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大貴事先打了個招呼,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李安喜這才決定回李家村,這麽些年,一直住在縣城,和村裡人的聯系越來越少了,要不是李家經常有大事情,會回去幾次,剩下的也就只有過年才能回去一次了!
本來這次回來就不準備再在縣城住了,縣城的院子也小,住這麽一大家子人也挺擠的,只不過嫌麻煩才沒有換住處,這次的東西不用多帶,到京城以後都需要重新添置!
除了交代生意之外,這個消息還必須要告訴李青山這個大爺爺,不過這就不是李安喜出面了,而是李青山親自去說。[w.SuiMеng.lā
這幾年的時間,李青山的家具鋪子儼然是芷溪縣城最大的家具鋪,每年掙得錢也不少,兩家又同時在縣城,平時的聯系是最多的。
這個事兒自然要最先告訴他,所以在下了這個決定之後的第二天,李青山就上李青峰家裡去了,本來這兄弟兩個就經常聊天,對於李李青山的到來,李青峰一家子也沒覺得有什麽。
可是當李青山說明來意之後,李青峰的心瞬間開始顫抖:“青山啊,你這一次去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回來一次,這不去不行嗎?”
“唉,大哥,孩子們都是這意思,你說說,我都這麽大歲數了,一點都不想往外面跑,可是孩子們都走了,我們老兩口留這邊還有啥意思,孤孤單單的!”
李青山也沒辦法啊,誰能想到老了老了,還會有這麽一趟遠行,老哥倆就是不想分開也沒有辦法啊!
“行,就這樣吧,還不都是為了孩子,說不定啥時候我就和你一樣,也去京城了呢?也不是沒有可能!”李青峰很快也接受了這個事實,沒辦法,這就是生活。
帶給你酸甜,同時也有苦辣,有歡聲笑語,也有不舍離別!
兄弟兩個也都是活了大半輩子了,真是以後分開,不定能見幾面呢,很珍惜這一段時光:“這樣啊,我和老大他們商量一下,你不是要回村裡嗎?我和你嫂子也回去,讓孩子們在這裡忙活著,反正鋪子裡也用不著我!”
李青峰這邊的家具鋪子現在有很多的學徒,都是李安松兄弟幾個在領著乾,由於家具的樣式多樣,吸引了很多很多的人,甚至有外邊的人大老遠的跑過來買。
他們的鋪子規模也是越老越大,會有很多外地人來這裡買家具,然後運到別的地方售賣,雖然生意這麽好,李青峰一家也沒有要出去的想法,因為李青峰知道,家裡的幾個兒子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子。
在縣城能開起來鋪子,還主要是李青山一家的幫忙,主要是有李安喜李慧等在後面出謀劃策,李安松幾兄弟也就是有手藝而已,有多大的能力就乾多大的事兒,他們有自知之明。
當然,如果為了一大家子,他們這一脈的團聚,到京城開鋪子也不是不可能,只不過不是現在而已。
而為了這段時間能夠好好相處,李青峰臨時決定和李青山一起回李家村。
“大哥,太好了,咱們一起回去!”李青山哈哈大笑,李青峰是他離開時最舍不得的人,能多相處一段時間,他十分樂意。
事情就這麽說定了,每年李家人都會進入臘月之後才回家,這次回來比往年早很多,所以對於李家人的返鄉,村裡人還是挺驚訝的,不過在知道原因之後,眾人心裡五味陳雜。
“李家都要去京城了,那是什麽地方啊,到處都是大官,都是有錢的!”
“那可不是,真是多虧了李家,咱們有這麽好的日子過,本來咱們就覺得,人家李家出了當官的,又有錢,了不得啊,誰知道,這都要去京城了!”
“咱們這輩子估計都見不到京城長啥樣,估摸著街上都是好東西,人們穿的肯定都是穿金戴銀,那首飾都是咱們沒見過的!”
......
