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回明末當皇帝》第23章 山谷伏擊
  不過他的這番交代還沒有傳到清軍前面的隊伍那裡去,明軍的伏擊便開始了。  明軍居高臨下,一陣猛烈的射擊,清軍猝不及防之下陣型大亂,張聰這時率領敗退的明軍從谷口往谷中反衝過去,清軍抵擋不住,紛紛向山谷中敗退。

  明軍稍稍追擊之後立馬脫離了戰鬥,迅速向著泉港的地方趕去。

  明軍的反擊讓谷中的清軍一片混亂,前面的清軍往後面撤退,後面的士兵還在前進,加上山谷中地形太窄,頓時整支軍隊亂成一團了。

  李崔大怒,騎馬趕上前軍,這時明軍已經撤出山谷了,清軍前軍將領將遭襲的詳細經過報告給他,李崔歎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明軍撤退的谷口,下令清軍先行整軍,再行追擊。

  他心裡明白,伏擊他的軍隊應該是塗嶺的守軍,既然塗嶺的守軍出現在了這裡,那麽說明塗嶺方向的清軍攻擊還是有點成效,明軍應該是放棄了塗嶺,只是這樣一來明軍肯定急於撤退,等清軍陣型整頓妥當,只怕是追不上明軍了。

  這支明軍看來很狡猾,李崔暗暗記在心中,將來要是再遇到這支明軍,一定要將他們全部殲滅,再也不能讓他們逃脫了。

  項玉和張聰兩軍匯合之後馬不停歇,快速的向泉港方向撤退,明軍這時人數不到兩百五十人,這時已經到了正午,塗嶺方向的清軍應該已經發現了山上的明軍已經撤退了,那麽他們可能立即出兵南下,襲擊惠安,項玉並不關心惠安的防務,他擔心明軍在撤向泉港的途中會遇到南下的清軍。

  因此派遣了很多斥候在前面探路,好在他們運氣不錯,並沒有遇到清軍。

  明軍一路避開大路,直到傍晚時分才再次回到了泉港,不過海面上卻看不到明軍的戰船了,項玉令士兵照舊點燃了幾堆篝火,士兵們又累又餓,紛紛圍坐在篝火旁邊,過了沒多久,海面上終於出現了兩條船影,明軍的船隊終於來了。

  明軍兩百多人花了進一個半時辰終於全部登上了戰船,兩艘戰船向南行去,匯合著等候在海面上的另一艘大船向廈門行事過去。

  此時,泉州府已經大部分淪陷,清軍三面大軍兵臨城下,北面的清軍攻下了惠安,西邊的清軍從溪尾出兵直達城下,李崔的軍隊也度過了安溪從後面迂回,切斷了明軍從陸上向南方撤退的道路。

  周全斌一連發了七封告急信,請求廈門方向的明軍從南邊接應泉州府的軍隊撤退,但是廈門此時自己也是岌岌可危,海澄再次陷落,清軍從三面陸地包圍了廈門,在城外架起了上百們火炮日夜轟擊,根本沒有能力從陸地上去接應周全斌,唯一可行的是從海上派出艦隊接應明軍撤退,但是清軍水師這時已經抵達泉州灣,清軍的目的很明確,要從海上進攻,配合陸地上的清軍打開局面,意圖一句徹底殲滅南方最後一股抵抗勢力。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鄭成功自然不會冒險派出自己手中的王牌水軍,周全斌在城抵抗了三天之後終於城破身亡,明軍大部分戰死,兩千余人被俘,最後被清軍殘忍的殺死,清軍的做飯激起了明軍更大的仇恨,也斷絕了明軍投降的念頭。

  明軍陳鵬部在高崎大敗清軍,斬殺清軍五千余人,清軍三路進攻其中一路已經被擊破。

  鄭成功自己則率領明軍水軍主力出了廈門灣,布下陣勢準備迎接清軍水軍,十月十日黎明,清軍從海上出發開始進攻,明軍將領周瑞、陳堯策奮勇抵抗,壯烈犧牲。清朝海軍又攻擊陳輝部隊,

