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香江1985之再創世紀》第40章 科幻電影
?“喂,你們倆在幹嘛呢?”

 正當葉容天、曾樺倩意亂情迷之際,冷不防,背後傳來一句疑惑的問話。

 “嘉陵,是你啊。”

 葉容天聞言轉身,貼在曾樺倩臉頰上的手掌已經不露痕跡抽了回來。

 廚房入口處,劉嘉陵雙手插在褲兜,大咧咧走了進來。

 劉嘉陵依然是一頭颯爽短發,白襯衫搭配牛仔褲,乍看起來像一個男孩子,行事作派卻比男孩子還要乾脆利落。

 “你們剛才”

 劉嘉陵走近身前,眼睛在葉容天和曾樺倩臉上瞄來瞄去,面帶狐疑之色。

 “烏龍王剛剛不小心,頭撞了櫃子,我幫她看看。”

 葉容天指了指曾樺倩額頭上紅腫之處,神色自若說道。

 “啊?快讓我看看。”

 劉嘉陵順著葉容天手指望去,果然在曾樺倩額上找到一處撞痕。

 “沒事吧,烏龍王,怎麽老是這麽不小心?”

 劉嘉陵伸出手,幫曾樺倩仔細揉了揉傷處,一臉關切表情。現在的劉嘉陵和曾樺倩之間還沒有“奪夫之恨”,兩人是最要好的姐妹。

 “好疼啊。”

 曾樺倩再怎麽說也是無線藝員班優秀畢業生,演技比之葉容天自然又高出了一個檔次。

 只見曾樺倩秀眉輕蹙,臉容微微有些扭曲。眼眶中噙著淚花,卻仍強忍著不讓淚水流下。把一個遭受重創強自堅強的委屈表情表演的惟妙惟肖。葉容天在一旁看過之後,驚佩不已。

 “怎麽啦,烏龍王?”

 說話間,王祖嫻、翁美菱、藍潔英三女也魚貫走入廚房。

 “烏龍王剛剛撞了頭。阿嫻,你這裡有沒有藥水?”

 劉嘉陵將曾樺倩頭上傷處指給眾人。

 “哎呀,好大一塊包,怎麽老是這麽不小心?”

 翁美菱看見曾樺倩頭上紅腫一片,忍不住出聲埋怨道。

 “是不是很疼?老遠就聽見你在這裡大叫。”

 翁美菱伸出手摸了摸曾樺倩額頭問道。幾個女孩之中,翁美菱年紀最大,平時在家中就像姐姐一樣照顧曾樺倩。

 “烏龍王嘛。一周至少要撞一次頭啦,不然還怎麽叫烏龍王?我都算過了,上次撞頭是上周六,到現在正好一周。嘻嘻。”

 藍潔英頭枕在翁美菱肩膀上,濃密秀發如瀑布一般傾瀉下來,笑嘻嘻打趣了曾樺倩一句。

 “沒事啦,我這裡有藥水。烏龍王,快跟我過來。我幫你抹點藥水,很快就不疼了。”

 王祖嫻忍住笑意,上前拉起曾樺倩的小手轉身就走,幾個女孩嘰嘰喳喳追了上去。倏忽之間,廚房中便只剩下葉容天和劉嘉陵兩人。

 “嘉陵,你們最近不用開工嗎?怎麽今天大家這麽有閑?”

 葉容天見劉嘉陵臉上若有所思,惟恐她胡思亂想惹出亂子,趕緊找了一個話題。

 “哪有很閑?就隻休息了一天而已。老板,你不會這麽小氣扣我們工錢吧?”

 劉嘉陵吐了吐舌頭,嬉笑著說道。

 “看你說得。我只是關心你們而已。”

 葉容天摸了摸鼻子說道。

 “對了。你在哪個劇組開工?”

 葉容天繼續問道。

 “我和烏龍王都在吳導的劇組。”

 吳導自然就是吳語森導演。上次報業口水大戰中,新藝城站錯隊伍,惹惱了葉容天,授意劉振偉將吳語森挖了過來。

 吳語森,1946年出生於粵省廣洲市。1971年簽約邵氏影業公司,師從張徹學習拍攝電影。1973年,吳語森執導個人首部電影《過客》,因影片過於暴力而遭到禁映,修改後更名為《鐵漢柔情》,這才在1975年得以正式上映。

 1983年。吳語森結束和嘉禾電影公司的合作關系,加盟新藝城電影公司。新藝城以喜劇電影為主,吳語森則更熱衷於英雄片,二者理念不合。吳語森在新藝城沒有得到重用。很快被打入冷宮。

 力天影業和新藝城嗆聲的時候,吳語森已經去了台島尋求發展。這段時期正是吳語森導演生涯中的最低谷,接到力天影業伸出來的橄欖枝後,吳語森二話不說,爽快接受了邀請。

 “吳導在拍什麽電影?”

