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崛起之第三帝國》第二百一十章 未來的統帥 6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周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鍾昂~

 1939年5月1日清晨,剛過5點鍾的時候。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在一輛半履帶車上坐著(這是一輛山寨車,由BMW公司抄襲了法國雪鐵龍公司的P21型半履帶車),感受著車體的顛簸。他本來應該在演習總指揮部內聽取匯報,通過沙盤和地圖上的變化來判斷演習進展。

 可是希特勒卻在昨天下午提出要親眼目睹第一裝甲師的突破——可能是擔心赫斯曼弄虛作假吧——他的身旁,陪同他來演習第一線的赫斯曼步兵上將,正低著頭在看一份剛剛收到的演習進度報告。

 公路的一側,一輛接著一輛的輪式裝甲車和卡車排出了一眼望不到邊的隊伍。每一台車輛上都坐滿了全副武裝的士兵,不時有人發現他們愛戴的總理正乘車經過,紛紛用抬手禮向希特勒致敬。希特勒則非常興奮地舉手還禮,仿佛在檢閱他的軍隊。

 “步兵上將,他們為什麽不前進?”希特勒突然對這裡的汽車長龍有了興趣,“所有的人都坐在車上,這是怎麽回事?”

 “總理,他們在等待前方突破。”赫斯曼合上手中的報告,“根據藍方提交的計劃,他們將沿波羅的6號公路推進,6號公路是貫通庫爾蘭半島的一條重要公路,非常適合裝甲部隊快速推進,所以也是紅方的防禦重點。”

 他看了看手表,“再過幾分鍾就要炮擊了,不會轟上幾天幾夜的,45分鍾炮火準備後就是坦克集群的突擊!估計,紅方的防禦體系會在兩個小時內崩潰。到時候這裡的車隊就會在坦克的引領下,以每小時10到15公裡的速度推進……對於1914年後的陸軍而言,這簡直和閃電一樣迅速!”

 希特勒扭頭又瞧了瞧仿佛沒有頭為的德軍車隊。他估計至少有1500輛各種車輛在排隊,整個摩托化步兵師都按上了輪子——現在德國的拖拉機工業和歷史上差不多,但是汽車工業卻強大了不少,所以有足夠的車輛可以提高給摩托化部隊——如果他們真的能在戰場上以每小時10公裡。不,哪怕是5公裡的時速推進,都會讓敵人措手不及的。

 因為自從重型火炮成為軍中利器之後,陸軍的移動速度就變得很慢。特別是在離開鐵路的情況下,依靠獸力和步行在敵人的重重阻擊下推進。簡直就和烏龜差不多。一天能推進5公裡,後方的司令部都要開香檳慶祝了。

 所以在上一場世界大戰中,被突破防線的敵人,總是有足夠的時間依靠己方控制的鐵路和公路調集軍隊,在被突破的防線後方重建新的防線。

 如果進攻一方可以把推進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時5公裡,那一天就120公裡,這是根本無法防禦的!

 “那紅方準備怎麽防禦?”希特勒皺著眉頭問。

 “在烏斯馬湖一段,大約8公裡的正面,紅方就擺了一個步兵師,修築了由一道反坦克壕溝、三道防禦塹壕和四個炮兵陣地為主體的防線。還布設了假雷區和大量的鐵絲網,在主防線後還有一道預備防線。另外,在烏斯馬湖西北12公裡的威廉堡,紅方還擺了兩個團外加兩個反坦克炮連。”

 赫斯曼同希特勒說的紅方部署對藍方司令部而言,自然是保密的。同樣的,藍方的進攻計劃紅方也全不知情。

 不過,就算法肯豪森猜中了古德裡安的主攻方向,演習指揮部也不會允許他將全部兵力都集中部署於烏斯馬湖周圍。因為通過此次演習需要驗證的是裝甲部隊突破傳統型防線的能力。

 “8公裡的防線擺一個師,12公裡外還有兩個團……”希特勒想了想,又問:“炮兵呢?炮兵是怎麽部署的?”

 “有一個師屬炮團。六個步兵團(包括威廉堡的兩個團)各有一個步兵炮連,另外還有5個反坦克炮連(包括威廉堡的2個)。”赫斯曼回答,“目前部署在烏斯馬湖前線主陣地上的是兩個步兵炮連和兩個反坦克炮連,預備陣地上另有兩個步兵炮連和兩個反坦克炮連。在炮兵陣地上還有八個炮兵連。另外。還有三個防空炮連分散部署。”

 “烏斯馬湖前線擺了多少門大炮?”希特勒不了解目前德軍和波羅的陸軍的炮兵編制,乾脆問起了具體數目。

 “150毫米的大炮有16門,8門是K16型,8門是IG33型步兵炮;105毫米的大炮有36門,都是Le.FH18型榴彈炮;75毫米炮有16門,都是IG18型步兵炮;37毫米Pak35型反坦克炮有84門;20毫米Flak28型防空炮有36門。”

