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321章 對清計劃
 目前中華軍的主力正在集結備戰,因為這個時候處於冬季,所以大量的勞動力得到了農忙的空歇期,因此清廷加大了征調人力物力,大面積的砍伐樹木打造戰船,並且為了確保其水師的安全,尤其是太湖洞庭湖和鄱陽湖這三大湖泊裡面的水師大寨的安全,清軍在長江一帶修建了數十座炮台,幾乎佔據了整個險要地段,使得中華軍這邊無法阻止大規模的突襲,而清軍的水師能夠安穩的度過這一段脆弱的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廷下水的戰艦數量越來越多,根據中華軍的情報人員的分析,清軍目前已經下水的戰艦的數量已經達到了百艘之多,並且仍在以每個月兩百艘的速度下水,這樣的話,一旦等到三四月份的時候,清軍的海上艦隊的規模將會超過一千五百艘,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就算是其裝備落後訓練不足,也能夠在沿海一帶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實力,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中華軍的進攻將有可能會遭受重大的損失。

 但是這種規模的造艦幾乎就是傾盡了國力,這個時候的人口正處於戰後恢復階段,大量的徭役和兵役將會使得人口的恢復速度大大的降低,不過滿清人顯然是不在乎這一點的,因為這些減少的人都是漢人,他們滿族人並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

 所以對於中華軍來說,形勢是在逐漸的惡化的,盡管在這一段時間裡面中華軍方面也采取了幾次比較大的行動,在整個大陸沿海一旦都給清廷製造了極大的麻煩,但是這個時候清廷在沿海一帶的兵力布置已經達到了高峰,因此除非是大規模出動軍隊才有可能會有很大的收獲,否則的話根本就動搖不了清廷的根本。

 所以這個時候中華軍再一次進行了擴招,在新移民被安置下來了之後島內的勞動力就有了一定的富余,而且這個時候第一批的呂宋軍也被調到了台灣來,準備參與接下來的戰事。

 項玉明白,這個時候的清廷不像是鴉片戰爭時期的大清朝那麽好對付。那個時候的滿清朝廷早已從內部腐朽了,隻留下了外面的一個空架子,很強大,實際上只是表象而已。但是這個時候的清廷不僅軍事力量十分強大,而且韌性極佳,就算是中華軍按照前世英國人在鴉片戰爭期間所采取的戰術一樣,清廷也不大可能會自己屈服,要知道當時的英軍雖然強大。但是絕對沒有滅亡中國的能力的,而中華軍和英國人的目的不一樣,他們是為了推翻滿清的統製而作戰的,所以滿清朝廷也會拚死一戰,雙方之間互相妥協的可能性基本上沒有。

 在和海登會見之後,項玉接連視察了基隆城外的兩處大營,東西大營,這兩座大營主要是按照軍隊成立的時間來劃分的。

 東面的大營是新建立的,目前擁有兩萬名陸軍,這些還都是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但是這些士兵在之前的軍事行動之中也都親歷過戰場,有過一定的實戰經驗,所以作戰力也不容小覷。

 東大營的編制是中華軍第二師,師長是張三亮,在原來的體系之中張三亮只是陸軍團長,但是隨著中華軍的軍隊人數的不斷擴大,作戰規模也逐漸變大,所以原先的以團為編制就不太合適了,於是在原來的一個師的基礎上擴建到了三個師,三個師的師長分別是:張聰。第一師的師長,軍銜是少將

 張三亮,第二師的師長,軍銜是上校

 李雲聰。第三師的師長,軍銜是上校

 其中第一師的主體就是原來第一團,並且包括後來擴軍時候招募的士兵,這個時候是在三個師之中平均兵齡最長的一個師了,也被稱為將軍師,因為其他兩個師中間有很多軍官都是出自第一師。

 第一師擁有最齊整的編制。目前擁有兩萬三千人,下轄五個步兵團和一個直屬旅,每個團的兵力是三千人,屬於加強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炮兵團。

 第一師的士兵作戰次數最多,參加的戰役也是最多的,因此將來的重要戰役都會交給第一師去處理。

 而第二師主要都是新兵,作戰力相較於第一師來說要遜色不少,不過也算是這個時候少有的強兵了。

 至於李雲聰的第三師的情況則要複雜的多,第三師原本的成員包括第一批招募的八千多的當地華人和四千多的土著人,到了後來這些軍隊之中有大半都被調到了台灣,劃歸到了張聰的第一師的麾下,而李雲聰在呂宋開始專門招募當地的土著人,組建了後來的呂宋軍,這支軍隊這個時候也被調到了台灣來,暫時劃歸到張聰的第一師,準備參與接下來對清廷的作戰之中。

 而呂宋這個時候實際上是直轄整個南洋的所有地區的, 除了這個時候的越南泰國一帶還不屬於中華軍的統製之外,剩余的地方都是中華軍的地盤,因此實際上需要比較多的軍隊來維持這些地方的穩定,所以呂宋之前訓練的第二批土著士兵這個時候已經被調到了各地去,將當地華人軍隊換防回來,而馬尼拉這個時候正在招募第三批的土著士兵,人數是一萬五千人。

 實際上在三個師當中,李雲聰的第三師的編制最為混亂,而且加上他是南洋一帶的主事官,所以軍隊的事情也難以分出全部的精力,因此實際上第三師被分割成了很多塊,大部分這個時候都在南洋,小部分被調到了台灣。

 中華軍這個時候在台灣集結了超過五萬人的陸軍,這個規模足以讓中華軍對清朝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了,而眾人這一次的作戰對象則早就已經選定好了,那就是福建的廈門。

 廈門是被清軍收回時間最短,恢復重建尚未完成的城市,這裡曾是鄭家父子經營多年的老巢,在當地尚有一些反清的人脈,只要中華軍拿下廈門,並且憑借著金門島的支持站穩腳跟,那麽久等於中華軍的一隻腳已經踏上了大陸了。而在後世的歷史上,退守台灣的蔣介石也選擇了在福建東山島這個方向進行突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