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63章 台中對
  陳永華盯著項玉看了半天,看的項玉全身毛毛的,陳永華歎了一口氣,說道:“像,真像,好像!”  項玉一頭霧水,問道:“像?像什麽?”

  “你很像我認識的一個人,他叫甘輝,去年這個時候死在了江寧城。”陳永華看起來有點哀傷。

  這已經是項玉第二次聽人說他和甘輝很像了,第一次就是鄭成功親口說的,而這一次是出自陳永華之口,這使得項玉對這個甘輝的興趣也增多了起來。

  “你問我怎麽看今天的台灣形勢,我本來不想多談這些國家大事,隻願意安安心心的做一介平民,但是出於對你的感激,別誤會,我是替那些老百姓感激你的,一路上我已經聽說了,你在禾竂港擊敗了荷蘭人,使得南部的百姓的處境稍稍改觀了一些,至少不會在受到荷蘭人的直接威脅,這一路來你有願意出手幫助這些婦孺老弱,顯得你跟其他的明軍將領有些不同,說實話,我有點欣賞你了,是可惜你生不逢時,這個時候恐怕也難有作為了。”陳永華緩緩道來,說的輕描淡寫,項玉聽後卻更覺得好奇。

  “陳先生過獎了,末將只是感念百姓的不易,天下興亡苦的都是百姓,遙望對岸,我泱泱中華卻淪陷於蠻夷之手,無數中原百姓流離失所,近五十年的戰亂分爭使得多少普通百姓家破人亡,如今我們淪落此地,雖然勢單力薄,卻也要胸懷救國治市的壯志雄心,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中原六百州!”項玉自己都給自己的情緒調動起來,說到最後竟然豪情萬丈,氣衝雲霄。

  陳永華看著項玉的神情,眼睛裡面滿是詫異,又有欣慰,他對著項玉深深一拜,說道:“陳複甫願追隨將軍,輔佐將軍成就大業!”

  項玉沒想到自己裝了一頓13竟然讓這個被鄭成功稱為“我之臥龍”的人拜倒在自己帳下,他連忙扶起陳永華,好一番禮遇之後陳永華的清虛才稍稍安定了些,陳永華今年不過是二十七八歲,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得到這樣一個謀士對於項玉來說正可謂是如虎添翼。

  陳永華稍稍平複了一下心情,這才回到項玉之前問道的問題上來,對項玉說道:“將軍此番前往北方,顯然是已經看出南部的明軍將會有一場內鬥,將軍認為自己實力弱小,不願意被卷進這場爭鬥裡面,因此才率軍北上,是也不是?”

  項玉沒有否認這個問題,陳永華所說的基本是他心中的真實想法。有關鐵礦、煤炭之類的也是另外的一個原因,這個當然是沒辦法跟陳永華講的。

  陳永華見項玉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微微一笑,繼續道:“將軍以為馮信和劉國軒兩人為何會出現紛爭,兩人此時一人佔據台灣城,一人佔據承天府,一者強於水軍海戰之利,一人精於陸戰,實力強大,兩人都能知曉對方的優點和長處,為何要還要去做這種爭鬥,而不能和平相處呢?”

  在項玉看來這個問題真的再簡單不過,這兩個人出現爭執還不是為了爭奪領導的地位,意圖獨霸一方。但是眼下陳永華既然提到了這個問題,那麽答案肯定不會是他所想的那麽簡單,項玉仔細想了想,卻沒有想到精要之處。

  陳永華見項玉答不出來,笑著說道:“將軍或許是以為這兩人只是為了爭奪權力而要如此,實則不然,此二人都是一面極強,另一面極弱,兩者相爭勝負實乃未知之數,因此兩人為何不能和平相處?原因有兩點:第一,兩人是為了爭奪明軍陣營中其他勢力的權力,這一點上面馮信起初做的更好,

他手中的資源無論是地盤還是兵力都要超過劉國軒,而且劉國軒孤懸海外,土地貧瘠,糧食供應都會發生困難,時間一久就會越發不利,因此他來積極分化拉攏那些不願意被馮信吞並的將領,這其中就有林鳳。”  項玉一驚,原來屏東事件是劉國軒挑起來的,這一招夠毒的,不僅使得馮信的吞並過程變得艱難,甚至是引起了其他明軍勢力的反感。

  陳永華並沒有察覺到項玉已經分了神,他繼續講道:“第二點就是為了給清軍一個交代,說的詳細點是為了給施琅一個交代,讓施琅安心。”

  項玉好生奇怪,怎麽明軍內部的紛爭竟然撤到了施琅的身上來了,他疑惑的看著陳永華,等待著他的解釋。

  陳永華好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一樣,解釋道:“此番對台作戰,有兩個耐人尋味之處,第一個就是清廷突然和荷蘭人聯起手來,這一點不難推測,應該是出自施琅之手,滿清貴族出身遼東苦寒之地,對於南方海事並不了解,更別提遠在南洋之外的荷蘭人了,所以這應該是施琅和荷蘭人之間的聯手,為的就是要從我軍手中奪取金門和廈門,為何是這兩地,而不包括台灣島呢?我的推測是之前施琅是有意放任我軍攻打台灣而不加以阻攔,不知將軍是否還記得當時出征之前,馬港的清軍水軍突然間消失了,王爺派出大量哨船四處打探偵查,也沒發現清軍的蹤跡,這才得以順利的對台出兵, 我想這恐怕是施琅的有意為之。”

  歷史書上可沒有記載這些東西,項玉雖然不知道陳永華分析的對不對,但是還是對於他十分佩服,在沒有什麽具體資料的情況下面能夠推測出這麽多東西出來,也是很不容易的,從戰略層面來說這個人確實是一個大才。

  “施琅的這些舉動最終可能會引起清廷的不滿,指責他在明軍主力征台的時候沒有絲毫作為,這一點施琅不得不防,因此他才會想到要奪取金門廈門兩地,這兩地對於清廷來說要比台灣更加重要,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奪取了這兩個地方意味著清軍在整個大陸上面的作戰告於段落,天下基本平定,統治者可以像百姓們宣稱明朝徹底滅亡,滿清人口不多,軍隊的數量更少,滿清貴族不願意看到戰事久拖不決,因為一旦日後有什麽變故,比如說如同去年延平郡王北伐之舉,一旦成功勢必聲震全國,對清廷的統製造成嚴重威脅,甚至動搖其根本,而且因為王爺一直將金廈兩地視為基地據點,當做北伐抗爭的大後方,因此金廈兩地的戰略意義重大,奪取了這兩地,基本上可以掃除明軍對於整個南方的威脅,未來即使明軍從台灣出兵襲擾東南沿海一帶各處,其效果也只是相當於一百多年前的倭寇之患一般,只是小蘚小疾,對清軍的威脅並不大,對於清廷的通知來說更無威脅,這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朝代來說意味著大局已定,施琅的這份戰功居功至偉。”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