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27章 新的危機
  項玉犯了愁,沒錢怎麽辦?說出去的話也不好意思收回來,總不能跟別人說:對不起啊老徐,我不知道軍中已經沒錢了,之前說獎賞給你的那二十兩銀子不算數了。  那麽怎麽去搞點錢呢?項玉前世沒少看一些穿越小說,什麽主角金手指一開,錢財滾滾而來,到了他這裡竟然窮的叮當響,連部下的二十兩賞錢都拿不出來了,這時又是戰時,清軍的封鎖又是十分嚴密,項玉實在是想不到要怎麽才能弄到錢。

  這時張聰急匆匆的走近大帳,一見到項玉連忙說道:“將軍,出事了,前去購買糧食的兄弟們被一群土匪打劫了,糧食和槍械都讓土匪給搶走了。”

  項玉大怒:“怎麽回事,去了多少人,有沒有弟兄受傷?土匪是哪裡的土匪,有多少人?”

  張聰見他發怒,連忙說道:“弟兄們死了兩個,傷了十幾個,對方人很多,聽回來的兄弟們說,他們自稱是戴帽山的土匪。”

  “戴帽山的土匪?原來如此,管不得他們敢動我們的糧隊,原來是有兩把刷子。”

  戴帽山的土匪是廈門一帶比較大的一股土匪,人數有上千人,由於戴帽山的地形比較複雜,加之這一代一直都是明軍和清軍交戰的區域,因此兩邊都沒有派出軍隊進山剿匪,戴帽山的土匪抓住時機趁機擄掠了很多人口上山,又趁機四處劫掠,這時候已經漸漸成勢了。

  其實山中土匪也害怕得罪兩邊的勢力,因此很少做出劫掠軍隊糧隊的事情,但是自從去年清軍進攻廈門一直到今年,兩邊來來回回打了一年多的時間,附近地區的老百姓害怕遭兵災,因此紛紛舉家難逃,或者飄洋過海到南洋一帶去生活,本地的農戶數量大減,這下不僅鄭成功的明軍日子不好過,就連山上的土匪也遭了秧,四下可以劫掠的地方基本上搶了個遍,但是山中人口數量龐大,幾千張嘴的消耗大的驚人,這才饑不擇食動了項玉的運糧隊。

  項玉可不管他出於什麽樣的目的,這時撞到自己的槍口上來,不僅僅是要出口惡氣,而且還要拿他來練兵,等到部隊都裝備了新式燧發槍之後正好拿這群土匪來練練手,而且土匪劫掠多年,山中定然藏有一批錢財,項玉這時正好缺錢,從土匪那裡發一筆才也未嘗不可啊。

  項玉將自己的計劃說給張聰聽,張聰卻覺得土匪勢力太大,僅靠自己手中這點部隊恐怕是不夠,項玉卻不怎麽把土匪放在眼裡,人多勢眾也只能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經過訓練,手裡面也沒有好的作戰武器,怎麽能夠跟明軍相比,況且他的手下的軍隊裝備的又是最先進的火槍,項玉自己信心十足。

  作戰準備的命令很快就傳達下去了,但是眼下並不是最好的時機,軍中的燧發槍還沒有全部換裝完畢,這個時代的生產力畢竟還是比較低下的,加上項玉軍中的工匠數量也不多,即使全部集中起來全力製造燧發槍,每天也不過只能生產兩三條出來而已,全部換裝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項玉也不著急,一邊向兵部備了案,上報了自己被土匪劫掠的糧食損失,而且附上了自己準備出兵攻打土匪的作戰表,兵部那邊並沒有反對,很快就批複下來了。

  損失的糧食就沒辦法了,畢竟整個明軍這個時候都是出於缺糧的狀態,好在項玉的這批糧食數量不是很多,損失不算太慘重,不過之後每次運糧食都要派遣至少一兩百人前去護送才能保證安全。

