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中國獵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軍官制度改革
 107團駐地已經今非昔比,之前只是一個輪訓隊的駐地,只有區區一排老舊的排房。

   現如今,經過了一年多的建設,工程兵拿出了最高的效率最可靠的質量,在山谷裡建造出了一個與地形地貌極度融合在一起的有包括直升機基地、裝甲車輛保障基地在內的現代化綜合營區。

   上面重視,下面的效率只會更高,標準更高。

   大把錢扔了進來,光是營區基建就搞了兩千多萬,這還僅僅是一個團級部隊。未來,進山的那條路還要按照最高等級來進行硬底化,早就確定作為戰備公路。然後那條路會被徹底封死,除了部隊的車輛,社會車輛是不能再使用了。

   初步估計,光是基礎建設,就要投入超過一億元。

   107團的營區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完全偽裝化。從空中俯瞰,是發現不了這個偌大的山谷其實是個綜合兵營,或者應該叫做合成化軍事基地更為合適。

   整個營區按照功能劃分為四大區域,人員區域,車輛區域,飛行區域,後勤區域,分別對應快速戰鬥營、戰鬥支援營、直升機中隊、後勤保障營。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按照營編制來劃分,而是高度合成化,按照作戰功能來劃分。

   簡而言之,就是快速戰鬥營的官兵有可能和戰鬥支援營的官兵同住一排營房,甚至會合直升機中隊的飛行員住在同一排營房。而裝甲車輛這些,是集中在車輛區域的,不管隸屬哪個營的裝甲車輛。

   吃住在一起,訓練在一起,作戰在一起,真正意義上實行了多兵種合成化管理和訓練。

   這對部隊管理工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非常的考驗領導班子的能力,尤其是主官的。

   除了直升機,所有的裝備全部配備齊全,人員也隨著新兵的陸續抵達,達到了滿員狀態。

   107團第一次領導班子會議召開。

   團長徐戰,政委溫朝陽,副團長李牧,副政委張以陌,參謀長徐岩,勤務保障營長張如松,戰鬥支援營長李啾啾,空中突擊戰鬥連長李風翔,快速戰鬥第1營營長由李牧兼任,第2營營長趙旭。

   這是精簡之後的班子,否則至少還要配備一個副團長一個副參謀長,還有政治處主任、後勤處長、裝備處長,這些個職務。改革之後的指揮班子,這些職務,都沒了。

   特別要提出來的是李風翔,他原先是警衛連長,了解之後,李牧發現他居然是特種部隊出身,因此決定將本來打算讓李啾啾兼任的空突連長這個職務給他。都是軍區直屬的人,李牧一句話就給他調了過來。

   除了李風翔,以上提到的所有人都參會,黨指揮槍,這些人都是黨委會成員,營一下幹部任命都是要過這個會的。

   第一次會議討論也不例外,第一項是人事問題,第二項才是部隊的訓練管理工作,主要是今年的軍事政治工作安排。

   徐戰心裡很不是滋味,他上任之後做過了解,坐在會議室裡的,幾乎都是李牧的人,就連政委,也是李牧原來的老搭檔。

   本來他一腔熱血打算在這支重點實驗部隊大施拳腳乾一番事業出來,這會兒差不多半條心死了。

   孤家寡人怎麽開展工作!

   要多鬱悶有多鬱悶。

   政委溫朝陽主持會議,黨內職務,他是比團長都要高的。

   敲了敲桌子,溫朝陽說,“開會之前啊,宣布一個晉升令,上級決定,晉升李牧同志為中校。”

   簡單直接,晉升令就交了過去。

   李牧領過來,給大家敬禮。

   距離上次晉升一年了,上中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少校副團在軍中不少見,但以107團的重要性,少校軍銜不太能服從,時間上也不算短,好歹一年了,上中校也就沒那麽扎眼。

   趕在二十六歲生日之前,李牧成了陸軍中校。

   都鼓掌祝賀。

   三十八歲的徐戰心裡更不是滋味了,他是三十四歲才上的中校,如今上校也滿四年了,人家呢,二十六歲中校,再晚,也能趕在三十歲之前上到上校。差距不是一點兩點的大。

   預料之中的事情,也就沒有讓大家很驚訝,更別說幾乎都是李牧系的人。至於晉升儀式,對於一個小中校來說,那是大可不必的。李牧恨不得把每個小時都分成好幾部分來用,又怎麽會去辦那沒有什麽實際意義象征意義也不大的晉升儀式。

