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120章 價格戰
  增價計初步來看已經成功了,明軍到目前為止已經售出去了將近三千五百石的糧食,但是其中大部分都被糧商們搶購走了,百姓們並沒有買到所少,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至少減少了普通百姓的損失,而且還維持了一種供不應求的假象,以使得糧商們的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了明軍的口袋之中。  但是這樣是不夠的,秦文這時候一改增價計為減灶計,以誘使台南的糧商們一步步落入圈套中來。

  他在這一次的五百石糧食賣出之後,讓明軍士兵取出了四百五十石糧食出來,並且在售糧之前當眾宣布了這一數字,這使得民眾的恐慌加劇,搶糧變得更加猛烈,明軍維持了一百一十文的售價不變。

  台南的商人們之前連著搶購了近三千余石的糧食,心裡面已經有點打鼓了,他們起初以為明軍的糧食不多,不會超過一萬石,因此才決定將明軍手中的糧食全部收購過來,但是目前明軍已經拿出了三千五百余石的糧食,雖然價格一再上揚,但是數量始終沒變,這使得他們心中有點沒底,不知道明軍究竟還有多少糧食,因此不敢貿然出手搶購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秦文讓明軍拿出的糧食減少了五十石,雖然只是減少了五十石,但是這給了糧商們一個信號:那就是明軍的糧食已經不多了,只要自己這邊咬咬牙挺住,最終勝利的還是自己的。一想到之後的高價以及高額的利潤,商人們便最終咬牙跟了下來。

  就這樣一個賣一個買,明軍的糧食很快又銷售出去了三千石,盡管目前一次隻賣兩百石,但是無論是百姓還是商人們的搶購熱情都已經大不如前了,秦文看出來商人們的流動資金已經耗的差不多了,既然如此,那麽就該使出最後的一招了。

  明軍目前還有大約六萬三千石糧食,秦文只是用了六千五百石糧食就耗空了糧商們的資金,因此下一步將是他們哭的時候了。

  秦文讓明軍士兵一下子拿出一萬石糧食,直接定價為十文一鬥米,這個價格比目前的市價要低出好幾十倍,一次一經推出便很快遭到了百姓們的哄搶,明軍的突然降價和推出大量的糧食使得糧商們大跌眼鏡,他們似乎是意識到了自己已經上當了,但是這個時候已經遲了,他們大多數的糧食的進價都是在八文錢一鬥,加上從明軍手中高價買進了接近六千石的糧食,因此這個時候的糧食的成本價已經遠遠高出十文一鬥了,在成本價比售價還高的情況之下,商人們一般的反應就是惜售,因為買得越多虧損越大,何況現在他們手中已經沒有多余的資金了。

  商人們的反應在秦文的預料之中,他早就想到了應對的措施,那就是降價加加大供應量,用後世的專業術語來說叫做“傾銷”。

  明軍很快又拿出一萬石糧食出來,而且這個時候將售價定位了五文錢一鬥,這一下子不僅是買米的百姓們看不懂了,就連糧商們也都傻眼了,五文錢賣出一鬥米,這還能有利潤嗎?沒有利潤,能不能賣?肯定不能啊,於是更加堅定了他們惜售的行為了。

  商人們這個時候已經完全落入了秦文的圈套之內了,明軍繼續擴大供應,直接拿出兩萬石糧食出來,加上之前沒有賣完的糧食一起,直接將售價定為了三文一鬥,這一下子可算是將商人們的眼珠子都驚掉了一地,買漲不買跌的道理在這個時候又一次出現了。

  百姓們見明軍的糧食的供應量越來越大,而且價格越來越低,已經不擔心買不到糧食了,反而期待是不是接下來還有更低的售價,

之前一鬥米漲十文他們都搶著買,這個時候已經跌到比白菜還便宜了他們竟然陷入了觀望,有點意思了。  不過秦文根本就不關注這些,他的目光盯著那些商人,明軍將糧價定在了每鬥三文錢,商人們並沒有跟風進行拋售,反而在死守,進行惜售。

  好嘛!既然給你活路你不走,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明軍直接將剩余的兩萬三千石糧食全部拿了出來,定價兩文錢一鬥米,這下子市面上光是明軍沒有賣出去的糧食的總量就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五萬五千石了,平攤到台南的每一名百姓的身上,那就是每個人平均有兩百五十斤糧食了,足夠他們吃上五個月還不止。

