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順皇朝》第150章:風雨欲來
  許景淳不敢怠慢,說道:“臣這就去辦!”說罷,轉身就想走,卻被陸承啟叫住了。【 】

  “慢著!”許景淳停住了身體,回身站住,疑惑地看著陸承啟,等待著他的下文。陸承啟踱了兩步,說道:“算了,兩日的時間太少,朕估計這一次作亂的人,隱藏得太深,你們不好找。什麽時候找出來都行,監察司的工作也很重,許卿,你還吃得消嗎?”

  許景淳經過陰暗的監察司大半年,卻好像沒有什麽長進,聞言立即感動地說道:“陛下重用,臣無以為報,唯肝腦塗地耳!”

  表忠心的話聽多了,也就沒什麽感覺了。陸承啟反而越來越覺得,許景淳這個老好人,恐怕真的不適合這個情報頭子的職務。但問題是,除了許景淳,沒有人鎮得住這些邊軍,若是貿貿然換一個情報頭子,恐怕會讓龐大的監察司癱瘓。

  陸承啟心中暗歎一聲,發現近來,什麽事情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下,頗有寸步難行的感覺。監察司越來越臃腫,貪官汙吏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後,好像又有冒頭的趨勢。殺雞儆猴,好像沒有什麽效果,這讓陸承啟覺得被打臉一樣,火辣辣的生疼。

  非得像明代錦衣衛那樣子,在全國范圍內大肆搜捕貪官,弄得君臣關系緊張得好似隨時要造反一樣?陸承啟不是不想,而是有些躊躇。面對龐大的文官武官集團,陸承啟還真的怕他們集體起來反抗,這股力量不可小覷。

  文官還好,有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武官想要造反,還是非常危險的。哪怕現在兵權都掌控在樞密院和皇帝手上,陸承啟也有點不踏實的感覺。他不知道那些士卒,到底會聽誰的話。他對於軍隊的掌控,遠沒有旁人想得那麽好。現在唯有維穩,把中低層軍官。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上,這樣才能通過這些中低層軍官,影響最底層的士卒。軍隊換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有道是“槍杆子裡出政權”,槍杆不夠硬,想要強力推行新法,弄不好就是一場動亂。

  “看來一開始的步子邁得太大,有些扯著蛋了。現在很是蛋疼!”陸承啟心中歎道,嘴上卻說道:“這件事做完,有功的監察士,該賞的要賞,該升官的要升官,許卿,你還需要什麽,盡管開口向朕說。朕能給的,都會給你!”

  許景淳激動地說道:“陛下給監察司的權力太大,臣有些惶恐。深怕帶不好那些少不更事的兔崽子們。”

  陸承啟點了點頭,說道:“這些時日來,監察士裡面有些個害群之馬,朕都列在這裡了。你把他們拿下獄罷,按監察司的規矩辦,該罰的罰,該撤職的撤職,該殺的殺。”

  陸承啟把一封藏了已久的折子丟給了許景淳,淡淡地說出這句話,好像幾十條人命在他眼中算不得什麽一樣。可誰又知道。陸承啟掙扎了這麽久,還是下定了這個決心?

  許景淳聽得陸承啟話裡面的殺氣,嚇得雙手都不聽使喚起來。他近些時日識了些字,已經看得懂大致的姓名了。顫巍巍地打開折子一看。第一個人的名字赫然是他最要好的同袍,黑子。

  許景淳不敢置信,猛然抬起頭來,說道:“陛下,黑子不會做出這等事的,他不會做出這等事的!”

  他攤開的折子上寫著。洪祥二年十二月初五,於慶陽府查抄縣衙馮玨家產時,貪墨金子五兩……後面寫著,逐出監察司,永不敘用。

  “陛下,黑子怎麽會犯這樣的錯誤?他這麽老實的一個人,怎麽會貪墨?就算他貪墨,這樣的懲罰,是否太重了些?”許景淳忍不住求情道。

  陸承啟歎道:“人是會變的,不是每一個人,在金山面前都不動心。許景淳,你要記住了,你的手下,不會全都是好人。朕也是最近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現象,由來已久,小錯不懲,則釀大亂。朕不希望,監察司裡面會出這樣的人。朕就不明白了,監察士的俸祿已經夠高的了,養得活一大家子,為何還要動些小手腳?”

  許景淳無言以答,見求情無望,心情沉重之下,默默地告辭出了垂拱殿。他心中很不好受,一些人他也是知道的,確有取死之道。可是他一手帶進監察司的,他怎能不失落?

  望著他蕭條個背影,陸承啟何嘗不是心情複雜?他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可要求不嚴格,難保監察司以後不會成為第二個錦衣衛,第二個東廠、西廠,為禍一時。只有嚴格監管,才能杜絕此類現象。

  “這許景淳是邊軍出身,鬥心眼不行。看來,我得物色一個好人選了,誰合適呢?”陸承啟接到他手中監察士的暗報,把監察司裡面的小頭目都過了一遍眼,發現除了一個樂荃,其他的人,好像都不夠格。

  只是樂荃這人,權力野望太大,給權過重,難保他不會成為第二個紀綱。“頭疼啊,還是等等看吧,說不定以後會有一個這樣的人……”

  既然監察司還是有效的運轉,打擊貪汙還是卓有成效,那就讓它再繼續存在吧!

  陸承啟把這個念頭拋開之後,開始細細思索這一連續的彈劾背後,到底是誰搞的鬼。禦史台絕不會是始作俑者,禍亂的根源沒找到,以後還是會繼續存在的。

  一些高官?不可能,陸承啟在心中已經排除了這些重臣。按理說,禦史台是一隻瘋狗,逮誰咬誰,這些重臣,恐怕也不是家底很清白。要是牽連到他們,豈不是引火燒身?

  那是一些低級官員?也不可能,陸承啟大量啟用新人,低級官員更容易晉升了, 他們不會反對這樣的做法的。畢竟他們當官,很多都是衝著升官而來。官升了,俸祿自然也增加了,即無風險,又能安穩做一輩子的官,捧著一隻鐵飯碗,誰要反對新政了?

  貪官?更不可能,現在明面上敢貪汙的官員,都鋃鐺下獄了,誰敢在這風頭正盛的時候,頂風作案?要是禦史台參他們一本,吃不了兜著走!哪怕陸承啟新法失敗,整飭官場的監察司也是不會撤銷的。貪官比一般的官員看得更遠,看得更透,自然不敢明目張膽挑戰陸承啟。

  除了官員集團外,還有誰對新法不滿?武人集團嗎?更不可能,大順朝對於兵權的掌控,遠超歷代。出兵不僅需要皇帝的兵符,還需要樞密院的兵符,兩者合一,才能調兵遣將。再加上陸承啟早就全軍通報,更改晉升機制,底層士卒更容易晉升,軍功也有賞賜保障,陸承啟想不出他們為何要反對新法。更何況,這般隱秘的做法,不是這些直腸子的大頭兵能想出來的,幕後黑手,肯定另有其人!

  只是他隱藏得太深,陸承啟一時間察覺不了。這些人,對朝堂之事了如指掌,更洞悉禦史台的弱點。神不知鬼不覺地利用禦史台的特性,進行無差別攻擊,擾亂陸承啟的視線。這麽做的目的是攻擊新法,還是圖謀不軌?陸承啟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不把這個居心叵測之人找出來,簡直是如芒在背,食不知味。躲在陰暗處的敵人,往往是最可怕,最陰險的敵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