   等當了將軍再說吧。

   溫朝陽擔任107團政委,是上級領導機關經過深思熟慮的。李牧的資歷他年輕,因此要調來一位資歷足夠並且足夠優秀的團長。但是又擔心李牧會被壓製,從而限制了他的發揮。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與李牧相熟的好歹搭了好幾個月班子的溫朝陽來擔任團政委。

   還有一個因素,溫朝陽和李牧曾是師生關系,這對107團未來的工作,是有好處的。

   習慣地敲了敲桌子,溫朝陽說,“下面就開始第一項議題,新兵營的人事任命。”

   實際上,這項工作應該在一個月之前完成,但107團初創,事情千頭萬緒,幾個領導甚至連湊在一起的機會都極少,只能拖到了新兵入營之後,再把這項議題放到會議上。

   另一個因素是,107團同時是陸院的107實訓基地,換言之,107團的新兵營不是和其他部隊那樣的臨時編制,而是長期編制。別忘了,陸院的那些幹部學員過來,也是新兵身份!

   或者叫訓練營更為恰當,但李牧就喜歡叫它新兵營,甭管以後過來的是中校還是上校,照樣參照新兵的地位來對待。

   “同志們也知道,新兵營還肩負著培訓陸院學員的任務,而且是長期任務,所以咱們的新兵營不同於其他部隊,是貨真價實的長期編制,是有軍費預算的。”溫朝陽說,“軍費預算由陸院的專項實訓費用項目來負責,和咱們團是分開的。”

   “也就是說,從財務方面來講,新兵營是屬於陸院。”

   也僅僅是從財務方面來講,新兵營上到下幾十個編制,都是107團的編制,人員的工資什麽的,實際上就是107團的一部分。陸院負責的,僅僅是訓練產生的費用。而且錢也不是陸院的,總部有專項撥款。

   為了搞新型陸軍部隊,上級領導機關一年幾十個億都砸下來了,關乎到人員素質,對陸院是絕對不會吝嗇的,反而各方面的投入會更加,資源也是有所傾斜的。

   身在其中,李牧是知道上級領導機關對新型陸軍作戰部隊的渴望,那心情之急切,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否則李牧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超越常規的晉升機會。

   “按照規定,新兵營的幹部骨乾配置,同樣采用全新的幹部骨乾配置。”溫朝陽低頭看了眼文件,直接念道,“設營長教導員各一名,下轄兩個新兵連,各設連長指導員一名,全營設一名營部軍士長,各連各設連部軍士長一名,營部參謀以及協理員各兩名,需要注意,作訓參謀和軍械協理員必須有一半由士官來擔任。”

   前面的沒什麽,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這後面兩一句話,就讓除了三位主要領導之外的人感到詫異了。

   “軍械士官,軍士長,這都正常。參謀士官?”張以陌開口說。

   今年,參謀士官還是個沒有出現的新名詞,即使張以陌是從軍區司令部下放的高參,上校正團的副團職副政委,正兒八經的高職低配,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參謀可以由士官來擔任。

   從來參謀乾事都是幹部,協理員也是幹部。幹部的特殊性不僅僅體現在待遇上面,還體現在可以參與輔助決策。

   讓士官來擔任參謀,也就是說,給營指揮員提供作訓建議的是士官。這是何等的難以想象。饒是張以陌是年輕一代的高學歷軍官,也從未改變過傳統觀念。

   因此他才吃驚地問了出來。

   一直沒有發話的徐戰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看向這位新團長,徐戰穩穩地說道,“不同新兵營要如此配置,未來,同樣的制度會逐漸引入作戰營。最高層面關於增加士官份額減少軍官數量的指示早就存在,107團既然是實驗部隊,就應該來當這個先行者。而且,有大量的數據表明,某些職位的工作,專業士官可以勝任。士官院校已經開始進行新的專業劃分,不再限於指揮類和技術類。”

