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名門天姿》第197章 過招
第二日,冬日,響晴的天。

 江承紫一大早用過早飯,就在院子裡打了一套太極拳。

 最後一招剛收勢完畢,周嬤嬤就來說柴將軍要參觀後院的種植園,指名要江承紫陪同。

 “知了,你且前去,我收拾一番就來。”江承紫擺了擺手,徑直回屋梳妝穿戴。

 她因年齡尚幼,又活潑好動,向來不喜歡滿頭珠翠發簪,平素裡更是穿不得那種曳地羅裙。因此,她向來素雅,打扮極其簡單,隻短短十來分鍾,就已穿戴完畢,披了短披風,快步往後院去。

 剛走幾步,雲珠迎面而來。她先是一愣,便蹙眉道:“阿芝,你就這般前去見客?實在使不得呀。”

 “有何不妥?”江承紫轉了一圈,瞧了瞧自己的衣衫。

 “你這梳個馬尾,不著頭飾,實在無禮。”雲珠蹙眉,直直搖頭,說,“楊氏、王氏都是名門望族,你是這兩家後代,名門嬌女,怎可如此妝容?”

 江承紫聽雲珠一番言論,毫不淑女地哈哈笑,打趣雲珠:“雲珠姐跟我這樣久,卻不知這世間的名門禮數都是人創的?你且瞧著,有朝一日,我這妝容裝束得就是天下最有禮數的。”

 “哎呀,我的小祖宗。你這話切勿再講,有心人聽去,便道我楊氏六房有不軌之心。”雲珠四下裡看看,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江承紫牽起她的手,安慰說:“放心,我聽力過人,這隔牆無耳。”

 “不管你聽力過人與否,此種話卻莫再說。”雲珠板臉教訓。

 江承紫只是呵呵笑,隨後又說:“妝容裝扮,你卻莫要太擔心。你看如今蜀中、長安兩地,我楊氏六房的珠翠可是炙手可熱的飾品,而楊氏六房改吃茶為喝茶,這也成貴族風雅。”

 雲珠一想。也覺自己方才擔心太過,便是點頭讚同江承紫所言,但她還是不甘心,最終為江承紫的馬尾扎了個粉色頭巾。說如此一來才能平添幾分女童的嬌憨可愛。

 江承紫亦不反對,任由雲珠擺弄頭巾,與此同時與她閑聊,詢問今日參觀後園種植園都有那些人?

 “柴將軍,蜀王。柴將軍幼子,張嘉,老爺、縣令,大公子,姚二公子,女眷就只有你阿娘與縣令夫人,柴將軍特意還吩咐邀請你。”雲珠回答。

 江承紫“哦”一聲,兩人便一前一後來到後院。

 蜀中冬日,一直是陰沉沉的,這一日卻是難得的日光燦爛。

 楊氏六房後院。落葉喬木基本都已掉光葉子,但大面積的還是常青的高大林木,看起來倒是生機勃勃。一行人正在林間小徑談得歡樂。

 江承紫提著裙子,蹦躂過去,隔了一段距離就高興地喊:“阿娘,阿爺。”

 “沒規矩,沒規矩。”楊王氏板臉斥責。

 江承紫咬著唇,趕忙踩著小碎步過來站定,對著柴紹福了福身,用很溫柔淑女的聲音。說:“阿芝拜見蜀王,柴將軍,柴公子,縣令以及縣令夫人。祝萬福金安。”

 她說完就低著頭,不看眾人。但是不用看,她都聽到李恪呼吸不穩、竭力憋著笑的聲息。

 柴紹則是直接哈哈笑道:“不必拘禮,不必拘禮。平素什麽樣就什麽樣。”

 “讓柴將軍見笑。我這小女兒自幼癡傻,不曾習得禮數。若非潘道長點化,如今怕還愚鈍著。”楊舒越歎息一聲。

 “楊老弟莫歎息。我倒認為阿芝甚好。真性情,真姿態。”柴紹回答。

 江承紫這才緩緩抬頭,偷偷瞄一眼柴紹,正巧看到柴紹笑意盈盈地看著她。她立刻低下頭,心想自己這演技也不知如何,這柴紹是不是看出什麽端倪來了?

