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崛起之第三帝國》第六百零一章 強大的蘇聯
1942年4月22日,今天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已故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列寧同志誕辰72周年紀念日。

 和往年一樣,蘇聯黨和政府會為他們已故的偉大領袖舉行各種悼念和追思,而蘇聯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則會在這一天到來時拿出他們最新和最成功的勞動成果,向已故的偉大領袖獻禮。

 而今年有所不同的是,對於列寧同志誕辰的紀念活動,不僅規模空前宏大,而且還多了幾分火藥味兒。

 首先是蘇聯布爾什維克黨給列寧同志一頂過去沒有的桂冠——世界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所有了解蘇聯政治生活的人們都知道,這可不是隨便能用的尊號!

 世界革命啊,就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將要聯合起來,用暴力去推翻資產階級,在全世界范圍內建立無產階級Z政!

 蘇聯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都在埋頭建設一國社會主義,世界革命什麽的……那是托洛茨基分子才整天掛在嘴邊上蠱惑人心的——至少在蘇聯國內,蘇聯官方輿論中是很少有關於世界革命的內容的。

 但是這一次借著列寧的誕辰紀念日,世界革命的字眼幾乎一夜間就出現在了蘇聯的大小報刊上面。

 而且,今年也就是1942年還是蘇聯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收官之年。和之前兩個五年計劃重點在基礎和重工業不同,第三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國防軍事工業,就是為了未來的世界革命做準備的。

 根據計劃,蘇聯在1938年-1942年的五年內將大力發展航空、造船和機械三大工業。

 其中航空工業主要服務於紅空軍,在伏爾加河沿岸和烏拉爾山脈地帶大規模建設了航空工業基地,在1938年當年就實現了飛機總產量比1937年翻一番,達到7500架,位居世界第一。到1939年世界大戰爆發的當年,蘇聯飛機產量更是高達10000架之多,此後又逐年穩步增加,始終位居世界第一或第二的領先位置。而且在技術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製造出了米格3、拉*e8、米格5、雅克7和伊爾2等一系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從而極大提升了紅空軍的實力。

 機械工業的重點服務對象則是蘇聯紅軍陸軍的機械化部隊。在三五計劃中,蘇聯機械工業不僅拿出了BT-7、T-34坦克、KV-1、KV-2這樣性能卓越的坦克車輛,而且還建設了大規模的坦克生產基地,讓蘇聯的坦克產量遠遠超過德國領導下的歐洲各國的總和,和全面備戰的美國的坦克產量不相上下。

 而向來是蘇聯工業短板的造船業,在第三個五年計劃中也取得了另世人矚目的成就。而在1942年4月2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蘇聯造船工業拿出了他們艱苦奮鬥多年而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蘇聯號戰列艦!

 在以列寧之名命名的列寧格勒市的奧爾忠尼啟則波羅的海船廠的碼頭旁,一艘全長269.4米,最大寬度38.9米,滿載吃水深度10.4米,擁有3座三聯裝406mm口徑主炮的鋼鐵巨獸正在向前來參觀的蘇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們展示著自己威武的軀體——它就是蘇聯號戰列艦,標準排水量高達59150噸,滿載排水量65150噸,號稱世界第二強大的戰列艦!

 “總書記同志,根據您的指示,第一中央特別艦體設計局和波羅的海廠第四設計局,還有奧爾忠尼啟則波羅的海船廠的同志們經過了四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提起一年完成了蘇聯號戰列艦的設計和建造工作。”

 在蘇聯號戰列艦的艦艏甲板上,蘇聯紅海軍人民委員兼總司令庫茲涅佐夫用充滿自豪的口氣對斯大林說:“我們的蘇聯號戰列艦是目前全世界排水量第二大的戰列艦,僅次於日本人的那艘8萬噸級戰列艦,在歐洲則是第一大戰列艦,連德國的興登堡級也不能和我們相比。”

 不能相比的只是噸位,比起防護能力蘇聯級可不如興登堡級。兩者的側舷主裝甲帶厚度差不多,甲板裝甲厚度興登堡級不如蘇聯級,但是德國裝甲鋼的質量遠比蘇聯要好,而且興登堡級還多了穹甲防護體系,水下防護也比蘇聯更好。

 至於主炮火力倒是蘇聯級更強,因為蘇聯級和興登堡級的主炮完全一樣,都是威力不足的52倍口徑406mm的SKC/34型火炮——這些大炮都是蘇德關系良好的時候德國出口給蘇聯的(德國拿了那麽多蘇聯的資源是要付出代價的,本來造不出來的蘇聯號現在造出來就是德國的代價)。蘇聯有9門406mm大炮,比興登堡級多1門,火力當然更強大。不過蘇聯級沒有火控雷達,光學瞄準儀也不如德國的好用。真要在戰場上交手,恐怕是佔不到興登堡級的便宜。

