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權唐》第461章 賜婚?(一)
第四百六十一章賜婚?(1)

 李侗歡天喜地的終於退下,隻留下李亨和張氏夫妻兩人。兩人久未相見,一見左右無人,就互相依偎在一起,互相撫摸著漸漸就動了情,忍不住就在殿中也不顧是白晝索性-歡-好了一番。

 按說夫妻倆的情分也算不淺。尤其是這不是普通夫妻,而是皇帝家的,皇帝至今能念念不忘張氏這個與他共過患難的妻子,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躺在榻上,夫妻倆再次提起了朝政。其實話題是皇帝主動提及的,因為后宮不得乾政的規矩,皇后再受寵也不敢輕易觸及這一忌諱。

 尤其是經過了武則天當政的時代之後,后宮乾政已經成為李唐皇族最大的忌諱。哪怕是親密如夫妻,張氏也不敢太過表現出自己對於政治和權力的熱情來。

 皇帝日理萬機如今很少能有時間和機會跟張氏夫妻獨處像這般平心靜氣地談心聊天了,張氏自然是抓住機會,借著皇帝春心波動的余韻,不遺余力地獻計獻策向皇帝舉薦自己的親屬為官。

 對於張氏來說,這樣的機會絕對不多。

 後妃要想穩固自己的地位,除了皇帝的寵愛之外,母族親屬的入朝為官在朝中互為支撐也是一個重要的根基。皇后張氏的母族本來是老皇帝朝的高門望族,只是如今在朝中卻很式微。張氏當上皇后,自然家族中人紛紛求告到她的門上,這也很正常。

 皇帝一一答應下來。不僅僅是給皇后一個面子,還有深層次的考量。

 外戚與內監一樣,都是王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個獨特權貴階層。張氏貴為皇后,張家的親眷在朝中的勢力卻很單薄,本來就有些不正常。皇帝答應提攜皇后的親眷,其實也是打著扶植外戚派系,用來製衡朝中結黨的重臣的考慮。

 現在在朝中,太子李豫一黨佔據主流和大多數。除此之外,還有少數忠於老皇帝的保-皇-黨。雖然皇帝點了很多人的名讓顏真卿這些人跟隨老皇帝去了驪山別宮,但老皇帝當政幾十年,誰知道朝中還有多少人對老皇帝惟命是從。這些人極有可能在老皇帝被放逐之後,投向皇太子李豫的懷抱。皇帝不能不防。

 而第三派就是李泌杜鴻漸這些新晉權臣,屬於皇帝的心腹了。孔晟也算在此列。但皇-帝-黨的勢力單薄,在很多關鍵時刻,尤其是在大朝會商議國政大事時,很難與太-子-黨形成抗衡。所以,李亨就順水推舟,準備再扶植後妃-黨出來,有利於皇帝從中製衡協調。

 上位者最擔心的其實不是朝臣屬下之間爭鬥,而是怕底下人團結成一股繩,這樣實際上就架空了上位者。

 朝廷實際上就是一個最大的權力場,講究爭鬥和製衡。實事求是地講,大多數的皇帝初衷都是如此,只是這個玩意,想要拿捏住一個適當的分寸很難。而大多數皇帝,都沒有在外戚當權與專權之間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控制點,導致外戚黨派橫行朝堂,乃至一手遮天架空皇帝,欺上瞞下禍害國家。

 夫妻倆互相愛-撫著又說了些體己話和知心話,無意中皇帝提起孔晟,宣政殿事變在宮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雖然無人敢當面提及,但皇后卻也明白,皇帝前番其實是在生死邊緣上走了一遭,如果沒有孔晟的當機立斷,恐怕他的結局就慘了。

 老皇帝複位,作為廢帝,古往今來,能善終者絕對稀少。況且,老皇帝受魚朝恩這夥閹賊的挾持控制,將來,退了位的皇帝命運可想而知。

 皇帝尚且如此,何況是張氏這個皇后了。

 所以,張氏心中也有幾分慶幸,對孔晟的好感因此倍增。更重要的是,張氏從皇帝的話裡話外完全能聽得出,皇帝之所以加倍倚重孔晟,不僅僅在於孔晟的才學,還在於孔晟身上有皇帝極其看重的某種隱秘。

 具體是什麽,皇帝秘而不宣,張氏也不敢追問。

 但無論如何,總能看得出孔晟的位置很重要,在皇帝心裡的地位很重要。對於孔晟,拉攏是第一位的,必須要保證孔晟對皇帝百分百的忠誠度。

 張氏試探著輕輕道:“陛下,孔晟年少,才貌雙全,是朝廷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既然陛下覺得在官職爵位方面對他封賞提攜過快,若再晉升恐引起朝臣的非議,那麽,臣妾覺得,倒不如……”

 張氏故作欲言又止。

 皇帝皺了皺眉,沉聲道:“倒不如什麽?愛妻有話直說吧!”

