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鐵礦山每天的產量大約在五十噸左右,這個產量要是放在現在,那真是不值得一提,但是在眼下的基隆這裡,這可是個很了不起的成績,自從梁軍的俘虜加入了礦山的隊伍之中後,礦場的人手短缺的問題稍微得到了緩解,產量這才得到了提升。 礦山的礦石開采出來之後要經過人力的運輸達到基隆城外的煉工廠,這其中的艱辛自不必提,在這個沒有機械全靠人力畜力的時候,每天運輸五十噸的礦石的難度實在是太大,為此明軍專門製作了大量的木車,這是一種四輪馬車,一次能裝兩千斤的礦石,車聲為了減重所以是硬木結構,下面安裝了四個鐵製車輪,這種車輛的行駛需要四匹馬或者兩頭牛的拉力,基隆眼下並沒有這麽多的畜力,因此許多車子其實是用人力拉的,當然這些工作都是由礦上的礦工來進行的,因此在礦上有大量的俘虜因為這個而積勞成疾。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展必然是一部血淚史,這其中有這個民族自己的血和淚,也有異族和異己的血淚混合其中,眼下明軍的發展便是基於日軍和梁軍的俘虜的血淚之上。
煉工廠只能將鐵礦石進行初步處理,去除雜質,提取出有用的鐵礦,然後熔煉之後打造成各種器具,諸如火槍的槍管,鐵劍,盾牌,火炮的鐵箍等等。
但是鐵的脆性比較大,雖然硬度比銅大,但是延展性卻比銅要差很多,所以這時候的用處雖然有所擴大,但是在很多領域還不能夠完全取代銅的作用。
擔守後世的一項冶煉技術卻改變了這一局面,那就是煉鋼。
鐵水中含有碳、硫、磷等雜質,影響鐵的強度和脆性等,需要對鐵水進行再冶煉,以去除上述雜質,並加入矽、錳等,調整其成分。
煉鋼的主要原料是含炭較高的鐵水或生鐵以及廢鋼鐵。為了去除鐵水中的雜質,還需要向鐵水中加入氧化劑、脫氧劑和造渣材料,以及鐵合金等材料,以調整鋼的成分。含炭較高的鐵水或生鐵加入煉鋼爐以後,經過供氧吹煉、加礦石、脫炭等工序,將鐵水中的雜質氧化除去,最後加入合金,進行合金化,便得到鋼水。
煉鋼有三種方法:平爐、轉爐和電爐煉鋼,但是眼下由於工藝和器械的限制,這三種方法中的任何一點明軍眼下都不能實現。
那麽中國古代就沒人能夠煉鋼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早在春秋時代,中國人已經能夠冶煉鋼材了,所以《尋秦記》裡面項少龍在守城之前派人鑄造了一把鋼劍並不是脫離現實的,是真的有可能實現的。
春秋時煉鋼主要是采用固體滲碳製鋼技術,用含碳量比較低的熟鐵放在碳火裡面加熱,以吸收一部分碳,從而得到鋼。
到了戰國時期則改進技術改為脫碳煉鋼,以含碳量高的生鐵為原材料,通過反覆熔煉祛除裡面多余的碳從而得到鋼材。
到了西漢時期,工匠們發現對馬口鐵的脫碳退火之後,通過反覆的鍛打也能夠使得寶劍鋒利,其實這跟日本鍛刀的道理是一樣的,反覆鍛打實際上上進行碳的滲透,使鐵變成了鋼,這才變得鋒利。
到了西漢後期工匠們又一次改進技術,產生了百煉鋼,實際上就是將生鐵熔煉成水,通過攪拌使空氣中的碳融入鐵水中去,這一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含碳量,然後通過進一步的鍛打使之變成鋼。
而之後的灌鋼法幾乎是古代煉鋼技術的頂峰了,通過生鐵和熟鐵的混和,利用生鐵熔點低先於熟鐵融化的特點將兩種原材料混合在一起,
使之含碳量得到平均,從而得到鋼材。 因為兩者含碳量的很大區別,所以控制兩種原材料的比例,就可以得到含碳量不同的鋼材,這種方法明軍目前是可以采用的,因此在對鐵礦進行初步處理之後,明軍就已經開始煉鋼了。
由於技術並不是熟練,所以初期的產量並不高,但是明軍目前對於鋼材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比如項玉想製作一批蒙鋼盾牌,這種盾牌需要在便面上蒙上一層鋼,因此這種鋼材的硬度一定要硬,在不考慮合金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就需要碳含量接近0.6%的鋼了,而鑄造鋼炮的鋼又跟這種鋼不一樣,他需要較好的延展性和硬度。
由於煤炭的開采,使得明軍在煉鋼的時候能得到更好的材料,而煤炭又讓項玉想到了一個後世具有劃時代的發明——蒸汽機!
