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離京之風波再起(1)
骨雲羞怒的目光緊盯著孔晟自大殿中揚長而去的飄逸背影,眼眸中掠過一絲無奈。她此番受歐陽凡的指點千裡迢迢趕來長安營救磨延啜,結果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滿盤的計劃化為泡影。
歐陽凡替她謀劃的所有步驟,在孔晟輕描淡寫的回應中一一落空。
其實對於孔晟,骨雲原本是好勝心切並無惡念,隻認為孔晟徒有虛名,再加上一貫受回紇貴族影響看不起唐人的因素,所以才借故找孔晟比劃比劃,無非還是想要壓壓孔晟的風頭。她是一個心思相對單純的回紇女子,與孔晟無冤無仇,更無利益衝突,一直針對孔晟說白了還是那點驕傲的女子心性。
後來孔晟逐漸在回紇人面前顯露崢嶸勇猛,骨雲嘴上不服,心裡卻是有數的。她知道自己不是孔晟的對手,連武力都無法相提並論,何況是心機謀略?根本就沒有什麽可比性啊。
只是那日在靈武之外,孔晟無意中觸犯了回紇女子重大的忌諱,不管不顧騎在了她的身上,她羞憤之下試圖通過決鬥來洗刷恥辱,但被葉護死死壓住。
再往後,孔晟孤身赴約賀蘭堡,骨雲本想在賀蘭堡與孔晟完成決鬥,結果骨咄祿和移地建密謀橫生枝節——圍攻孔晟沒有成功,反而被孔晟炮轟賀蘭堡,導致數千回紇軍卒喪生的慘劇,又直接讓磨延啜等一乾回紇權貴淪為唐人的階下之囚。
實事求是地講,骨雲認為移地建和骨咄祿是自取其辱。對於這把持回紇國政的兩人,她從來就沒有什麽好印象。而兩軍對壘,敵我相見,傷亡也在所難免,回紇人死在孔晟和唐軍的手上,所謂認賭服輸,她並沒有怨恨或者報復的心理。但是磨延啜養育她成人,對她恩重如山,孔晟將養父磨延啜擄走,骨雲心裡這才起了仇恨。
骨雲試圖率自己的五千女兵隊伍去營救磨延啜,被葉護所阻。歐陽凡這個時候出現,暗授機宜,攛掇骨雲去長安。
然而歐陽凡的老謀善算在孔晟的隨機應變之下變成了一場笑話,而今日在大殿之上,她就儼然鬧劇中的小醜一樣滑稽可笑,丟盡了回紇人的面子。
這讓骨雲羞憤難耐接受不了。
宴會幾乎要不了了之,但最後,皇帝還是要顧全大唐帝國的顏面和自己這個天可汗的形象,示意再上一輪酒,然後說幾句冠冕堂皇的話也就罷了。
皇帝深沉的眸光從骨雲的身上掠過,又落在太子李豫充滿陰鷙的臉上,心念一動。李豫一反常態親自帶這個回紇公主進宮,還在自己面前極盡美言之能事,本身似乎說明了一些問題。
實事求是地講,李豫其實並不是太了解現如今的皇帝,但皇帝卻很了解自己這個尾大不掉的皇長子。李亨原本對李豫寄予厚望,在靈武時更是將文武國政悉數托付,這才在某種程度上培樹了李豫的權威名望。可皇帝漸漸卻發現,自家這個兒子能力強則強矣,心計、城府、手腕、眼光更無一不是最佳的儲君人選,但卻過於強勢,對於權力的熱衷無與倫比。
皇帝有時明顯能從李豫望向自己皇位寶座的熱切目光中察覺到一絲瘋狂的覬覦。這讓皇帝感覺到了某種深深的危機。古往今來,儲君不安現狀,弑父篡位的不知凡幾,為了自保,皇帝這才漸漸開始收權,采取各種手段壓製李豫的崛起。
更有甚者,皇帝還明顯察覺到自己這個兒子對自己的某種輕視。這讓皇帝心內怒火熊熊,當一個兒子堅持認為自己比父親更適合當皇帝,而這個父親不過是庸碌無為之輩——這樣的父子關系破裂是遲早的。
皇帝重用孔晟,通過扶植孔晟來打壓李豫,將京城禁軍兵權悉數托付孔晟,而依靠孔晟同樣強勢和強悍的個人能力,這才漸漸將頹勢從根本上扭轉過來。否則,以當時李豫越來越高的名望和人氣,越來越大的權力和野心,他這個皇帝沒準此刻就呆在驪山與老皇帝一起作伴了。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而寧國公主和親回紇的事兒雖然作罷,但兩國友好的盟約卻依然建立起來,考慮到收攏葉護和回紇人的心,皇帝實際上還另有想法,想要從宗室女中擇一郡主封為公主,遠嫁回紇為葉護之妻。當然,這種就不是和親而是居高臨下的賜婚和恩寵了。
結果殊途同歸,但意義截然不同。
一念及此,李亨沒有遲疑,徑自微微一笑道:“磨延啜可汗,既然回紇與大唐永為父子君臣之邦,共建百年友好盟約,為佐證此番盛事,朕還是想錦上添花。”
磨延啜愣了下,心道你還要搞什麽鬼?葉護就是你們唐朝扶植的傀儡,他都當上可汗了,回紇人眼看就要變成大唐的附庸屬地,你還要如何?
