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青光祿大夫、爵長安侯,從三品的官階,雖然只是虛銜,沒有實職也沒有兵權,但在皇帝看來,這足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了。
孔晟被封侯的消息在長安城中沒有引起多大的震動,在長安百姓看來,以孔晟的軍功,封國公都不為過,何況是一個區區的縣侯。
但孔晟在大明宮宣政殿當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力舉千鈞鼎爐,威懾群臣的事兒,卻被廣為傳播,成為街頭巷尾坊間津津樂道的重大新聞事件。
皇帝賜的長安侯府就在朱雀大街東側的東市崇義坊,距離李系的趙王府不是很遠,與寧國公主的府邸相鄰,中間隻隔著一條幽深的弄巷。
這是現成的府邸,皇帝的昭命一出,自有有關衙門的執事人員為孔晟張羅,府門口懸掛上了長安侯府的燙金牌匾,而皇帝賜的宮女仆從以及金銀財帛等物,也在當日午後被送達府上。
烏顯烏解率百余護軍興高采烈地準備進駐長安侯府,充作侯府的護軍,但卻被孔晟所攔。沒有人知道,其實孔晟根本沒有入住皇帝賜給的長安侯府,只是繼續寓居驛館。
翌日朝會,孔晟上奏請辭,要求辭去一應職位和爵位,返回江南故裡隱居為民。李亨吃了一驚,再三不準。
但誰都沒想到,孔晟一連三日朝會,都堅持上疏請求辭官為民,引起朝野震動。在不少文武大臣看來,孔晟這是帶著情緒“抱怨”所得虛銜虛職沒有獲得兵權和實職權位的體現,李亨一開始還好言勸慰,到了後來,見孔晟一而再、再而三請辭、讓自己這個皇帝下不了台,就當眾發怒。下了死命令,如果孔晟再敢提出請辭、再不入住長安侯府,就治孔晟死罪。
而且。李亨唯恐孔晟因為“少年意氣”而抗旨不從,還專門下詔不允許孔晟再上朝參加朝會。所以第四日頭上,當孔晟伴隨著早朝的官員們一起進宮的時候,被門禁宿衛和黃門衛給死死攔住。
孔晟無奈,隻得鬱鬱而回,最終,他還是率自己的護軍進入長安侯府。但長安侯孔晟因為受到不平等待遇而心灰意冷意欲辭官為民的消息卻又在長安不脛而走,在市井房間引起頗多唏噓同情之聲。
日暮西斜。大明宮,含元殿。
李亨緩步走下丹墀。用深邃的目光掃了台下一個肅立在側的黑衣青年一眼,淡淡道:“第九,長安侯府的動靜如何?”
黑衣青年躬身下去,聲音嘶啞而有力:“長安侯午後入住侯府,跟隨其來京的百余護軍同時抵達,趙王派人為長安侯送去諸多器具用度,還專門在杏花樓設宴為長安侯慶祝開府!”
李亨淡淡一笑:“除趙王之外,竟無其他王公大臣與孔晟禮尚往來?”
名為“第九”的黑衣青年默然搖頭:“沒有,一個都沒有。”
李亨沉默了下去,良久才又道:“楚王那邊如何?”
第九的聲音突然變得有些虛無起來:“楚王朝後設宴。赴宴者有杜鴻漸、魚朝恩、李揆等文武大臣二十余人。”
“郭子儀與李光弼如何?”李亨又沉聲道。
第九低低道:“郭子儀出城駐守城外大營,李光弼返回府邸,閉門不出。”
李亨的神色漸緩。緩步又登上丹墀,猛然回頭來望著第九,輕輕笑了起來:“第九,這郭子儀和李光弼老謀深算,看來,楚王還沒有完全將這兩人收為門下。”
第九神色木然地拜伏在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滿朝文武皆是陛下臣工,陛下不必擔憂。”
李亨嘴角浮起一抹嘲諷的笑容:“是嗎?”
第九伏地不起。
李亨突然輕歎一聲:“第九。以你的眼光看,那孔晟為何要再三請辭為民。變相抗拒朕的賞賜呐?莫非當真是嫌朕沒有加封他兵權實職嗎?”
第九沉默了一陣,才輕輕道:“非也。據第九看來。應該是故作姿態,給楚王和滿朝文武大臣看的。”
“哦?”李亨眉梢一挑:“怎麽這麽說?”
第九笑了一聲:“陛下出於諸多無奈,才封他長安侯的爵位,奪去了他的兵權。這一點,長安侯應該心知肚明。若是他連這一點都看不明白、看不透徹,陛下也斷然不會再用他。”
“長安侯在朝中毫無根基,而以年少之身戰功顯赫,引起朝中諸多猜忌,抵達長安後更是與楚王交惡。為了自保,長安侯想要以退為進,演一場辭官為民的戲給朝中大臣看,佐證自己並無權欲之心、並無與各方爭鬥之心,也在情理之中了。不過,楚王個性剛硬、又城府深沉,長安侯的故作姿態恐怕瞞不過他。”
李亨哈哈大笑起來:“第九,你心思縝密、心胸開闊,其實應該入朝為官來輔佐朕理政才是。朕今日問你,若你有意,朕可以準你抽身脫離,給你一個官身。”
第九肩頭輕顫了一下,卻是堅定不移地道:“第九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第九絕無功名利祿之心,只會隱在幕後為陛下效死!”
李亨笑容一斂:“也罷,朕也不勉強你。第九,你出宮去安排,重點是長安侯府和楚王府。這兩位有任何動向,隨時向宮中通傳消息,去吧——”
第九伏地叩首, 然後起身倒退著走出含元殿,不知所蹤。
李亨袍袖一甩,沉著臉走向殿後。李輔國從後殿中梁柱的帷幕後閃出身形來,神色顯得有些複雜、有些詭異和震驚。
皇帝突然秘密召見一個黑衣人,此人面色生硬顯然是戴了精巧的面具偽裝,而其行動飄忽來去無蹤,又表明是身懷絕技之輩。此人到底是什麽人、皇帝召他談了一些什麽,李輔國不敢靠近也不得而知,但他隱隱猜出,自己伺候的這位皇帝與他昔日離開靈武時的大不一樣了,他的手裡似乎掌握著一支超脫於朝廷和皇權系統之外的神秘力量。
而皇帝,對於自己目前所處的尷尬地位,對於郭子儀李光弼杜鴻漸李揆這些權臣名將的防范,對於楚王權勢衝天的各種忌憚,偶爾也溢於言表,盡管皇帝掩飾的極好。
這讓李輔國突然意識到,朝中的局勢還存在諸多變數。而作為后宮大總管,他在宮中的地位其實也遠不如外人想象中的大權獨攬。這些時日,他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皇帝身邊真正的近身之人,不是他能控制的,除了在一些公開的場合,就連他要靠近皇帝,都會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