眾人遐想連篇,把京城看做了是一個高不可攀,永遠不可能見的地方,那裡的人都是富貴人,隨隨便便挑一個出來,鎮上所有人都比不上。
其實也是大家太理想化了,每個地方都有富人,也有窮人,不過村裡人不這麽想,在他們的意識中,京城就是最富貴的地方。
最近李家村又有了議論的話題,那就是李家帶來的要搬家到京城的消息,不管是羨慕還是嫉妒,反正在李家人面前,他們隻說誇獎的話,那些小心眼的人現在只能心裡想想了,畢竟還要靠李家吃飯呢。
每次李家人回來,還不等李安福上門拜訪,李永富就直接來李家了,在他這個村長心裡,李家是真正的朋友,也是恩人。
就李永富來說,現在他們家的田地每年都種大量的藥材,有李家當初找好的關系,每年到收獲的時候,一品藥鋪都會派人過來,不說別的,隻這一項收入,他家裡也攢了不少錢了,現在家裡適齡的孩子也都上了學堂。
他的兒子兒媳們在磚窯場也都成了不大不小的管事,每年還會有一部分分成,日子別提多美了。
進李家門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哥啊,你這去了京城,以後咱老哥倆說話的機會都沒有了,還真是舍不得!”
都是大男人,太煽情的話說不出來,但是從眼神裡,就可以看出來對對方的不舍,李青山也是。
回村裡,能說話的也就是這幾個年紀差不多的人,這其中,也就李永富能說得著話,作為村長,見識自然比其他人廣,所以李青山很和他很有共同話題。
“就是要去京城了,所以今年回來的早點,回來好好和你敘敘舊,要不然以後說不定就沒機會了!”
“是啊,老哥啊,你看看,咱們都這麽大歲數了,也沒有多少年可活了,你這一去,不知道要多少年呢!唉,到咱們這個歲數,沒事就愛瞎想,就喜歡和老夥計們聊聊天!”
“你說的沒錯,今年已經回來過一回了,咱們村裡現在怎麽樣?日子都行吧!”李青山到底對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小村子十分關心。
說到這個,李永富就有說不完的話:“好著呢,你沒看看,就這幾年,咱們村裡哪家不是一間間的磚瓦房,每人一間還有剩余,可讓別的村子眼饞了!”
“還有咱們村的小夥子,個個都想嫁過來,姑娘們也都找到了好人家,到那以後,還不能受氣,要不然你看看咱村裡人,去幾個就讓他們一句話都不敢說......”
李永富還舉了幾個例子,李家村的姑娘嫁到別的村那都是低嫁,倒是有幾個姑娘嫁過去以後,婆家人不當回事兒,還給李家村的姑娘氣受,不是乾這個就是乾那個,還挑剔的不得了。
這還了得,李家村可不是原來的李家村,窮的一句話都不敢說,現在大家夥底氣足著呢,姑娘回娘家的時候雖然沒說,但是家裡人看出來了呀,叫了幾個人過去,給他們警告了一番。
他們不聽,那有辦法,他們有理,可以分家啊,反正娘家現在不缺錢,只要婆婆敢讓分家,他們立馬就能給姑娘蓋一座磚瓦房,有錢就是有底氣。
姑娘的婆家自然沒有娘家有錢,這下子,一句話都不敢說了,人家話已經撂這了,該乾的活乾,不該乾的不能偏心,讓人家姑娘乾,要不然就分家。
自從發生了幾件這樣的事兒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把李家村的姑娘不當回事兒了,現在不管是李家村的人,還是嫁出去的姑娘,底氣足著嘞!
“哈哈哈,好啊,咱們村的姑娘就該這樣,有點氣勢,要不然就被欺負了!”李青山聽完哈哈大笑。
他就喜歡這樣,這讓他想到了自己的姑娘李吉祥,剛開始還不就是沒底氣,他們娘家人也不敢過去撐腰,現在不一樣了,沈氏也不敢蠻不講理了,害怕李家人啊!