“陛下請賜教。”磨延啜豈敢表現出任何的不敬來,今日大殿之上,連威名遠播的大唐太子李豫都被皇帝拿下,皇帝的鐵腕強悍可見一斑,打死磨延啜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去觸皇帝的霉頭。
李亨大笑:“朕之皇弟,壽王李瑁有孫女,年方二八,美貌如花,品德端寧,堪為良配。朕意欲將壽王孫女封為右寧公主,賜給葉護可汗為妻,磨延啜可汗意下如何?”
磨延啜嘴角哆嗦了下,心說你這大唐皇帝好無恥,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搞什麽和親的把戲啊?
可磨延啜只能恭恭敬敬誠惶誠恐地躬身行禮:“臣磨延啜替葉護謝過陛下恩典!”
李亨知道磨延啜有些言不由衷,但他此刻興致正高怎麽會照顧磨延啜的情緒,聞言立即大聲道:“好,傳朕之詔命,冊封壽王孫女右寧郡主李湘為右寧公主,賜婚回紇葉護可汗,十日後啟程赴回紇成婚。”
壽王李瑁也在殿中赴宴,此刻聞聽皇帝突然下詔要將自己的孫女和親嫁給回紇人,心裡自然憤怒不已,但作為毫無實權的閑散親王,面對越來越陌生和強勢無情的皇兄,又有皇太子李豫的前車之鑒擺在眼前,他又豈敢站出來叫板?
李瑁嘴角哆嗦了一下,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氣,晃悠悠出班來,跪拜在地顫聲道:“臣弟拜謝吾皇隆恩!”
與壽王一脈的整體利益相比,一個孫女的婚姻其實算不了什麽大事。畢竟,李瑁有十七八個孫子孫女,右寧郡主李湘不過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個。
皇帝輕輕一笑,凝望著壽王李瑁,點點頭道:“壽王,汝之孫女,也是朕之後輩。今日回紇與我大唐建立盟約,共起百年友好之肇始,作為天潢貴胄,能為此出一份力,為天下臣民樹立楷模,也是理所應當。”
皇帝根本沒有考慮壽王和壽王家眷的感覺。在皇帝看來,朝廷養著數目龐大的皇室子弟族群,平日裡養尊處優,到了關鍵時刻也該為國家社稷出點力、哪怕是犧牲個人婚姻,又能如何?
壽王心內悲哀地歎息一聲,面上卻感激不盡道:“臣弟遵旨!臣之孫女能獲封公主,實在是壽王闔府上下的無上榮耀,臣弟當時時銘記吾皇之隆恩!”
皇帝大笑:“壽王請起。朕知壽王素來勤勉為國顧全大局,為江山社稷更是犧牲良多,不僅是朕,就是天下臣民,亦然感念在心。傳詔,加封壽王上柱國銜,開府儀同三司,增食邑五百戶。”
眾人吃了一驚。普通的皇室親王,食邑不過五百戶,皇帝給壽王增加食邑五百戶,這可是莫大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像壽王這種閑散親王,無權無勢,突然加了上柱國銜和開府儀同三司的政治待遇,無疑讓壽王一脈的地位直線上升。
壽王嘴角一抽,神色似乎有些喜出望外,又似乎有些悲哀落寞。他其實能聽得出皇帝話語中的某種弦外之音或者說是感慨同情。
當年,老皇帝李隆基看中了他的美貌王妃楊玉環,強行擄往宮中納為貴妃,皇帝與貴妃恩愛纏綿的佳話背後是壽王李瑁的悲憤和顏面掃地。在之後的很多年中,李瑁都沒有走出這種愛妻被奪尤其是被父親所奪的人倫陰影中走出,更是淪為了天下人津津樂道的笑料。
李瑁哆嗦著,臉色漲紅,不知該說什麽好。他的情緒有些激動,但除了皇帝之外,大概沒有人能理解他此刻的真實感受。
“臣弟……”壽王李瑁突然痛哭流涕起來, 情難自已。他眼淚鼻涕一起流,歪在大殿冰冷的地面上,情態非常不堪。
皇帝皺了皺眉,卻是歎息一聲:“壽王不勝酒力,已經醉了。來人,扶壽王出宮回府休息去吧。”
李豫在一旁冷眼旁觀,心裡暗暗冷笑。他心道這壽王就是天生一個窩囊廢,自己的老婆被人搶了,非但屁都不敢放一個,還表現出歡天喜地的樣子,高高興興送楊玉環進宮去,這天底下還有這種男人嗎?
奪妻之恨,勝過血海深仇。哪怕對方是皇帝,是自己的父親,也絕不容許!若是李豫,拚上一死也絕不會坐以待斃。
但李瑁畢竟不是李豫,而當時的皇帝也不是當今天子李亨,而是更強悍手段更森嚴的李隆基。據傳,李隆基為了弄到楊玉環進宮,布下了天羅地網,若是李瑁敢有半點反彈,便會將李瑁殺而誅之。
很多人可能會說,這皇帝也忒無恥了,搶了兒媳婦還要殺子,但反過來說,既然連扒灰這種泯滅人倫的事情都能乾得出來,所謂虎毒不食子的警示格言就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