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權唐》第366章 誰和誰的局(二)
第三百六十六章誰和誰的局(2)

 李揆竟然將戰火燃燒到了自己頭上。簡直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孔晟坐在那裡眉頭猛然一挑,面上浮起一抹明顯的怒色。

 當時李俶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的確是下達了那麽一道調兵軍令,命孔晟率軍追擊安慶緒。但孔晟考慮到一則洛陽局勢不穩,二則安慶緒殘部分散在河南河北各處,憑夏邑軍這兩三萬人想要將之圍攻殲滅根本就不現實。

 而真要是引起了安慶緒的亡命反擊,糾集所屬殘部與孔晟對戰,單單憑借孔晟麾下的三萬夏邑軍是扛不住的。孔晟對此心裡很清楚這一點,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後面郭子儀李光弼三十萬大軍圍困在鄴城的安慶緒,都慘遭大敗,何況是區區夏邑兵馬!

 因此,孔晟就向李俶和朝廷上疏解釋,其實後來也得到了朝廷的認可——這算哪門子抗命不從?李揆拿這說事,直接觸及了孔晟所能承受的底線。

 當然,孔晟心裡也很清楚,這完全是楚王李俶的授意,主要目的是借機發難。

 趙王李系有些擔心地望著孔晟。李系是相對最了解孔晟個性的人,知道李揆這番話已經徹底激怒了孔晟,而接下來,孔晟必然反彈和反擊。

 果然,孔晟緩緩起身,上前兩三步,冷視著李揆淡漠道:“尚書大人,你可知什麽叫站著說話不腰疼?”

 李揆冷冷一笑:“本官不過是就事論事,惋惜於戰機的貽誤,議論戰局,絕非是有意針對長安候個人。”

 孔晟譏諷的笑了:“你口口聲聲說孔某抗命不從貽誤戰機,高談闊論朝廷平叛,但在孔某看來,尚書大人沒有上過半步戰場,不過是信口開河紙上談兵罷了。”

 李揆臉色漲紅,反駁道:“長安候,本官乃是文臣,統兵打仗是你們武將的事兒,你卻譏諷本官不上陣殺敵,真是強詞奪理!”

 “其實嚴格說起來,孔某也是一介文士。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間像孔某這樣奔赴國難,無畏生死的士子之輩,不知凡幾,既然我等都能上陣殺敵平叛,尚書大人為何又不能?”孔晟的反擊不疾不徐:“莫非尚書大人貪生怕死不成?”

 李揆老臉更紅:“你……長安候……你這番話純是無理取鬧!本官輔佐陛下料理國事朝政,豈是你所能妄言揣度?”

 孔晟譏笑一聲:“庸臣誤國,僅此而已!”

 李揆勃然大怒:“長安候,你若再出口傷人,休怪老夫面見陛下,奏你一本!”

 孔晟心裡冷笑起來,心道你也就只剩下向皇帝告狀這點本事了,告就告,老子怕你個鳥毛啊!

 孔晟冷冷回應:“難道隻許李尚書放火,不許孔某點燈?這世間哪有這種道理?孔某自夏邑整軍起兵以來,沒有得到朝廷一鬥糧草和一文軍餉,全憑個人之力募兵養軍,先後歷經數十戰,無數次死裡逃生,無數次浴血奮戰,這才在叛軍的勢力地盤上打開局面,為朝廷堅守著最後一片淨土。”

 “當時河南各州郡駐扎叛軍兵力高達30萬人,而我夏邑兵馬與睢陽張中丞所部累加,才不過兩三萬人。敵眾我寡,叛軍先後糾集十余萬大軍進攻睢陽、夏邑,李尚書和諸位可知吾等是怎麽堅守和堅持下來的嗎?”

 孔晟環視眾人,目光炯炯:“全體將士兒郎拚死血戰,睢陽和夏邑戰場上白骨盈野、血流成河,為國捐軀者甚至連名姓都沒有來得及留下!可我等血濺河南忠誠為國的艱苦卓絕,舍生忘死的流血犧牲,卻被李尚書輕描淡寫的幾句話給統統抹殺了!”

 “世人都知我軍輕而易舉拿下洛陽,卻不知為了拿下洛陽,夏邑兒郎所付出的血汗犧牲!其時,洛陽安慶緒擁兵十萬,周遭各郡縣叛軍近十萬,而汴州一線守軍也多達十萬。孔某從夏邑誓師出征,只有三萬余人。孔某率這三萬多人西征血戰,縱橫河南,最終逼走安慶緒,光複東都洛陽,其間各種血淚艱辛實難用語言來形容。”

 “安慶緒雖然敗走鄴城,但其尚有兵馬數萬。而且,安慶緒至鄴城之後重整旗鼓,旬日之間,蔡希德自上黨、田承嗣自潁川、武令珣自南陽,各率所部至鄴城合兵,連同安慶緒在河北諸郡招募的新兵,共約10萬人。”孔晟目光憤怒地鄙視著李揆一字一頓道:“李尚書,孔某若是輕舉妄動率苦戰疲乏的三萬夏邑軍去進攻擁兵超過十萬的安慶緒,不僅辛苦拿下的洛陽保不住,反而會葬送三軍兒郎!”