陳輝令部下大發火炮,此時明軍的火炮大多是西洋火炮,重量上面要畢清軍輕很多,因此戰艦上面一面就有多大三十六門重量在四百斤重的火炮,明軍火力優勢十分明顯,炮擊引起的大火點燃了大量清軍艦隻,清軍抵擋不住,且戰且退。中午,海上刮起大風,海浪洶湧,鄭成功親自率領巨艦衝殺清軍船隊,鄭泰也率領浯嶼方面軍隊加入戰鬥,明軍越戰越勇,清軍潰敗橫屍遍海,達素乘坐小船狼狽逃回泉州。有兩百名滿洲兵乘船逃到圭嶼,企圖據守頑抗,明將馬信將其誘降,然後在夜裡將他們全部投入大海淹死。  這一戰打完之後清軍徹底殲滅明軍的企圖便被粉碎,海澄重新被明軍奪回,但是明軍自己也傷亡慘重,加上戰場多在廈門附近,因此不僅軍隊基礎設施破壞嚴重,而且各地的人口流失更是觸目驚心,清軍在福建一帶燒殺搶掠帶來的人口出逃,使得大批農田被荒廢,大量的百姓逃亡廣東、南洋。

  戰後的廈門,項玉走在廈門的街上,放眼望去滿目瘡痍,清軍的炮擊讓這座本來就不算繁華的城市變得更加破舊,城中已經很少見到普通老百姓了,到處都是燒焦了的廢墟,和一隊隊巡邏的士兵,項玉歎了一口氣,明軍在福建已經呆不久了。

  在城西的一處大宅內,明軍主要將領都聚集在一起,商討今後的出路,項玉來的時候屋內已經坐滿了人,他的軍職比較低,有屬於新晉的統製官,因此誰也沒有在意他。

  鄭成功還沒到,正堂的主座還空著在。

  大堂內的將領吵翻了天,項玉留心了一下,見他們談論的主要是明軍的出路在哪裡,有人說是退往金門依托水軍跟清軍糾纏,立馬就有人反對,說金門島地方太小,人口又少,養活不了大軍,全部退到金門島是不現實的,況且現在清軍水軍不行,不代表以後也不行,萬一以後水戰不利,金門島就成了死地。

  項玉微微點頭,這人的說法不錯,目光顯然要比之前的一人要看的長遠。

  這人提起清軍水師要比明軍厲害,水軍中的諸將自然是不滿了,一人說道:“韃子只在路上厲害,厲害的是八旗的騎射,到了海上還不是旱鴨子一個,你看看歷次的韃子水師,有哪一次是一韃子人自己為主的?還不都是在江浙廣東一帶找了些回水的漢人充當水軍,這樣的水師怎麽會是我們的對手!”

  其他水軍將領紛紛較好,附和他所說的。

  項玉卻暗暗搖頭,他是知道歷史的,明軍最後敗就敗在水軍上面,清軍水師眼下的確不是明軍的對手,但是隨著施琅被重用,他訓練出來的水師戰鬥力與日俱增, 到了後來已經不亞於明軍的水軍了,兩軍在澎湖的海戰當中,清軍一舉殲滅了明軍水軍的主力,台灣島這才被康熙收了回去,雖說那是明軍水軍的戰鬥力確實是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清軍水師的進步卻是不可否認的。

  水軍方面有人出面,陸軍自認不甘落後,大廳內在此吵作一團。

  這時,鄭成功終於出來了,將領們見他出來之後紛紛停止了談話,目光投向鄭成功,看他要說什麽。

  鄭成功坐在正座上,向下掃了一眼,見諸將都來齊了,心裡稍稍松了一口氣,泉州府的周全斌戰死之後,他一直擔心底下的將領會心生芥蒂,因為他確實是可以救下周全斌的,不過最終他沒有這麽做,兩人之間的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底下的人也都看在心裡,他本以為周全斌會投降清廷,那樣的話他要背負的壓力就會減輕許多,不曾想周全斌竟然選擇戰死沙場,這樣鄭成功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不得不擔心下面的將領。

  “諸位將軍,此番我軍大破清軍,斬殺清軍不下三萬余人,大大的挫傷了清軍的銳氣,半年之內清軍肯定不會再來進犯了,大軍也可以稍微休整休整,只是諸位將領切不可心生懈怠,清軍勢大,我軍暫時的目標就是保住福建一帶的大明疆土,等待時機成熟再行揮師北上,一舉蕩平天下,還我大明故土!”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