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367章 項玉登基
 莫臥兒這個時候的疆域很大,人口眾多,而且其潛在的敵人也很多,所以整個國家幾乎四面都是敵人,他們最強大的是騎兵,這也是在沙漠地帶的王牌軍隊,也是他們的主要軍事力量,但是在對付印度南部的一些城邦的時候,這些騎兵就很難揮出建設性的作用了,這樣一來,國家的6軍就需要加強,來彌補騎兵的這個短板。r?anw en  

 蒙古人在攻打歐洲和中亞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使用火炮這種武器了,但是幾百年過去了,這個時候的莫臥兒人還在使用著祖祖輩輩們傳承下來的老式火炮,這種火炮不僅笨重,而且威力很低,火炮的質量也很差,根本就難以揮出應有的效果在和印度南部的那些城邦作戰的時候,莫臥兒的軍隊被守軍的炮火打的吃盡苦頭,於是就想要獲得和守軍性能一樣的火炮。

 經過多方打探,他們知道這是歐洲人流傳過來的一種武器,但是歐洲人在他們的地界並沒有活動,而且據說歐洲人的這種火炮的要價極高,一門火炮要五千兩白銀,而印度並不是盛產黃金和白銀的地方,在6上絲綢之路被奧斯曼土耳其截斷了之後,莫臥兒人已經很難獲得大量的財富了,要不然他們也不至於因為修建一座泰姬陵就將自己搞的一貧如洗啊。

 奧格杜薩知道洋人的火炮的報價,而中華軍的火炮性能不輸洋人,因此他十分擔心中華軍這邊的開價過高。

 項玉哪裡會知道荷蘭人在印度將火炮賣的這麽貴,因此當他開出兩一門火炮的時候,就已經感到後悔了,因為他從奧格杜薩的臉上看到了笑容,沒錯,笑臉。

 項玉這個價格已經是葡萄牙人在澳門販賣的紅衣大炮的兩倍了,這個人竟然還笑得出來,果然是自己出價太低了啊。

 不過說出去的話也就不好在更改了,而奧格杜薩這一次是帶了大量的財報。因此一口氣提出了要購買四百門火炮,正好,這個數字將中華軍多余的火炮全都吸收了,項玉也感到比較滿意。

 雙方的這一筆軍火交易金額十分巨大。一共是八十萬兩白銀,這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雖然比不上賣給英國人的那一台蒸汽機,但是也算是廢物利用總歸是賺了。

 奧格杜薩一行人買了火炮之後並沒有充足的運力,因此按照雙方商議的協定。這些火炮將由中華軍這邊分兩次交付,莫臥兒人這個時候交付四十萬兩白銀的付錢,等到第二批火炮抵達之後在交納另外的一半費用。

 這一點對於中華軍也是有利的,畢竟一下子將軍隊的火炮全都賣了,軍隊短時間之內就沒有火炮可用了。

 莫臥兒國使臣在達成了一系列的協定之後,使者一行人就乘船離開了基隆起程返航了,熬個杜莎上面還有好幾個兄弟,這個時候正是爭寵的時候,他可不想一直在外面久待。

 而基隆城此時卻傳出了一件大喜事,那就是項玉就要正式登基了。

 其實在項玉一回到基隆的時候一群官員就聯名上書。要請他登基,而項玉也知道這個時候確實是到了這一步了,不然的話手底下很多人都會寒心的,於是便按照禮節再三推讓,官員們當然知道這裡面的門道了,於是連續三次眾人聯名上奏,項玉最後不得已,這才順應民心登基為帝,年號鴻泰,暫時定都基隆。按照明朝的六部、內閣制度設立朝政。

 陳永華為第一個殿閣大學士,督察院由項玉直接管轄,大理寺的教給王彪轄製,五軍都督府第一任都督自然是張聰了。其他職位也各有任命,但是因為這個時候中華帝國的官員比較少,因此制度還不是很完善,項玉本身對於西方的民主制度,比如英國的君主立憲製比較感興趣,不過知道這個時候國家顯然是不適合這種制度的。等到他完成了統一的大業之後,國家的局勢逐漸的穩定下來,這才能夠考慮轉變政治制度。

 隨即,項玉又宣布了將納顧惜緣為皇貴妃,原本的松下美惠子則自然就成了皇后。

 這樣一來等於是雙喜臨門,因此項玉下達了中華帝國的第一個令,減免罪犯和戰俘的服刑和服役期限,全國免征農業稅一年,免征商業稅一年,這樣一來,全國各地的百姓都高呼萬歲喜氣洋洋的迎接帝國的第一任皇帝。

 海峽這邊的喜慶傳到了福建這邊,中華軍隨即罷兵停戰,高掛免戰牌,全軍放假三天,好讓眾將士能夠感受到皇恩浩蕩的喜慶。

 不過這個時候清軍也沒打算要向他們進攻,但是泉州這邊的中華軍卻並沒有放松警惕,該歡慶還是要歡慶,該警惕的還是要按部就班。

 對項玉登基消息感到最氣憤和不安的, 當屬滿清的高層了,原先中華軍雖然建國了,但是好歹在名義上還沒有皇帝,只是被人當做前朝的遺民,而這個時候隨著項玉的登基,兩軍只見的衝突就變成了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了,而且對方還是打著華夏正統,驅逐韃虜的旗號,這樣一來勢必將會對滿清統製內部的漢人造成很大的衝擊,清廷不怕中華軍的進攻,但是卻害怕國內出現大面積的叛亂,這將會加大的動搖清廷的統製,而中華軍因為兵力有限,因此短時間之內並不能對清廷造成太大的威脅。

 “皇上!老臣有話要說。”范文程舉著朝板顫顫巍巍的說道,他今天精神稍好一些,頭腦也清晰了不少,因此見到這個時候局面危急,便有心要替小皇帝分憂,小皇帝幼年喪母,八歲喪父,這個時候又被權臣霸佔了朝政,難道我大清將會成為又一個大漢嗎?

 群臣看到念過花甲的范文程這副模樣,無不倍感淒涼,哀歎連連,只不過被鼇拜掃視一眼之後,眾人都不敢言語了。

 “范大人年事已高,依然關心國事,實則我大清之幸,來人,給范大學士賜座!”康熙小小年紀就已經顯得氣度不凡,這番話說出來領眾人一陣低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