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382章 3水議兵
?

 cpa300_4(); 看在銀子的份上,趙登明這才下令大軍開拔,準備南下參與廣州城的守城之戰。

 八月二十八號,吳三桂大軍拿下了三水城,這是廣州城東面的最後一面水陸屏障了,而尚可喜此時在廣州城內的軍隊總數不過三萬人,中華軍這個時候終於抵達了廣州城。

 尚可喜帶著兒子尚之孝和眾位文臣武將出來迎接,趙登明也也不跟他客氣,一連詢問了很多的問題,都是關於廣州城的布防的問題。

 尚可喜畢竟是軍旅出身,所以對於廣州城的防務其實還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對答如流,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情報全都說出來了,生怕因為任何細節的疏忽而帶來嚴重的後果,廣州城這個時候是他的安身立命的場所,一旦失守,他就變成喪家之犬了,而中華軍的軍隊即便是沒能守住城,大不了還可以撤回福建。

 吳三桂這個時候已經得到了中華軍出兵進入廣州的消息,吳三桂原本對中華軍的了解並不深,但是這幾年來中華軍和清軍作戰多次,無一敗績,前後共殲滅了清軍多達*萬人,這樣的戰績自然是令他對這支軍隊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在吳三桂收集的相關情報之中,對中華軍的先進武器提及最多,早先他對此只是半信半疑,等到施琅的水師在台灣全軍覆滅的時候,他才開始重視這件事情,因為在施琅的艦隊中間,很多船隻都裝備了先進的紅衣大炮,這是目前清軍手中最為先進的火炮,可謂是攻城拔寨無往不利,而即便是大量裝備了這種武器的清軍水師,一樣在台南一戰之中被打的毫無招架之力,雖說他對水戰並不是怎麽了解,但是卻知道在海戰之中,武器裝備比在陸地之上更加重要。

 而這個時候剛剛從湖南兵敗南下的夏國相也向他報告了自己兵敗的全過程,在他看來。滇軍之所以會失敗,完全就是因為對方的火器太過於犀利。

 眼下對方已經到了廣州城,如果還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計劃攻城的話,恐怕將會付出高昂的代價。這顯然是自己不能夠接受的,於是吳三桂這幾天並沒有下令繼續行軍,大軍一直駐扎在三水城,等待著一個合適的出兵機會。

 而吳三桂在這段時間裡面也一直在想一個好辦法能夠減少自己這邊的傷亡。

 對於火槍而言,鬥車就已經夠用了。只要將其厚度加厚,一般的子彈都不可能射穿它的,但是對於火炮的話,就沒有那麽簡單了,中華軍使用的火炮實心彈比較少,大多數都是開花彈,這種炮彈對於士兵的殺傷力實在是太驚人了,即便是炮彈的破片被鬥車給擋住了,爆炸產生的氣浪和煙霧對進攻的士兵依然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而且鬥車前面的布蓬很容易就會被炮彈炸壞。就連車身也禁不住幾次轟炸,士兵們很有可能在前進的路上就失去了掩護。

 不過即便是吳三桂覺得時機還未成熟,不想急著進攻,但是二十萬大軍的巨大糧草消耗卻讓他有些吃不消。

 這個時候滇軍的戰線實在是拉得太長了,原本以為很快就能結束的戰鬥這個時候已經斷斷續續的打了好幾個月,雲南地廣人稀,也不是糧食的主產區,所以吳三桂手中本來就沒有多少的余糧,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在出兵的時候首先搶佔貴州接著派兵進入四川。將這兩個地方主要是四川這個糧倉搶在手裡,正是因為得到了四川府庫裡面清軍撤退之後遺留下來的一批糧食,他的軍隊才能夠支撐這麽久,不然的話這個時候大軍早就斷糧了。

 可是隨著戰線從廣西進入廣東。他的後勤補給的壓力就變得空前巨大,在七月的時候他已經陸陸續續的準備在鎮南關一帶囤積糧食,準備在拿下鎮南關之後利用西河水道運輸糧食,這樣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力消耗,廣西境內的山多林密,道路崎嶇難走。糧隊不僅行進的速度緩慢,而且大量的運輸勞力在半路上就要消耗一半的糧食,等到運到前線的時候,幾乎已經十不存五了。

 “王爺,幾位將軍他們已經來了,要不要讓他們進來。”一名侍衛走進來說道。

 吳三桂點了點頭,示意讓他們進來。

 很快,胡國柱、夏國相和吳應麟幾人都走了進來,胡國柱和夏國相都對吳三桂口稱“嶽父”,吳應麟則跪地行父子之禮,一番行禮之後三人坐定。

 “國相、國柱和麟兒,你們三人覺得眼下這一仗我們該怎麽打?”吳三桂毫不廢話,直奔主題,今天被他叫來的只有軍中的大將,並沒有平日裡跟在身邊的幾個謀士。

 夏國相為人十分謹慎,但是大局觀很高,因此是吳三桂部下為數不多的能夠獨當一面的戰將,可謂是文武雙全,雖然在湖南他敗於趙登明的手中,但是吳三桂依然對他信任有加,只不過眼下他新敗,胡國柱在南方屢立戰功,風頭正勁,所以當吳三桂開口詢問的時候,夏國相並沒有開口,他在等胡國柱先發表觀點之後再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一點自然也瞞不過吳三桂,所以吳三桂說完這句話之後,眼睛就盯著胡國柱看,吳應麟是後輩,這個時候是輪不到他先發言的。

 胡國柱想了一會,說道:“王爺,眼下我軍連戰連捷,士氣正盛,本可一鼓作氣拿下廣州城的,我聽說那廣州城內的守軍已經不足四萬人,之前有一個絕好的機會,只不過這個時候既然中華軍的援軍已經進入了廣州,我以為我們應該從長計議,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不容小覷,我們決不可大意輕敵。 ”

 吳三桂奇道:“國柱為何對中華軍如此高看?”不僅是他,就連余下的兩人也是十分的好奇,夏國相是親手跟中華軍交過手的,在座的幾個人中間,應該是他對中華軍的戰鬥力了解最深的,但是這個時候卻是胡國柱說出了這件事,這令他也感到非常奇怪。

 “王爺,末將隨未曾通對方交手,但是通過研究之前的幾次清軍和中華軍的戰鬥過後,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中華軍每一次幾乎都是人少勝人多,不管是攻城也好,守城也好,被其擊潰和俘虜的清軍並不像朝廷宣傳的那樣只有七八萬人,末將以為,這個數字至少還要翻兩番。”

 在場的幾人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盡管清軍和中華軍之間的戰爭不斷,而且幾乎無一勝績,但是因為滇軍偏安一隅,加上朝廷有意的封鎖消息,所以他們並不知道這些戰爭的規模有多大,因此也無法知曉中華軍和清軍在戰鬥之中的傷亡比,故才有之前流傳的清軍傷亡了七八萬的軍隊,即便是這樣也已經足夠引起他們的注意了,要是真的像是胡國柱所說的,這個傷亡數字為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的話,那麽對方的戰鬥力也實在是太可怕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