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223章 拔掉澎湖島
 下午的時候,林寶成一行人又回到了之前的那個地方,羅納德早就派人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了,見他們到了一處酒館馬上又出來了,之後只是在城中的中餐館吃了一頓飯,似乎並沒有見澳門的幾大商人,這使得他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他的這樁生意還有戲。

 這個時候林寶成已經變得有底氣的多了,談判起來也變得十分無所謂的樣子,在原價八百兩的基礎上再加了五十兩,合擊八百五十兩白銀一門大炮,而且要十三磅十四磅的的火炮,不要小口徑的輕重量的小型火炮,態度十分的堅決。

 本來羅納德還準備在這上面做做文章,大小兩種火炮的價格顯然是不同的,但是這個時候對方明確的提了出來,顯然是事先做過了一番研究了,可以說是行家了,因此他也隻好同意了。

 但是雙方在價格上面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分歧,這次換成了林寶成一副你愛買不買,我有的是渠道的表情,搞的羅納德十分摸不清底細,最後無奈隻好同意了對方的這一報價。

 林寶成一共提出購買五百門火炮,因為價格比計劃之中的要低上許多,所以他又購買了兩千杆火槍,都是新式的燧發槍,每一杆槍的售價是三十兩白銀,這個價格也算是比較公道了,羅納德的手中有存貨,所以火槍和一百門火炮馬上就交貨了,林寶成也付了二十萬兩白銀的價格,剩余的四百門火炮羅納德說估計要等上五六天的時間。

 這個時間在林寶成的接受范圍之內,所以他就先帶著一百門火炮和兩千杆火槍回到了船上安心等待。

 這一趟下來,林寶成不僅買到了施琅交代的五百門火炮,而且還額外的買到了兩千杆火槍,最後自己還剩下一萬五千兩白銀,這當然是落入了他自己的口袋了。

 前後大約等了五天的時間,羅納德終於將協議之中約定好的火炮全都湊齊了,林寶成自然是心滿意足的返航了,而羅納德這邊也是大賺了一筆。拋去兩千杆火槍不說,但是五百門火炮,其中一百門火炮是他自己的存貨,每一門獲利七百兩白銀。這就是七萬兩了,剩余的四百門火炮他是找的別人拆借的,差不多也能賺到這個數,只要自己這邊最後從本土運來四百門火炮還上就好了,這樣來看他的利潤在三十五萬兩白銀了。這一單生意抵得上他兩三年的收入了,羅納德自然是心滿意足了。

 林寶成的船隊在海上行駛了三四天的時間,終於安全的返回了金門,而他們帶來的五百門火炮則優先裝備給了早就被選好的二十艘戰船,再加上清軍原本就有和從陸軍之中調配過來的紅衣大炮,這個時候軍中一共有超過九百門遠程重炮,它們被集中安置在四十艘戰艦上面,這四十艘戰艦都是噸位在五百噸以上的大型戰船,體型大火力猛,防護力也比較好。都是用上好的木材打造而成的,光是這四五十艘戰艦就花去了施琅三十多萬兩的白銀,其他艦船加上艦船上面的火炮武備等等,他手中的這支船隊一共耗費了將近兩百萬兩白銀,這可是一大批錢財啊,要知道這個時候朝廷的一年的稅收也才不到兩千萬兩,還要維持上百萬的軍隊,以及各個地方的政府開支......所以說海軍一直都是一個貴族軍隊,不是一般的國家玩得起的。

 得到火炮之後的清軍,終於可以開始進行射擊訓練了。紅衣大炮的威力自然不是普通的大炮可以比擬的,史書上面記載它的聲勢震人,射程極遠,可達十余裡。換算成今天的長度就是五公裡左右,這當然是在吹牛了,紅衣大炮最大的口徑比也只有22倍口徑,射程勉勉強強能夠打到兩三公裡,但是在這個距離上能不能夠打得中基本上得靠天,所以這個時期的英國皇家海軍規定戰艦在作戰的時候。距離要到五百米左右才能開炮,太遠了根本就打不到。

 清軍這麽大的動靜自然是引起了中華軍的警惕,項玉見清軍的訓練日趨頻繁,從最初的操練船隻,到編隊演練、跳幫接戰,再到這個時候的大規模火炮的試煉,顯然是已經接近完成備戰了。

 這個時候中華軍的所有海軍艦船已經全部集結待命,項玉只在基隆留下一支防禦型的艦隊,然後帶著主力艦隊穿過台灣海峽,向南前進,準備前往台南,從清軍的動向上來看,他們的首選目標肯定是台南了。

