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超級大華夏》第一百四十四章 瘋狂的移民政策
  “要建設幾十個三千噸級船塢?就算建起來後,我們的造船工人也不夠啊?除了歐洲米國之外,我們根本招不到合格的造船工人!”劉定壯聽了頓時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胡震要建設那麽多船塢幹什麽。?ranwe?n?w?w?w?.?

  胡震肯定地說道:“這幾十個船塢肯定還少了,我還想要建設幾百個呢!你想想,我們在南洋控制的地盤有一萬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得要多少蒸汽機船隻往來交通運輸?就這幾十個船塢造船,這夠嗎?造船工人的事情,我已經要范千海安排到福州、上海、天津去招攬熟練的造船工人,在歐洲的張算也正在高薪招聘造船技師回來,這個你不用擔心,將來會培養出成千上萬熟練造船工人的。你就先按這個數目去規劃安排船塢的事情吧!”

  “可是,我們的人不多啊?”劉定壯知道,雖然說華夏公會控制的地盤有一百三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疆域,但其內華夏人不過四百萬人口。

  “正是我們的人太少了,我們才需要通過增加船隻來運輸足夠的人口填上這個窟窿,讓華夏的子子孫孫永遠牢實地地控制住到手的地盤!”

  “但是,人們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蒸汽機船隻啊!”劉定壯還是有他的擔心。

  “你放心,我會要范千海他們制定一個金融政策,我們將通過貼息、無息貸款或乾脆是金融租賃的形式鼓勵人們買船、做船主,可以根據人們的需要定製成貨運輪船、漁船,總之就是讓更多的華夏人靠海船走上家致富的道路,從而鼓勵更多的人來南洋靠海吃海!你看,屆時沒準我們還要造幾千個船塢造船都不夠呢!”

  “還有,只要我們在南洋做得好,生活條件改善,就會有華夏人源源不斷地從我們的故土到這裡來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胡震邊說便向北看去,那裡是大華夏故土,那裡有四萬萬幾千萬人口。如果能遷移一兩千萬人口過來,將來人口擴大到五千萬以上,這片廣袤的萬島海洋疆域將永遠是大華夏的國土了。

  在胡震麾下的華夏人中,誰沒有大華夏情節?劉定壯聽了深受鼓舞。他大聲應道:“是,我無論如何都會完成這個任務的,讓千千萬萬的華夏人通過船隻、碼頭,來到南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最後還要枝繁葉茂!”

  看完坤甸城區的各處建設工地。胡震回去後立即找來陳子,詢問道:“我給你們情報部安排的人口計劃實施的怎麽樣了?”

  現在的婆羅洲百廢待興,人手緊缺,還沒有專門的移民管理部門,胡震無奈之下,隻得安排眼線廣布的情報部來跟進增加南洋華夏人口計劃。

  陳子稟報道:“報告先生,根據您的安排,我們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沿海地區的移民計劃已經開始了,第一期預算投入七十萬兩白銀,估計三個月內將能吸引到十萬人口到南洋!”

  陳子的回答。讓胡震覺得有點意外:“七十萬兩白銀,折算大約十萬英鎊,能遷移十萬人口過來,一英鎊多一點移民一個人,估計全都是青壯年勞力,這樣的成本,太值得了!”

  “第二期的移民計劃,難度要大很多,因為那是要離開海港深入內6去接運移民,還要賄賂大清朝的官員和駐軍。預算需要一百四十萬兩白銀,可卻只能遷移來十五萬人口左右!”

  “陳子,你這個計劃也太小家子氣了,還不夠大氣。這樣,我立即給你一千萬兩白銀的預算,你一年內就給我接來九十萬人口!你趕快去和范千海商量一下,弄出一個章程來,只要第一批吸引九十萬移民,並成功地安置好他們。讓他們有飯吃、有工開、有土地開墾、能賺到錢,他們再回到家鄉口口相傳,說南洋怎麽怎麽的好,便會有更多的移民源源不斷地下南洋的,甚至不需要花我們一兩銀子的財政預算!”

