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225章 決戰沙俄(1)
三月份,中華軍在哈薩克汗國的南部進行了一次試探,這是一次不太明顯的軍事試探,動用的軍隊人數也不是很多,只有兩千人,這兩千軍隊借口圍剿馬賊,進入到了哈薩克汗國的領土上,並且全副武裝的巡視了一番之後,才在姍姍來遲的哈薩克汗國的軍隊的監視之下離開。◎,

 這次意外事件看起來只是一個小插曲,但是中華軍這邊卻通過它試探出來了哈薩克汗國的虛實。

 歷史上哈薩克汗國由於是遊牧民族,所以人口不多,但是也正是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的關系,他們的軍隊數量比較多,在鼎盛的時候全國有超過三十萬的軍隊,這是個什麽概念,要知道哈薩克汗國的總人口還不超過一百萬二十萬,其中居然有多達三十萬的軍隊,這也就意味著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名是士兵,如果除去老弱病殘和女人的話,幾乎全國所有的青壯年男丁都被拉進了軍隊,這才有這樣恐怖的軍隊規模。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使得草原上的男人總是比女人少,盡管他們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個家庭往往會生五六個甚至是七八個小孩,但是卻始終比不上他們作戰所消耗的男丁人口,這也是他們只能盛極一時的原因,他們的強大,只是一時由於軍事實力的強大而強大,等到他們的軍隊消耗的差不多了,其國內也沒有充足的兵源的補充,這些草原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也就自然的衰落了。

 中華軍本來對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有些忌憚的,畢竟任何一支人數超過三十萬的騎兵軍隊,都是不能小覷的。

 可是,通過這一次試探,中華軍發現,哈薩克汗國在南部的防禦雖然說比較重視,但是遠不能稱之為嚴密,他們國家由於長期的內亂紛爭,已經消耗掉了國家的大部分國力了。這個時候軍隊不僅裝備很差,而且兵力也不是很多,這或許就是在這之前準葛爾人從他們手中奪走了大量土地的原因吧!

 時談到了這一點之後,項玉再沒有任何猶豫了。他立刻給前線的軍隊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中華軍從三個方向分別出軍,其中在烏力罕的五萬騎兵是這一場戰役的關鍵,而其他兩路的軍隊在向前推進一段時間之後,都將自己的進攻方向轉移到了北邊去。似乎是想從南北兩邊對哈薩克軍隊進行夾擊。

 此時哈薩克國內的軍隊總共只有十五萬人,而且這個時候其中已經有兩支軍隊被中華軍的先頭部隊給阻截住了,能夠拱衛國都的軍隊只有不到八萬人,這讓哈薩克人感到十分的緊張。

 而中華軍這邊在確定沙俄沒有大的動作之後,北邊的那支七萬人的部隊也迅速的南下,配合烏力罕的五萬人對哈薩克的軍隊進行了兩面夾擊,騎兵的作戰講究的是規模和速度,而在裝備和兵力上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之下,哈薩克人自然也就抵擋不住,在這一年的三月底被攻破了國都。其國內的大部分男丁都已經陣亡在了軍中,或者是做了中華軍的俘虜。

 在很輕松的平定了中亞之後,擺在中華軍的面前的就只有一個強大的沙俄了,而項玉自然不打算放過這個時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立刻從國內調撥重兵配合前線的十七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沙俄,這三路之中北邊和南邊都是五萬騎兵,中間是七萬騎兵加上十萬步兵,中華軍一共調動了二十七萬軍隊,聲勢浩蕩的一路席卷而過。

 俄國人並不是沒有料到中華軍會趁機出兵。但是他們卻沒有料到中華軍這邊一次性就出動這麽多的軍隊,眼下在和國內的叛軍的作戰正到了最激烈的關頭,如果分兵去抵抗中華軍的入侵的話,那麽國內的局勢可能就會失去控制。這個時候已經被官軍壓住的叛軍很有可能會趁著這個機會恢復元氣。