 當艦隊進過了台中之後,澎湖島就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這個時候的澎湖島上的清軍兵力有限,只有不到五百人,四五艘戰船,見到中華軍的大軍前來之後,這些人一邊慌亂的點燃了島上的烽火,一邊急忙搭乘戰船準備逃跑,項玉當然不想就這麽放過他們了,於是派出三艘鐵甲艦進行追擊,其余艦船減速行駛,等待出去作戰的船隻歸隊。

 澎湖島畢竟距離台灣的距離更近一些,雖然島上的清軍士兵逃得比較快,但是他們的戰船的速度卻快不起來,很快就被後面追上來的三艘鐵甲艦給追上了,清軍根本就不打算作戰,幾艘戰艦上面又擠滿了士兵,因此隻想盡快的逃回去。

 這個時候金門島上的清軍已經通過烽火知道了澎湖島遭受了攻擊,於是也派出了軍艦前來接應,雙方這個時候只差了不到五六公裡,在海上幾乎已經可以看見彼此了。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中華軍對他們發動了攻擊,三艘鐵甲艦這個時候已經靠的很近了,甚至距離這幾艘逃跑的敵艦不到五百米的距離,因此第一輪炮擊就將三艘敵艦給擊傷,被擊傷的戰艦的速度很快的就降了下來,船上的士兵們大呼小叫亂成一團,中華軍越過他們駛向最前面的一艘正在加速逃跑的戰艦,又是貼近的一次齊射,五六十發炮彈直接將這艘小船送到海底去了。

 剩下的事情也十分的簡單,幾艘幾乎沒什麽戰鬥力的傷船被挨個的解決掉了,船上的四五百名士兵這個時候紛紛落水,又被中華軍這邊的士兵們無情的射殺,海面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求饒聲、呼救聲以及一些慘叫聲。

 等到金門島派來的援軍感到戰場的時候,五艘戰艦已經全部趴在海面上了,它們正在緩慢的下沉,海面上飄滿了大片的清軍士兵屍體,還有一些受傷未死的士兵正在努力撲騰,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從而是自己得救。

 而清軍這個時候並不敢貿然施救,因為在這之前,曾經出現過中華軍的戰艦利用他們搭救落水士兵減速的時候,突然從遠處殺出來,將救援船隻也送到海底去的事情,所以他們這一批戰艦先在海上組成了一道警戒線,預防敵人的偷襲,在這之後才敢撈救落水的士兵。

 三艘鐵甲艦很快的就從後面追上主力艦隊,浩浩蕩蕩的向著台南去了,隊伍中間並沒有出現什麽特殊的氣氛,對於取勝,似乎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而清軍這邊,因為又損失了四艘戰艦,還戰死了三百多名士兵,另有八十多人受傷,六十多人失蹤,所以救援艦隊的士氣並不是很高,好在施琅連日來的訓練還是挺有效果的,加上海灣內的士兵們大多數並不知情,所以士氣看上去還算是高昂。

 施琅看著手中的這份報告,這是九月到十月這兩個月的戰報,期間清軍和中華軍一共在台灣海峽交戰二十五次,清軍這邊損失了三十六艘戰艦, 另有十七艘戰艦被擊傷,士兵一共陣亡了一千七百余人,六百多名士兵受傷,另有超過九百多名士兵失蹤,如果再加上今天的損失的話,他的艦隊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裡面一共損失了四十艘戰艦,戰死士兵超過兩千人,這個傷亡已經達到水軍的十分之一了。

 而反觀中華軍這邊,在九月份的交戰之中,對方並沒有出動鐵甲艦,所以雙方的戰損比還算是可以接受,一共有十一艘中華軍的戰艦被擊沉,六艘戰艦被擊傷,具體的傷亡人員估計是自己這邊的六分之一,差不多是三百人,之所以傷亡的這麽少,那是因為他們只有兩次是全軍覆滅,而且都只是出動一艘戰艦的時候,而己方這邊已經出現了五次這樣的情況了。

 但是自從十月初中華軍出動鐵甲艦參戰以後,戰場上的形勢就急轉直下,清軍再也沒有打過一次勝仗了,幾乎每一次出動都全部被殲滅,只有一次例外,因此到了後來施琅便有意的減少這種小規模的戰鬥了,因為他發現跟中華軍的鐵甲艦單挑,清軍這邊沒有戰艦能夠抵得住,就算是四五艘戰艦遇到一艘戰艦,也不一定打得過,所以再打下去往往是徒曾傷亡,不僅起不到什麽效果,而且還會對士氣不利,雖然他還想經過幾次的實驗,向要全面的了解對方的鐵甲艦的性能,但是肯定不能直接用士兵的生命往裡面填,太不劃算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