 “大炮的數量不算多。”希特勒的眉頭微皺。在打過一戰的他聽起來,一條如此關鍵的防線上只有這點大炮,實在是有點“丟人”。換成1917年、1918年的德軍也不至於如此。

 他報出來的大約就是國防軍1932年型步兵師的火炮配屬情況,和歷史上的1935年師略有不同。不過和歷史上的情況仿佛,目前德軍的炮兵火力並不算強大,在歐洲要排在法國和蘇聯之後,大部分火炮的性能也不算優秀。

 問題當然還是出在《凡爾賽條約》上,長達十幾年的“無訂單”時代,成功重創了德國的火炮研製和生產——軍工技術進步和別的技術進步一樣,是離不開訂單支持的。沒有軍方的大訂單,克虜伯公司和萊茵金屬公司是不可能大筆砸錢去開發新式大炮。

 不過赫斯曼並不在乎德國炮兵實力的不足,因為他知道缺乏機動性的大炮在機械化戰爭的時代沒有太大用處——特別是現在德國空軍受益於空冷式發動機技術的領先,擁有比歷史上更大的優勢,敵人的那些牽引火炮,只不過是空軍的活靶子而已。

 “捷克斯洛伐克軍隊的火力也不過如此,波蘭人的步兵師還達不到這樣的程度。”赫斯曼眯著眼睛對希特勒說,“而且在8公裡的戰線上部署一個師,附近還有兩個可以隨時增援的團,這樣的防禦部署,是絕大部分情況下做不到的。”

 希特勒沉默著點點頭,這時遠處傳來了悶雷一般的轟鳴聲。

 “炮擊開始了?”希特勒問。

 “對,開始了,”赫斯曼說,“45分鍾後,坦克突擊也會開始。總理,演習總指揮部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一個前進觀測所。我們就在那裡見識一下機械化戰爭時代的突破吧!”

 ……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少將現在是國防軍陸軍第18師的師長,他的師參加了“鐵拳-1935”演習,就守在烏斯馬河東面的防線上。

 5月1日清晨,“藍軍”炮擊開始的時候,他剛剛起床,正在自己的指揮所內,端著咖啡杯拿著麵包在吃早餐。

 “沒有人呆在陣地上吧?”曼施坦因聽著炮轟的聲音,有些擔心地問。

 現在是實彈演習,不是真打。所以在“藍軍”炮擊開始前的一刻鍾,演習指揮部就打來電話通知。接到通知後的“紅軍”就會帶著裝備離開陣地,同時留下“假人”和“假裝備”挨炮炸——這麽做的原因,是為了檢驗45分鍾炮擊到底能摧毀多少布置在前線陣地上的37毫米反坦克炮。

 而37毫米反坦克炮是目前德國步兵手中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理論上,一個步兵師應該有84門到90門這樣的大炮。但是絕大部分的步兵師連三分之一的數量都沒有。曼施坦因的第18師因為要參加演習,所以臨時加強了一下,反坦克炮才得以滿編。

 進行防禦戰的時候,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部分,都會配屬到團。通常情況下,每個步兵團會得到18門到20門(還有留下一些給偵查兵)37毫米反坦克炮。

 而在在烏斯馬湖前線的主陣地上布置了兩個團,37毫米反坦克炮一共擺了40門——40門反坦克炮守著8公裡寬的正面,平均每公裡就是5門反坦克炮。如果這5門炮都被摧毀,那麽步兵就只能依靠反坦克槍去抵抗坦克了……

 “將軍,人員和裝備都已經全部退出。”身邊立即有參謀回答。“我們可以耐心等待炮擊結束。”

 第18師師部裡面沒有人知道炮擊會持續多久,不過所有人都認為炮擊的時間不會太短。因為他們構築的陣地,對於步兵而言是相當堅固的,如果只有數十門大炮參加炮擊,那麽沒有24個小時以上的反覆轟擊,是根本不可能形成足夠大的毀損的。

 “耐心?”曼斯坦因搖了搖頭,走到了地圖台前,“我們的對手可是第一裝甲師和第三摩托化步兵師啊,他們有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他眯著眼睛。側耳傾聽了一會兒,“至少有80門以上的大炮在轟擊,兩個炮兵團都集中到我們對面了。”

 “我們這裡是主攻方向?”一個參謀問,“要不要報告司令部?”

 “報告,”曼施坦因頓了下,“同時請求增援!”

 “求援?現在嗎?”參謀說,“他們還沒有開始進攻呢?萬一是個陷阱呢?”

 曼施坦因舉起咖啡杯,淺淺抿了一口,然後非常肯定地說:“決戰就在烏斯馬湖以東,所以現在就請求增援!”

 PS. 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