 “明知不敵而為之,這不是愚蠢,而是對朝廷的不負責任!是草菅人命!李尚書在此賣弄口舌之利,指責孔晟貽誤戰機,居心何在?”

 李揆的老臉越來越漲紅,被孔晟一番義正辭嚴的話駁斥得啞口無言。而全場眾人都保持著異樣的沉默,孔晟的話或許有些情緒化的成分,但顯然也是事實——只是不少人平時沒有往深處想,而也有不少人在故意回避這一點,但經孔晟捅破了這一層窗戶紙之後,誰還能昧著良心站出來說三道四?

 李揆無言以對。

 “你有什麽資格妄談平叛大局?你有什麽資格對我等忠誠將士妄加評論?”孔晟揚手指著李揆,怒火衝天:“孔某不願意惹事,但絕不怕事,若是誰再站出來說三道四,休怪孔某不留情面!”

 李俶見情勢被孔晟翻手間逆轉,皺了皺眉,不得不開口為李揆解圍:“長安候,汝等忠誠為國血戰河南的功績,朝廷從未否認,也早有封賞,你又何必當著本王和諸位王公大臣的面誇耀這一點?汝以為長安候的恩寵封賞是憑空得來的嗎?”

 “你不過江南一介布衣少年,若不是有戰功在,你何德何能高居長安候之爵位?”

 李俶的話高高在上,充滿著無形的蔑視和傲慢。

 當然,他的傲慢也不是沒來由的。在當前這個王權時代,臣子再怎麽舍死忘生甚至獻出生命,在皇權者看來都是理所應當的——而皇室給予相應的封賞,已經完成了對臣子的褒獎。

 所謂天下之民莫非王臣,你當臣子的為皇帝家賣命,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抱怨什麽?

 李俶的弦外之音很明顯了,如果不是擁有顯赫戰功,憑你孔晟一介不足弱冠的少年郎,豈能封長安候?

 實事求是地講,孔晟最反感的就是李俶的這種姿態。

 在孔晟心裡,他為之奉獻奮鬥的大唐天下,是大中華家國天下,不是李唐朝廷,更不是為李氏皇族這麽一個執政者家族服務——盡管這在如今很難分清,可李唐皇室中人擺出近乎施舍的恩賜姿態,孔晟嘴上不能說,心的裡反彈卻極強烈。

 孔晟轉頭望向了李俶,神色平靜道:“長安候之爵位,非我之所願。”

 “楚王殿下,孔某再次重申一點,孔晟投筆從戎奔赴國難,絕非是為了獲得什麽功名利祿和朝廷封賞,從孔某本心來說,功成身退才是初衷。孔某再三堅辭長安候的爵位不受,絕非矯情。如果楚王信不過,可以再次替孔某上疏陛下,奪了孔晟的長安候爵位,讓孔某以布衣之身歸隱江南吧。”

 孔晟拱了拱手,冷冷道:“有勞楚王殿下了!”

 孔晟的話非常淡漠。他的弦外之意也狠狠回擊過去,區區一個長安候的爵位,老子還真不稀罕!

 李俶嘴角一抽,卻是無言以對。

 孔晟當日連續數次上表請辭,這是事實。足以看得出,區區一個長安候的爵位對於孔晟來說,還真是不太看得上。但李俶卻絕不相信孔晟是一個淡泊名利無心功名權柄的人,他有一種預感和直覺,孔晟將是他稱帝道路上最大的障礙和阻力。

 孔晟這樣的人,若是不能臣服於他,就只能堅定不移地將之除掉。

 “你這是要挾本王了嗎?”李俶冷笑著目光鋒銳如刀。

 孔晟拱了拱手:“孔晟豈敢?”

 “還有你長安候不敢做的事情嗎?”李俶嘴角略過一絲怒氣,孔晟竟敢當眾與他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往來,直接觸動了他作為皇長子和未來皇太子的無上自尊。

 “楚王殿下這話孔某不敢當。 孔晟自投筆從戎以來,對朝廷對陛下從來都是忠心不二,從沒有做過任何有違朝廷規製和大唐律法之事,還請殿下不要欲加之罪!”孔晟的聲音越來越冷漠,既然已經要撕破臉皮,他又怕什麽?

 李俶勃然大怒:“孔晟,你當真是放肆!竟敢衝撞本王!”

 孔晟心裡冷笑,嘴上卻絲毫不饒人:“請教殿下,孔晟放肆在何處?”

 場上眾人包括趙王李系寧國公主紀國公主這些權貴、士子看得目瞪口呆。誰都沒有想到,孔晟竟敢跟權勢衝天的楚王當面鑼對面鼓,一點面子也不給楚王留。從這個角度上說,孔晟的確是膽大包天了。

 李系趕緊出來打圓場:“楚王兄,長安候也非有意頂撞,他性格耿直,有些話說得太衝,還請王兄諒解一二!”

 李俶冷哼一聲,趁機下台。若不是李系出來和稀泥,他這樣跟孔晟白一道紅一道地“戰鬥著”,根本沒有個頭。孔晟是長安候,又是平叛功臣,名滿天下,他盡管是權勢最大的皇子,也沒有權力因為孔晟言語上的衝撞就動手抓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