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138章:陽謀!
d “劉相此言差矣!”

 倒是戴至德在政事堂呆的時間很長,對李義府和劉仁軌比較熟悉,此刻十分鎮定,沉聲說道。∈♀,..

 “此案事涉重臣,案情複雜,若是事先泄露了風聲,發生了什麽變故,由誰來負責?”

 戴至德的口氣凌厲,絲毫不懼李義府陰冷的眼神。

 “哼,如此大事,自當第一時間稟報陛下,請陛下定奪,但是張大人偏偏要挑在大朝會之時稟報,其心恐怕不是那麽簡單吧!”

 劉仁軌也不是好對付的,當下冷笑道。

 其意不過是想要指責張文瓘在選在此時上奏,是別有用心罷了。

 “笑話,此案事涉中書令,自然要探查清楚方能稟報,否則隨意一條彈劾大臣的奏疏便需要驚動陛下,要我等何用?此等大事,自然應當有切實證據之後,方可稟奏陛下定奪!”

 戴至德一句話就將劉仁軌頂了回去。

 的確,如果隨隨便便有人指證朝廷重臣,大理寺便要立刻稟報皇帝,那皇帝每天就不用乾別的了,光處理這些事情就得煩死。

 “這……”

 劉仁軌一時語塞,不過片刻便反應過來,開口道。

 “既是如此,又何必驚動英國公?何況如此大事,老夫和劉相身為宰相,為何不曾預聞?”

 劉老頭見一條路走不通,立刻就轉換角度,抓著幾人聯合上奏不放。

 “此事由英國覺,英國公自然知曉,李中書身為本案嫌犯。自然應當避嫌,至於預聞之事。老夫亦處於政事堂宰輔之位,怎麽不見劉相彈劾裴將軍之前知會老夫?”

 戴至德在政事堂呆了這麽多年。豈是簡單的角色。

 三言兩語便化解了劉仁軌的質問,而且反將了他一軍。

 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

 其實這根本就是劉仁軌在胡攪蠻纏,政事堂的確是負責處理政事的機構,理論上奏折都應該經過政事堂再呈送皇帝。

 但是在政事堂的幾位宰相,哪一位沒有直奏之權?

 “哦,是英國公揭破了此事?”

 一直沒有開口的武後此時卻是眉頭微皺,淡淡的問道。

 “回娘娘,老臣數月之前曾到大理寺拜訪張大人。當時張大人公務繁忙,老臣便暫時在大堂等待,恰好看見了那淳於氏的畫影圖形,恰逢不久之後李中書在李府納妾,老臣的幾位學生前去赴宴,回來之後向老夫說起此事!

 老臣方才有所疑心,前去大理寺核實之後,才發現那女犯已經被無罪釋放,於是便急忙知會了大理寺卿張大人!”

 李績暗自挑了下眉。不慌不忙的說道。

 這是他和李弘事先商量好的,李績的身份特殊,不能和文臣牽扯太深,所以此次和戴至德等人聯名上奏需要一個合理的名目。

 剛好李弘沒法子解釋消息的來源。於是拉大旗作虎皮,讓李老大人上去頂缸!

 “荒謬,莫不成老夫娶一個貌美的小妾。便一定是大理寺走脫的女犯嗎?這世間的貌美女子如此之多,難不成都是逃犯?我看是英國公在公報私仇吧!”

 事已至此。李義府也顧不上朝堂上的規矩了,陰冷的聲音響起。直接反咬一口。

 不過李績倒也不氣,李義府如此行徑,只能說自己已經把住了他的痛腳,讓他徹底著急了起來。

 “老夫當然不會無憑無據的就指責你李義府!那日老夫記得清清楚楚,那淳於氏唇角有一顆美人痣,而你李義府新納的小妾也是如此,這也是巧合嗎?”

 李績這麽多年不在朝堂上發威,以至於很多人已經忘記了他曾是百戰老帥,此刻聲色俱厲,如同舌綻春雷,強大的氣勢讓李義府都有些招架不住。

 其實這根本就是李績在胡說,別說軍方和李義府一直不和,他納個小妾根本不會有真正重量級的軍方人物去赴宴,便是有人真的見到了那淳於氏。

 又有誰敢在李績面前提起這種風花雪月的事情?

 自己找死嗎?

 所以這根本就是李弘幫李績編出來的瞎話而已。

 不過不得不說,是李義府這個家夥自己找死,膽大包天的將案犯釋放,還不知收斂,大鳴大放的娶小妾,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其實去李府赴宴的都是達官貴人,李義府那能料到會有人見過一個區區的女犯人。

 何況那天淳於氏只是在大堂中匆匆一現,他有怎麽會料到會有人認出她,還被對手作為把柄,鬧出這麽大的風波。

 “陛下,老臣接到英國公舉報之時,心中亦是十分震驚,但事涉李中書的聲譽,所以老臣不敢聲張,只能暗中探查,時至今日,方才徹底清查此案,詳細情況已在奏折中陳明,請陛下處置!”

 張文瓘沉穩的說道,口氣冷冽,顯示出他的決心。

 李治頭疼的望著殿下的交鋒,心念急轉,思量著該如何處理這樁事情。

 從他拿到奏折的時候,就已經基本確定,這個案子應該是基本屬實的,否則四位重臣聯名上奏,又是在大朝會這個重要的時刻,若是查出來沒有這回事,豈不是貽笑大方?

 何況李義府這些年的所作所為李治也有所耳聞,這件事十有就是真的。

 但是難就難在李義府是不能夠放棄的,如今的朝局維持在一個基本穩定的平衡當中,無論擅動哪一位朝臣,都有可能引起朝局的極大動蕩。

 正是因此,李治才會盡力維護裴行儉,因為現在軍方的情勢基本上是符合李治的心意的。

 一旦裴行儉這位軍方繼任者倒下的話,必然會引起一場大規模的爭奪戰,短時間之內,軍方不會平靜下來。

 而同樣的,李義府是中書令,這個位置也是極為重要,所以為了朝局的穩定,李治也不會輕易的處置他。

 可是眼前的情勢,張文瓘等人顯然是志在必得,一定要嚴審李義府。

 而三司會審一旦動用,事情就鬧大了,顯然不是李治願意看到的。

 但是眼下一時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壓下這件事……

 畢竟張文瓘等人一切做法都無可指摘,四位重臣上奏,不做出處置又不太合適。

 究竟該怎麽解決現在這個局面?

 李治苦思了片刻,一時也找不到好的辦法。

 於是大殿內就此僵持下來!

 ps:第五更!!!

 求訂閱,求,求推薦~~~

 感謝書友去咯看看打賞萬幣,今晚加更!c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