  一時之間糧食從萬人搶購變成了無人問津了,搶購糧食的百姓們也覺得沒了興趣,紛紛散去,倒是那些正真缺糧,但是買不起高價糧食的窮人們這個時候才能買到他們夢寐以求的低價糧食了,基隆一帶的糧食的售價基本上在每鬥米五文錢,明軍的這些糧食都是軍屯田的產量,是軍糧,所以即使售價再低也是有利可圖的,加上之前秦文用高價賣出了六千五百石糧食,實際上已經將這些糧食按照基隆的市價收回了成本,因此這個時候即使按照每鬥米兩文錢賣還是盈利狀態,明軍實際上不會吃虧。

  明軍不會吃虧,那麽真正吃虧的是誰呢?很顯然是那些囤積糧食的商人和一開始跟著搶購的百姓,商人們的成本價遠遠高出明軍目前的售價,因此他們肯定是虧損的,那些百姓們由於買了高價糧,所以很顯然也是吃虧的。

  秦文的計策到目前為止已經成功了大半,目前就是要等,糧商那邊看到明軍這邊的存糧這麽多,肯定是撐不下去的,他們失去了流動的資金,但是手底下的夥計工人和糧食的維護看管,都需要資金的消耗,因此秦文斷定他們肯定也會跟著明軍的售價進行拋售,不然他們的資金鏈就會斷掉,他們大多數都是家族產業,家族裡面的人肯定不會允許自家的商行倒閉,因此會逼著家主做出拋售的決定,這只是遲早的事情,因此項玉和秦文這個時候下起了圍棋,兩人都不急,時間在明軍這邊,他們耗得起。

  此時城中的糧商們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明軍放出去的糧食的數量要遠遠超出他們預計,在這種數量的支撐下,老百姓購糧的迫切性一下子就完全消失了,因此就算是他們此時放出和明軍一樣的價格,相信銷量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就像是陷入了惡性競爭一樣,況且明軍那邊售價這麽低,但是卻是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樣子,他們不能不在意,因為一來大家都撐不過五個月的時間,而來他們不知道明軍後續還有沒有糧食繼續向台南這邊運送,如果明軍後續還是源源不斷的向台南輸送糧食,而且價格還維持在這種水平的話,那麽他們到那個時候在拋售就已經遲了。

  商人們聚在一起商量辦法,大家都知道眼下的形勢緊迫,但是他們卻拿不出一個很好的辦法,便面上都堅持著說自己這邊怎麽著也不會跟著明軍進行降價銷售,但是背地裡已經都在做這種準備了,等到會一開完,商人們便紛紛將自己家裡面的價格調低,有的調到鬥米兩文,跟明軍的定價一樣,有的在調到鬥米兩文的基礎上再買三鬥送一鬥,實際上價格降到了鬥米一文五,商人們為了盡快的回籠資金相互間自己就陷入了價格戰了,而秦文這個時候終於等來了自己的第三步了。

  秦文派人前去各家糧店散播消息,說是明軍那邊又降價了,又運來了更多的糧食了,明軍也很配合的拿出部分糧食進行限購,直接將價格降低到鬥米一文錢,這一下子將商人那邊剛剛有起色的成交量馬上拉了下來,糧商們沒辦法隻好再一次跟著明軍降價,糧價跌倒了地板上了已經。

  好了,既然糧價已經這麽低了,那時候將它升上來了,明軍開始暗中悄悄收購各家糧店的糧食,商人們這個時候有人來買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以前在他們眼中是發家致富反而糧食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了燙手山芋了,明軍很順利的從糧商哪裡回購了六萬石以上的糧食,這個數量幾乎已經是糧商們全部都儲糧了,正當他們在為自己終於將倉庫裡面的存糧全部清理一空而送了一口氣的時候,台南的糧價又漲回了鬥米十文錢的水平,而這個時候明軍也已經停止售糧了,台南出現了一家新開的商行——和泰商行,它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出現為了,而且這個時候城中只有這家新開的商行裡面有糧食大量出售。

  商人們這才追悔莫及,他們意識到了自己上了一個圈套,但是這個時候大多數的糧商已經元氣大傷,好一點的損失了七八成,壞一些的則損失超過了九成,而且手中已經沒有足夠的糧食以供他們回血,因此他們已經無力和這個新的商行抗爭了。

  沒錯,新商行正是明軍自己開的,商行的老板就是秦文,只不過背後正真的老板則是明軍。糧食這種東西看來還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面比較好,雖然這樣一來比較容易形成壟斷的局面,但是為了台灣和以後統治區的穩定,這一項工作看來是要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其實這一點跟解放初期,上海的商人哄抬物價投機倒把一樣,都是乘著政局變更,市場不穩定的時候企圖大發國難財,商人永遠是追去利益的,商人們愛國嗎?也許吧,但是商人們絕對是最愛利益的,無利不起早嘛!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