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90章 發現行蹤
  兩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明軍派出去的探子終於打探到了梁國軍隊的行蹤,這是一支純步兵,人數在一千八百人左右,他們速度不快,陣中並沒有火炮隨軍,大軍走走停停,似乎是並不急著趕路的樣子,一天的行軍路程不超過一百裡路。  照這個速度推算的話他們最起碼要道七月初才能抵達基隆城下,明軍眾將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心裡面都稍稍安心一些了,之前的征兵使得明軍的人數接近一千二百人,對方人數雖然比明軍這邊多,但是數量上的優勢並不大,加上自己這邊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的優勢,戰爭的主動權完全在自己這邊掌握著,因此對於敵人的這一支孤軍,精靈們並不擔心。

  項玉根據探子回報回來的消息,推測出敵人的路線和可能就是之前自己行軍是所走過的海邊平底,這一代的森林比之更靠東的線路要稀疏不少,大軍的行進路上障礙物要更少一些,被伏擊的可能性也要小一些,因此適合大軍行進。

  項玉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了朝鮮戰爭期間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軍的一次成功的戰役——仁川登陸戰,這一場戰役直接將北朝鮮的人民軍一分為二,兩邊的軍隊不僅全部暴露在美軍的飛機大炮面前,而且美軍陸戰隊可以直接威脅北朝鮮的首都平壤,不僅一舉扭轉了戰場上的不利局面,將大廈將傾的南韓政府挽救於危難,而且將越過三八線的人民軍十余萬部隊全部殲滅,這一場戰役使得在金日成的計劃裡面本來隻用打一個月的內戰,變成了長達三年的拉鋸戰,要不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入朝,或許世界上已經沒有北朝鮮這個奇葩的政權了。

  那麽明軍自己實施這樣的登陸作戰的可行性有沒有呢?

  理論上是可行的,因為海軍目前擁有五艘戰船,一起可以運載超過三百名士兵實施登陸作戰,但是這個時代畢竟不同於後世,眼下的明軍也不是彼時的聯合國軍,不僅沒有強大的支援火力,登陸的人數也達不到壓製住敵方的效果,很有可能這三百人上去直接就送到了對方的嘴裡面。

  項玉的這一設想提出來之後軍中將領反應不一,有人讚同有人反對,張聰他覺得與其分兵前去登陸,還不如擊中兵力和敵軍正面決戰,明軍利用熟悉地形的長處和武器裝備的優勢,能夠阻擋住敵人北上的路線,並且他還將這一條路線給指出來了。

  在北上的路線上面,有三處峽谷可以進行伏擊或者阻擊,明軍只需要在這三處峽谷的其中一處埋下伏兵,則敵人將成為甕中之鱉,明軍自己可以采取的辦法有很多,比如提前埋設炸藥,從兩側山體上面放下滾木礌石,依托有利地形使用明軍的新式火槍給予敵人大量殺傷,或許明軍不用一蹴而就,甚至可以將三處峽谷設置為明軍的三處防線,一次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節節抵抗,不僅可以消耗掉敵方的兵員而且可以大大的打擊敵方士兵的士氣。

  張聰的這個方案非常不錯,竟然頗有後世太祖遊擊戰的精髓,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可以逐步消弱敵軍的有生力量,但是項玉擔心敵軍這支部隊受過一兩次挫折之後會慌忙撤兵,並且將明軍的實際情況匯報給承天府的馮信,那樣梁國下一次的出兵勢必將傾巢而出,只怕是不好抵擋。

  張聰的作戰方案得到了幾位將領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張三亮、鄧明兩人,項玉雖然對於他這個方案有一點點擔心,但是也不好直接否定他,轉而向陳永華問道:“軍師可有什麽妙計?”

  陳永華看了看地圖,

想了一會,說道:“敵軍人數較少,這說明馮信他已經被我們之前的示弱給迷惑了,所以派出的軍隊不多,我想這支軍隊的將領恐怕也跟梁國高層一樣,認為這一戰將是手到擒來,不會吹灰之力,所以勢必會出現疏忽大意,我想我們可以使用誘敵深入之際,將敵人引入到我們之前布下的圈套之中來,但是這一戰最重要的是不能有敵軍逃脫,以防止敗軍回到台南去報信,那樣的話敵人下一次的進攻將會變得不可阻擋,所以我同意項將軍的意見,派出一支部隊對敵人形成南北包夾,這支部隊從陸地上出發很容易被敵方斥候發覺,所以我同意將軍派遣海軍出戰的想法。”  “當然,正面戰場之上的作戰方案剛才張將軍已經給大家指出來了,這一方案十分精妙,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我們的優勢。”陳永華知道張聰是項玉手下的老部下,在許多年輕將領面前他對張聰表示出了尊崇。