  趁著這段時間,項玉派人多方打聽,終於將戴帽山裡面土匪的大致情況了解清楚了。

這群土匪的首領叫秦明,今年四十多歲,由於跟水滸傳裡面的霹靂火秦明同名同姓,因此被人稱為霹靂火,為人十分殘暴,曾多次縱容手下對無辜百姓舉起屠刀,先後洗劫了三十多個村莊,手上有兩百多條人命,秦明尤其好色,見到年輕貌美女子定要擄回山上娶為小妾,當了土匪這麽多年來一共娶了一百多個小妾。  秦明之下就是排行老二的董江,這人今年二十多歲,據說原本是一名官軍,後來不知怎麽上了戴帽山,他和秦明不太一樣,董江不喜歡殺戮,一般都不劫掠普通老百姓,他的目標一般都在各地的富紳的身上,很多大戶地主都被他光顧過家門,不但是城外的地主被他打劫,就連各處縣城中的富豪也有出手的,這人行動一般都很有計劃。

  兩人手下的土匪加在一塊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人,秦明手中有七百多人,董江手中有四百余人,人數雖多,不過手中的武器卻並不精良,大多是刀槍棍棒一類的冷兵器,還有少量的弓箭,及少量的弩箭和火槍。這兩人的軍隊並不駐扎在一起,秦明的軍隊在戴帽山的主峰,董江的軍隊在戴帽山的南邊奇峰,據探子的回報說,好像董江的奇峰腳下有很多的老百姓,項玉想來應該是之前提到的那些白土匪擄掠去的老百姓了。

  兩股土匪並不在一起,其中一股還帶著大量的百姓,這樣的話項玉腦中出現了一個計劃。

  福建一帶由於緯度比較低的緣故,冬天是極少下雪的,這個冬天也不例外,整個冬天南方都很平靜,雲南一帶的戰事徹底平息了,大順軍散在各地的殘軍這時也基本上被剿滅的差不多了,南方的局勢越發明朗了,能夠和清廷南方軍隊有一戰之力的也就只剩下福建廈門、金門一帶的鄭成功了,不過局勢對於鄭成功而言是越來越發不利了。

  順治十六年的冬天(1659),清廷調施琅為同安主將,僅僅過了一個月,便又將他的官位升到了福建水師提督,意圖很明顯,希望能夠借助施琅之手打造出一支強大的水軍,從海上遏製住鄭成功的水軍,從而配合陸地上的進攻。

  清軍幾次海上作戰的失敗令他們意識到水戰並不是他們所擅長的,於是便想到了施琅,施琅從鄭芝龍時期便是鄭家勢力的一員大將,後來因鄭成功殺死自己弟弟和生父而跟鄭成功反目成仇投降清廷,他本就出身於水軍,因此對於水戰十分擅長,清廷的任命一到, 施琅便立即接管了福建的水軍,他提出一個方案,將鄭家軍隊勢力范圍內及時公裡的民眾全部遷走,造成人為的一處隔離帶。

  他久在水軍中,知道船隊看上去航行方便,來去自由,其實是十分依賴後勤補給的,一旦從陸地上切斷了明軍的補給來源,用不了多久,明軍不僅陸上軍隊補給困難,就連水軍也要大受影響。

  為了防止明軍的襲擾,乾預他的水軍操練,施琅下令將水軍艦隊內遷到馬港,馬港是一個錐形的港口,裡面窄外面寬,就在同安城的外面,這裡距離廈門和金門都很近,已經實際上威脅到了鄭家明軍的側翼,對金門和廈門的航道造成的威脅尤其大。

  明軍自然不肯坐以待斃,施琅為了防止明軍水軍前來進攻,讓人在馬港外圍修建了三座炮台,裡面安置了上百門威遠大將軍火炮,這種火炮本是清軍從明軍手中繳獲的,後來經過改進,加大了炮身的重量,延長了炮管,射程稍微有一點提高,雖然是岸炮,但是在射程上已經比明軍戰艦上面裝備的弗朗機炮更遠,威力也更大,明軍一連試著進攻了三次,都沒能拿下馬港外面的炮台,施琅的艦隊就躲在馬港炮台的保護之下,一邊繼續召集船匠船工繼續建造艦船,增加艦隊規模,一面加緊訓練水軍士兵。

  PS:這個星期天會有褲衩推,不知道會不會增加收藏。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