 “陛下,臣妾以為,孔晟才學過人,相貌堂堂,鳳儀出眾,不如將他招為駙馬,賜婚公主,也好收攏他的心,更顯陛下對他的器重和恩寵。”

 這天下間最大的拉攏手段就是將對方變成自己人。

 張氏的話讓皇帝眼前一亮:“善。愛妻所言,甚有道理。那麽,依愛妻之言,朕應該將哪個公主賜婚給孔晟呢?”

 張氏眼珠子一轉,嘻嘻笑道:“陛下,臣妾素聞孔晟與寧國、紀國交好,寧國公主即將和親回紇,那麽,就讓紀國公主婚配孔晟,如何?紀國與孔晟年貌相當,才子佳人,堪稱良配。”

 皇帝猛然一拍手掌:“對,朕倒是忘記了這一茬。朕也聽說,紀國跟孔晟走得很近,既然他們本有情愫,朕就順水推舟,當一個月下老人,成其美事。”

 張氏微笑不語,心頭卻是得意之極。

 她與紀國關系最近處得不錯,紀國公主算是皇帝眾多女兒中與她走得很近的一個,紀國婚配孔晟,也就相當於將孔晟拉在了她的陣營當中,為未來的謀劃又加重了一層籌碼。

 這個主意其實是她兒子定王李侗所出。宮裡很少有人覺察到,少年李侗已經成為在幕後操控某種大局的隱秘人物,對此,孔晟略有感覺,至於其他人,根本無人注意到李侗的存在。

 在李亨的若乾皇子中,少年李侗是最不起眼的一個。然而就是這個最不起眼的少年,逐漸展現出超乎常人想象的非凡一面來,越來越頭角崢嶸。就連張氏都沒有意識到,對這個兒子她最近幾乎是言聽計從了。

 此刻的孔晟正在沉沉補覺之中,他並不知道,就在皇帝夫妻倆輕描淡寫的一番談話中,決定了他未來的命運——賜婚公主,表面上看是無比的榮寵和權勢,實際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當駙馬娶公主。

 駙馬都尉看上去是皇帝的女婿,貴不可言,實際上受到諸多限制,就是在女色方面,也因為娶了皇帝的女兒而不能再納妾,對於大多數權貴子弟而言,婚配公主其實是苦不可言的。

 但一則皇帝賜婚不敢不從,二則與皇室結親,符合家族的政治利益。所以,所有被賜婚的、被皇帝選中的女婿人選,都無不貌似歡欣鼓舞山呼萬歲感恩連聲。至少在表面上看來是這樣的。

 皇帝在張氏的安寧宮住了整整一晚,從張氏豐腴柔美的身子上找到了情感的慰藉又舒緩了緊張的情緒,這才興致勃勃地離開安寧宮返回自己的寢宮,臨走之際,還承諾明天會繼續來。

 張氏喜不自勝。

 她其實才三十許人,正是欲-望正盛的芳信年華,后宮嬪妃這麽多,皇帝這兩年在女-色方面的的興趣似乎又不是太大,所以她與皇帝歡-好的次數更是少得可憐,屈指可數。

 一個女人,如果連跟丈夫的床榻之事都變得稀少,還談什麽感情穩固呢?

 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女人,她的權力-欲-望遠超普通女子。她還想給皇帝生一個皇子或者皇女,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別看她現在是貴為母儀天下的皇后,統率六宮,但實際上,這種尊崇存在很大的隱患和變數——一旦皇帝移情別戀或者被其他貌美如花的嬪妃迷住,就有可能耳根子軟,廢後新立。皇帝家的廢後之事,比廢太子要多得多啊。

 按理說, 皇帝是天子,如同百姓之父。那麽皇后就為民之母,要行母之道,恩慈待人,而且是對天下人,所以皇后要母儀天下,若非母儀失行而輕易廢後,則事關不計皇權穩定、國體尊嚴和違反祖宗家法的大後果。然而,廢後還是時有發生,這其實不僅與皇帝的喜好相關,還與政局的變化和權力的鬥爭息息相關,有些時候,廢不廢後,並不取決於皇帝。

 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唐一代,從唐高祖李淵至今,就已經有四位廢後了。唐高宗皇帝廢王皇后立武則天,唐中宗皇帝廢韋皇后,唐睿宗皇帝廢劉皇后,唐玄宗廢王皇后。事實上,如果歷史的走向沿著既定的軌道繼續前行,張氏日後也是廢後之列。

 概率之高,讓張氏不得不隨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因此,皇后要想坐穩自己的位置,除了要討好皇帝之外,還要擁有自己牢固的朝中勢力,在朝中具備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是張氏千方百計要扶植自己母族中人入朝為官的關鍵因素。

 皇后沒有才德是當不好皇后的。而皇后若沒有手腕和勢力,是當不上也是當不長皇后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