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香江1985之再創世紀》第47章 落井下石
  香江“四大才子”聯袂出擊,這不是一個唬人的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的震懾。  “四大才子”中,蔡籃是香江有名的美食家。精通數國外語,出過上百本散文集,交遊廣泛,性格瀟灑,可以說是香江文化圈中人緣最好的一個。

  黃湛,香江音樂界殿堂級詞曲家,與香江另外一個音樂才子顧加輝合作,兩人為華語樂壇貢獻的經典音樂作品,數不勝數。

  黃湛不僅是詞曲宗師,還是一個知名導演,在電影圈也有廣泛人脈。

  倪狂自不用說了,暢銷書之王,三十年筆耕不輟,寫過上百本暢銷小說,編過上百個電影劇本,粉絲無可計數。

  倪狂、黃湛、蔡籃這三個人,隨便拎出一個,都是份量十足。不過,若論在香江文化圈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三人加起來,也不及一個金鏞恐怖。金鏞沒有倪狂勤奮,一生只寫過十五部武俠小說,連倪狂小說數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金鏞書迷的數量,超逾倪狂一百倍不止。

  金鏞創辦的《明報》,是香江文化圈的燈塔。香江文化界不少名人,都和《明報》脫不了乾系。

  《信報》老板林行知,人稱“香江第一健筆”,出道時曾在《明報》資料室做資料員,受到金鏞賞識,被派往英國學習財經。可以說,金鏞對林行知有知遇之恩栽培之情。

  《成報》總編輯韓忠旋,曾經在《明報》當過編輯。小說家江之南,散文家張君默,文化界名人如胡菊人、董橋、陶傑等,都曾在《明報》當過編輯或記者。

  如果說香江文化圈是一個幫派,金鏞毫無疑問就是總舵主。總舵主出聲力挺倪狂,聲勢自然不同凡響。

  一枝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四大才子”倪府聚首後第二日,香江文化界便緊急動員起來。《明報》、《信報》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主陣地,各路名家輪番上陣,火力全開,聲勢震天。

  《明報》、《信報》之後,《星島日報》也積極搖旗呐喊助威。前文說過,香江報業有四大陣營,《星島日報》和《明報》、《信報》同屬一個陣營,是香江報業的名門正派,自然同仇敵愾共同進退。如果說《明報》是少林,《信報》是武當,那麽《星島日報》便可稱之為峨嵋。掌門人是有著“報業女王”之稱的胡先女士。

  《明報》、《信報》、《星島日報》聯手出擊,固然聲勢浩大,但論及戰鬥力,這三家沒有一家及得上《成報》。《成報》是香江第二大報刊,發行量超過三十萬份,是前述三者之和。《成報》因為總編韓忠旋和《明報》的香火情,自然毫不猶豫加入《明報》陣營,共同聲討力天影業這個毒害香**少年的害群之馬。

  《明報》、《信報》、《星島日報》再加上《成報》,香江五大中文報刊一下集齊四家,反觀力天影業這邊,卻只有《東方日報》一艘主力艦,顯得有點勢單力薄。

  《東方日報》力挺力天影業自然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來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二是為了報紙銷量考慮。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五大報業聯手施壓,覆巢之下,力天影業定然在劫難逃。只是這樣一邊倒的戲碼,觀眾卻不會買帳。相反,若是此時《東方日報》站在四大報業對立面,雙方拳拳到肉,真刀真槍大戰一場,這樣的肉搏戲血漿劇才會吸引眼球,令得銷量大漲。

  一場報業大戰就此展開。

  四大報業仗著人多勢眾,又有各路名家寫手助陣,

初時佔盡上風。  《東方日報》亦不遑多讓,嬌斥一聲,“放著我來”。身形一閃,化身無忌公子,以一己之力,堪堪抵擋四大門派輪番圍攻。

  好個《東方日報》,不愧為香江第一報業,久經戰陣,實力爆表,以一敵四,絲毫不落下風。初時勁力尚且不顯,戰到酣時,反而放開手腳,趁隙反攻,打得四大報業手忙腳亂。

  令葉容天沒想到得是,很快,《文匯報》、《大公報》等左翼報刊也加入了申討倪狂的陣營。雖然這兩家報紙在香江基本無人問津,不過總算聊勝於無。

  一時間,香江報界硝煙四起,各大報業咬作一團,每天互嗆,高潮迭起,好戲連台,如同過年一般,讓香江市民大飽眼福,直呼過癮。

  除了文化圈人士赤膊上陣外,影視圈也有不少人卷入戰團,站出來炮轟力天影業,呼籲徹底封殺這個害群之馬,淨化行業空氣。其中跳得最歡得就是新藝城影業。

  新藝城影業創辦於1980年,是金公主娛樂公司的子公司。主要成員有麥加、石添、黃百名等七人,被稱為“新藝城七怪”。

  “七怪”各有所長,依靠集體創作,新藝城很快就在香江電影圈聲名鵲起。自1982年起, 新藝城憑借《最佳拍檔》系列,連續三年奪得年度票房冠軍,聲勢一度壓過老牌電影霸主嘉禾公司。

  可惜好景不長。創業奮鬥的時候,大家可以勒緊褲腰帶共患難。等到功成名就論功行賞的時候,卻未必能同享福。

  因為分贓不均,“七人奮鬥小組”很快解體。先是曾志韋跳槽去了“寶禾”,接著徐可夫婦也另起爐灶,建立“徐可電影工作室”。

  憑借《最佳拍檔》系列,新藝城連續三年奪得年度票房冠軍,風頭一時無兩。如今時過境遷,當初拍攝《最佳拍檔》的兩個導演曾志韋和徐可相繼離開,《最佳拍檔》系列自然難以為繼。

  無可奈何之下,新藝城隻得以石添為導演,拍攝了一部喜劇片《恭喜發財》,參加賀歲檔爭奪。結果隻拿到一千八百萬票房收入,輸給了嘉禾的《福星高照》。

  令新藝城萬萬沒想到得是,不知從哪個角落裡突然又冒出一家叫力天影業的皮包公司,找了兩個初出茅廬的導演和幾個死跑龍套的演員,隨隨便便就鼓搗出一部粗製濫造的電影,票房居然高達兩千三百萬,將新藝城的《恭喜發財》死死踩在腳下。這一下,新藝城就感覺很不爽了。

  輸給嘉禾也就罷了,嘉禾畢竟是香江電影界的霸王龍。《福星高照》票房超過三千萬港幣,就算曾志韋、徐可重新回來執導《最佳拍檔》系列,恐怕也很難與之爭鋒。力天影業?那是個什麽鬼?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