由於資本的發展,人力和畜力越來越跟不上發展的節奏了,因此在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的時候,歐洲人進行了蒸汽動力方面的研究,後十余年的發展和完善,終於在1708年由紐可門發明了大氣式蒸汽機,用以驅動獨立的提水泵,被稱為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這種蒸汽機先在英國,後來在歐洲大陸得到迅速推廣,它的改型產品直到19世紀初還在製造。
但是這種蒸汽機的效率十分低下,大量的蒸汽在工作的時候被浪費掉了,因此被後來更加先進的瓦特發動機所取代。
瓦特於1765年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並於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初期的瓦特蒸汽機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機構來驅動提水泵,為了從凝汽器中抽除凝結水和空氣,瓦特裝設了抽氣泵。他還在汽缸外壁加裝夾層,用蒸汽加熱汽缸壁,以減少冷凝損失。
應該說蒸汽機雖不是瓦特發明的,但是經過他的改進之後蒸汽機的發展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推廣,人類這才開始步入了蒸汽時代,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蒸汽機的原理自然難不倒項玉,加上考慮到日後由於各行業的發展,人力和畜力必然會跟不上來,因此將這個東西搗鼓出來是十分有必要的。
項玉此時雖然能夠獨立完成蒸汽機的設計與製造,畢竟瓦特的蒸汽機的設計圖和原理他都爛熟於心,但是為了培養自己的人才和今後的發展,項玉將蒸汽機的理論向設計院中的諸多學院公示,讓他們考慮怎麽樣才能將這小小的蒸汽轉化為動力。
設計院新開不久,整合了之前的軍械所的研究院和海軍的研究所,可以說是基隆市裡面最聰明的人才匯聚一堂了,當然了隨著學校的開辦,之後的人才數量肯定會逐漸湧現出來。
這些設計院的人對蒸汽機進行一番研究之後,試著製作出了一個模型,由於項玉已經將蒸汽機的工作原理跟他們講過了,所以他們製作出來的模型從可行性上來說是能用的,但是卻顯得有點複雜,項玉在模型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之簡化並且增加了氣密性,以減少熱量和蒸汽的損失,之後再將設計圖和模型交還給他們。
這件事情便徹底的交給他們處理了,包括後面的製造、實驗、改裝等等工作,這都是比較消耗時間的事情,項玉自然不可能全身心的撲到這件事情上面來,因為基隆城裡面的兩所學校已經要開學了。
學校的建設進度要比他原先預估的時間要提前不少,隻用了四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建造,可能是沒有像後世那樣的征地拆遷和釘子戶的緣故吧,自己的土地用起來就是方便的多。
學校已經基本完工了,同時生源的統計也已經完成,差不多有將近兩千名適齡兒童的家長願意送孩子到學校來讀書,差不多也有一千多人的家長不願送孩子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考慮,項玉也不打算強製推行義務教育,但是願意來上學的孩子中間出現了他預想中的男多女少的局面,近兩千人中有一千六百多名男孩,只有不到四百的女孩子,看來中國傳統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字這個時代還是比較嚴重的,不是有什麽女子不出府院的規矩麽?
不過這四百名女生的出現也讓項玉看到了希望,至少還有接近四百個家庭是開放的,比他的預期要好一點。
學生們根據家庭的遠近分別送進南北兩處學校中去,結果南邊的學生很明顯就比北邊的學生多出一大截,這其中南校有超過一千二百名學生,北校只有剛剛滿八百人,幾乎只是南校的三分之二,雖然南邊的適齡兒童人數確實是比北邊的多,但是也沒有多到這個程度,這也反映了窮人家或者說農民和工人家庭,更願意將家中的小孩子送到學校來讀書,看來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早在明朝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學校的建立需要相應的教師和後勤管理人員,之前特地成立的教育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超過兩百名的公職人員了,這個人數不算多,但是如果放在只有三萬人口的基隆城中一比,就能看出規模了,差不多1.5%的比例,遠比後世的天朝要高得多。
南校按照學生的年紀層面一共分為了三十個班,北校分為二十個班,其中南校裡面有八個女子班,北校有六個女子班。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