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權唐》第456章 大清洗(二)
第四百五十六章大清洗(2)

 李泌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一次,皇帝處置的太狠了,竟然要誅殺這麽多人,一個不留。如此,宮內至少是大明宮內的太監宮女,要被大清洗掉一半以上,涉及到上千的宮女太監,造成宮內強烈的動蕩啊。

 什麽叫流放三千裡西南蠻夷?那就是一毛不拔的苦寒之地,一旦被流放到這種地方,活著其實比死了都痛苦。西南漢人很少,大多數都是蠻夷,到了那種地方,大半條命就沒了。有些人甚至堅持不到,會死在半路上。

 不過,皇帝報復心深重,這個時候,誰要是敢提反對意見,必然會觸發皇帝的反彈。

 李豫倒是無所謂。

 反過來說,要是讓李豫來處置,恐怕只能比皇帝更狠。以李豫的強悍個性而言,他甚至會將整個大明宮的太監宮女體系全部更新清洗一遍,不會在身邊留下任何一個可疑的隱患。

 其實這事做起來也簡單。將宮內太監宮女統統驅逐出宮,然後換一批新人就是了。這個年月,三條腿的狗不好找,但兩條腿的人遍地都是。想要進宮伺候皇帝企圖一步登天的民間貧苦男女,多如牛毛。

 孔晟低沉應諾:“臣遵旨!”

 孔晟轉身就要走出大殿,卻聽身後傳來皇帝陰沉的聲音:“孔晟,將那逆賊誅殺之後,把他的首級給朕懸掛在承天門上,以儆效尤!朱輝光,傳朕的口諭,內侍省所有太監宮女雜役等人,全部查清來歷出身,身世不清白者,一概逐出宮去,若是宮內再有半個可疑人員,朕不會饒你!”

 朱輝光心頭竊喜,恭謹道:“奴婢遵旨!”

 皇帝此時將宮內大清洗的重任交給他,只能說明內侍省太監頭子的寶座跑不了了。事實上,皇帝現在也無人可用、無人可以信任,相對來說,朱輝光出身張皇后的安寧宮,皇帝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會選擇信任朱輝光。

 孔晟心裡輕歎一聲。

 他知道皇帝恨魚朝恩到了骨頭裡,否則,皇帝不會要將魚朝恩的首級掛在承天門上示眾。要知道,皇宮內的太監頭子糾集造反,這是有損皇室和皇帝顏面的——然而李亨連這點都不再避諱了,只能說明他心中的恨意已經上升到了頂點。

 李豫猶豫了一下,突然上前道:“父皇,兒臣以為,魚朝恩等人叛亂,禍亂內宮,畢竟事關宮闈和父皇顏面。魚朝恩雖然罪不可赦,但若是將此賊首級公開示眾,恐怕會震動整個長安城……引發朝野動蕩,似有些不妥。”

 李亨冷哼一聲:“沒有什麽不妥的,朕也不怕丟人。朕都不怕丟人了,你這個太子還怕什麽?”

 李亨如此沒好氣的答覆,聽得李豫眉頭緊促,卻只能連連稱是。

 “這些逆賊竟敢弑君逼宮,實在是罪惡滔天,若是不殺一儆百,宮內太監群起而效仿,朕以後在宮中就睡不安枕。太子不必過慮,宣政殿之事,涉及滿朝文武,恐怕風聲早就傳遍全城,還有什麽好隱瞞的?”

 “孔晟,通令禁軍封鎖全城,沒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出城。包括文武大臣、宗室外戚在內,誰敢抗拒朕的旨意,殺無赦!”

 皇帝霍然起身,殺氣騰騰。

 孔晟心裡繼續歎息:皇帝竟然要封鎖全城……看起來他不甘心清洗內宮,還要借此機會在滿朝文武和宗室權貴中進行一番清理整頓啊。

 但孔晟卻沒有任何遲疑,還是慨然應諾。

 李亨沉默了片刻,又一字一頓堅決道:“孔晟,朕賦予你先斬後奏之權,持朕尚方寶劍,徹查此案。無論涉及到誰,無論是大臣還是宗室,只要涉案,一概依律論罪,絕不姑息養奸。”

 孔晟神色凝重點點頭:“臣遵旨!”

 皇帝的判斷沒有錯。造反謀逆的雖然是魚朝恩一群太監,但在背後,誰說沒有朝臣出沒其中的影子?

 李豫與李泌等人面面相覷,悄然對視了一眼。李豫知道自己不能再說話了,方才的說辭已經引發了皇帝的強烈不滿。但封鎖全城,事關重大,容易引起朝野動蕩,動搖李唐王朝的根基,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李豫覺得還是不能由著皇帝的情緒化行事。

 李泌遲疑了一下,還是上前拜了下去:“陛下,臣以為……”

 李泌的話還沒有說出口來,就被皇帝不耐煩地揮揮手打住:“李泌,你不必說了,朕知道你要說什麽。朕也知道,朕現在要做什麽。你們以為,單憑魚朝恩一個內宮閹宦,他竟敢謀朝篡位?他就算是有這個膽子,也沒這個手段!要說此賊背後沒有人出謀劃策,朕是萬萬不信的。”

 “而且,魚朝恩此賊平素與朝中一些人頗有往來,以為朕真的昏庸老邁了不成?這一次,朕一定要將這些幕後蠢蠢欲動、食君俸祿卻枉顧君恩的人,一一揪出來殺一儆百,絕不姑息養奸!”