“人啊,就是這樣,逢高踩低的,要是以前,咱們也沒有底氣找上門啊!”老哥倆回想起來那艱難的歲月,確確實實很難熬。
他們年輕的時候,日子難過著呢,娶個媳婦兒真的不容易,誰也不願意嫁到這麽窮的村子,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娶個媳婦兒恨不得供起來,即使是這樣,也吃不飽。
現在呢,完全顛倒過來,十裡八村的姑娘家擠破了腦袋,想嫁到李家村,享受好日子。
要知道,李家村現在可是有自己的學堂,從外面請來的夫子,學問好的不得了,就是人家只收自己村裡的孩子,別的村要是想上必須有關系,要不然人家是不收的。
所以大家夥擠破了腦袋想來李家村,只要自家的姑娘成了李家村的人,自家的孩子也就能上這麽好的學堂了,不只是離家近,夫子學問好,並且學費還低。
老哥倆聊著這麽愉快的話題,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
再說說女人這邊,胡氏幾妯娌跟著回來了,不過留了好幾個丫鬟下人在那邊,照顧李玉榮李玉斌幾個人的生活,因為他們還沒有放假!
這下子,李家可熱鬧了,女人們結伴來家裡找幾個女人聊天,都是原來村裡關系比較好的女人,來了之後也不客氣,該幫忙的幫忙,還都帶著很多東西。
胡氏自然不讓的,家裡也沒啥可收拾的,還有下人在,只是招呼了大家進屋聊天,女人們在一起的話題除了衣服就是孩子。
“你是不知道啊,你這些年不在村裡,村裡可熱鬧了,你們家兩個小的也都四歲了,還有好些個也都又要了個孩子,有的還在懷裡呢?”李大河的媳婦兒王氏一臉羨慕。
她除了荷花梅花兩個女兒之外,就只有牛牛一個兒子,看著胡氏這麽多孩子,真的很羨慕,就連李大樹的媳婦兒,她的嫂子接著幾年又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
她別提多想再要一個孩子了,要是再生一個兒子就更好了,就這麽一個兒子,她整天當眼珠子疼著,多麽希望多子多福啊!
“大河家的,你可放寬心了,你看看,你這歲數也不大,我這不是和你差不多大的時候,還添了寶寶貝貝兩個嗎?你也能的,放寬心就行!”胡氏能說什麽,本來就是好朋友,不停地安慰。
那邊李大樹的媳婦兒包氏,也是王氏的嫂子,看著這個弟媳,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兩個人是妯娌,因為早早的分家了,關系並不像胡氏幾妯娌這麽好,但是也不差啊。
她是自從家裡有錢了以後,也就不在乎那麽多,整天吃好喝好,沒想到居然懷上了,這可把李大樹高興的啊,現在家裡就是再多幾個也能養得起,所以對她更好了。
結果接連兩年,她連著生了兩個娃娃,正好上邊的幾個也大了,能幫些忙,丈夫就是磚窯場的大管事之一,日子別提多美了,不求像李大貴那樣天天往外面跑,在村裡平平淡淡就好。
可是自從她生了兩個孩子,王氏看到她就滿臉羨慕,然後不停的在別人面前說,各種希望自己也能再生兩個。
她這個做嫂子的能有什麽辦法,勸了王氏好多回,有錢不要省著,多吃點好的, 把身體養好了比什麽都好,可是就是不聽。
你說原來沒錢的時候節儉就算了,閑雜夫妻兩個每個月的工錢就好幾十兩呢,有啥舍不得的?結果還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也不看看村裡的婦人,哪個不是有錢了都給自己添好幾身好衣服,只有她還一直穿舊的。
臉色也是蠟黃蠟黃的,次數多了,她也就不想說什麽了,讓王氏隨便吧!
“唉,我也著急啊,就是懷不上啊!”王氏哭喪著臉,拉著胡氏不停地訴苦。
這讓胡氏很無奈啊,本來回家挺高興的一件事兒,如果有人一看到你就苦著臉,不停地倒苦水,這感覺,讓她心裡挺憋屈的。
包氏一看這妯娌沒完沒了的樣子,還有胡氏一臉的為難,就不由歎氣,怎麽這個弟媳越來越不長眼色了,人家一大家子剛回家,她就不停的在這兒掃興,擱誰誰都受不了,連忙出聲打圓場:
“他嬸子啊,回頭咱們再說這個事兒,你看看慧兒她娘剛回來,還沒怎歇呢,咱先不說這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