 葉容天隨口又問了一句。

 “《黑洞頻率》啊,劇本還是你編寫得。你都不知道?”

 劉嘉陵杏眼圓睜,瞪著葉容天,一臉不可思議表情。

 黑洞頻率?

 葉容天一拍腦袋,恍然醒悟過來。

 葉容天和倪狂筆戰時,受其小說《黑洞》啟發,想起一部好萊塢電影《黑洞頻率》。

 《黑洞頻率》是2000年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又譯作《生死頻率》。影片講述了主人公通過無線電和三十年前還在人世的父親通話,並幫助父親逃過死亡災難的故事。

 想到《黑洞頻率》這部片子,葉容天就起意把這部經典科幻電影搬上大銀幕。

 科幻片在香江乃至整個亞洲電影市場,都是一個冷門類型。客觀上說,亞洲人對於科幻片的興趣確實不如歐美人濃厚。但科幻片在亞洲並非沒有市場,優秀的科幻電影依舊可以輕松打開觀眾的錢包,史詩級大片《侏羅紀公園》橫掃亞洲電影市場就是一個明證。

 問題在於,想要製作一部優秀的科幻電影,製片方首先必須舍得燒錢。科幻片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電影中炫目的特技效果,這恰恰是製作電影時最燒錢的地方。依靠亞洲本地市場,科幻片很難收回成本,又沒有辦法打入歐美市場。投資高,收益低,就投資性價比而言,科幻片顯然不能和其他小成本電影相比。這就是為什麽在亞洲各國,科幻電影始終難以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科幻電影這個玩具太過昂貴,大家不是不想玩,只是玩不起罷了。

 葉容天自然是個例外。發展科幻電影,補上香江電影這塊短板,是葉容天既定的計劃之一。提升民族科學意識,不是一本科幻小說可以做到的事情。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科技產業相輔相成。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當然,葉容天畢竟是一個商人,資本家貪婪嗜血的本性決定了他永遠不會成為雷鋒那樣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民公仆。最多只有在大塊朵頤的時候,順便施舍一點殘羹冷飯給路人,那已經是他最大的善心了。

 葉容天敢於投資科幻電影,因為他不用擔心蝕本虧錢,其中道理不言自明,此處不敷多言。科幻電影對特效技術要求很高,其他人視為畏途,葉容天卻甘之若飴。葉容天投拍科幻電影,就是為了積累特效技術,因為他很明白,電影特技將在不久的將來,統治整個電影產業。

 所謂歐美大片,其實完全可以換個更貼切的名字特效大片。21世紀,攻陷亞洲電影院得不是好萊塢的俊男美女、大腕導演,而是其高不可攀的電影特效技術。當超級英雄、變形金剛們駕駛著天空航母蒞臨魔都上空之時。那感覺,嘖嘖,就跟19世紀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來到我大清海域一樣,隔著大海隨便放上幾記響屁,就能輕易崩壞我大清羸弱不堪的防線,太悲壯了。

 振興華語電影,明星藝人不行,天才導演也不行,發展電影特效技術是唯一出路。師夷長技以製夷,能夠對抗好萊塢技術的只有好萊塢技術。雖然聽起來很悲哀,但是沒辦法,這就是事實。

 沒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讓力天影業現在去拍攝《黑客帝國》無疑不現實。《黑洞頻率》雖然是一部科幻概念電影,相對於其他科幻電影而言,這部電影對於特效的要求並不算太高,需要用到的特效鏡頭也就幾個爆炸場面,而這恰恰是吳語森導演最為擅長的事情。

 吳語森被人稱為“暴力美學大師”,最擅長處理槍戰和爆炸場面,並在其中融入一些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這是吳語森獨創的電影語言,為動作電影的表演和剪輯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此外,吳語森也是香江導演中,拍攝風格最為接近好萊塢主流商業片路線的導演。吳語森1993年後赴美發展,先後拍攝了《斷箭》、《變臉》、《諜中諜2》、《風語者》等多部賣座電影,其中《諜中諜2》更是在全球狂卷5.45億美元,創下華人導演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紀錄,迄今為止尚無人能破。

 《黑洞頻率》想要掙錢,就必須要敲開歐美市場大門。在香江眾多導演之中,沒有人能比吳語森更能勝任這項艱巨任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