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236章 出兵台中
 中華軍的海軍大軍已經在台南駐扎了超過半個月的時間了,清軍在這段時間裡面忽然變得安靜起來,澎湖島周圍除了布下嚴密的封鎖和警戒線之外,島內一片靜悄悄,海軍每天都要進行海戰的訓練,士兵們之前緊繃的心也在戰爭一拖再拖之下稍稍放松下來。

 對於清軍的按兵不動,中華軍這邊並不是完全沒有應對辦法,四艘鐵甲艦每天都被派出去騷擾清軍,它們憑借著自身航速和火力的優勢,對清軍的外圍船隻進行襲擾,有時候還對落單的船隻進行攻擊,而清軍顯然也有應對辦法,那就是成規模出動,一遇到中華軍的艦船來襲,清軍的戰艦迅速的抱團禦敵,雖然他們沒有太強的攻擊力,但是至少能確保大部分的戰艦的安全,不至於讓中華軍各個擊破。

 往往在這個情況之下中華軍的鐵甲艦也只是試著找一下機會,他們在射程上面佔有優勢,因此能夠在清軍的射程范圍之外進攻,碰上隻裝備普通火炮的清軍,他們還能夠將距離靠的更近一些,這些清軍的艦艇也毫無辦法,只能挨揍求救,隨後大隊的清軍艦隊趕來,中華軍的鐵甲艦就自行退走,往返不停,每天都上演著這樣的事情。

 這樣一來雙方都出現了問題了,首先是中華軍這邊,四艘鐵甲艦每日近乎不停的航行出動,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燃煤,但是苦於台南不產煤,所以所有的燃煤都要從基隆那邊調運,之前因為他們的活動還不是那麽頻繁,所以燃煤的供應還能夠保持,每天還有一些結余,但是隨著他們的活動的增加,每天的運煤量抵不上消耗量,之前測存煤也不得不拿出來倒貼,一時之間台南陷入了煤慌。

 於是四艘戰艦在大強度的活動了一周之後,終於有一艘艦船要歇息了。每天出動的戰艦減為三艘,並且每天輪換,既能夠減少耗煤量,也能夠讓船上的士兵們稍稍的休息調整一下。所以沒什麽問題。

 但是清軍這邊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清軍戰艦在和中華軍的鐵甲艦之間的交鋒全都落入下風,幾乎都是毫無還手之力,能不能保存下來就要看自己這邊的援軍來的是不是及時了,來的及時他們就能夠逃過一劫。來的不及時他們就可能會葬身海底了。

 即便是幸存下來的戰艦,幾乎也都是全部帶傷,因此造船廠裡面一時之間全都塞滿了送過來修理和戰艦,數量多達六七十艘,這讓幾個造船廠的建造新艦的進度大受影響,一時之間在修舊艦還是造新艦上面清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將軍,真的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了,就在剛剛過去的十天裡面,我們就已經損失了十二艘戰船,並且還有多達六十九艘戰船受損。需要返廠修理,再這樣下去不到一個月,我們將徹底失去戰爭的主動權啊!”吳英情緒十分激動,就著兩天,他自己的艦隊就損失了十幾艘船,士兵們的士氣也降低了不少。

 施琅沉默不語,神情十分的嚴肅,看不出他在想些什麽。

 清軍的損失施琅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對方這是在使用一種步步蠶食的方式,讓清軍這邊的實力慢慢的消耗。但是這個時候顯燃不是去和中華軍進行決戰的時機,施琅在等待合適的時機,王翦滅楚的時候還不是在秦楚邊境駐扎了多時嗎?這一段時間北風實在是太大了,雖然清軍在順風的位置。看起來風向對他們有利,但是施琅知道他們要去進攻的是台南城,當他的艦隊進入大海灣之後,這種優勢就會變成徹底的劣勢,敵人只需要放幾條火船,清軍艦隊就將損失慘重。

 但是眼下的這個損失的速度也是他不能接受的。施琅知道中華軍經歷了上一次的台中海上伏擊之後,幾艘鐵甲艦都變得小心翼翼,因此險要伏擊他們就變得非常的困難了,實際上也難以操作,但是這些艦體必定還是會對上一次的事件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施琅乾脆決定收縮防線,將主力艦隊的防禦圈向澎湖島內收縮,外圍的巡哨船和警戒艦隊保持在海岸線附近,這樣一來敵人想要達成之前的那種襲擾,所冒的風險勢必大大提高,必定會因此收斂。

 施琅的猜想不錯,中華軍見清軍的艦隊的防禦大幅度的向內收縮之後,果然不敢向之前那樣進行逼近襲擾了,畢竟越靠近島嶼,清軍可以隱蔽的地方就越多,中華軍的艦船被襲擊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了,所以在這之後清軍的損失大幅度的下降了。