   他的嗓音有種悶雷沉沉的感覺,像是重型機械化部隊列隊碾過地面。頓了頓,讓大家消化了一下子,徐戰繼續說道,“軍隊要改製,重點難點在編制,在人製。咱們的編制改了,人製沒改,就不算是徹底的改變。”

   說完,他看向李牧。

   李牧這才微微點了點頭,十指交叉隨意放在桌面上,習慣性地掃了一眼,這一看,眾人都下意識地挺了挺腰板。

   徐戰把這一幕看在眼裡,心裡越發不是滋味了。小自己十歲的副團長,在部隊面前擁有絕對超過自己的威嚴,這種現象,是從來沒見過的。

   光是班子配置就能看出端倪,配了一個副政委,但是這個副政委是張以陌。張以陌是什麽人,軍區司令部的高參,在軍區司令部的關於107團的編制研究小組裡,是李牧的助手!

   要知道,編制研究小組直到現在都沒有撤銷!

   徐戰很容易就象明白過來,上級領導機關是擺明了車馬支持李牧的工作,僅僅是考慮到資歷的問題,才有自己坐在這個本來屬於李牧的位置上。蘊含的意識很明顯,你可以不配合,但是你不能影響。

   陸軍第一支全新的實驗部隊部隊長,哪怕隻乾一年,也是一種難得的資歷。象明白了之後,徐戰的心態也就慢慢調整過來,情緒也不是太差了。

   “諸位,我可以告訴大家。不久的未來,包括軍官制度,士官制度,延伸到軍銜制度,都要改,深化地改,不改無法適應未來戰爭要求,不改無法提升部隊整體的戰鬥力。最高統帥明確提出,一切工作著眼於提高戰鬥力。一切工作,包括政治工作。提高戰鬥力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李牧的聲音要深邃許多,清晰無比的傳到每一位的耳朵裡。

   “拿我自己來做例子,少校副團長,而我的下級,拿徐岩參謀長來說,他是中校副團。下級的軍銜比上級的高,這是非常的不符合常理的,也造成了部隊職務與軍銜關系的混亂。按照年限晉升軍銜,無法完全體現出軍銜制度的優勢。比如說,技術類的軍官,可能只是少校,但是他也有可能已經五十歲。軍銜沒有上去,但是待遇是隨著年限和貢獻增長的。這麽做的好處很明顯,術業有專攻,同時可以有效地控制軍官的數量規模。”

   這番話若是一年多兩年後說出來,誰都不會覺得有什麽。關鍵是,現在關於這方面的信息幾乎沒有,李牧為什麽敢這麽說?

   眾人能想到的解釋就是——李牧有渠道獲得了更高一層領導機關的信息。

   而在李牧描繪的前景當中,眾人看到了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不但是關乎自己,而且關乎更多人,包括今年入伍的新兵。深化士官制度改革一直在做,軍官制度改革卻是困難重重,究其原因,不難象明白。

   李牧說的這種方式,無疑是最貼合實際情況的方式。能力出眾的但是到了服役年限的軍官,在當前的環境下,如果不想轉業,那麽就得拚盡全力去爭取往上走。甚至這樣容易滋生腐敗。

   對於部隊而言, 明明知道這個軍官很有能力,但是他的服役年限到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才流失。

   這種情況早在士官當中就普遍發生,因此才有士官制度的不斷深化地改改改,工資漲漲漲,士官軍銜也改改改,一直到能留住人才為止。軍官隊伍同樣如此。

   如果按照李牧設想的這種方式,到了服役年限的軍官,沒有往上升的位置,沒有關系,繼續服役,軍銜不變職務不變,但是待遇是要變的,只要你能證明你的能力,讓部隊需要你。只需要改改服役年限,把現行的複雜的年限,參照新的士官制度,化成三個大的等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最大程度地留住人才。

   一些國家的四五十歲的上尉軍官比比皆是。

   輕輕敲了敲桌子緩回眾人的思緒,李牧語氣平淡但誰都聽得出來一言九鼎:“所以,107團會堅定地推行軍官和士官制度的先行改革。”

   “這也是咱們107團需要做的工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