 不過這個時候猶豫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要麽選擇繼續圍剿叛軍,徹底的放棄東面的領土,要麽放棄鎮壓國內的叛軍,馬上率領軍隊趕到東線去迎戰中華軍。

 對沙皇而言,這個決定一點都不好下。因為放棄東線的領土,很有可能意味著俄羅斯百年來的擴張將會一朝喪失,而且敵人很有可能並不會滿足於此,要是他們在佔領了烏拉爾河以東的土地之後還不肯罷休,繼續向西推進的話,帝國面臨的局面依舊是沒有該變。

 正在沙皇一籌莫展的時候,叛軍的首領拉辛居然派人前來找他談判,告訴他,只要答應將頓河一帶的土地讓給叛軍,他們就能夠永久的停止這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

 沙皇一想,這個條件還可以接受,先暫時答應這些叛軍,等到打退了東線中華軍的入侵之後,在回過頭來收拾這些叛軍,這個時候先穩住他們。

 於是沙皇立刻給前線正在和叛軍作戰的軍隊下達命令,讓他的軍隊不要再繼續和叛軍交戰,讓出通道,讓叛軍撤離。

 而在這邊和叛軍暫時的達成了和平協議之後,沙皇也沒有繼續在國內耽擱,他從國內征召了超過四十萬的軍隊,其中包括大量的騎兵,組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氣勢洶洶的趕赴前線,準備和中華軍決一雌雄。

 雙方的兵力對比,俄國人明顯佔有優勢,只不過中華軍這邊是三線推進,因此對於俄國人而言,他們要麽集中兵力快速的擊潰或者消滅一支中華軍,要麽就只能分兵三路防守。

 沙皇顯然是不想分別,他的部隊之中的新兵偏多,因此分兵的話不利於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他不管不顧其他兩路推進的中華軍,直接將自己的目標對準了中線的十七萬中華軍。

 在沙皇的眼裡,其他兩路的騎兵雖然能夠對自己的後方造成比較大的威脅,但是如果將正面的這十幾萬中華軍的部隊消滅,那麽他們自然就能夠化解對方的這一次攻勢了。

 沙皇的這個決定本來也沒錯,而且以四十萬人對抗十七萬人,在任何人看來,局面都會明顯對俄國軍隊更為有利,不過這是他們對中華軍的不了解了,要是他們知道中華軍曾經恐怖的防守能力,那麽他們戰前的預估很有可能就會轉變。

 雖然這個時候俄國人還不是歐洲的主要國家,其和歐洲大陸的距離還是隔得有點遠,但是因為拜佔庭帝國的末代公主在經過教皇的牽線搭橋,嫁給俄國人之後,俄國人就開始以東正教的繼承者自居了,這自然引起了西方的天主教國家的敵視和警惕。

 歷史上之所以拿破侖要發動對俄羅斯的遠征,除了這個帝國給他的政權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法國人是信封天主教, 而俄國人是以東正教自居的,即便是到了十九世紀,但是教派之爭依舊是十分尖銳的。

 這一點在近代歷史上也能夠被證明,在十九世紀的克裡米亞戰爭之中,俄國人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和整個歐洲打了一仗,之所以要打這一戰,主要是因為俄國人想要將自己的手伸進當年拜佔庭的首都來,他們想大敗土耳其人,收回在他們心中被視為聖地的君士坦丁堡,以恢復日漸衰弱的東正教的地位。

 到了一戰的時候,隨著俄國人的戰敗,蘇聯的成立,歐美國家對俄國的敵視也就越發的嚴重了,這一說法也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而這個並不僅僅指的國家的性質不同,其實還包涵教派的紛爭。

 歷史上的數次十字軍東征,都是由羅馬的天主教教皇發動的,他們雖然說是要打擊入侵的阿拉伯人,但是實際上卻也把信奉東正教的拜佔庭帝國列為了自己的敵人,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是以拜佔庭帝國為目標的,可以說,雖然拜佔庭帝國並不是被十字軍給直接滅亡的,但是它卻大大加速了拜佔庭帝國的滅亡進程。

 SJGSF0916百度搜索“”,看最新最全的小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