 皇帝起身走下丹墀,揚手指著李泌,眼眸中的冷漠溢於言表。

 李泌深吸了一口氣,知道皇帝怒極之下已經下定了決心,任何反對意見都將面臨皇帝暴風驟雨一般的打擊,他暗暗搖頭,默然了下去:“臣遵旨!”

 杜鴻漸和李豫也不敢再說話了。

 一乾人等正要退出,卻聽皇帝又陰沉沉道:“還有一事,需要爾等為朕分憂解難。”

 “魚朝恩謀逆,要扶太上皇複位,逼迫朕退位。可見,此番太上皇與魚朝恩一夥至少是心存默契的。宣政殿內,太上皇與魚朝恩聯手逼迫朕退位,這是朕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也是諸位臣工當面目睹。”李亨緩緩又坐了回去:“如此種種,請爾等談談,朕今後應該如何與太上皇相處?”

 李亨閉上了眼眸,強行將一絲殺氣掩飾了過去。老皇帝當時在宣政殿內與魚朝恩一夥一唱一和,一步步逼迫李亨退位,哪裡顧念一絲一毫的父子親情了?既然老皇帝都將親情拋之腦後,李亨心裡的怨氣漸漸就變成了仇恨。

 因此,李亨決定不能繼續坐視老皇帝變成他皇位的威脅了。宣政殿的事兒,要是再有下一次,誰也很難保證,李亨的運氣會繼續保證否極泰來遇難成祥。

 這次的脫難,實際上非常僥幸。如果不是孔晟下手果決,如果不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偶然因素,如果不是魚朝恩集團內部其實指揮混亂,如果不是……皇帝罹難,也就是分分秒秒的事情。

 李泌和杜鴻漸飛快地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眸中看到了一抹震驚。皇帝竟然要朝太上皇下手?看來,這一次,確實是把皇帝給惹毛了。

 想想老皇帝也是,怎麽能將複位的希望寄托在一群不靠譜的太監身上呢?這足以說明,老皇帝複位的心思實際上一日都不曾削減。

 眾人尷尬地搓了搓手,沒有一個人敢說話,殿中的氣氛頓時變得非常壓抑和沉悶。父子兩代皇帝的恩恩怨怨,不是他們這些朝臣可以說三道四進行各種評價的。

 可以確定的是,老皇帝固然是複位之心不死,恐怕這一次魚朝恩的叛亂與老皇帝後來的配合也密不可分,但……他畢竟是前任的皇帝,皇帝的父親,就算老皇帝公開叫囂要複位當皇帝,李亨也斷然不能將老皇帝一道聖旨給誅殺了。

 以子弑父,有違人倫,會讓李亨變成無道昏君,留下千古罵名。

 況且,李亨從來展示給外界的都是一個孝子明君的形象。李亨對太上皇,哪怕是心懷怨憤,但至少在表面上,一直還保持著人子應有的孝心。否則,若是單純為了確保自己的皇位無虞,李亨本就不該讓老皇帝還朝長安。

 若是依著李豫私下裡的建議,皇帝應該讓老皇帝老死蜀中即可。天無二日、人無二主,老皇帝還朝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潛在的威脅。

 可李亨終歸還是下不了那個狠心。因此,在一群對老皇帝忠心耿耿的老臣的煽動下,李亨最終還是答應讓老皇帝還朝。可從老皇帝踏進長安城的第一日開始,皇帝就後悔了。 但這世界上,根本沒有賣後悔藥的。

 皇帝和老皇帝本身就是天然的矛盾,不可調和,因為皇位和皇權是唯一的。就算是沒有魚朝恩這群閹賊太監鋌而走險,皇帝和老皇帝之間,遲早也會出一些是非。這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所以,在群臣心裡,李亨與李隆基父子間的這些事,本身就是一本糊塗帳,誰也很難理得清。

 皇帝望向了李豫。

 李豫旋即垂下頭去,故作沒有看到皇帝的眼神。

 皇帝要動老皇帝,正中李豫的下懷,但他畢竟是晚輩,無論如何,都不能從他這個皇長孫口中說出“處理老皇帝”的話來,因為這會損傷李豫的德行。他還沒當上皇帝,一旦德行有虧,遲早會誘發後患。

 皇帝又望向了李泌和杜鴻漸。

 兩人也是下意識地各自扭過頭去,不敢正視皇帝的眼神。這種事,事關老皇帝,他們作為臣下,如何敢說話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