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權唐》第758章 起兵(一)
孔晟原本天神降世,下凡輔佐李唐皇室安定天下,但皇太子李豫卻挾持皇帝以令天下,罔顧孔晟功高蓋世,要誅殺功臣,引得孔晟震怒,從而展現諸多神跡,爾後離開長安不知所蹤。

 這樣的消息在最短的時間內傳播出去。

 五日後。

 消息傳到洛陽,洛陽軍民一片嘩然,滿城震動。

 本來在洛陽軍民心中,孔晟此番進京肯定是接受朝廷和皇帝的封賞,鄭王顯赫要更進一步。然而,李唐皇室卻鳥盡弓藏誅殺功臣。

 楊統首先得到消息,一時間無語凝噎。他臉色凝重,神色變幻起來。李彪李虎烏顯烏解兄弟義憤填膺怒形於色。

 孔晟在他們這些將領心目中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況且,孔晟遭難,也就相當於是他們這些洛陽軍將的下場悲慘,他們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出路。皇帝連孔晟都不留半點情面,何況是他們這些普通將官?

 李唐皇室現在意欲要將孔晟置於死地,那麽,意味著他們這些人也必將面臨滅頂之災。

 烏顯怒聲道:“先生,袁晁袁大人,諸位兄弟,鄭王殿下自打從江南出仕以來,河南平叛,安定回紇,北上討賊,為社稷江山嘔心瀝血,立下汗馬功勞。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次浴血疆場,可皇帝無情無義,下手誅殺功臣,真是讓人心寒齒冷!如今王爺下落不明,生死不明,某家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惡氣去!吾輩不如起兵進攻長安,為鄭王殿下報仇雪恨!”

 烏顯一張口,烏解立即開口附和:“對,楊先生,袁大人,吾等不能坐以待斃,當立即舉兵起事,為王爺報仇!”

 李彪李虎更是怒聲高呼:“當起兵為王爺報仇!吾等十萬大軍西進長安,滅了李唐皇室,擁立王爺為帝!”

 李彪李虎這些人跟隨孔晟日久,早就將孔晟視為了唯一的主子,忠誠之心無以言表。而剛剛經過安史之亂,說實話很多人對李唐皇室的歸屬感並不是很強。否則,中唐之後藩鎮割據擁兵自重者此起彼伏的局面就不會出現了。

 楊統和袁晁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目光中讀到了深深的凝重。孔晟被皇帝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麽好事,萬一皇帝一根線摸下來,他們的結局也可想而知。為了保住自家的性命前程,當然也不能坐以待斃。然而起兵造反卻不是一件小事,不能輕易下決斷。

 可楊統和袁晁心裡也很清楚,他們在洛陽雖然被孔晟委以重任,但真正的兵權卻掌握在烏顯烏解等四人手中,這些武將群情激奮,鬧將起來,如果他們跳出來反對,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楊統深吸了一口氣,凝聲道:“諸位將軍,王爺遭難,山人也是心有戚戚焉,甚不平!但諸位還請稍安勿躁,消息說的是王爺離開長安不知所蹤,並非噩耗。舉兵之事,事關重大,你我目下當謹慎從事,一切等王爺返回洛陽再定如何?”

 李彪冷笑道:“還等什麽?王爺遭難,天下人皆抱打不平。我等深受王爺大恩,若不能為王爺報仇雪恨,豈不是要遭天下人唾罵?王爺孤身一人進京,若是皇帝突下死手,焉有幸理?”

 楊統苦笑道:“李將軍,王爺不是夭折之相,況且,王爺神威無敵,天機莫測,王爺既然敢孤身一人進京,必然有自保之策。以山人看來,王爺定然安然無恙,說不準,此刻正在返回洛陽的路上。山人還是堅持認為,在王爺返回洛陽之前,我等靜觀其變比較妥當。請李將軍放心,若是王爺返回洛陽,定要舉旗反唐,山人同樣深受王爺知遇之恩,必會追隨在後。”

 袁晁也輕輕勸道:“諸位將軍,袁某自打在江南追隨王爺,早就將身家性命交付王爺,我等更是與王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絕無半點貳心。某家建議,我等再等待三五日,若是王爺仍然不回洛陽,我等再舉兵進攻長安也不遲!”

 李彪還待反駁,李虎一把抓住李彪的胳膊,搖搖頭道:“大哥,兩位烏家兄弟,某家以為楊先生和袁大人所言有理。於今,長安傳來的消息難辨真假,王爺生死不明,此刻不宜妄動。還是等待上三五日,若是證實王爺確實遭難,我等便義無反顧,起兵反了他娘的又能如何?!”

 烏顯烏解煩躁地跺了跺腳,冷哼一聲,扭頭離去。

 李彪李虎也急匆匆向楊統和袁晁告辭。望著四人離去的背影,袁晁輕歎一口氣道:“先生,皇帝誅殺功臣鄭王遭難的事兒應該不會有假,鄭王麾下這群武將,素來隻知有鄭王不知有朝廷,看來,這場反亂是避不開了!”