 不過蘇聯級的動力倒是真的比興登堡級更強大,興登堡級的動力系統和俾斯麥級一樣,都是12座鍋爐加3座蒸汽輪機。而蘇聯級則是16座鍋爐加4座蒸汽輪機,也是從德國進口的鍋爐和蒸汽輪機,牌子和型號也和俾斯麥號使用的一樣。因此輸出的馬力比俾斯麥級大了三分之一,超過了20萬匹。不過由於艦體線型的原因,蘇聯級的最大航速也只能達到28.5節,比興登堡級快不了多少。

 但無論如何,作為蘇聯第一級自行建造(在建造過程中得到了德國和意大利的幫助)的戰列艦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還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穿著件筆挺的綠色製服,整個人都顯得神采奕奕的斯大林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比原計劃提前1年建成蘇聯號是一個偉大的成績(比原計劃提前也是計劃的一部分,按照原計劃38年開工的戰列艦也到43年才建成)。不過這還不夠,蘇聯的造船工人還應該再接再厲,盡快將另外3艘蘇聯級和2艘喀琅施塔得級戰列巡洋艦也建造完成。只要有了4艘蘇聯級戰列艦和2艘喀琅施塔得級戰列巡洋艦,蘇維埃國家就無所畏懼了,無論在海上還是在陸地上。”

 蘇聯級戰列艦和喀琅施塔得級戰列巡洋艦是蘇聯造船工業在第三個五年計劃中最重要的工程。喀琅施塔得級戰列巡洋艦的1號艦也在列寧格勒的奧爾忠尼啟則波羅的海船廠開工的。這艘標準排水量32700噸,滿載排水量40835噸的大型戰列巡洋艦使用的是和蘇聯級一樣的動力系統,因此最大航速可達32-34節。

 主炮系統的布局則和德國的巴巴羅薩級相同,選用了3座雙聯裝380mm炮塔,使用的6門380mm/52倍口徑SKC/34型火炮同樣是從德國進口的,和俾斯麥級的主炮一樣。

 “報告總書記同志,蘇聯級的2號艦現在正在190廠(A.馬蒂船廠)舾裝,下個月就可以完成。喀琅施塔得號戰列巡洋艦就在189廠(奧爾忠尼啟則波羅的海船廠)舾裝。”

 庫茲涅佐夫抬起一條胳膊,指向大約3000米外的另一個碼頭,只看見一艘基本上已經完工的大型戰艦正虎踞龍盤在那裡,仿佛一頭巨獸在等著出擊。

 “那麽另外2艘蘇聯級和喀琅施塔得級戰列巡洋艦的2號艦呢?”

 “它們都在莫洛托夫斯克的402廠(北方造船廠)建造,”庫茲涅佐夫說,“因為402廠是新廠,因此經驗不足,工程進度較慢,可能要拖到1943年初才能完工。”

 因為右岸烏克蘭一度歸屬波蘭,所以這個時空的蘇聯沒有三大造船中心,少了一個尼古拉耶夫造船中心,不過北方造船廠的建設卻得到了提前。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末期已經完成了402廠建設,因此2艘蘇聯級和1艘喀琅施塔得級就在莫洛托夫斯克(北德文斯克)開工建造。

 不過由北方402廠建造這3艘大型水面艦艇對蘇聯紅海軍倒是有好處的。 因為現在地中海完全被歐共體海軍控制了,一旦開戰蘇聯的黑海艦隊根本出不了黑海,連存在艦隊都算不上。倒是蘇聯的北方艦隊大有可為,能夠出擊北大西洋和德國海軍交戰。

 而根據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和紅軍總參謀部制定的《大雷雨計劃》,在蘇聯紅軍發動進攻前,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艦艇會分批前往莫洛托夫斯克同北方艦隊會師。

 在戰爭爆發後,它們則會伺機從莫洛托夫斯克出擊,和英美海軍一起同歐洲聯合艦隊交鋒以奪取北大西洋海權。

 不過一想到以德國為首的歐洲聯合艦隊現在的實力,斯大林就忍不住有點皺眉了。陸地上的事情他不太擔心,紅軍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空軍,在德國進攻英國本土時下手是很有把握的,即便不能直搗柏林,起碼也能重創德軍,收復波羅的海地區、西烏克蘭和波蘭。

 而海上本來是最有把握的,英美蘇三國的海軍實力相加完全可以壓倒德國、意大利和法國,但是現在……海上卻成了最沒有把握的地方,這也是斯大林同志選擇在列寧慶祝誕辰,並且參觀位於列寧格勒的造船廠的主要原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