  這一戰的基本方針算是定下來了,項玉這個時候最關心的是軍械所的最後一批新式子彈什麽時候能夠送來,之前燧發槍已經全部分發到部隊中去了,士兵們拿到槍也有一段時間的適應,同時送來的也有第一批的新式子彈,一共有八千發子彈,軍械所這時正在全力生產子彈,每天的產量在三百發左右,這時候算算應該是有接近一萬發要送過來了,因為要進行敵後登陸的三百名士兵已經先行出發了,之前生產的子彈全部都給他們裝備上了,所以這兩個星期內加上這一批一共一萬四千發子彈將列裝給正面戰場上的士兵。

  明軍正面戰場的作戰的士兵有八百一十五人,除去非戰鬥人員,作戰士兵有七百五十人,平均每人二十發子彈,這一數量自然是遠遠不夠的,但是至少在戰爭初期的第一次伏擊中能給梁國的軍隊最大限度的殺傷。

  梁國軍隊的出征主將叫做夏立,他並不像率軍出征,尤其是到偏遠的北部去作戰,在他的記憶裡面,北部地區都是些凶蠻殘暴的土著人,根本沒有征討的意義,且不論他的軍隊在叢林中的作戰經驗幾乎沒有,就是能夠打贏,這些人也會逃進深山老林,大軍一撤過不了多久他們就又會出來活動,所以他對於北上作戰比較抗拒。

  聽說陛下是因為大批百姓逃到了北邊,借著出征征討反抗勢力的理由派遣大軍將他們都抓回來,但是夏立出城之前並沒有得到這樣的特別叮囑,好像這件事情只是謠傳,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兩萬賤民而已,費得著勞師動眾嗎?夏立感到有點疑惑。

  這個時候的台灣正值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候,士兵們走不了多久就會怨聲載道,攪得夏立心裡煩躁,他縱馬揚鞭,一路打馬飛奔,走到隊伍中間,停駐下來,梁軍隊伍這個時候拉成了長長的“蛇”型,士兵們沒精打采,耷拉著腦袋,夏立抬頭看了一眼天空,距離午時還有一個多時辰,天氣確實是非常炎熱,士兵們皆大汗淋漓,他自己的鎧甲下面也是汗水隻淌。

  “傳令下去,讓大軍原地休息,讓後隊的士兵們跟緊點,哪個要開小差就把他抓起來當眾嚴懲!”夏立對著身邊的副官說道。

  副官揮舞著令旗沿著隊伍一路傳達將令去了,夏立騎馬來到一處樹林下面下馬休息,士兵們也都紛紛鑽到樹蔭下面隨意躺下,嘴裡低聲咒罵著,也不知道是咒罵這酷熱的天氣還是別的什麽。

  預計要花費兩個星期就能抵達的梁軍足足走了一個月的時間才終於進入了明軍的視野,這支軍隊看上去隊形混亂, 士氣低迷,根本就看不到一支軍隊該有的樣子。

  項玉暗暗後悔,早知道這支軍隊這麽糜爛,還用得著花費那麽大的氣力去搞什麽“仁川登陸"嗎?自己這邊固然不是聯合國軍,但是對方連人民軍的一半都比不上。

  而且看敵人的這個樣子,就算是從陸上派軍摸到他們的後年去抄了他們的後路他們也不會有什麽發現。

  此時的梁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明軍給盯上了,夏立他走在隊伍前面,眼前的這道峽谷讓他感覺有點詭異,這種感覺十分奇怪,但是有說不出來個一二,他抬頭看了一眼天,這時候天色還早,看起來距離天黑至少還有兩個時辰,這段時間正是趕路的時間,趁著溫度稍微低一點的時候多行軍一段路程。梁軍出發之時攜帶了半年的軍糧,這時已經吃到了一個月的,加上返程再消耗一個月的分量,留給他的時間十分有限,考慮到在北方作戰可能出現的意外耽擱,再加上後續的一系列舉措,比如召集和遷徙百姓,這些軍糧可能還有額外的消耗,所以這個時候能少在路上消耗一點是一點了。

  夏立右手一揮,梁軍繼續向著前方前進,士兵們還是一如既往的無精打采,完全不知道他們已經步入了一個等待已久的陷阱之中。

  項玉默默注視著這支軍隊進入了已經設下重重陷阱的峽谷,嘴角微微揚起,他的目光盯著峽谷地面上中間的那顆巨石,上面寫著他送給這支梁軍的禮物,希望他們會喜歡。

  PS:那就這樣了,今天算是四章了,我改了半天,沒改過來。怪我自己失誤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