 這柴紹雖說頗有俠名,但他能受李世民器重,也說明他忠心於李世民,一切以李世民的利益出發。而今,他就是來充分考察楊氏六房,尤其重點考察她,做出最恰當的評估,最終為李世民如何安置楊氏六房做出最好的抉擇。

 如今,自己要是有什麽閃失與不慎,怕就會將事情變得頗為麻煩。

 說實話,在這個節骨眼上,因為她牽掛家人、擔心李恪,便連帶她自己也忐忑擔心起來。

 江承紫心裡緊張,隨後又覺得這世間的事多奇妙啊。前世裡,她大多數時候覺得即便戰死疆場也就那麽回事,有什麽好忐忑擔心的呢?可如今,因心有牽掛,便考慮甚多,整個人便也變得那麽患得患失,膽小起來。

 她思緒翻飛。楊舒越卻又歎息,說:“不瞞柴將軍。阿芝能從愚鈍中醒來,我楊氏一門自是十分高興。然而,卻也擔憂——”

 楊舒越沒說下去,柴紹卻話有玄機地安慰:“楊老弟莫要苦惱,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看阿芝就是個有福氣的。”

 “她的福氣,我們不敢想。只求她安平過一生,嫁個販夫走卒也罷。”楊舒越又是一聲歎息。

 江承紫趁機撇嘴,說:“阿爺這就不對。我好歹也出自弘農楊氏。名門之後,博學多聞,天資聰穎,長得不差,雖然,嗯,禮數方面還,有所欠缺。但我才堪堪十歲,如初升之日,前途不可限量。怎就說讓我嫁販夫走卒了?”

 “阿芝所言極是。楊縣丞這話欠妥,一會兒該罰酒了。”縣令哈哈打趣。

 楊舒越一邊應對縣令,一邊訓斥江承紫:“瞧你這般,是有禮數的模樣?自吹自擂,莫要丟人,快回去。”

 “不要。那紅薯與馬鈴薯是我與姚兄一同發現,一起培育。如今,柴將軍要參觀,我自比旁人知道得多。”江承紫回嘴。

 楊舒越氣得青筋暴露,又不好發作,只是拿眼瞪他。

 “柴將軍請我來的。”江承紫火上澆油。

 “你,你這般不懂禮數。”楊舒越氣急了。

 “楊縣丞,阿芝年幼。禮數一事,我會好好教她。她學得會自是好,若是學不會,那就隨她。她高興就好。”一直在一旁一言不發的李恪慢吞吞地開口。

 這哪裡是在解圍,直接就是丟一枚重磅炸彈,完全是在向眾人宣布:“沒錯。你們聽聞的傳聞都是真的,我就是為這麽個小丫頭,前途命運都不顧。我就是喜歡這丫頭,她有禮數自然是好。沒禮數,我也喜歡。”

 眾人果然一聽,都懵在當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李恪則是從容不迫地走過來,很溫柔地說:“這天氣冷。怎不帶手爐就出來了?”

 “啊,忘了。”她一臉恍然大悟的模樣。

 “你呀,如此迷糊。”他蹙了眉,將袖中手爐遞給她,說,“我猜你便是這般迷糊,早些時日就為你備下了。”

 江承紫一愣,接過手爐說謝謝,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暖意湧動。雖說這時日,一舉一動都可能是做戲。但這般小細節,本可忽略不計,他卻也想到她總是愛忘帶手爐這事。到底是心裡有她,才這般細致吧。

 她越這樣想,心裡就隻覺得起起落落,全是甜蜜,也更堅定要守護他到底的決心。

 “你我,何須如此。”他低聲說,聲音竭盡溫柔。

 周圍一乾人都十分尷尬,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是好。到底即便是楊舒越、縣令以及柴紹活了這麽多年。也不曾見過不顧眾人這麽公開秀恩愛的。

 “禮數自是要周全,畢竟,我出自弘農楊氏。”江承紫細聲細氣說禮數,自己都快憋不住笑出來了。

 李恪哈哈笑道:“阿芝。你演技實在拙劣,莫要再說禮數了,柴將軍一眼就看穿你。”

 “哼,你也來打趣我。”她嘟囔撒嬌。

 眾人哈哈大笑,李恪則是率先止住笑,說:“好了。柴將軍是我姑父,便是自己人。你莫要拘謹,真性情即可。姑父既是讓你與姚二公子前來說這種植園一事,你且認真些,莫要計較在這種凡俗討厭的禮數之上。”

 “嗯。”江承紫點頭,這才昂首挺胸,撲閃著大眼睛瞧著柴紹,說,“柴將軍,前面就是種植園,是平素裡姚二公子研究試驗之地,亦是阿芝、大兄、以及一乾熱衷種植之人跟隨姚二公子學習之所。請一不。”

