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順皇朝》第401章:還是錢的問題(上)
陸承啟剛想起身,戶部尚書林鎮中出列說道:“陛下所說十品官員的俸祿,臣適才略微心算了一番,若是全部胥吏統統改為十品官員,由朝廷出具俸祿的話,我戶部一月便要多出具錢銀一百五十萬貫。我朝官員俸祿,本來就要支出百多萬貫。如此一來,國庫開支陡然增加。即便再節省,恐怕也要一年支出三千多萬貫的俸祿啊!再加上撥給軍器監、皇家大學、皇家軍校、監察司、各個衙門的款項,國庫如何支撐得了?若是再有個什麽天災,如何是好?”

 林鎮中端著朝笏,娓娓道來。雖然沒有一個字反對這十品官製,可利用國庫收支來給小皇倒力,這個法子真的絕了。陸承啟也明白林鎮中的意思,再廉明的官員,碰到這種超乎他事情,他的第一個念頭還是反對而不是支持。哪怕陸承啟利用個人威望彈壓下去了,他們也會陽奉陰違,甚至會變相“罷工”,集體稱病,以對陸承啟施壓。這樣的事情雖然未曾發生過,但看過了後世天、朝宮廷神劇的陸承啟,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到。

 政治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哪怕陸承啟權傾天下,也不可能為所欲為。即便他知道十品官製是最適合大順的制度,可這極大地損害了已經當了官的,和準備通過科考當官的舉子們的利益,他們又怎麽會妥協呢?
③∫長③∫風③∫文③∫學,ww↙w.cf→wx.ne↑t

 這些人聰明之處,並不在後人之下。特別是關乎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尤為敏感。這一刻。陸承啟面對的對手。是整個士子階層。要想如同上次整頓貪官那樣速戰速決。恐怕沒有這麽容易。只是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內耗上,這個國家又怎麽會有發展,不亡國都算好了。

 只是這麽多人強烈反對,陸承啟即便堅定的意志,都有了些動搖:“難道這一次的步子邁得大了些?不對啊,我不過是順其自然,就著李然的話頭把十品官制度引出來而已。我可真的沒有從中動過什麽手腳啊!到底還是自己嫩了些,如果再讓事情鬧得大些。這十品官製便水到渠成了,唉……”

 這些自哀自怨的話,終究是不能說出口。陸承啟也知道,若是今日服了軟,這十品官製今後就別想再提出來了。前事之鑒,後事之師,這些朝廷重臣也不是吃乾飯的。關系到他們自身利益,又怎麽能掉以輕心?今日不趁勢拿下,給了這些朝廷重臣機會,恐怕這十品官製就要無疾而終了。

 這些念頭。在陸承啟的腦子裡轉動著,苦苦尋著解決方案。正愁無人替他解圍的時候。眼角瞥見了百官行列前面的禦史中丞李然老神在在的模樣,心中大喜過望:“是了,是這老小子提出來的問題,怎麽他就置身事外了呢?”

 想到這,陸承啟立即盯著李然說道:“李卿,依你看,俸祿的問題怎麽解決?”

 朝中姓李的重臣大有人在,可陸承啟這話一出,誰都知道是在問李然。因為此事李然是那始作俑者,不問他問誰去?

 李然也知道,自己提出這個事情,便不可能置身事外。可他沒料到小皇帝這般激進,直接釜底抽薪,把官員的飯碗端掉。論做事,十個官員未必趕得上一個能吏。時日一長,在朝的官員,除了極有能力的以外,誰能保證自己不被胥吏取而代之?這樣的制度實在太可怕了,李然雖然顯得置身事外,但也嚇出一身冷汗。現在輪到他說話了,他立刻把腹中籌備已久的話說了出來:“陛下,臣以為這十品官製,實為不妥。胥吏者,但凡會些詩書,可從未經過科考。若這十品官製推行下去,天下人誰不去爭當胥吏?何必費盡心思,寒窗苦讀,博取金榜題名?陛下,科舉乃我大順立國之根本,如若這十品官製推行下去,必當釀成大禍啊,望陛下三思!”

 此話一出,不僅陸承啟陷入了沉思當中,除了少許朝臣,整個大慶殿跪倒一片,皆言道:“望陛下三思!”

 李然本在朝中無黨無派,而且人緣極差。有哪個官員,沒有被他或他的禦史台彈劾過一回兩回的?沒有被禦史台彈劾過的,還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自己是五品以上的京官哩!難得見到李然有如此人緣,這麽多人順著他的話求陸承啟收回成命,看來這一次真的是打中他們要害了……

 陸承啟細細想來,似乎自己也有些思慮不周,若是開了這條捷徑,以中國人投機取巧的本事,說不定好事真的變成了壞事。若是按照這個方面去想,李然說得很有道理。

 科舉的意義,是為國家選才,為不具有貴族身份的士子提供了參政機會,擴大了大順的統治社會基礎,使得大順的官僚體制更加先進,更加符合時代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科舉為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這才是科舉的真正目的所在。胥吏的質量參差不齊,若是實行十品官製後,難保會有惡吏,酷吏,為了所謂的政績好升官而弄虛作假,魚肉百姓。

 想到可能發生的後果,陸承啟總算肯退讓一步了:“眾卿平身罷,此事確實是朕思慮不周……”

 殿中文武官員見陸承啟想要收回成命的模樣,大喜過望,異口同聲地說道:“陛下聖明!”說罷,一個個喜滋滋地站起身來。

 可陸承啟的話還沒說完,緊接著說道:“……不過,這十品官製,朕是一定要推行的。至於十品官員如何升遷,以功名、德行為準。若無功名者,不得升遷;不為百姓辦事,乒百姓者,依律處置,免職,終身不得再用;十品官員皆以六年為限,碌碌無為者,也一律免職。朕說過,朝廷不養閑人,既然食君之祿,便要忠君之事。改動便是如此了,眾卿以為如何?”

 聽了陸承啟這話,文武百官誰不明白被小皇帝耍了?只是小皇帝能退讓至此,他們也能接受。起碼科舉出身的十品官員,才能有晉升機會。這麽一來,總算身負功名的才是升官正途,和原來也沒差多少。只是後進的進士們,要經過底層磨練,才能升官。至於新科進士們的死活,這些文武百官是不會關心的,他們巴不得自己一輩子不致仕,不告老,不乞骸骨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