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順皇朝》第896章:為國賦詞
 陸承啟對著水銀玻璃鏡認真整理了一番衣裳後,才緩緩出了坤寧殿。先是到禦膳房吃了午飯後,才在內侍、宮女的簇擁下,來到了垂拱殿。

   剛剛做到龍椅上,陸承啟就下達了口諭:“傳召刑部尚書蘇軾,速速來見朕!”

   “遵旨!”

   那內侍快步退出垂拱殿後,陸承啟掃視了一眼堆積如山的奏折,頭都大了:“真的是偷懶不得啊!”

   沒辦法,飯要一口口吃,奏折也要一本本批閱。

   陸承啟隨意翻開了一本,說得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京兆府某兩條村子為了爭奪水源械鬥起來了,幸虧捕快到場及時,沒有鬧出人命來,當地縣令不敢做主,上奏請求陸承啟斷案。

   “這有什麽好斷的,械鬥就是犯法,按《大順律》辦事就是了!”陸承啟朱筆一揮,寫了幾個行書字體,放到了一旁,“還怕有什麽法不責眾?笑話,王子犯法,都與庶民同罪了,平民百姓也想免責麽?”

   再翻開一本,說的是河南府某地寡婦要改嫁,奈何公公婆婆都不肯,官司打到了衙門上,案子居然驚動了大理寺。清官難斷家務事,大理寺的斷案,那家人不服。原來那寡婦是一個官員的正妻,那官員在任上歿了,正妻就成了寡婦。那官員的父母,硬是阻撓不讓兒媳改嫁,連大理寺的判詞都不肯接受,最後只能讓皇帝來斷案了。

   “笑話,這等案子都不能斷,養你們這些官有何用?”

   陸承啟已經有點火氣了,但轉念一想,這不就是官僚階級的特權嗎。平頭百姓的寡婦能改嫁,為什麽官宦之家的寡婦就不能改嫁了?想必是那官員的父母挾威逼迫,那寡婦才如此坎坷。

   陸承啟認認真真地審查了一番案子的宗卷,發現那家人確實有點問題。

   除了那歿了的官員以外,還有兩個弟弟。這兩人遊手好閑,整日鬥雞鬥狗,不務正業。只有那寡婦拋頭露面,撐起了那個家。那家人就是看中了寡婦的能力,讓一大家子衣食無憂,才百般阻攔的。

   陸承啟正想提筆寫下處理意見,恰在此時,那宣讀口諭的內侍疾步小跑入殿:“陛下,刑部尚書蘇軾已在殿外恭候。”

   “宣他覲見!”陸承啟心念一動,也就擱下了朱筆,沒有再寫。

   “臣蘇軾,參見陛下!”

   只見一個三十余歲的中年人,自信從容地進入了垂拱殿之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長揖禮。

   陸承啟見蘇軾豐神俊朗,不複正史上的淒苦流離,心中也是快慰:“我總算是改變了蘇軾的命運!”

   嘴上卻說道:“免禮,賜坐!”

   蘇軾有點受寵若驚,皇帝賜坐可是莫大的榮譽啊!

   待得內侍端上茶水,蘇軾才敢入座,還不敢坐實了:“不知陛下傳召於臣,有何要事?”

   “確有要事,但也不忙說。你且看看這案子,都鬧到朕這裡來了!”陸承啟緩緩地把一本奏折和一乾宗卷,往前一推。蘇軾連忙起身,恭恭敬敬地接過奏折宗卷,匆匆掃了一眼,然後才說道:“陛下,此案件臣亦有所耳聞……”

   “哦?那蘇卿的意思啊?”

   “按《大順律》判決便是,那寡婦守寡三年,已盡人事,何必再攔著不讓改嫁?”蘇軾在官場待得久了,也有點圓滑了。

   陸承啟點了點頭,說道:“正是這個道理,但那寡婦是一官員正妻,奈之如何?”

   “不論官民,皆要守法,便是官人又如何?”蘇軾振振有詞地說道。

   “蘇卿此言,正和朕意。王子犯法,尚與民同罪,便是做了官,也不能免俗!”陸承啟大筆一揮,寫就了判詞。

   “陛下果然是信人,以法治國,善莫大焉!”蘇軾連忙說道。

   “蘇卿不是儒家子弟麽,怎麽信奉法家了?”陸承啟有點好笑道。

   蘇軾正色道:“儒家如不進步,如何能壯大?儒家之法,非法家之法。法家之法,只有法,沒有德。儒家之法,有德有法。德在法先,法在德後,以德服人,才能以法服人!”

   “不錯,蘇卿果然大才!”陸承啟讚歎道,“不僅詩詞做得好,就連學識也是一等一的。”

   蘇軾笑道:“陛下過譽了,臣不過一迂腐書生,文不能治國,武不能安邦,每每思來,甚為惶恐……”

   “蘇卿過謙了,是這樣的,朕找你來,所為……”陸承啟當即把國歌、國旗和國徽一事說了出來,聽得蘇軾兩眼放光。“……就是這般,蘇卿以為如何?”

   蘇軾激動地說道:“陛下果是千古一帝,臣拜服!古人有雲,以樂教和,陛下首創國歌,定然能聚攏漢人民心,壯我華夏之勢!”

   陸承啟笑道:“朕並沒有那麽厲害,你就不用吹捧了,早日寫出詩詞來才是正事……”

   蘇軾喃喃地說道:“陛下,其實臣已有腹稿,只是……只是不成詩而已……”

   “哦, 且說來聽聽?”陸承啟來了興致,蘇軾不愧是才高八鬥,居然一眨眼就想出詩詞來了。

   “盤古開天地,女媧泥造人,燧人與我火,有巢給我屋,神農嘗百草,伏羲立衍聖,炎黃出渭河,華夏始成國。你我本同根,原是一家人,血脈代代傳,炎黃有子孫。我們乃一族,便能成一國,此國名華夏,大順百姓心!”蘇軾吟完之後,呐呐地說道:“平仄有些對不上,請陛下準許臣回去,再修飾修飾……”

   這時候中了狀元,大多要些頌詞。這首詩,也近乎“無病呻吟”的頌詞,但其中豪邁的意味,卻超乎想象,豈是那些矯揉造作的頌詞能比擬的?

   “就是它了!”陸承啟大喜過望道,“平白些好,畢竟不是只有士子才唱,朕要整個大順子民,都會唱這首歌!事不宜遲,朕已經迫不及待要讓人來譜成曲了,蘇卿可有介紹?”

   蘇軾愣了一下,聲音放低了許多:“陛下,如今坊間公認,唯有玉玲瓏大家,方是撫琴第一人,想必亦能譜曲。何不邀請她,將此詩譜成曲子?哪怕臣這詩詞不成韻律,她亦能化腐朽為神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