  胡震現在是財大氣粗的,這區區一千萬兩白銀折算一百四十多萬英鎊的,還真不放在他眼裡,但如果能遷移來幾十萬華夏人,將來再吸引遷移來幾百萬上千萬華夏人,牢牢地守住這片土地,那是大大的賺了。

  范千海果然是個眼光獨到的商人,陳子找到他後,他不一看方案便有不同意見:

  “這個方案不能這樣做,我們的資金再多,也不能這樣做,一千萬兩白銀安置九十萬移民,那九百萬呢?難道還要用上一億兩白銀不成?有這麽多的銀子,還不如用在其他方面去!除了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外,在內地華夏人眼中,南洋是一個瘴氣瘟疫密布、鱷蛇橫行的地方,但如果最初的幾匹移民能在這裡吃飽飯、賺到錢回去一炫耀,後面就不再需要直接在移民上投資,而只是在後面移民安置上下功夫就行了,甚至不需要專門的移民投資,只要有足夠的勞動力需要,就會有人來這裡賺錢的了!”

  范千海、陳子兩人鼓搗了一陣,立即制定了一個吸引移民的政策出來。

  范千海不主張胡震使用重金運送移民前來的方法,他建議在使用第一批九十萬移民的一千萬兩白銀預算之後,不再直接將預算投入到移民之上,而是應該使用在移民安置上面。

  范千海建議的政策是以可開墾的土地吸引華夏移民,具體的做法是:

  一、成立專門的移民部門管理華夏移民事宜,暫時由情報部管理,適當時候再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

  二、凡是男性移民的在指定的區域,給予十五畝可開墾耕地,如果男性移民攜帶妻子同來,則夫妻兩人可得六十畝可開墾耕地,以鼓勵人們帶著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落戶南洋。

  三、耕地可以交給移民本人開墾耕種,也可集中起來租給農耕公司以農莊的形式耕種,也可以股份的形式入股農耕公司享受股息分紅,入股的人可以在農耕公司工作,也可以到工業企業裡去務工。

  四、在新移民到南洋第一年,提供每人兩百斤糧食補貼,耕地所得三年內不征收任何稅賦。

  五、以後,凡介紹一名三十歲以下的華夏移民前來南洋成功入籍的華夏人,給予南洋五個銀幣(五兩白銀)獎勵,但這個政策隻延續五年,五年以後就取消這個獎勵政策。

  胡震收到陳子和范千海交來的詳細移民政策計劃後,細看了一遍,深為讚同讚歎了一句:“這范千海,還真是個不錯的商人,連我都想不起這些,卻給他想出來了!”

  胡震想起另一個時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國人民“東南西北中財到廣東”,那是因為當時廣東珠三角地區能找到賺錢的工作,能夠財致富,就可以吸引到無數人不畏艱險地蜂擁而來。而只要這南洋地界建設起強大的工業基礎,有滿地的工作機會,給人們財致富的機會,並不難在華夏故土吸引勤勞的人們前來的。

  想了一陣之後,胡震只是將“耕地所得三年內不征稅”改為“耕地所得永遠不征稅”,並在方案中提出一句“東南西北中財到南洋中”的口號,而其他的條款全都不改變。

  “先生,我們這以後都不再征收農稅嗎?”范千海有些疑惑地問,在他心目中,華夏幾千年來就沒有不征農田稅收的,包括高呼“不征糧”的闖王李自成,起義軍不征農稅根本就無法活下去了。

  “對,我們不征農稅,我們永遠沒必要去不征農稅!”胡震當然知道未來的展方向, 工業化時代後,這不征農稅成為世界各國的慣例,他現在資金實力雄厚,根本就沒必要在在田地裡長出來的莊稼征那麽一點點的稅收。

  陳子聽了興高采烈的,覺得按這個方案做下去,自己完成任務不成問題了,這世上有不征農稅的地方,華夏人豈不爭著下南洋?至於什麽要不要征農稅,跟他沒有什麽關系。

  但范千海覺得這不征農稅的實在是太瘋狂了,大吃一驚地道:“這以後怎麽保證我們的稅收來源?”

  “范千海你完全可以放心,以後我們就靠我們的工業稅收便足以反哺農業產業了。這田裡長出來的一點點莊稼也要征收沉重的稅收,那有什麽意思!”胡震堅定地說道,在他心目中,自己有核潛艇裡的強大技術資料,自己知道未來的工業展方向,如果未來的工業展不起來,不在大多數工業行業裡壟斷世界,他自己該找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

  胡震布置好移民政策和預算的事情,范千海和陳子剛走出門口,看見蘇文質氣喘籲籲地跑過來,一見胡震便非常著急地張口說:“先生,不好,巴達維亞出大事了!”

  平時蘇文質找胡震都是通過參謀或士兵來找胡震的,但這次卻自己氣衝衝地跑過來,可見事情很是緊急,胡震聽了甚是驚訝:“巴達維亞能生什麽大事了?我們不是正在交接給荷蘭人了嗎?難道他們還敢飆不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