 她做了請的手勢,便與姚子秋兩人在前引路。柴紹等人自然也不閑話,一並跟隨二人前往早就布置一番的種植園。

 冬日,霜寒天冷,雖有日光,卻也不見暖和。然而,眾人剛靠近種植園,就見有嫋嫋熱霧升騰,一股股熱氣撲面而來。

 “諸位,恐要先行解下大氅鬥篷,種植園為保證植物所需溫度,自比別處溫度高些。”姚子秋朗聲說。

 眾人一聽,紛紛將大氅鬥篷解下給予仆人,隨了二人魚貫入了種植園。地暖熏得恰到好處,溫度控制如同春日。

 “呀,這瓦片。”縣令抬頭瞧一眼,不由得驚呼。

 眾人紛紛抬頭瞧,種植溫室裡的瓦片都是打磨得極其薄的玉片,透光性極好。而溫室之內,春夏秋才能有的蔬菜瓜果都在盡情生長,有的在開花,有的在結果。

 鬱鬱蔥蔥,十分茂盛。柴紹也是一驚,瞧著這一大片春日裡才有的植物,良久才說:“這,太奢侈。”

 江承紫自是沒說話,因為植物這方面,說好了主導之人是姚子秋。因此,姚子秋回話,說:“柴將軍所慮周全。這溫室要保證溫度,亦要保證透光性,所需燃料與玉石瓦片實在價格不菲。然,為了加班加點地進行研究,晚輩不得不蓋下這麽一座試驗之地。”

 “柴將軍放心,這玉石瓦片是暮雲山莊珍藏,至於這燃料,亦有別的技術支持,不會耗費巨大。目前,大兄與姚二公子都在找尋更便捷省事省錢的方法。只需此冬一過,便不會如此花費。”江承紫也插一句。

 楊清讓立刻抓住機會,回答,說:“目前燃料利用的是沼氣,至於沼氣所獲原理,會在格物院建立初的典籍上進行詳細記載,如今也非三言兩語可道來。”

 “不是炭火?”柴紹詢問。

 “非炭火,乃腐草所生之氣燃而升溫。”楊清讓回答。

 “甚妙。”柴紹讚道。

 “此溫房所花費便在屋頂玉石瓦片。要極薄之玉石瓦片方可足夠透光讓植物生長。而玉石加工本不易,卻要極薄,說實話,此小小屋頂之玉石瓦片已是暮雲山莊以及張氏一族的珍藏。”姚子秋回答。

 “這自是自然。我雖於植物種植一竅不通,但對玉石卻也是懂得七八分。此間房,果是價值不菲。尤其在這寒冬之時,有新鮮瓜果,實乃奇跡。”柴紹嘖嘖稱奇。

 “姑父果是識貨之人,哈哈。”李恪笑著,順手掐了一根黃瓜,直接脆生生地咬了幾口,邊嚼著邊含糊不清地說,“姑父可知我為何不願回長安了吧?美食美酒美茶美酒,還有美人。”

 李恪說到此,又是哈哈大笑。

 柴紹點點頭,笑道:“換誰來此,怕亦不思鄉。”

 “姑父明白就好。只是我這幾位友人到底是聖人門生,出身名門,心中到底不凡俗,有一生本事,則想造福於百姓,為大唐盡綿薄之力。我作為當朝三皇子,自是不能袖手旁觀。如今,他們的成就得到朝野肯定,父親與朝臣亦重視。我這朋友便放心,樂得逍遙。”李恪說得雲淡風輕,不露痕跡地再度表明,他趟這一趟渾水完全是對友人幫一把而已。

 “三皇子向來有分寸,閑雲野鶴,亦不忘家國百姓,重情重義。就是你父親亦多次稱讚,如今,為朝廷尋得如此多奇才,天下百姓以及你父親亦定會感激於你。”柴紹回答。

 李恪只是輕笑,說:“作為兒,作為臣,這是分內之事。只是我非棟梁之才,抱負也僅限於平凡生活,看雲卷雲舒。此番,既是姑父前來,還請姑父回長安後,為我這幾位奇才友人建立格物院一事出一番力。”

 “格物院造福百姓,造福社稷,是強大唐之福,此無用我多言,陛下心裡跟明鏡似的。 ”柴紹回答得滴水不漏。

 李恪也是雲淡風輕,笑道:“你既是德高望重的柴將軍,亦是我姑父。明人不說暗話,這格物院總得有領事者。希望姑父在領事者選拔上,能多方考慮,選穩妥之人。畢竟格物一事,耽擱不得。”

 柴紹一聽,笑著說:“恪兒向來穩妥。這可是陛下亦稱讚過。”

 “姑父莫要打趣我。莫說我野慣了,受不得這份兒束縛。即便受得,我乃庶出皇子,如何來的穩妥?”李恪調侃一番,明面是推了這差事,告訴柴紹這格物院從今以後與我無關,實際上又暗指希望柴紹尋找嫡出皇子來領銜格物院。

 嫡出皇子如今不過兩位,既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這李泰雖是嫡出,但也不是繼承人。這格物院乃國之大事,李恪所指自是太子。

 “恪兒,格物院乃國之大事。”柴紹試探地問。

 李恪擺手打斷,道:“姑父,恪兒多方考慮,此番乃對格物院,對大唐最好之法。還請姑父成全。”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