 楊統苦笑著:“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也是常理。鄭王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猜忌,也屬於正常。況且鄭王與太子一向不合,太子抓住機會向鄭王下手也在情理之中。但山人卻不相信,鄭王會死在長安——袁晁,鄭王絕非常人,種種神異之處難以踹度,這樣的人,豈能輕易殞命?實際上,鄭王在進京之前,曾經與山人有過一番長談,其實對長安之事,他早有預料,而執意孤身進京,也必然有自保的本事。山人估摸著,也就是在這三五日間,鄭王必定回返洛陽,舉兵反唐。”

 “然。以鄭王之能,取李唐而代之,也並非不可能。先生,你我今後行止當如何?”袁晁一字一頓,望著楊統,神色複雜。

 “袁晁,你我與洛陽一脈相承,若是洛陽軍馬反唐,你我也很難獨善其身。但反唐之事,絕非輕描淡寫,這天下剛剛看到安定的跡象,又鬧出如此事端來,哎!可憐天下百姓,又要經受戰亂之苦了!”楊統輕歎一聲:“這些武將雖然表面上接受我輩建議,但這兩日必在私下煽動軍心做反唐之謀劃準備。軍權不在我等手上,我們縱然有心也是無力,只能聽之任之,盡人事聽天命吧!”

 袁晁沉默了一下,方才低低道:“先生,你學識高深,目光深遠,以你看來,若是鄭王健在,舉兵反唐勝算當有幾何?”

 “至少七八成。袁晁,鄭王坐擁河南、山南、江南三地,擁兵十萬,號令天下。只要鄭王一反,這三道軍民皆起而響應。那郭子儀麾下兵馬對鄭王敬畏深重,那鎮守長安外圍的南霽雲所屬五萬神策軍,原本也是鄭王舊部。若天命所歸,三五年間,鄭王當定鼎天下,取李唐而代之!”楊統若有所思。

 袁晁緩緩點頭,再無多言。

 正如楊統的猜測和判斷,烏顯烏解李彪李虎乃至羅勇等將官雖然沒有立即舉旗反唐,但卻各自深入所屬軍中,開始調動軍心,做起兵反唐的各項準備。

 果然,孔晟遭難、李唐皇室無故誅殺功臣的事在軍中傳開之後,十萬大軍群情鼎沸,大多數軍卒都在為孔晟抱不平。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李唐皇室的這種行為,不僅僅是卸磨殺驢,還是無視這支軍馬討賊和光複東都洛陽的功績,事對死難將士的褻瀆和無情踐踏!

 一連兩日,軍中怒斥皇室無情、皇帝無道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而起兵為孔晟報仇雪恨的呼聲更是高漲。

 長安。

 大明宮。皇帝這一次是真正病倒不起了,自打金殿之上孔晟慷慨陳詞展現出驚人神跡衝天而去之後,皇帝就心驚膽戰,懊悔不跌。皇帝知道孔晟的報復必將來臨,一旦孔晟或者舉兵來犯,或者以神魔般的手段降臨,李唐皇室根本無法抵擋。

 皇帝預感到李唐皇室的基業將要傾覆,而自己父子便是罪魁禍首。本來孔晟可以輔佐大唐江山萬萬年,結果卻反目成仇,以孔晟臨去之時展現的無比神異手段來看,等待著長安和李唐皇室的將是一場顛覆性風暴。

 皇帝心神鬱積,無以言表。

 皇太子李豫這兩日每天都要往城門樓之上眺望著洛陽城的方向神色凝重不語。 狂風呼嘯,秋葉紛飛,長安城內外一片蕭索之色。裴原禮站在李豫身後,輕輕道:“殿下,我等不能坐以待斃,以臣看來,應該馬上調郭子儀大軍十萬揮師京城,拱衛長安。有郭子儀和李光弼兩支大軍鎮守長安,即便那——那孔晟舉兵來犯,也可保長安無虞。”

 李豫苦笑一聲:“本宮萬萬沒有想到,那孔晟竟然是天神般的人物,以他的手段,恐怕非人力所能抗衡。若是他舉兵來犯,郭子儀和李光弼絕對不是他的對手……裴原禮,你說本宮是不是錯了?”

 “站在朝廷和皇室的角度,殿下沒有錯。孔晟功高蓋主,狂悖無禮,尾大不掉,這樣的臣子,無論是哪朝哪代,都不能容忍。只是沒想到讓孔晟逃了,這才給朝廷和長安埋下了心腹大患。殿下請寬心,那孔晟再神異,也不過孤身一人,怎麽可能力敵我十幾萬大軍?郭子儀麾下猛將如雲,郭子儀回防長安,必可保殿下萬全。”

 李豫輕輕一歎:“如今這長安之中,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幾乎人人都在抱怨本宮為朝廷惹下驚天大禍。照這樣下去,恐怕孔晟兵馬還沒有來,長安城就要開始內亂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