面,也給看自己不順眼的人以口實。
一般來講,通封的是給各衙門,比如中書、樞密院和大理寺之類的公文,實封的一般都是進呈皇上禦覽。實封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地方官言地方利病得失,再就是涉及邊事機密,還有其他一些規定的項目。
看起來實封的奏狀只要皇上不追究就沒有事情,其實不是這麽回事。一是進呈禦覽的大多也是宮裡的人員,一般是尚書內省的女官先看,擬出初步意見才會到皇上面前,格式有問題在這一步就先卡下來了。再一個除非是不實行,不然還是要發到具體的衙門,奏狀內容格式不合就會被揪住小辮子。
提議廢沿邊入主法,進行改革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中書和樞密院的,所以徐平必須想好合適的名目,用其他名義上奏章,把這些內容塞到裡面去。
徐昌進書房的時候,徐平正趴在書桌上苦思冥想。一旁的香漏已經燃了好長一截,梟梟青煙在書房裡飄蕩,散發著清心寧神的氣息。
“大郎,大郎——”
徐昌走到書桌前,輕聲呼喚。
徐平猛地抬起頭來,看見徐昌,揉揉眼睛道:“什麽時候了?天黑了嗎?”
“還沒有,現在太陽還沒落山呢。”
徐平看看窗外,陽光依然明亮,連傍晚時分都還沒到呢。出了口氣:“本來在考慮事情,不知怎麽就睡著了。對了,主管找我有事?”
徐昌神情一下變得沉重起來,點點頭:“有事,這事非跟大郎商量不可。”
見了徐昌的表情,徐平就知道不是平常小事,一下清醒過來,對徐昌道:“來,到這邊坐下慢慢說,反正我現在也沒有事情做。”
雖然徐平一家人都把徐昌當作自己家人看待,徐昌自己還是謹守主仆的規矩,並沒有落座,只是站在桌邊。
先歎了口氣,徐昌才開口:“今天早上,大郎與小乙哥出去之後,我也出了門,想著去拜會幾個熟識的朋友。不想,卻是開了眼界——”
徐昌便把自己如何與孫望樓相識,如何相約在新年元旦這一天一起喝酒慶賀,之後自己如何到了汴河,怎麽進了那座酒樓,進去見了什麽事,發什麽了什麽事,都詳細說了一遍。說完,小心看著徐平臉色,心裡惴惴不安。
徐平沉默了一會,把徐昌說的話在自己腦子重新組織了一遍。感謝前世看的那些腦洞大開的影視劇,徐平對於徐昌的遭遇竟然沒有感到一絲一毫的驚奇。
三司是京城裡公吏最多的衙門之一,而且專業化程度極高,自徐平進入鹽鐵司,雖然並沒有手下公吏在他面前耍滑頭,徐平還是感覺出了一點不對的味道。
與三司使相比,判官和副使大多久任,實在也是不得以而為之。三司衙門裡的案卷堆得山一樣高,各自都有不同的格式,如果只是進去當個一年半載,以這個時代的效率,連公文的格式都認不全,更不要說處理具體的事務。
哪怕是久任,三司官員還是極度依賴屬下的公吏,很多小事,下屬的公吏說怎麽辦就怎麽辦了,官員根本沒有精力一一過問。這種情況下,屬下公吏不使小手段就像太陽會從西方升起來一樣稀奇。徐平一直不甘心的,是得不到屬下公吏運用權力得利的方式的消息,要想防范也無從下手。
很多官員為了防止公吏奸滑,一上任往往就來個下馬威,比如抽查,比如派信得過人私下打聽,抓到把柄重罰幾個,大多都能保證這一任官做得順順當當了。
徐平不同,他本就是個習慣做具體事務的人,上任之後就花了很大精力查閱案卷,發現有疑問的就單獨放出來。然而很快徐平便發現,自己單獨放出來的案卷,不用自己專門吩咐屬下公吏怎麽做,他們自己就把這些漏洞處理得妥妥當當。
換句話說,這些公吏不是不知道哪裡有問題,他們心裡很清楚,而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把問題留在了那裡。徐平在邕州提舉蔗糖務,這些公吏已經見識過蔗糖務的風格,又有破升龍府擒交趾國王的威名,公吏們不想觸徐平的霉頭,小心伺候著。
但是這樣一來,屬下的公吏溜光水滑,完全讓徐平找不到把柄,官做得是舒服順當了,但改善衙門缺陷的想法卻也就無從提起了。
聽了徐昌的話,徐平才知道這些公吏的奸滑還在自己意料之外。之所以不在自己面前表現出來,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有風險。能夠在京城這個權力場中安身立命,這些公吏都八面玲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哪裡有明顯的把柄留給別人。
這些人如此處心積慮地接近徐昌,隻說明一個問題,他們已經嗅到了風聲,茶法隻怕很快就變了。既然從徐平這裡下手代價太高,那便從他的身邊人身上想辦法。
這些人並不怕徐昌回來把事情告訴徐平,在京城裡面縱橫這麽多年,他們又能瞞過哪個去?不過是知道的人當作不知道,想知道的人反而不知道,想下手的人又無處下手。
徐昌在京城裡面也不一年兩年了,在那酒樓裡見了那麽多人,竟然沒一個認識,本身就說明人家早作了準備。說破天去,就是朋友相會經了一場奢華的酒宴而已。
見徐平許久不說話,徐昌小聲問道:“大郎,我該如何做?我覺得是不是以後不要見這些人了,跟他們攪在一起沒有好處,做的多是違法犯科的事。但要是翻了臉面,這些人在京城裡各行各業都有,我怕我們家不知什麽時候就要吃虧。”
“不必,他們叫你,你隻管去!”徐平站起身來,來回走了兩步。“有吃的你盡管吃,有喝的盡管喝,不用跟他們客氣!”
“可是——他們必然是要從我這裡打聽大郎的消息的,要是一時說漏了嘴,可如何是好?我不打緊,到時牽累了大郎的前程——”
“怕什麽,他們問起什麽你就說什麽,反正我也從來不在家裡談公事。只要我自己心裡有數,便不怕他們知道,你不用擔心,我自有主意!”
說到這裡,徐平的眼睛亮了起來。他突然覺得,有這麽一群人攙和進來,也未必就是壞事,把事情徹底搞亂,說不定還有利於自己。
所謂亂拳打死老師父,面對龐大的阻力,還是亂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