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69章 積極備戰
  依照明軍目前的兵力顯然是不能夠跟日本軍隊正面硬拚的,根據項玉的觀察,日本士兵中有許多人使用的還是冷兵器,另外一部分士兵手中拿著的是火槍,日本人將它稱之為鐵炮,屬於火繩槍的一種,威力和射程跟明軍裝備的火繩槍差不多。  日本軍隊由於是直接在海岸邊上搭建的營地,雖然有警戒部隊,但是守衛並不森嚴,外面也沒有修建圍欄板牆之類的防禦設施,甚至也沒有搭建提供警戒的哨塔,可見這支部隊眼下還是比較松懈的,可能跟他們覺得這個地方沒有人有關系吧。

  張聰建議明軍可以趁夜發動夜襲,明軍大隊人馬天黑之後出動,悄悄摸到日本軍隊的營地附近,然後用火箭和炸藥包來燒毀攪亂日軍的軍營,等到日軍士兵慌亂之際明軍士兵突施襲擊,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將他們往海邊驅趕,在擊中火槍和炸藥包投擲對他們進行大量殺傷。

  張聰的這個辦法如果是單獨用來對付陸上的日軍的話,還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由於海上還有一批日軍的戰船,目前還不清楚船上面到底還有多少沒有下船的日本軍隊,如果只是攻擊日本人的陸上部隊的話,萬一船上面的軍隊數量比較多,他們前來增援,不說明軍能不能吃得下岸上的日軍,就算是吃掉了,這批海軍也已經被驚動了,明軍的威脅並沒有消除,反而因為暴露了自己時刻都有可能會被日軍的剩余部隊從海上襲擊。

  海軍打陸軍,由於機動性的關系,陸軍完全喪失了主動權,加上明軍的基地離海很近,日軍的戰船不需要登陸,在海上就可以通過炮擊襲擾明軍,造成百姓的死傷和恐慌,這個後果是在戰前必須要考慮到的。

  項玉手中並沒有戰船,有的只是十幾艘小型的漁船,拿這些漁船去跟日軍海軍作戰時完全不現實的,而且軍中只有五門火炮,這個數量實在是太少了,短時間之內也不可能大量的趕製出來,那麽要怎樣對付這些日軍的戰船呢?

  張三亮提議說可以用炸藥包將這些戰船全部炸沉,這些戰船這個時候都是停泊著不動的,海面上的風浪這個時候並不大,明軍可以攜帶炸藥包潛到戰船便是,將炸藥包安在船身上面,然後再統一引爆。

  不過他自己也知道這個提議可行性很小,因此說道最後自己都說不下去,項玉感到有些沮喪,這個時候才深刻體會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為什麽拚命的要發展海軍,一個沒有海軍的國家,時時刻刻都將民林來自海山的侵略,更別提保護自己的生命線什麽的。

  明軍這個時候實在是太弱小了,哪怕是將台灣城劉國軒手中的水軍力量分給項玉一半,項玉都不會將眼前的這些個日本人造出來的小船放在眼裡。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陳永華悠悠道:“眾位將軍不必擔心,某有辦法將這些倭寇的海船付之一炬!”

  項玉幾人眼前一亮,連忙詢問他有何妙計,陳永華不緊不慢的說道:“那日經過台中的時候,不知各位將軍注意過沒,當眾人行走到一段沼澤地段的時候,低窪處的水坑中的水流出的顏色是黑色的,當時一名八歲孩童失足掉進水中,這黑色的“髒水”洗之不去,粘在孩童的衣服上面結成痂。”

  陳永華這麽一說張三亮有些印象了,當時還是他帶著這個孩童去漿洗的,確實如陳永華所說的洗之不掉,可是這根擊敗日本人的戰船又有什麽關系。

  張三亮想不明白,項玉卻聽明白了,黑色的液體,

粘糊糊的,粘在身上洗不掉,這說的難道是石油?  石油這個東西早在北宋就被沈括記載在他的夢溪筆談之中了,“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並預言“此物後必大行於世”。

  石油對於現代工業文明來說是重要的燃料,但是對於這個時候的明軍來說,石油就是一種利器,一種用來擊敗敵人強大海軍的利器。

  項玉立刻讓張三亮帶領士兵前去采集石油,按理來說石油既然溢出了地面,說明儲量很高,並不擔心石油夠不夠的問題,只是這一來一回至少要耗上六七天的時間,眼下不知道明軍能不能等到他們將石油開采回來。

  既然定下了大致的作戰方針,那麽就要積極備戰了,項玉將幾個民兵將領集中起來將眼下的局勢向他們告知,並且要求他們這幾天跟隨明軍一起訓練,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戰鬥,民兵將領也都明白,如果明軍保護不了他們的話,大家都將面臨滅頂之災,他們都是從福建浙江一帶遷徙過來的,一百年前還經受過倭寇的荼毒,因此對於日本人都是十分憎惡的,因此都表示接受項玉的安排。

  民兵是從七千余名百姓中挑選出來的青壯年,人數大約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平時只有大約五百人持有武器擔負一些包圍警戒工作,其他人都是各處的勞動力,沒有太多的時間參與訓練,因此這下子將他們集中起來之後,整支隊伍看上去比較混亂。

  明軍將之前淘汰下來的老式火繩槍還有刀槍劍盾什麽的都交到民兵手上, 即使這樣仍然有近五百人沒有武器,項玉便將這些人安排到後勤部隊中去,並不需要直接上戰場,主要負責明軍和民兵的武器彈藥的搬運,傷員的轉移和抬運等工作,相當於淮海戰役中的支前。

  民兵們都已經被告知了眼前的局勢,盡管他們感到有些緊張,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身後保護著的都是自己的家人,一旦敵人突破了自己的這道防線,那麽受苦受難的將會是自己最親愛的人。

  明軍這時由於大部分都換上了燧發槍,所以練習的內容主要就是如何整隊,瞄準、射擊,裝填、整隊再上前射擊這一套,練得就是士兵的轉換和裝填的速度,提高每分鍾的射擊速度,這個時候明軍一分鍾只能射擊兩次,也就是說一名士兵在一分鍾之內可以開兩次槍,這個速度是十分緩慢的,不僅遠遠低於巔峰時期的普魯士士兵,甚至連荷蘭人也比不上,項玉想在這段時間之內通過訓練使得士兵們的射擊速度能夠提高一些,至少能向上提高一次的射擊速度,可別小看這一次,這意味著明軍八百人的規模可以打出一千二百人的效果,日本士兵沒有騎兵,全部都是步兵,火力強度對於人數方面不佔優勢的明軍來說十分重要。

  而民兵有槍的士兵則劃歸到明軍的陣中和明軍進行一樣的訓練,至於那些使用冷兵器的士兵則另行有張聰按照之前明軍的傳統訓練方法進行訓練。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