 實際上在這一段時間裡面,清軍並非是完全按兵不動的,施琅在暗中向台中緩慢的增兵,董義手中的士兵從最開始的一千余人增加到了四千多人,他的軍隊在之前攻城的時候傷亡過半,主要是在攻打四座烽堡的時候難以拿下,只能拿士兵的性命往裡面填,這也導致了城破之後士兵們的大肆屠殺,那個時候大家都殺紅了眼睛,就算是董義有心阻止也不能阻擋,更何況他沒那個心思。

 在施琅的眼中,台中城將是下一個階段雙方的爭奪的焦點,極有可能戰局就會因為它而扭轉,因此大幅度的增兵將它牢牢的握在清軍的手中,這樣就能使己方處於主動的位置。

 而中華軍這邊也在積極的調動兵力,台南城除了大批的海軍雲集之外,陸陸續續的從台東和基隆調遣了接近三千名士兵過來,基隆城裡面的剩余兵力只剩下不到兩千人,但是因為城中還有數量眾多的民兵,加上城池的防禦非常的堅固,因此清軍想要拿下基隆就不能像台中城那樣出動兩三千人就能辦到了。

 此時的台南已經能夠出動五千人的軍隊前去收復台中了,台中城在之前的作戰部署裡面並沒有被項玉重點考慮,這算是他的失誤,等到施琅將他的觸手伸向台中的時候,項玉這才驚訝的發現這裡極有可能會是清軍的主要突破口,如果清軍從大陸海運大量的陸軍過來,以台中城為依托,在台中城設下防線,然後派出主力軍隊從海陸兩面進攻基隆,只怕基隆城就危險了,那個時候再從台南出兵救援就顯得太遲了。

 而且這個時候施琅顯然是正在進行這個行動,盡管清軍調兵比較隱蔽,但是台中城的規模實在是有限,四五千人駐扎在城內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清軍向台中增兵的消息很快就被中華軍發現了。

 台南城外,五千名士兵準備就緒,他們臉上的神情都十分的莊重肅穆,項玉這一次決定親自率軍出征,台中城必須要被收復,不能讓清軍在島上站穩了腳跟,不然以中華帝國的實力和清廷耗下去肯定是勝少敗多的。

 大軍一連行軍了兩日,第三天的中午,終於來到了台中城。

 台中城在之前的進攻之中受損嚴重,四座烽堡其中有兩座已經被炸塌了,城門到現在還空缺著在,遠遠的望去城牆的磚石上面都浸染這醬紅色的血跡,幾處女牆被清軍的炮彈崩碎了,南城牆上面的兩門火炮已經沒有了。

 項玉冷冷的看著遠處的城池,這座軍城裡面曾經駐守著他們的五百名士兵,但是這個時候卻換成了四千名清兵,今天,它將再一次易手,重新回到中華軍的手中。

 大軍沒有立即展開進攻,項玉下令原地休息,準備埋鍋造飯,大軍稍作休整,吃過午飯之後再一鼓作氣拿下台中城。

 五千名中華軍的出現自然也引起了城中的清軍的注意,台中城這個時候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防禦價值,加上城內的規模比較小,所以清軍的主力全在城外。

 董義這個時候心裡也變得緊張起來,清軍早就料到了中華軍會對台中城展開反擊,所以一直在向台中城增加兵力,這個時候他手中的士兵人數已經接近四千五百人了,但是眼前清軍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士兵中間出現了很嚴重的水土不服的情況。

 這個時候的台灣還不像後世那樣經過了多少代人的開發, 島上森林遍布,樹木不僅茂密而且種類繁多,在古代,世人對於這種叢林密布的地方都敬而遠之,自古以來都有瘴氣這種說法,說的便是山高林密空氣不通,山林間密布著有毒氣體,對人的健康會形成極大的影響,所以古代時常有流放三千裡之說,流放的地方便是這些人少林多的地方,比如說廣東福建海南一帶,只不過經過中原的連年征戰之後,大量的人口向南遷徙,逐漸的將南方開發出來了,這才有了江南魚米之鄉的說法。

 台灣相對於這個時候中國其他地方來說,單從人口密度上來說就要低出許多倍,按照之前荷蘭人在的時候的數據,當時台灣島上的漢人加上土著人一共還不到四十萬人,連大陸上的人口數量的一百分之一都不到,而且還主要集中在台南和基隆一帶,後來基隆被西班牙人進攻之後人口銳減,剩余的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台南一帶,台中城只是後來梁國建立起來的一座小城,其根本目的是用以軍事用途的,所以不管是從人口數量上還是從建城的時間上來說,台中城都只能算是一座小且新的城市。

 而這個時候福建廣東一帶的水土條件已經相對之前大為改善,清軍的水兵大多數是這兩個地方的人,他們對於台灣的惡劣水土環境自然出現了不服的情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